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有愛蓮詩云: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繁。
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
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
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謂蓮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故普渡眾生的觀世音佛身以蓮為寶座,意為西方凈土。而崇尚自然和自我修為的道家,也以救苦天尊步攝蓮花為圖騰,更以金筑蓮花配寶石為高冠彰顯大師之高功,連修行場所也冠名上清觀也。
又曰民間——花之君子者也!同予者何人?。
所以佛與道均以蓮花之出污泥而不染,清漣不妖之意境,喻意現(xiàn)代【仁愛】【純潔】【美麗】【清廉】之君子行者美德。
蓮花的象征意義:高潔、圣潔、清廉。
荷花歷來被佛教尊為神圣凈潔之花,并且極力宣傳并倡導學習荷花的這種清白、圣潔的精神。除此之外,周敦頤在名篇《愛蓮說》中也明確表達了自己對荷花的喜愛:“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具有花中君子的美譽。
另外,李白的詩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也表明荷花具有天然之美。
荷花即青蓮,青蓮與“清廉”諧音,因此荷花也被用以比喻為官清正,不與人同流合污,這主要是指在仕途中。
擴展資料
荷花相傳是王母娘娘身邊的一個美貌侍女——玉姬的化身。當初玉姬看見人間雙雙對對,男耕女織,十分羨慕,因此動了凡心,在河神女兒的陪伴下偷出天宮,來到杭州的西子湖畔。西湖秀麗的風光使玉姬流連忘返,忘情地在湖中嬉戲,到天亮也舍不得離開。
王母娘娘知道后用蓮花寶座將玉姬打入湖中,并讓她“打入淤泥,永世不得再登南天”。從此,天宮中少了一位美貌的侍女,而人間多了一種玉肌水靈的鮮花。
在古典文學巨著《紅樓夢》中,據(jù)說晴雯死后變成芙蓉仙子,賈寶玉在給晴雯的歿詞《芙蓉女兒誄》中道:“其為質(zhì),則金玉不足喻其貴;其為性,則冰雪不足喻其潔;其為神,則星日不足喻其精;其為貌,則花月不足喻其色。”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80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