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寧割席"的故事,載于《世說新語·德行》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 管寧、華歆共園中鋤菜,見地有片金,管揮鋤與瓦石不異,華捉而擲去之。又嘗同席讀書,有乘軒冕過門者,寧讀如故,歆廢書出看。寧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管寧好學,結(jié)交了幾個后來很著名的學友,一個叫華歆,一個叫邴原,三個人很要好,又很出色,所以當時的人把他們比為一條龍,華歆是龍頭,邴原是龍腹,管寧是龍尾,他們最尊敬的大學者是當時著名的陳仲弓,陳仲弓的學識行為成了他們的追求目標。但是,龍頭華歆和龍尾管寧之間,曾發(fā)生過一件著名的絕交事件,后人稱之為“管寧割席”,這是出于《世說新語》記載。
當時,他們求學的時候,常常是一邊讀書,一邊勞動,正是所謂的知行合一,并不是一味的書呆子。有一天,華歆管寧兩個,在園中鋤菜,說來也巧了,菜地里頭竟有一塊前人埋藏的黃金,鋤著鋤著,黃金就被管寧的鋤頭翻騰出來了。金子誰不喜歡呀!但是華歆管寧他們平時讀書養(yǎng)性,就是要摒出人性中的貪念,見了意外的財物不能動心,平時也以此相標榜。所以這時候,管寧見了黃金,就把它當做了磚石土塊對待,用鋤頭一撥就扔到一邊了。
華歆在后邊鋤,過了一刻也見了,明知道這東西不該拿,但心里頭不忍,還是拿起來看了看才扔掉。這件事說明,華歆的修為和管寧比要差著一截。過了幾天,兩人正在屋里讀書,外頭的街上有達官貴人經(jīng)過,乘著華麗的車馬,敲鑼打鼓的,很熱鬧。管寧還是和沒聽見一樣,繼續(xù)認真讀他的書。華歆卻坐不住了,跑到門口觀看,對這達官的威儀艷羨不已。車馬過去之后,華歆回到屋里,管寧卻拿了一把刀子,將兩人同坐的席子從中間割開,說:“你呀,不配再做我的朋友啦!”后世的所謂割袍斷義,劃地絕交,就是從這里來的。
原型是割席斷交,出自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中的一個故事:三國時期魏國的一個飽學之士管寧和好朋友華歆共園中鋤菜,華歆管寧兩個,在園中鋤菜,菜地里頭竟有一塊前人埋藏的黃金,黃金就被管寧的鋤頭翻騰出來了。
但是華歆管寧他們平時讀書養(yǎng)性,就是要摒出人性中的貪念,所以這時候,管寧見了黃金,就把它當做了磚石土塊對待,用鋤頭一撥就扔到一邊了。華歆在后邊鋤,過了一刻也見了,明知道這東西不該拿,但心里頭不忍,還是拿起來看了看才扔掉。
這件事說明,華歆的修為和管寧比要差著一截。過了幾天,兩人正在屋里讀書,外頭的街上有達官貴人經(jīng)過,乘著華麗的車馬,敲鑼打鼓的,很熱鬧。
管寧還是和沒聽見一樣,繼續(xù)認真讀他的書。華歆卻坐不住了,跑到門口觀看,對這達官的威儀艷羨不已。
車馬過去之后,華歆回到屋里,管寧卻拿了一把刀子,將兩人同坐的席子從中間割開,說:“你呀,不配再做我的朋友啦!”這個故事也就是后人割袍斷義和劃地斷義的原型。表示兩個至交好友或者同胞兄弟劃清界限,不再為伍。
(1)①“割席斷交”,如果僅僅因為朋友經(jīng)不住喧嘩、熱鬧的誘惑,作為益友、諍友,管寧應對華歆的缺點、錯誤進行坦率的批評和誠懇的勸告,幫助華歆改過從善,幫助華歆上進,這樣做才會使友情倍顯純潔和珍貴。從這個角度看來,管寧的做法有些過于急躁。②不過,如果管寧發(fā)覺華歆完全不接受自己的批評、勸告,不肯改過從善,確實不是自己的益友、諍友,那么就應當斷然與其斷交。從這個角度看來,管寧的做法是正確的,表明他堅持交友的原則。所以,“割席絕交”的故事說明交友一定要堅持善交益友、樂交諍友、不交損友的原則。
(2)“略”。
(3)“略”。
典故:管寧和華歆同在園中鋤草。
看見地上有一片金,管寧仍依舊揮動著鋤頭和看到瓦片石頭一樣沒有區(qū)別,華歆高興地拾起金片而后又扔了它。曾經(jīng),他們同坐在同一張席子上讀書,有個坐著有圍棚的車穿著禮服的人剛好從門前經(jīng)過,管寧還像原來一樣讀書,華歆卻放下書出去觀看。
管寧就割斷席子和華歆分開坐,說:"你不是我的朋友了。"華歆因心神不一,管寧割斷席子與之斷交。
后用來形容與朋友斷交。原文: 管寧與華歆,俱為漢末人。
初,二人共園中鋤菜,見地有片金,管揮鋤,視而不見,與瓦石無異。華捉而喜,竊見管神色,乃擲去之。
又嘗同席讀書,有乘軒冕過門者,寧讀如故,華廢書出看,寧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擴展資料割席斷交成語拼音:gē xí duàn jiāo成語解釋:席:坐席,草席。把席割開分別坐。
比喻朋友絕交成語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又嘗同席讀書,有乘軒冕過門者,寧讀書如故,歆廢書出看。寧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成語用法:割席斷交作謂語、定語;比喻朋友絕交。近義詞:割席分坐反義詞:和好如初。
學習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09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