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覺維護公共消防安全,發(fā)現(xiàn)火災迅速撥打119電話報警,消防隊救火不收費。
2、發(fā)現(xiàn)火災隱患和消防安全違法行為可撥打96119電話,向當?shù)毓蚕啦块T舉報。
3、不埋壓、圈占、損壞、挪用、遮擋、私自未經允許使用消防設施和器材。
4、不攜帶易燃易爆危險品進入公共場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5、不在嚴禁煙火的場所動用明火和吸煙。
6、購買合格的煙花爆竹,燃放時遵守安全燃放規(guī)定,注意消防安全。
7、家庭和單位配備必要的消防器材并掌握正確的使用方法。
8、每個家庭都應制定消防安全計劃,繪制逃生疏散路線圖,及時檢查、消除火災隱患。
9、室內裝修裝飾不應采用易燃材料。
10、正確使用電器設備,不亂接電源線,不超負荷用電,及時更換老化電器設備和線路,外出時要關閉電源開關。
11、正確使用、經常檢查燃氣設施和用具,發(fā)現(xiàn)燃氣泄漏,迅速關閥門、開門窗,切勿觸動電器開關和使用明火。
12、教育兒童不玩火,將打火機和火柴放在兒童拿不到的地方。
13、不占用、堵塞或封閉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和消防車通道,不設置妨礙消防車通行和火災撲救的障礙物。
14、不躺在床上或沙發(fā)上吸煙,不亂扔煙頭。
15、學校和單位定期組織逃生疏散演練。
16、進入公共場所注意觀察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記住疏散方向。
17、遇到火災時沉著、冷靜,迅速正確逃生,不貪戀財物、不乘坐電梯、不盲目跳樓。
18、必須穿過濃煙逃生時,盡量用浸濕的衣物保護頭部和身體,捂住口鼻,彎腰低姿前行。
19、身上著火,可就地打滾或用厚重衣物覆蓋,壓滅火苗。
20、大火封門無法逃生時,可用浸濕的毛巾、衣物等堵塞門縫,發(fā)出求救信號等待救援。
擴展資料
注意:
1、干粉滅火器屬于窒息滅火,一般適用于固體,液體及電器的火災。
2、氧化碳滅火器,1211滅火器屬于冷卻滅火,一般適用于圖書,檔案,精密儀器的火災。
3、使用二氧化碳滅火器時,一定要注意安全措施。因為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達到8.5 %時,會使人血壓升高,呼吸困難;當含量達到 20 %時,人就會呼吸衰弱,嚴重者可窒息死亡。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消防安全常識二十條
最基本的消防安全知識:
一、自覺維護公共消防安全,發(fā)現(xiàn)火災迅速撥打119電話報警,消防隊救火不收費。
二、發(fā)現(xiàn)火災隱患和消防安全違法行為可撥打96119電話,向當?shù)毓蚕啦块T舉報。
三、不埋壓、圈占、損壞、挪用、遮擋消防設施和器材。
四、不攜帶易燃易爆危險品進入公共場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五、不在嚴禁煙火的場所和人員密集場所動用明火和吸煙。
六、購買合格的煙花爆竹,燃放時遵守安全燃放規(guī)定,注意消防安全。
七、家庭和單位配備必要的消防器材并掌握正確的使用方法。
八、每個家庭都應制定消防安全計劃,繪制逃生疏散路線圖,及時檢查、消除火災隱患。
九、室內裝修裝飾不宜采用易燃材料。
十、正確使用電器設備,不亂接電源線,不超負荷用電,及時更換老化電器設備和線路,外出時要關閉電源開關。
十一、正確使用、經常檢查燃氣設施和用具,發(fā)現(xiàn)燃氣泄漏,迅速關閥門、開門窗,切勿觸動電器開關和使用明火。
十二、教育兒童不玩火,將打火機和火柴放在兒童拿不到的地方。
十三、不占用、堵塞或封閉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和消防車通道,不設置妨礙消防車通行和火災撲救的障礙物。
十四、不躺在床上或沙發(fā)上吸煙,不亂扔煙頭。
十五、學校和單位定期組織逃生疏散演練。
十六、進入公共場所注意觀察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記住疏散方向。
十七、遇到火災時沉著、冷靜,迅速正確逃生,不貪戀財物、不乘坐電梯、不盲目跳樓。
十八、必須穿過濃煙逃生時,盡量用浸濕的衣物保護頭部和身體,捂住口鼻,彎腰低姿前行。
十九、身上著火,可就地打滾或用厚重衣物覆蓋,壓滅火苗。
二十、大火封門無法逃生時,可用浸濕的毛巾衣物堵塞門縫,發(fā)出求救信號等待救援。
一、自覺維護公共消防安全,發(fā)現(xiàn)火災迅速撥打119電話報警,消防隊救火不收費。
二、發(fā)現(xiàn)火災隱患和消防安全違法行為可撥打96119電話,向當?shù)毓蚕啦块T舉報。
三、不埋壓、圈占、損壞、挪用、遮擋消防設施和器材。
四、不攜帶易燃易爆危險品進入公共場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五、不在嚴禁煙火的場所和人員密集場所動用明火和吸煙。
六、購買合格的煙花爆竹,燃放時遵守安全燃放規(guī)定,注意消防安全。
七、家庭和單位配備必要的消防器材并掌握正確的使用方法。
八、每個家庭都應制定消防安全計劃,繪制逃生疏散路線圖,及時檢查、消除火災隱患。
九、室內裝修裝飾不宜采用易燃材料。
十、正確使用電器設備,不亂接電源線,不超負荷用電,及時更換老化電器設備和線路,外出時要關閉電源開關。
十一、正確使用、經常檢查燃氣設施和用具,發(fā)現(xiàn)燃氣泄漏,迅速關閥門、開門窗,切勿觸動電器開關和使用明火。
十二、教育兒童不玩火,將打火機和火柴放在兒童拿不到的地方。
十三、不占用、堵塞或封閉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和消防車通道,不設置妨礙消防車通行和火災撲救的障礙物。
十四、不躺在床上或沙發(fā)上吸煙,不亂扔煙頭。
十五、學校和單位定期組織逃生疏散演練。
十六、進入公共場所注意觀察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記住疏散方向。
十七、遇到火災時沉著、冷靜,迅速正確逃生,不貪戀財物、不乘坐電梯、不盲目跳樓。
十八、必須穿過濃煙逃生時,盡量用浸濕的衣物保護頭部和身體,捂住口鼻,彎腰低姿前行。
十九、身上著火,可就地打滾或用厚重衣物覆蓋,壓滅火苗。
二十、大火封門無法逃生時,可用浸濕的毛巾衣物堵塞門縫,發(fā)出求救信號等待救援
園是人員高度聚集的公共場所,教學儀器多、科研設備價值昂貴、用電量大,各類試驗、實習項目和易燃物多,一旦發(fā)生火災事故,影響大、損失大,直接影響教學、科研工作的正常進行。
因而,我校多年來高度重視校園防火工作,始終把防火工作放在各項預防工作的首位。預防校園火災是一項長抓不懈的工作,學習消防知識是中學生在校學習期間不可或缺的一課。
為了增強廣大學生的消防安全意識,明確消防安全責任,便于同學們學習消防安全知識,我們編輯了這本《中學生消防安全常識》。本書內容主要包括:火災基本常識、滅火器基本常識、初起火災撲救方法、人員疏散和火場逃生知識、消防知識問答等,并收集了校園火災案例、消防安全知識競賽試題等方面的內容。
其目的是讓中學生通過學習這本讀物,了解消防安全常識,熟悉消防器材的性能特點,掌握滅火、疏散、逃生技能,提高自防自救能力,預防校園火災。同時,也為廣大學生和中學生義務消防隊提供了學習、宣傳資料。
我們期望,通過對消防安全知識的學習,使廣大同學做到“三懂三會”,即:懂火災的危害性、懂火災的撲救方法、懂預防火災的措施:會報火警、會使用滅火器、會逃生自救。 “隱患險于明火,防范勝于救災,責任重于泰山”。
希望同學們自覺承擔起校園防火工作的責任與義務,更多的學習和掌握消防知識,遵守各項防火制度,積極參與校園消防工作,使我校形成“人人關心消防、處處注意防火”的群防群治的局面,從根本上減少或避免校園火災事故的發(fā)生。 (一)燃燒的定義 燃燒,俗稱著火,系指可燃物與氧化劑作用發(fā)生的放熱反應,通常伴有火焰、發(fā)光和(或)發(fā)煙的現(xiàn)象。
燃燒具有三個特征,即化學反應、放熱和發(fā)光。 (二)燃燒的條件 燃燒的必要條件——物質燃燒過程的發(fā)生和發(fā)展,必須具備以下三個必要條件,即:可燃物、氧化劑和溫度(引火源)。
只有這三個條件同時具備,才可能發(fā)生燃燒現(xiàn)象,無論缺少哪一個條件,燃燒都不能發(fā)生。但是,并不是上述三個條件同時存在,就一定會發(fā)生燃燒現(xiàn)象,還必須這三個因素相互作用才能發(fā)生燃燒。
1.可燃物:凡是能與空氣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劑起燃燒化學反應的物質稱為可燃物。可燃物按其物理狀態(tài)分為氣體可燃物、液體可燃物和固體可燃物三種類別。
可燃燒物質大多是含碳和氫的化合物,某些金屬如鎂、鋁、鈣等在某些條件下也可以燃燒,還有許多物質如肼臭氧等在高溫下可以通過自己的分解而放出光和熱。 2.氧化劑:幫助和支持可燃物燃燒的物質,即能與可燃物發(fā)生氧化反應的物質稱為氧化劑。
燃燒過程中的氧化劑主要是空氣中游離的氧,另外如氟、氯等也可以作為燃燒反應的氧化劑。 3.溫度(引火源):是指供給可燃物與氧或助燃劑發(fā)生燃燒反應的能量來源。
常見的是熱能,其它還有化學能、電能、機械能等轉變的熱能。 4.鏈式反應:有焰燃燒都存在鏈式反應。
當某種可燃物受熱,它不僅會汽化,而且該可燃物的分子會發(fā)生熱烈解作用從而產生自由基。自由基是一種高度活潑的化學形態(tài),能與其他的自由基和分子反應,而使燃燒持續(xù)進行下去,這就是燃燒的鏈式反應。
燃燒的充分條件——(1)一定的可燃物濃度;(2)一定的氧氣含量:(3)一定的點火能量;(4)未受抑制的鏈式反應。例如:汽油的最小點火能量為0.2raj,乙醚為O.19mJ,甲醇為0.215mJ。
對于無焰燃燒,前三個條件同時存在,相互作用,燃燒即會發(fā)生。而對于有焰燃燒,除以上三個條件,燃燒過程中存在未受抑制的游離基(自由基),形成鏈式反應,使燃燒能夠持續(xù)下去,亦是燃燒的充分條件之一。
(三)燃燒的類型 燃燒按其形成的條件和瞬間發(fā)生的特點一般分為閃燃、著火、自燃和爆炸四種類型。 閃燃是物質遇火能產生一閃既滅的燃燒現(xiàn)象。
著火是可燃物質在空氣中與火源接觸,達到某一溫度時,開始產生有火焰的燃燒,并在火源移去后仍能繼續(xù)燃燒的現(xiàn)象。 自燃是可燃物質在沒有外部火花、火焰等火源的作用下,因受熱或自身發(fā)熱積熱不散引起的燃燒。
爆炸是由于物質急劇氧化或分解反應產生溫度、壓力增加或兩者同時增加的現(xiàn)象。爆炸可分為:物理爆炸、化學爆炸和核爆炸。
物理爆炸是由于液體變成蒸氣或者氣體迅速膨脹,壓力急速增加,并大大超過容器的極限壓力而發(fā)生的爆炸。如蒸氣鍋爐;液化氣鋼瓶等的爆炸。
化學爆炸是因物質本身起化學反應,產生大量氣體和高溫而發(fā)生的爆炸。如炸藥的爆炸,可燃氣體、液體蒸氣和粉塵與空氣混合物的爆炸等。
化學爆炸是消防工作中防止爆炸的重點。 熱傳播除了火焰直接接觸外,通常是以熱傳導、熱輻射和熱對流三種方式向外傳播的。
(四)火災的定義 火災系指在時間或空間上失去控制的燃燒所造成的災害。火災大多數(shù)是一種社會現(xiàn)象,發(fā)生火災的主要原因可歸納三個方面。
一是人為的不安全行為(含放火);二是物質的不安全狀態(tài);三是工藝技術的缺陷。而人的不安全行為是最主要的因素。
(五)火災的分類 火災依據(jù)物質燃燒特性,可劃分為A、B、C、D、E五類。 A類火災:指固體物質火災。
這種物質往往具有有機物質性質,一般在燃燒時產生灼熱的余燼。如木材、。
【消防安全知識八條內容】
一、自覺維護公共消防安全,發(fā)現(xiàn)火災迅速撥打119電話報警,消防隊救火不收費。
二、發(fā)現(xiàn)火災隱患和消防安全違法行為可撥打96119電話,向當?shù)毓蚕啦块T舉報。
三、不埋壓、圈占、損壞、挪用、遮擋消防設施和器材。
四、不攜帶易燃易爆危險品進入公共場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五、不在嚴禁煙火的場所動用明火和吸煙。
六、購買合格的煙花爆竹,燃放時遵守安全燃放規(guī)定,注意消防安全。
七、家庭和單位配備必要的消防器材并掌握正確的使用方法。
八、每個家庭都應制定消防安全計劃,繪制逃生疏散路線圖,及時檢查、消除火災隱患。
【拓展——消防安全常識】
1、室內裝修裝飾不應采用易燃材料。
2、正確使用電器設備,不亂接電源線,不超負荷用電,及時更換老化電器設備和線路,外出時要關閉電源開關。
3、正確使用、經常檢查燃氣設施和用具,發(fā)現(xiàn)燃氣泄漏,迅速關閥門、開門窗,切勿觸動電器開關和使用明火。
4、教育兒童不玩火,將打火機和火柴放在兒童拿不到的地方。
5、不占用、堵塞或封閉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和消防車通道,不設置妨礙消防車通行和火災撲救的障礙物。
6、不躺在床上或沙發(fā)上吸煙,不亂扔煙頭。
7、學校和單位定期組織逃生疏散演練。
8、進入公共場所注意觀察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記住疏散方向。
9、遇到火災時沉著、冷靜,迅速正確逃生,不貪戀財物、不乘坐電梯、不盲目跳樓。
10、必須穿過濃煙逃生時,盡量用浸濕的衣物保護頭部和身體,捂住口鼻,彎腰低姿前行。
11、身上著火,可就地打滾或用厚重衣物覆蓋,壓滅火苗。
12、大火封門無法逃生時,可用浸濕的毛巾、衣物等堵塞門縫,發(fā)出求救信號等待救援。
【滅火三要素】
1、順風滅火,以防被火燒傷。
2、根部滅火,效果最徹底。
3、距離根部2——3米處滅火,最佳距離。滅火器的有效距離只有4.5米。
【火災發(fā)生時應遵循的“三救”原則】
1、防煙。用濕毛巾3——8層捂住口鼻(只能防3——5分鐘),沒有條件可以在衣服上灑上小便進行防煙。
2、把握方向逃生。發(fā)生火災時,利用煙氣不濃或大火尚未燒著的樓梯,疏散通道、敞開式樓梯逃生是最理想的選擇。但是在伸手不見五指或環(huán)境不熟悉的情況下,趕緊從地上爬著找墻,順墻來找門(順、逆時針方向均可),從門逃生。
3、借助工具逃生,三層以下的火災應及時利用繩子(或把窗市、床單撕扯成較粗的長條結成的長帶子),將其牢牢系在自來水管或暖氣管等能負載體重的物體上,另一端從窗口下垂至地面或較低樓層的陽臺上,然后沿繩子下滑,逃離火場。4——6層發(fā)生的火災可以借助用消防栓來逃生。
消防安全知識 - 逃生自救常識
1、火災襲來時要迅速逃生,不要貪戀財物。
2、家庭成員平時就要了解掌握火災逃生的基本方法,熟悉幾條逃生路線。
3、受到火勢威脅時,要當機立斷披上浸濕的衣物、被褥等向安全出口方向沖出去。
4、穿過濃煙逃生時,要盡量使身體貼近地面,并用濕毛巾捂住口鼻。
5、身上著火,千萬不要奔跑,可就地打滾或用厚重衣物壓滅火苗。
6、遇火災不可乘坐電梯,要向安全出口方向逃生。
7、室外著火,門已發(fā)燙時,千萬不要開門,以防大火竄入室內。要用浸濕的被褥、衣物等堵塞門窗,并潑水降溫。
8、若所有逃生線路被大火封鎖,要立即退回室內,用打手電筒、揮舞衣物、呼叫等方式向窗外發(fā)送求救信號,等待救援。
9、千萬不要盲目跳樓,可利用疏散樓梯、陽臺、排水管等逃生,或把床單、被套撕成條狀連成繩索,緊栓在窗框、鐵欄桿等固定物上,順繩滑下,或下到未著火的樓層脫離險境。
消防安全知識 - 防火常識
1、教育孩子不玩火,不玩弄電氣設備。
2、不亂丟煙頭,不躺在床上吸煙。
3、不亂接亂拉電線,電路熔斷器切勿用銅、鐵絲代替。
4、家中不可存放超過 0.5公升的汽油、酒精、天那水等易燃易爆物品。
5、明火照明時不離人,不要用明火照明尋找物品。
6、離家或睡覺前要檢查用電器具是否斷電,燃氣閥門是否關閉,明火是否熄滅。
7、切勿在走廊、樓梯口等處堆放雜物,要保證通道和安全出口的暢通。
8、發(fā)現(xiàn)燃氣泄漏,要迅速關閉氣源閥門,打開門窗通風,切勿觸動電器開關和使用明火,并迅速通知專業(yè)維修部門來處理。
9、不能隨意傾倒液化氣殘液。
消防安全知識 - 滅火常識
1、發(fā)現(xiàn)火災迅速撥打火警電話119。報警時要講清詳細地址、起火部位、著火物質、火勢大小、報警人姓名及電話號碼,并派人到路口迎候消防車。
2、燃氣罐著火,要用浸濕的被褥、衣物等捂蓋滅火,并迅速關閉閥門。
3、家用電器或線路著火,要先切斷電源,再用干粉或氣體滅火器滅火,不可直接潑水滅火,以防觸電或電器爆炸傷人。
4、救火時不要貿然開門窗,以免空氣對流,加速火勢蔓延。
消防安全知識 - 干粉滅火器使用方法
1、使用前,先把滅火器搖動數(shù)次,使瓶內干粉松散;
2、拔下保險銷,對準火焰根部壓下壓把噴射;
3、在滅火過程中,應始終保持直立狀態(tài),不得橫臥或顛倒使用;
4、滅火后防止復燃。
一,消防安全知識 - 逃生自救常識
1、火災襲來時要迅速逃生,不要貪戀財物。
2、家庭成員平時就要了解掌握火災逃生的基本方法,熟悉幾條逃生路線。
3、受到火勢威脅時,要當機立斷披上浸濕的衣物、被褥等向安全出口方向沖出去。
4、穿過濃煙逃生時,要盡量使身體貼近地面,并用濕毛巾捂住口鼻。
5、身上著火,千萬不要奔跑,可就地打滾或用厚重衣物壓滅火苗。
二,消防安全知識 - 干粉滅火器使用方法
1、使用前,先把滅火器搖動數(shù)次,使瓶內干粉松散;
2、拔下保險銷,對準火焰根部壓下壓把噴射;
3、在滅火過程中,應始終保持直立狀態(tài),不得橫臥或顛倒使用;
4、滅火后防止復燃。
一,防火知識有哪些
1.養(yǎng)成良好習慣,不要隨意亂仍未熄滅的煙頭和火種,不能在酒后、疲勞狀態(tài)和臨睡前在床上和沙發(fā)上吸煙。
2、夏天點蚊香應放在專用的架臺上,不能靠近窗簾、蚊帳等易燃物品。
3.不隨意存放汽油、酒精等易燃易爆物品,使用時要加強安全防護。
4.使用明火要特別小心,火源附近不要放置可燃、易燃物品。
5.焊割作業(yè)火災危險大,作業(yè)前要檢查附近易燃可燃物,作業(yè)前要清除附近易燃可燃物,作業(yè)中要有專人監(jiān)護,防范高溫焊屑飛濺引發(fā)火災,作業(yè)后要檢查是否遺留火種。
6.要經常檢查電氣線路,防止老化、短路、漏電等情況,電器線路破舊老化要及時修理更換。
7發(fā)現(xiàn)煤氣泄漏,速關閥門,打開門窗,切勿觸動電器開關盒使用明火,并迅速通知專業(yè)維修部門來處理。
二,逃生自救
1,通道出口,暢通無阻。
樓梯、通道、安全出口等是火災發(fā)生時最重要的逃生之路,應保證暢通無阻,切不可堆放雜物或設閘上鎖,以便緊急時能安全迅速地通過。
2,保持鎮(zhèn)靜,明辨方向,迅速撤離。
消 防 安 全 知 識 一、就寢前和外出前應做那些檢查? 檢查電氣、煤氣有否關閉、煙火有否息滅。
二、居家逃生計劃應怎么做? 1、應先熟悉所住樓層的各逃生路線,并隨時做好迅速撤離的準備。 2、平日應與家人預先模擬火災一旦發(fā)生時,應循什么算途徑逃生, 以及到約定會合地點。
3、應熟悉所住樓層內的消防設備及其使用方法。 三、在廚房中應注意那些消防安全? 1、烹飪時宜著短袖或合宜的長袖,避免煙火延燒衣物。
2、烹煮食物時,勿任意離開,離開前須將煙火關閉。 3、不要讓小孩進入廚房玩耍。
四、何種公共場所盡可能不要前往消費? 1、只有單一出入口之場所。 2、位于地下層之場所。
3、用易燃物裝修之場所。 4、消防安全設備不合格之場所。
5、防火區(qū)域受破壞之場所。 五、下列是覺見影響逃生之重要原因,切勿前往此公共場所消費? 1、安全門上鎖。
2、平常應保持關閉之安全門卻是隨時打開。 3、通往屋頂平臺之安全門上鎖。
4、安全梯、通道(例如走郎)、樓梯等阻塞 六、為了自身安全,進入陌生場所應該先了解什么? 1、避難逃生方向。 2、安全門、梯位置,及是否未關閉、是否上鎖。
3、查看消防栓、緩降機、救助袋等各項滅火、避難器具位置。 七、災害發(fā)生后應如何報案? 1、應保持鎮(zhèn)定,撥打119電話。
2、述明詳細災害地點或附近目標。 3、簡述災情狀況。
4、留下電話及地址以便進一步聯(lián)系。 八、發(fā)生火災時你應注意的事項? 1、切忌慌亂,判斷火勢來源,采取與火源相反方向逃生。
2、切勿使用升降設備(電梯)逃生。 3、切勿返入屋內取回貴重物品。
4、夜間發(fā)生火災時,應先叫醒熟睡的人,不要只顧自己逃生,并且盡量大聲喊叫,以提醒其他人逃生。 九、烹飪時油鍋起火應如何處置? 1、不可以用水來滅火。
2、可用滅火器滅火。 3、可蓋上鍋蓋后再用濕毛巾覆蓋,阻絕空氣來滅火。
4、速關閉煤氣來源開關。 十、消防栓使用方法? 1、打開消防栓箱。
2、延伸水帶。 3、轉開止水閥。
十一、干粉滅火器使用方法? 1、將安全梢拉開。 2、將皮管朝向火點。
3、用力壓下把手,選擇上風位置接近火點,將干粉射入火焰基部。 4、息滅后并以水冷卻除煙。
十二、緩降機使用要領? 1、自盒中取出緩降機。 2、打開持勾接頭。
3、掛在固定架。 4、安全索套在腋下,束環(huán)束在胸口。
5、拉緊調解器下兩條繩索。 6、攀出窗外面向墻壁。
7、放開雙手張開雙臂,并注意身體下降時勿撞擊壁面。 8、下降后立刻拿開安全索。
9、順勢下拉繩索到頂,以便下一位使用。 十三、逃生中如何避免火、煙之危害? 1、以濕毛巾掩口鼻呼吸,降低姿勢,以減少吸入濃煙。
2、于無濃煙的地方,將透明塑料袋充滿空氣套住頭,以避免吸入有毒煙霧或氣體。 3、若逃生途中經過火焰區(qū),應先弄濕衣物或以濕棉被、毛毯裹住身體,迅速通過以免身體著火。
4、煙霧彌漫中,一般離地面三十公分仍有殘存空氣可以利用,可采低姿勢逃生,爬行時將手心、手肘、膝蓋緊靠地面,并延墻壁邊幽緣逃生,以免錯失方向。 5、火場逃生過程中,要一路關閉所有你背后的門,它能減低火和濃煙的蔓延速度。
十四、火災發(fā)生后如何防止煙流從門縫進來? 利用膠布或沾濕毛巾、床單、衣服等塞住門縫。 十五、當衣物著火時如何處置? 最好脫下或就地臥倒,用手覆蓋住臉部并翻滾壓熄火焰,或跳入就近的水池,將火熄滅。
十六、火災時如果你被困在室內如何待救? 1、至易獲救處待救(如靠近大馬路之窗口附近,或與入口較近之房間等)。 2、設法告知外面的人(用電話、手機通知119你受困的位置,或直接以衣物、燈光于窗口呼叫)。
3、防阻煙流串進來。
權利是義務的對稱,通常是指社會組織所規(guī)定的權利。
法律上的權利指提法律賦予人們享受有的權益,表現(xiàn)為享有權利的人有權作出一定的行為和要求他人作出相應的行為。當他人的行為妨礙權利人實現(xiàn)其權利時,權利人有權請求國家強制機關加以保護。
法律上的權利包括政治權利、經濟權利、文化權利、行政權利、民事權利、刑事權利和司法訴訟權利等。 合法權益是指法律、法規(guī)確認的權利主體方享有的權利和利益。
其中的利益包括人身利益、經濟利益和時間利益等。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指的是消費者所享有的,由法律、法規(guī)確認,受法律、法規(guī)保護的權利和利益。
消費者權利是消費者在消費生活中所享有的權利,是消費者利益在法律上的表現(xiàn)。 確認消費者權利,是制定和完善保護消費者立法的重要內容,也是切實維護消費者利益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guī)定消費者有九大權利,即安全權、知情權、自主選擇權、公平交易權、求償權、結社權、獲得有關知識權、人格尊嚴和民族風俗習慣受尊重權、監(jiān)督權。 安全權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務時享有人身、財產安全不受損害的權利,簡稱安全權。
安全權是消費者最重要的權利,也是憲法賦予公民的人身權、財產權在消費領域的具體體現(xiàn)。為了使這一權利真正得到實現(xiàn),消費者有權要求經營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務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要求。
有國家標準、行業(yè)標準的,消費者有權要求商品和服務符合國家標準或行業(yè)標準,如食品、藥品、家用電器等;對商品和服務項目,消費者有權要求經營者保證其在購買、使用該商品或接受服務時,不具有危害人身、財產安全的因素存在。 知情權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接受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簡稱為知情權。
該項權利表明: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務時,有權詢問、了解商品或服務的有關真實情況;提供商品或者服務的經營者有義務真實地向消費者說明有關情況。 自主選擇權消費者享有自主選擇商品或者服務的權利,簡稱為自主選擇權,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有權自主選擇提供商品或者服務的經營者; (2)有權自主選擇商品品種或者服務方式; (3)有權自主決定購買或者不購買任何一種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項服務; (4)在自主選擇商品或服務時,有權進行比較、鑒別和挑選。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jù)《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11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