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如何收藏書法藝術作品)
這個問題很專業(yè),我認為現(xiàn)代的四個人的書法藝術作品值得收藏。
一,張海的變體(隸書)即張海體,有藝術收藏價值。
二,沈鵬的草書,風流倜儻,書卷氣濃郁,值得收藏。
三,著名藝術家唐國強的草書(唐草)。他的草書不落俗套而新,暗合古而有自己的獨特個人風格。
四,王冬鈴的(亂書)也可考慮其中。
收藏書法藝術作品,比收藏中國畫還嚴格,沒有前瞻性的眼光,別搞書畫收藏。
另,至于一些基礎性的技巧書法,千篇一律的套路字,不要收藏,否則………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他們的作品不一一舉出,完。
本人創(chuàng)作作品,不得抄襲,書蘇軾巜赤壁懷古》。
規(guī)格100×50
紙本
我不認同這個世上曾經或者現(xiàn)在出現(xiàn)過書法家。首先書法家就是一個欺世盜名、子虛烏有的頭銜,因為從古至今,沒有這個職業(yè)分類,也沒有專門從事書法工作的機構。當代中書協(xié)是個另類,除外。
直播一次寫同樣的內容好多幅,值不值得收藏,首先要看這位書寫者的書寫功力,以及書寫者有沒有厚重的傳統(tǒng)文化底蘊作為背書,如果東施效鼙般地寫得一手看得過眼的毛筆字,那就基本沒啥值得收藏的了,價值更無從談起。當然你想裱起來裝裝門面,也無可厚非。
再說直播寫同樣的內容好多幅,其實寫過毛筆字的人都知道,一次和一次不一樣,絕不會雷同,因為手工書寫不是印刷機,不會出現(xiàn)兩幅或者更多完全一樣的書法作品,在書寫的字體上,即使是同一種字體,但是,在筆畫細節(jié)上,沒有人能夠做到完全相同。就如同,假如讓王羲之再寫數(shù)次《蘭亭集序》,也是一次和一次不一樣。當然,《蘭亭集序》早已失傳,留在世上我們能看到的,都是后人的摹本,據說真跡被唐王帶進了陵墓,可是誰又知道呢?無法理解當代人的迷信情結,拿著個后人摹寫的版本,當做王羲之的真跡頂禮膜拜。其實,頂多也就是給自己裝裝那個A之后的字母而已??纯聪旅孢@些圖,這才是大手筆。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38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