鈕扣和紐扣之間的區(qū)別主要是制作材質不同,鈕扣通常是指用金屬材質制成的“鈕扣”,而紐扣一般是指用非金屬材質制成的“紐扣”,但二者相對于衣服上的扣子來說,是同一種東西。由于個人習慣問題以及地域的區(qū)分,內地大部分人都是叫“紐扣”,港澳臺地區(qū)的人大部分是叫“鈕扣”。
紐扣的材質大致分為塑膠類、金屬紐扣類、天然類三種,各種材料制成的紐扣,其制作工藝都是各不相同的。
最初的紐扣的功能,是用于系衣服用的飾針,也就是將衣服連接起來,但隨著時代的不斷發(fā)展,紐扣的價值也在不斷提高,在保留原有的功能型之外,衍生出創(chuàng)意型,目前市面上的部分衣服,都會有紐扣作為飾品加以修飾,能夠起到點綴的作用,是服裝構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鈕扣和紐扣都是正確的。
鈕扣和紐扣沒有區(qū)別,兩者是一種東西。紐扣,在古羅馬,最初的紐扣是用來做裝飾品的,而系衣服用的是飾針。13世紀,紐扣的作用才與今天相同。那時,人們已懂得在衣服上開扣眼,這種做法大大提高了紐扣的實用價值。
16世紀,紐扣得到了普及。隨著快時尚的興起,紐扣從以前的功能型已經變成現(xiàn)在的創(chuàng)意型。
擴展資料
在我國,紐扣最早可以追溯到1800年前,最初的紐扣主要是石紐扣、木紐扣、貝殼紐扣,后來發(fā)展到用布料制成的帶紐扣、盤結紐扣。盤結紐扣在我們服裝的發(fā)展歷史上起了很大的作用,由最初的服裝功能扣件向服裝裝飾過渡。中式盤扣是我國傳統(tǒng)服飾的紐扣形式,是用各種布料縫成細條,盤結成各種各樣形狀的花式紐扣。
中式盤扣造型優(yōu)美,做工精巧,宛如千姿百態(tài)的工藝品,可以說是我國服飾百花園中獨樹一幟的奇葩。中式盤扣除具有與其他紐扣同樣的使用價值,較多地用來裝飾和美化服裝,特別是應用在民族服裝上,更加體現(xiàn)出其服裝的美感。
鈕扣和紐扣沒有區(qū)別。
鈕扣一般指紐扣,兩者是一種東西。紐扣,在古羅馬,最初的紐扣是用來做裝飾品的,而系衣服用的是飾針。13世紀后紐扣的作用才與今天相同。16世紀,紐扣得到了普及。
那時,人們已懂得在衣服上開扣眼,這種做法大大提高了紐扣的實用價值。16世紀,紐扣得到了普及。隨著快時尚的興起,紐扣從以前的功能型已經變成現(xiàn)在的創(chuàng)意型。
紐扣種類:
1、四合扣,四合扣靠S型彈簧結合,從上到下分為ABCD四個部件:AB件稱為母扣,寬邊上可刻花紋,中間有個孔,邊上有兩根平行的彈簧;CD件稱為公扣,中間突出一個圓點,圓點按入母扣的孔中后被彈簧夾緊,產生開合力,固定衣物。
2、牛仔扣,由上面的扣子(A件)和下面的釘子(B件)兩部分組成,通過敲模方式將兩部分組合起來。因組合后的造型略像中文“工”字,故得名“工字扣”,又名“牛仔扣”。
鈕扣和紐扣之間的區(qū)別主要是制作材質不同,鈕扣通常是指用金屬材質制成的“鈕扣”,而紐扣一般是指用非金屬材質制成的“紐扣”,但二者相對于衣服上的扣子來說,是同一種東西。由于個人習慣問題以及地域的區(qū)分,內地大部分人都是叫“紐扣”,港澳臺地區(qū)的人大部分是叫“鈕扣”。
紐扣的材質大致分為塑膠類、金屬紐扣類、天然類三種,各種材料制成的紐扣,其制作工藝都是各不相同的。
最初的紐扣的功能,是用于系衣服用的飾針,也就是將衣服連接起來,但隨著時代的不斷發(fā)展,紐扣的價值也在不斷提高,在保留原有的功能型之外,衍生出創(chuàng)意型,目前市面上的部分衣服,都會有紐扣作為飾品加以修飾,能夠起到點綴的作用,是服裝構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以上就是關于鈕扣和紐扣區(qū)別 ,鈕扣和紐扣區(qū)別的拼音的全部內容,以及鈕扣和紐扣區(qū)別 的相關內容,希望能夠幫到您。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jù)《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88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