地鐵開通將在很大程度上縮短整個城市的距離,空間距離概念將被淡化,郊區(qū)的劣勢將逐漸模糊。地鐵的強大運輸能力將大大提升城市的人流、信息流,刺激新興區(qū)域的產業(yè)發(fā)展、商業(yè)繁榮和人口集聚。 ——云南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郭樹華 地鐵確實有擴大投資、拉動經濟增長的作用,但更為重要的是目前很多城市的地面交通已經十分擁堵,城市的公共交通基礎設施明顯滯后,因此把錢投到這一方面,可以滿足老百姓的需求,風險較低。 ——北京交通大學城市軌道交通系主任毛保華 目前,我國大陸地區(qū)有38個獲批修建地鐵的城市,而正在規(guī)劃和申報地鐵項目的城市也越來越多。有關機構曾預計,從2014年起到2020年全國各地將要投入約2.5萬億元人民幣在城市地鐵項目建設中。 ——《中國科學報》 大規(guī)模的城軌建設需要巨額資金,而目前的軌道交通運營幾乎都是虧損的,如果一些城市在明知自身不適合或者沒有能力建設地鐵的情況下,卻偏要逆向而行,這無異于“趕鴨子上架”。 ——《中國產經新聞》 因為現在地鐵的規(guī)劃和修建由各地政府負責,所以難免會有攀比之風。在這種攀比之下,很多城市地鐵建設時安裝的設備越來越多,造成施工速度緩慢。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夢恕 有些人口規(guī)模小的城市,地鐵的客流量不夠,不僅建設需要政府的高額投入,運營還需要政府的巨額補貼,地鐵會成為當地經濟社會發(fā)展的負擔。 ——北京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趙堅 其實,對于三線城市來說,也可以用城市輕軌、快速公交等方式替代地鐵,成本會大大降低。 ——網友 世界上只有香港的地鐵是賺錢的,香港地鐵依靠的是周邊房地產商開發(fā)費用補貼給地鐵。在香港地鐵的收入中,票面只占20%,物業(yè)收入占20%,零售業(yè)占20%,另外40%來自于土地開發(fā)。 ——南京大學商學院教授蘇文斌 擁堵的地面交通讓地鐵成為“北上廣”上班族的首選,然而政府每年對軌道交通幾十億元的補貼讓人們開始意識到,地鐵似乎也成為吸金的無底洞。截至2014年底,我國已有22個城市建成地鐵95條。目前地鐵的“奔跑”式發(fā)展真的合理嗎?
請到「后臺-用戶-個人資料」中填寫個人說明。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48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