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隨筆:把教育巧妙地轉換為幼兒需要”美文隨筆生活分享給大家。
幼兒教師隨筆:把教育巧妙地轉換為幼兒需要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給予孩子們創(chuàng)造能讓他們親自感知,去操作、去體驗的環(huán)境,把教育巧妙地轉換為幼兒需要。這樣,幼兒才能真正體驗到養(yǎng)成良好習慣的重要性,并逐漸把這種認識變成自覺行為。下面是小編為大家?guī)淼挠變航處熾S筆,歡迎閱讀。
每次吃飯前,都要求幼兒去洗手,可有的孩子到盥洗室轉一圈就回來了,有的則打開水龍頭一沖就算完事了。我曾多次強調洗手的重要性,要求孩子們洗手要打肥皂,可他們有的還是因為貪玩偷懶不打肥皂。為了能讓孩子們清楚地認識到洗手的重要性,我讓孩子們做了一個小實驗。
首先,我把玩了一個下午的孩子分成兩組,讓一組孩子到盥洗室認真地洗手,另一組則不洗手。然后,我準備了一個削好了的蘋果,把它一切兩半,分別讓兩組的小朋友去摸半個蘋果。摸完后,有的孩子發(fā)現(xiàn)"這半個蘋果有點黑了",接著,孩子們都紛紛過來看,果然,,沒洗手的那組小朋友摸過的.半個蘋果看起來有些臟了。我讓孩子們說說這是為什么?孩子們都搶著說,是因為那組小朋友沒有洗手,手很臟,把蘋果弄臟了。我覺得時機已到,就連忙說:"從這個蘋果的實驗中我們可以看出,如果我們不洗手,手上許多臟東西就是沾到吃到東西上,臟東西會隨著食物進入小朋友的肚子里,這樣對小朋友的身體不好,所以,我們吃飯前一定要把手洗的干干凈凈。有的小朋友洗手不打肥皂,也是不對的。肥皂可以把我們手上的細菌殺死,所以,我們洗手一定要怎樣?"孩子們異口同聲地說:"打肥皂!"吃飯時間快到了,我們應該怎么做呀?
"去洗手!"說著,孩子們都紛紛向盥洗室走去。這一次,每個小朋友都洗的格外認真。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給予孩子們創(chuàng)造能讓他們親自感知,去操作、去體驗的環(huán)境,把教育巧妙地轉換為幼兒需要。這樣,幼兒才能真正體驗到養(yǎng)成良好習慣的重要性,并逐漸把這種認識變成自覺行為。
請到「后臺-用戶-個人資料」中填寫個人說明。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jù)《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50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