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郎,相傳東漢明帝永平五年劉晨、阮肇入山采藥,迷不得出,遇二女子,邀至家留居半年才還,后人以此典喻艷遇。蓬山,即蓬萊山,泛指仙境。韓壽,晉人,司空賈充的僚屬,充每在家聚會,賈女從窗格中偷窺,見其貌美而愛之,與私通,充發(fā)覺后乃以妻壽。宓妃留枕:曹植《洛神賦·序》:“黃初三年,作朝京師,還濟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對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賦?!敝策^洛水時,忽見一女子來,贈所用枕。宓妃,傳說中伏羲氏之女。
來是空言去絕蹤,月斜樓上五更鐘。
夢為遠別啼難喚,書被催成墨未濃。
蠟照半籠金翡翠,麝薰微度繡芙蓉。
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一萬重。 李商隱
李商隱做的是原詩,后宋代宋祁寫了一首宋詞--鷓鴣天,不過大多從李商隱詩里摘出的:
畫轂雕鞍狹路逢,一聲腸斷繡簾中。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金作屋,玉為籠,車如流水馬如龍。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幾萬重。
詩的表面意思很簡單,一看就懂,主要是創(chuàng)作經歷很有意思:宋祁“上班”途中遇見幾輛宮車,一陣風吹過掀起了一輛車的簾籠,而他也剛巧正側過臉去。于是就像無數電影里常見的慢鏡頭一樣———面對著風神俊朗的宋祁,車里那位俏美的宮女不禁春心萌動,驚呼一聲:“哇!是小宋哎!”這一聲嬌呼如同溫軟的小手,撓酥了小宋的耳朵,也揪住了小宋的心。當晚,徹夜難眠的他填了一首《鷓鴣天》———
畫轂雕鞍狹路逢,一聲腸斷繡簾中。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金作屋,玉為籠,車如流水馬游龍。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幾萬重。
一見鐘情的宋祁本來沒敢抱什么奢望,填詞也只是慰藉一下自己的相思。誰料仁宗皇帝不但知道了此事,而且還一眼看穿了他的心思。
既有隱秘突然暴露的羞愧,又有怕受責罰的擔憂,可憐的宋祁如坐針氈,錯,如臨深淵,手腳都不知道往哪里擺了??粗@副滑稽的窘迫相,剛才故作嚴肅的宋仁宗再也繃不住臉,放聲大笑:“有我成全你,一萬重蓬山也遠不到哪里去!”原來,宋仁宗早已派手下人廣泛調查,而在緊要關頭那位宮女也勇敢地站出來承認了。當晚,小宋就把那個美麗的宮女領回了家。
李商隱的詩句
蓬山:蓬萊山,傳說中海上仙山,比喻被懷念者住的地方。
青鳥:神話中為西王母傳遞音訊的信使。 傳說西王母與漢武帝傳情,就靠青鳥傳信。隱喻愛情~~
蓬山:即 蓬萊山 。相傳為仙人所居。
蓬萊山:神山名。相傳為仙人所居之處。
《山海經·海內北經》:“ 蓬萊山 在海中?!?/p>
《后漢書·竇章傳》:“是時學者稱 東觀 為 老氏 臧室,道家 蓬萊山 。” 李賢 注:“ 蓬萊 ,海中神山,為仙府,幽經秘錄并皆在焉。
青鳥:神話傳說中為 西王母 取食傳信的神鳥。
《山海經·西山經》:“又西二百二十里,曰 三危之山 ,三青鳥居之?!?郭璞 注:“三青鳥主為 西 王母 取食者,別自棲息於此山也?!?/p>
《藝文類聚》卷九一引舊題 漢 班固 《漢武故事》:“七月七日,上( 漢武帝 )於 承華殿 齋,正中,忽有一青鳥從西方來,集殿前。上問 東方朔 , 朔 曰:‘此 西 王母 欲來也。’有頃, 王母 至,有兩青鳥如烏,俠侍 王母 旁?!?/p>
后遂以“青鳥”為信使的代稱。
1、典故 蓬山:蓬萊山,傳說中海上仙山,比喻被懷念者住的地方。
青鳥:神話中為西王母傳遞音訊的信使。 傳說西王母與漢武帝傳情,就靠青鳥傳信。
隱喻愛情。 2、出處:晚唐詩人李商隱的《無題》。
3、全詩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4、注釋 聚首多么不易,離別更是難舍難分;暮春作別,恰似東風力盡百花凋殘。
春蠶至死,它才把所有的絲兒吐盡;紅燭自焚殆盡,滿腔熱淚方才干涸。 清晨對鏡曉妝,唯恐如云雙鬢改色;夜晚對月自吟,該會覺得太過凄慘。
蓬萊仙境距離這里,沒有多少路程;殷勤的青鳥信使,多勞您為我探看。
典故:詩人運用了"蓬山"、"青鳥"的神話傳說,寄托自己對愛人的撫慰和深長情意。
原文: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翻譯:
見面的機會真是難得,分別時更是難舍難分,況且又兼東風將收的暮春天氣,百花殘謝,更加使人傷感。春蠶結繭到死時絲才吐完,蠟燭要燃盡成灰時像淚一樣的蠟油才能滴干。女子早晨妝扮照鏡。
只擔憂豐盛如云的鬢發(fā)改變顏色,青春的容顏消失。男子晚上長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對方的住處就在不遠的蓬萊山,卻無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及。希望有青鳥一樣的使者殷勤地為我去探看情人。
拓展資料
出處:《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作者簡介: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溪)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于鄭州滎陽。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稱為“三十六體”。
創(chuàng)作背景:
在唐時,人們崇尚道教,信奉道術。李商隱在十五六歲的時候,即被家人送往玉陽山學道。其間與玉陽山靈都觀女氏宋華陽相識相戀,但兩人的感情卻不能為外人明知,而作者的心內又奔涌著無法抑制的愛情狂瀾,因此他只能以詩記情,并隱其題,從而使詩顯得既朦朧婉曲、又深情無限。
賞析:
這首詩,以女性的口吻抒寫愛情心理,在悲傷、痛苦之中,寓有灼熱的渴望和堅忍的執(zhí)著精神,感情境界深微綿邈,極為豐富。
咳咳 小蚊子 (在網上發(fā)現了你的蹤跡) :就回答運用了“青鳥”的典故就好啦!
青鳥是信使,李商隱實在請求殷勤的青鳥做信使,勞煩它們?yōu)樽约喝ヌ娇辞槿恕?/p>
(最后一句詩的意思:……既然會面無望,于是只好請使者為自己殷勤致意,替自己去看望他。詩詞中常以仙侶比喻情侶,青鳥是一位女性仙人西王母的使者,蓬山是神話、傳說中的一座仙山,所以這里即以蓬山用為對方居處的象征,而以青鳥作為抒情主人公的使者出現。這個寄希望于使者的結尾,并沒有改變“相見時難”的痛苦境遇,不過是無望中的希望,前途依舊渺茫。詩已經結束了,抒情主人公的痛苦與追求還將繼續(xù)下去。)
——xy
學習鳥網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3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