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裝病拒曹
曹操當時剛打敗袁紹不久,急需人才,聽說司馬懿很有才干,便征聘他出來做官。司馬懿得知消息后,覺得曹操是宦官之后,不愿意屈節(jié)侍奉他。
但他又不敢公開拒絕曹操,便假說自己患有風痹病,起居不便。曹操懷疑司馬懿是有意推諉,秘密派人在夜間查看。司馬懿事先得到消息,整日整夜都躺在床上。
夜靜更深時,那人潛入司馬懿臥室,然見他直挺挺地躺在床上。那人仍不放心,拔刀向司馬懿揮去。
眼見利刀奪命,司馬懿只是睜大眼睛看著那人,身體依然堅臥不動。那人這才相信司馬懿果真得了風痹病,收起佩刀,回去稟報了曹操。
曹操當了丞相急于網(wǎng)羅人才,就又想起了司馬懿,決定再次征聘他。他對使者說,如果司馬懿再不應召,就把他抓起來。
司馬懿知道,曹操雖然愛才,但對恃才傲物、不肯親附自己的人,卻是不能容忍的。司馬懿害怕被殺,只得乖乖離家應召。
2、三馬同槽
司馬懿還在做曹操的謀臣時,曹操對他極不放心。有一天,曹操作了一個夢,夢見有三匹馬在同一個槽里吃食,醒來后心中便十分不快。起初曹操以為是馬超一家便殺了馬超的父親。
司馬懿父子正好就是三馬,而“槽”諧音“曹”,“三馬同槽”正意味著司馬氏要吃掉曹氏。曹操感到這是一個不祥之兆,便把太子曹丕叫來,對他說:“司馬懿不是個甘做人臣的人,將來必定會干預我們的朝政家事?!?/p>
但曹丕后來十分信任司馬懿,并沒有把父親的話放在心上。后來,果然不出曹操所料,司馬氏父子三人相繼專嬗曹魏朝政。
3、老妻拒食
司馬懿晚年寵愛柏夫人,連張春華都很難有機會見到司馬懿。司馬懿生病臥床,張春華前去探望病情。
司馬懿說:“老東西真討厭,哪用得著煩勞你出來呢!”張春華因此羞慚怨恨,于是拒絕進食,想要自殺,她的幾個孩子也都不吃飯。
司馬懿驚恐而賠禮道歉,張春華才停止絕食。司馬懿出來后對別人說:“老東西不值得可惜,只是擔心苦了我的好兒子們罷了?!?/p>
4、紅裝促戰(zhàn)
青龍二年(234年),諸葛亮發(fā)起第五次北伐,派兵在魏軍營前叫陣、辱罵、挑釁,但任憑你花招用盡,司馬懿決心不動,仍然堅守不戰(zhàn)。
蜀軍叫陣無效,情急之中,諸葛亮派人給司馬懿送去一套女人衣裳以示侮辱,意思是說,你司馬懿如此小心謹慎,只配作女人而不配作將帥。
如此羞辱魏軍將帥,魏將確實被激怒了,他們火冒三丈,堅決要求出戰(zhàn)。司馬懿見勸說或下令以不足以制止眾將求戰(zhàn),只好告訴眾將,致書表奏朝廷請戰(zhàn),皇帝允許,就立即出戰(zhàn)。
于是,司馬懿給魏明帝送上請戰(zhàn)書,明帝深知司馬懿的用意,立即派衛(wèi)尉辛毗為軍師,持詔到陣前,宣稱皇帝有令,只準堅守,不準出戰(zhàn)。
5、對策征遼
景初二年(238年)正月,魏明帝召回司馬懿,命他率兵討伐。曹叡問他估計公孫淵有什么對策,司馬懿說:“棄城而走為上計。憑遼水抗拒我軍為中計。坐守襄平那他就必成俘虜了。”
曹叡又問:“公孫淵會采用哪種策略?”司馬懿回答:“只有聰明人能正確估量彼此實力。預先棄城,不是公孫淵所能做到的。他定會認為我們這次孤軍遠征不能持久,先在遼水抗拒,再退守襄平,這是中計和下計”。
魏明帝問:“往還需要多少時間?”司馬懿說:“去百日,回百日,攻戰(zhàn)百日,用六十天休息,一年時間足夠了?!?/p>
希望對你有幫助祁山對戰(zhàn) 關于諸葛亮同司馬懿在建興九年祁山戰(zhàn)役的情況,《晉書》同《三國志》漢晉春秋有不同的記載,尤其是在相持階段戰(zhàn)況,有很大差異。
在總體戰(zhàn)略態(tài)勢上兩書記載一致,都是司馬懿解了祁山之圍,并且挫敗了諸葛亮奪取魏國糧食的企圖,使諸葛亮最終因為糧食耗盡退兵。有差異之處是《漢晉春秋》稱諸葛亮打敗了郭淮、費耀,搶收了些糧食,《晉書》記載諸葛亮沒能搶到糧食,《漢晉春秋》關于這次戰(zhàn)斗的記載是矛盾的,費耀已經(jīng)被司馬懿命令留守上邽不可能同郭淮與諸葛亮交戰(zhàn),《晉書》中司馬懿趕到上邽阻止諸葛亮搶糧成功,那里是糧食主產(chǎn)區(qū)。
諸葛亮在祁山附近打敗魏軍搶到少量糧食是可能的,但是沒有影響司馬懿主力部隊的糧食供應,也沒改變蜀軍缺糧。史書記載了司馬懿的軍隊是依靠隴西糧食補給。
至于兩軍交戰(zhàn)的結(jié)果,司馬懿是否同諸葛亮作戰(zhàn),兩書的記載也不同,《漢晉春秋》說賈栩、魏平被救出后,非要與諸葛亮交戰(zhàn),司馬懿被迫出戰(zhàn)失利,蜀軍斬獲甲首三千,(甲首,小頭目,類似于現(xiàn)今的班長之類.由此可推算司馬懿折兵過萬) 空城計 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首次北伐受挫,安排各路人馬退回漢中,正待自己抽身之際,不料,司馬懿大軍突然出現(xiàn)在城外幾十里處,諸葛亮急中生智,兵行險招,玩了一手“空城計”,把司馬懿嚇跑了。 在正史中,孔明見街亭敗績,北伐受挫,戰(zhàn)局已經(jīng)對己不利,于是迅速撤回漢中,并沒有再空耗軍力。
而曹魏方面,大都督曹真見已經(jīng)打退蜀漢,也沒有苦追。當時,司馬懿更是遠在宛城一線,根本不可能出現(xiàn)在街亭或西城。
《演義》為了貶低曹真,并強調(diào)司馬懿是諸葛亮的最大對手,硬是把司馬移位到了街亭前線。其實,司馬懿是在后來才頂替曹真出現(xiàn)在對蜀漢前線的。
其實,“空城計”也有其說法來源?!度龂尽ぶT葛亮傳》的注里,記有一段郭沖講的小故事:“亮屯于陽平,遣魏延諸軍并兵東下,亮惟留萬人守城。
晉宣帝率二十萬眾拒亮,而與延軍錯道,徑至前,當亮六十里所,偵候白宣帝說亮在城中兵少力弱。亮亦知宣帝垂至,已與相逼,欲前赴延軍,相去又遠,回跡反追,勢不相及,將士失色,莫知其計。
亮意氣自若,敕軍中皆臥旗息鼓,不得妄出庵幔,又令大開四城門,埽地卻灑。宣帝常謂亮持重,而猥見勢弱,疑其有伏兵,于是引軍北趣山。
明日食時,亮謂參佐拊手大笑曰:‘司馬懿必謂吾怯,將有強伏,循山走矣?!蜻夁€白,如亮所言。
宣帝后知,深以為恨?!笔穼W界稱其為“郭沖三事”,后邊還有郭沖的“四事”和“五事”。
這個郭沖是諸葛亮的粉絲,他講的故事都是盲目推重孔明的。這一段“郭沖三事”的情節(jié),更是于史不符、于理不合,十分荒謬。
當時就有人質(zhì)疑:司馬懿如果真得到這樣的機會,麾下十余萬大軍,把他圍住不就完了? 連現(xiàn)在人也明白,派幾個神射手過去射諸葛亮,或者派一個小隊過去火力偵察一下,立即就可以拆穿諸葛亮的把戲,一直老謀深算的司馬懿絕不會愚蠢和膽怯到“扭頭就跑”的地步。 所以近來有學者認為:作為一名出色的政治家,司馬懿深深明白“蜚鳥盡,良弓藏。
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當時魏國任用他的原因就在于諸葛亮北伐而魏國朝中除自己外無人可敵,諸葛亮就是自己得到任用保住官位的鑰匙和命脈。
如果諸葛亮一死,他的用處也告終止,而朝廷中很多官宦都敵視自己,自己也還沒有建立起朝中勢力,必然會重新被貶官居閑,壯志難成了。所以雖然看破了諸葛亮的“空城計”,但是司馬懿也不會立即殺死自己的“保官稻草”的。
誅曹爽 司馬懿平定曹爽亂政是挽救曹魏政權,信守托孤承諾,維護曹芳的皇位,不是單純?yōu)榱藗€人集團的權力。首先他放棄權力回家養(yǎng)病的時候,司馬師、司馬昭兄弟在朝中都是中級官員,司馬氏集團還是弱小的。
此時談不上要建立司馬氏專權,嘉平之變后司馬師兄弟也沒有掌權擔任要職。實際上直到司馬懿集團的主要成員開始受到曹爽的排擠打擊的時候,司馬懿依然是容讓,就象他對孫禮說的,要“忍不可忍”。
最初曹爽還只是專權,剝奪眾多豪強貴族的政治地位,剝奪他們的祭祀榮譽。固執(zhí)發(fā)動對蜀國的戰(zhàn)爭等,這些亂政司馬懿都沒有能阻止,表明曹爽已經(jīng)不尊重司馬懿了,并且后來準備要篡位。
曹爽要篡位也是明顯的,他的衣食和儀式排場幾乎和皇帝相同,皇宮御用尚方器物充斥其家,自行從宮中取曹睿的才人到自己府中,甚至到了偽造詔書,把皇宮的才人五十七人送到鄴城,擅自取用太樂樂器,武庫禁兵。后來還把郭太后遷居冷宮囚禁,派遣親信監(jiān)視小皇帝,這時唯一對他篡位構成威脅的就只有司馬懿了,他一面派親信去察看司馬懿的動向,一面排擠打擊司馬懿的親屬、親信,都是為了篡位做準備,郭太后、劉放、孫資等過去有權勢的,都相繼被他廢黜了,司馬懿因為早早就回家養(yǎng)病了,所以他受到打擊是最晚。
曹爽最后只有把司馬懿集團也瓦解了,稱帝篡位才能開始,孫禮、盧毓等相繼被排擠,矛頭甚至指向司馬懿的親戚杜恕,這是在正始九年底,后來盧毓審理曹爽黨徒,了解到他們謀反篡位準備在三個月內(nèi)行動,曹爽不是《三國演義》中那個軟弱、窩囊的廢。
當初蜀將孟達降魏時,魏朝待其甚厚,司馬懿認為他言行傾巧,不可信任。
但皇帝不聽,任命孟達領新城太守,封侯,假節(jié)。魏文帝死后,孟達失寵,蜀丞相諸葛亮即暗中與之通信,圖謀叛魏。
諸葛亮恐他言行反覆無常,想促他速叛,知魏興太守申儀和他有矛盾,便派郭模到申儀處詐降,有意泄露其事。孟達聞此泄露,準備馬上起兵。
正月,司馬懿率牛金、胡遵等步騎四萬,從京師出發(fā),經(jīng)孤竹,越碣石,六月,進至遼水。公孫淵果然急令大將軍卑衍、楊祚等人率步騎數(shù)萬,依遼水圍塹20余里,堅壁高壘,阻擊魏軍。
司馬懿采用聲東擊西之計,先在南線多張旗幟,佯攻圍塹,吸引敵軍主力,而以主力隱蔽渡過遼水,逼進敵營。接著,不攻敵營,卻揮師直取公孫淵根據(jù)地襄平(遼東郡治所,今遼寧遼陽)。
部將不解其意,說:“不攻賊而作圍,非所以示眾也?!彼抉R懿解釋說:“賊堅營高壘,欲以老吾兵也。
攻之,正入其計,此王邑所以恥過昆陽也。古人曰,敵雖高壘,不得不與我戰(zhàn)者,攻其所必救也。
賊大眾在此,則巢窟虛矣。我直指襄平,則人懷內(nèi)懼,懼而求戰(zhàn),破之必矣”(《晉書·宣帝紀》)。
遂迫使敵軍放棄圍塹回軍救援襄平。司馬懿督軍回首山(今遼寧遼陽西南),迎戰(zhàn)敵援軍,并對諸將說:“所以不攻其營,正欲致此,不可失也”(《晉書·宣帝紀》)。
魏軍迎擊,三戰(zhàn)皆捷,遂乘勝進圍襄平。 正始九年(248年)三月,黃門張當私自把內(nèi)庭才人石英等十一人送給曹爽,曹爽、何晏乘機與張當勾結(jié),謀危社稷。
曹爽及其同黨也擔心是司馬懿裝病。同年冬,河南尹李勝要到荊州任刺史,行前去拜望他。
司馬懿假裝病重,讓兩個侍婢扶持自己,要拿衣服,拿不穩(wěn),掉在地上,還指著嘴說渴。侍婢獻上粥來,他用口去接,湯流滿襟。
李勝說:“眾情謂明公舊風發(fā)動,何意尊體乃爾!”司馬懿故意上氣不接下氣地說:“年老枕疾,死在旦夕。君當屈并州,并州近胡,善為之備。
恐不復相見,以子師、昭兄弟為托。”李勝說:“當還忝本州(李勝是荊州人),非并州?!?/p>
司馬懿故意錯亂其辭:“君方到并州?!崩顒儆终f:“當忝荊州。”
司馬懿說:“年老意荒,不解君言。今還為本州,盛德壯烈,好建功勛!”李勝回來對曹爽說:“司馬公尸居余氣,形神已離,不足慮矣?!?/p>
過幾天,他又說:“太傅不可復濟,令人愴然”(《晉書·宣帝紀》)。曹爽等從此便不再防備司馬懿。
司馬懿表面裝病,實際上也在暗中布置,準備消滅曹爽勢力。
1、司馬懿受遺二主,佐命三朝
建安十三年(208年)赤壁之戰(zhàn)后,曹操敗北,勢力減弱。孫權勢力達到交州地區(qū),劉備也乘機占有包括武陵、長沙、桂陽、零陵四郡(皆在今湖南境內(nèi))的荊州江南部分。孫權和劉備的勢力都得到了進一步發(fā)展,三分天下的鼎足之勢已逐漸形成。
2、裝病拒曹
曹操當時剛打敗袁紹不久,急需人才,聽說司馬懿很有才干,便征聘他出來做官。司馬懿得知消息后,覺得曹操是宦官之后,不愿意屈節(jié)侍奉他。但他又不敢公開拒絕曹操,便假說自己患有風痹病,起居不便。曹操懷疑司馬懿是有意推諉,秘密派人在夜間查看。
司馬懿事先得到消息,整日整夜都躺在床上。夜靜更深時,那人潛入司馬懿臥室,然見他直挺挺地躺在床上。那人仍不放心,拔刀向司馬懿揮去。眼見利刀奪命,司馬懿只是睜大眼睛看著那人,身體依然堅臥不動。那人這才相信司馬懿果真得了風痹病,收起佩刀,回去稟報了曹操。
曹操當了丞相急于網(wǎng)羅人才,就又想起了司馬懿,決定再次征聘他。他對使者說,如果司馬懿再不應召,就把他抓起來。司馬懿知道,曹操雖然愛才,但對恃才傲物、不肯親附自己的人,卻是不能容忍的。司馬懿害怕被殺,只得乖乖離家應召。
擴展資料
司馬懿自幼聰明多大略,博學洽聞,伏膺儒教。因曹操出身“贅閹遺丑”,司馬懿一度拒絕曹操授予的官職,但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任丞相后,強行辟司馬懿為文學掾。因司馬懿曾支持曹操稱帝,所以逐漸贏得了曹操的信任。曹操封魏王后,以司馬懿為太子中庶子以佐助曹丕,幫助曹丕在儲位之爭中獲得勝利。
曹丕臨終時,令司馬懿與曹真等為輔政大臣,輔佐魏明帝曹叡。明帝時,司馬懿屢遷撫軍大將軍、大將軍、太尉等重職。明帝崩,托孤幼帝曹芳于司馬懿和曹爽。曹芳繼位后,司馬懿遭到曹爽排擠,升官為無實權的太傅。
正始十年(249年),司馬懿趁曹爽陪曹芳離洛陽至高平陵祭陵,起兵政變并控制京都洛陽。自此,曹魏的軍政權力落入司馬氏手中,史稱高平陵之變。司馬懿善謀奇策,多次征伐有功,曾率軍擒斬孟達,兩次率大軍成功抵御諸葛亮北伐,遠征平定遼東。對屯田、水利等農(nóng)耕經(jīng)濟發(fā)展有重要貢獻。
嘉平三年(251年),司馬懿病逝,享年73歲,辭郡公和殊禮,葬于首陽山,謚號宣文。次子司馬昭封晉王后,追謚司馬懿為宣王;司馬炎稱帝后,追尊司馬懿為宣皇帝,廟號高祖。
司馬懿在魏明帝大修宮室之際他也加以勸諫,魏明帝駕崩后他奏請罷修宮室,雕玩物之人力,節(jié)用務農(nóng),使天下欣賴。
識拔人才上,司馬懿從寒門中提拔了鄧艾、王基、州泰等人才,如虞預所說,經(jīng)略之才可謂遠矣 。在扳倒曹爽后,司馬懿或以剿殺,或以監(jiān)禁的方式削弱曹魏宗室力量,為日后其子孫篡魏開晉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司馬懿
司馬懿二次裝病東漢末年,九雄并起.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先后打敗了呂布、袁紹、馬超等割據(jù)勢力,逐步統(tǒng)一了中國北方.為爭取士家大族的支持,他招賢納士,征聘地方名士出來做官.很多名士都積極響應,歸順到他的帳下.在征聘司馬懿時,曹操卻遇到了麻煩.司馬懿(公元179-251年),河南郡溫縣(今河南溫縣西)人.祖上許多人都做過西漢的大官,是有名的望族.司馬懿年輕時,就已顯露出才干.冀州別駕崔琰非常欣賞他,對其兄司馬朗說:“令弟聰明果斷,有膽識,有才干,非您所及呀!”曹操當時剛打敗袁紹不久,急需人才,聽說司馬懿很有才干,便征聘他出來做官.司馬懿得知消息后,一時拿不定主意.他知道曹操是個英雄人物,將來很可能掃平天下.但他又覺得曹操是宦官之后,出身低微.自己乃名門之后,實在不愿意屈節(jié)侍奉他.考慮再三,決定再觀望一下.但他又不敢公開拒絕曹操,便假說自己患有風痹病,起居不便,不能出來做官.曹操向來機警多疑,馬上懷疑司馬懿是有意推諉.于是,曹操秘密地派人在夜間去查看.司馬懿事先得到消息,整日整夜都躺在床上,夜靜更深時,那人悄悄潛入司馬懿臥室,然見他直挺挺地躺在床上.那人仍不放心,拔刀向司馬懿揮去.眼見利刀奪命,司馬懿只是睜大眼睛看著那人,身體依然堅臥不動.那人這才相信司馬懿果真得了風痹病,收起佩刀,回去稟報了曹操.要司馬懿做官的事,這才暫且擱在一邊.公元208年,曹操當了丞相急于網(wǎng)羅人才,就又想起了司馬懿,決定再次征聘他.世間沒有不透風的墻,曹操也多少聽到了些司馬懿裝病的風聲.這次他決心再也不讓司馬懿愚弄了.他對使者說,如果司馬懿再不應召,就把他抓起來.司馬懿知道,曹操雖然愛才,但對恃才傲物、不肯親附自己的人,卻是不能容忍的.司馬懿害怕被殺,只得乖乖離家應召.司馬懿應召后,被任命為丞相府的文學掾.司馬懿親眼看到曹操確有非凡的軍事、政治才能,并且有了異常雄厚的實力,他也就施展自己的才智,努力做好與自己職責相關的事情,所以深得曹操的賞識.不久,曹操任命司馬懿擔任總管相府一切事務的主簿,并讓他和其子曹丕相處.司馬懿和曹丕相處很好,私交甚厚,深為曹丕所信任.曹操雖然賞識司馬懿的才能,卻并不信任他,認為司馬懿“內(nèi)忌而外寬,猜忌多權變”.曹操覺察到他有雄豪之志,不禁深感憂慮.據(jù)說,曹操曾“夢三馬同食一槽”.有人為其解夢:槽即曹氏,馬即司馬氏,食槽則預示司馬家族將侵奪曹氏政權.因此,曹操對司馬懿甚為反感,每欲加害.他曾對其子曹丕說:“司馬懿非人臣也,將來一定會干預你的家事.”然而,曹丕因與司馬懿關系甚好,未把父親的告誡當回事.他對司馬懿總是多方保護,才免其被害.司馬懿看出曹操對他多有疑慮,于是做出滿足現(xiàn)狀之態(tài).曹操對其功高不賞,他毫無怨言.雖然官位很低,他還是勤奮工作,好像對權勢漠不關心.司馬懿的韜光養(yǎng)晦之策,蒙蔽了老奸巨猾的曹操,曹操見他素無野心,也就消除了懷疑和警惕.曹操被封為魏王后,在公元220年初病死,他的長子曹丕繼為魏王.同年秋,漢獻帝劉協(xié)被迫禪讓帝位,曹丕做了皇帝,他就是魏文帝.曹丕稱帝后,司馬懿的地位逐漸提高,官至撫軍大將軍,尚書事,參與了曹魏統(tǒng)治集團重大方針政策的制定和執(zhí)行,成為曹丕的重臣.公元226年,曹丕死,按照他的遺詔,由司馬懿和曹休、曹真、陳群等輔佐朝政.太子曹睿即位,史稱魏明帝.封司馬懿為舞陽侯,后又遷驃騎大將軍.公元231年曹真死后,司馬懿總管軍事,同東吳蜀漢對峙.他老謀深算,深諳用兵之道,連智謀驚人的諸葛亮也無可奈何.他所采取的拖延戰(zhàn)術成功地遏止了蜀漢的進攻,致使諸葛亮北伐中原接連失利,含恨病死五丈原.東吳的孫權對他顧忌更大,曾對人說:“司馬懿用兵,可謂變化若神,所向無敵.”在頻繁的用兵中,司馬懿逐漸掌握了曹魏的軍權,成為最有權勢的大臣.公元237年,割據(jù)遼東(今遼寧西部大凌河中游地區(qū))的公孫淵叛魏,自立為燕王.次年,司馬懿奉命率40萬大軍遠征,歷經(jīng)艱難,平定遼東.公元239年1月,他勝利班師.軍至河內(nèi)(今河南沁陽)時,遇到了皇帝特派的驛騎,要他火速趕回京師.司馬懿疑京師有變,快馬加鞭,疾趨入朝,直奔內(nèi)宮.原來,魏明帝自上月病重,此時已在垂危之際.見了司馬懿,魏明帝就拉著他的手說:“我病得很厲害,把后事托付給你.希望你和曹爽一起輔佐幼主.我還能見到你,沒有什么不放心的了.”魏明帝當天就咽了氣,曹芳繼立為帝,由曹爽和司馬懿共同輔政.二人共同執(zhí)掌朝政大權,官位同樣是侍中、都督中外諸軍事、尚書事,每人各領兵三千,輪流護衛(wèi)皇宮.曹爽是曹真的兒子.與司馬懿的精明能干、富于謀略相反,曹爽是個毫無政治軍事才能的庸才.當中書監(jiān)劉放等人推薦曹爽輔佐朝政時,魏明帝問他:“你能擔當這個重任嗎?”曹爽不知如何回答,急得滿頭大汗.后經(jīng)劉放在旁邊輕聲提示,才回答了一句:“臣愿以死報效國家.”就是這樣一個庸才,卻與何晏等人結(jié)成死黨,組成以曹爽為首的政治集團.何晏崇尚玄學,與鄧揚、權勝、丁謐、畢軌等都是有聲望的名士.魏明帝生前,“以其浮華,皆抑黜之”.曹爽掌權后,把他們引為心腹,委以重任,何。
河南商城祝氏字輩:“日元之裔孝友世忠學遵孔孟仕守書香賢德正道仁紹豐康承前啟后定顯瑞祥”。
浙江須江郎峰祝氏字輩:“金華玉榮共光益宏於文應世升恒豐隆賢良謨顯方正功同本友聚會親誼貫通上溯淵源咸欽英風箕裘能紹永毓岳嵩”。
公元179年出生
建安十三年(208),曹操辟司馬懿為文學掾。歷任黃門侍郎、議郎、丞相東曹屬、丞相主薄等職。
建安二十年(215年),隨曹操征討張魯。
建安二十四年(219), 曹操進封魏王后,司馬懿為太子中庶子,佐助曹丕。不久,轉(zhuǎn)為丞相軍司馬。
延康元年(220年),曹操去世,司馬懿管理喪葬諸事。同年,曹丕即魏王位,司馬懿受封河津亭侯,轉(zhuǎn)丞相長史。
次子司馬昭
同年,曹丕登皇帝位,任命司馬懿為尚書,不久轉(zhuǎn)督軍、御史中丞,封安國鄉(xiāng)侯。
黃初二年(221年),免去督軍官職,升任侍中、尚書右仆射。
黃初三年(222年),和黃初五年(224年),曹丕兩次伐吳,都以司馬懿鎮(zhèn)守許昌,并改封司馬懿為向鄉(xiāng)侯。
黃初六年(225年)春二月,轉(zhuǎn)任撫軍大將軍、假節(jié),領兵五千,加給事中、錄尚書事。
黃初七年(226年)五月,曹丕去世,令司馬懿與曹真、陳群、曹休為輔政大臣。八月,孫權出兵攻魏。司馬懿擊敗諸葛瑾,并斬殺吳將張霸,斬首千余級。十二月,升任驃騎將軍。
太和元年(227年)六月,明帝命司馬懿駐扎宛城,加督荊、豫二州諸軍事。
太和二年(228年)正月,司馬懿擒斬孟達,傳首京師,俘獲萬余人。
太和四年(230年),司馬懿任大將軍、加大都督、假黃鉞,與大司馬曹真一起伐蜀。
八月,司馬懿從西城沿沔水直達朐腮,克新豐縣,駐軍丹口,后遇雨班師。
太和四年(230),上表倡議建立上邦軍屯。
太和五年,都督雍、涼二州諸軍事,開始主持對蜀的戰(zhàn)爭。
青龍二年(234年)二月,蜀丞相諸葛亮率軍10萬出斜谷攻魏,司馬懿率軍渡渭水,背水筑壘阻擊。兩軍對峙。
五月,吳軍10萬三路攻魏,以配合蜀軍作戰(zhàn)。魏明帝派秦郎率2萬人援司馬懿,自率主力反攻吳軍。七月,吳軍撤走。
八月,司馬懿與諸葛亮相持百余日。諸葛亮當月病故于五丈原軍中,蜀軍撤走。
青龍三年(235年),司馬懿升任太尉。
景初二年(238年)正月,司馬懿率牛金、胡遵等步騎四萬征公孫淵,破襄平。屠戮七千多人筑京觀。
景初三年(239年)正月,司馬懿與曹爽一起接受遺詔輔佐少主曹芳。司馬懿任侍中、持節(jié)、都督中外諸軍、錄尚書事,和曹爽共執(zhí)朝政。
正始二年(241年)四月,孫權攻魏,六月,司馬懿統(tǒng)軍增援,吳軍退。與鄧艾籌劃在淮南淮北創(chuàng)建軍屯。
七月,增司馬懿食郾、臨潁,前后共四縣,食邑萬戶,子弟十一人皆為列侯。
正始四年(243年)九月,司馬懿在率軍征吳。
正始八年(247年),五月,司馬懿偽裝生病,不問政事。
嘉平元年(249年)春正月,司馬懿殺曹爽及其黨羽何晏、丁謐、鄧揚、畢軌、李勝、桓范等,并滅三族。
嘉平三年(251年)四月率軍討伐王凌。
嘉平三年(251年)八月,司馬懿去世,享年七十三歲。
詐病賺曹爽
正始八年(247年),曹爽用心腹何晏、鄧飏、丁謐之謀,把郭太后遷到永寧宮,一時曹爽兄弟“專擅朝政,兄弟并掌禁兵,多樹親黨,屢改制度”,時人為之謠曰:“何、鄧、丁,亂京城”。五月,司馬懿偽裝生病,不問政事。
正始九年(248年)三月,黃門張當把內(nèi)庭才人石英等十一人送給曹爽,曹爽、何晏乘機與張當勾結(jié),謀危社稷。
曹爽及其同黨也擔心是司馬懿裝病。同年冬,河南尹李勝要到荊州任刺史,行前去拜望他。
司馬懿假裝病重,讓兩個侍婢扶持自己,要拿衣服,拿不穩(wěn),掉在地上,還指著嘴說渴。侍婢獻上粥來,他用口去接,湯流滿襟。李勝說:“眾人以為明公原來的風疾復發(fā),沒有想到貴體病成這個樣子!”司馬懿故意上氣不接下氣地說:“年老臥病,死在旦夕。君當屈身守并州,并州接近胡人,應妥善為之戒備??峙虏荒芤娒媪耍褍鹤訋?、昭托付給你。”李勝說:“我說的是還忝本州(李勝是荊州人),不是并州。”司馬懿故意錯亂其辭:“君方到并州,努力自愛!”李勝又說:“當忝荊州?!彼抉R懿說:“我年老昏迷,不解君言,今回守本州,盛德壯烈,好建功勛?!苯又魈檫煅省@顒俪鰜砗髮Σ芩f:“司馬公已像尸體一樣,臥床不起,只有殘余之氣,形神已經(jīng)分離,不值得憂慮了?!币院笥终f:“太傅不能康復,令人憂傷。”所以曹爽等對宣帝未加戒備。
司馬懿表面裝病,實際上也在暗中布置,準備消滅曹爽勢力。
嘉平元年(249年)正月,魏帝曹芳離開洛陽去祭掃魏明帝的墳墓高平陵,大將軍曹爽、中領軍曹羲、武衛(wèi)將軍曹訓均從行。司馬懿乘機上奏郭太后,請廢曹爽兄弟。當時,司馬師為中護軍,率兵屯司馬門,控制京都。司馬懿列陣,經(jīng)過曹爽門前,曹爽部將嚴世登樓,引弩欲射,孫謙拉著他的胳膊阻止他說:“事未可知?!?/p>
大司農(nóng)桓范出城去投曹爽,蔣濟擔心道:“智囊往矣?!彼抉R懿則說:“范則智矣,駑馬戀棧豆,爽必不能用也。”司馬懿召司徒高柔假節(jié)行大將軍事,管領曹爽軍營,對他說:“君為周勃矣?!闭偬屯跤^行中領軍事,統(tǒng)攝曹羲軍營。
《晉書·宣帝紀》記載,司馬懿心里猜忌而表面寬和,多疑但能靈活應對。曹操察覺司馬懿有雄心豪志,且聽聞司馬懿有狼顧的模樣。曹操打算驗明,所以先叫司馬懿在前頭走,再故意喊司馬懿,只見司馬懿身體不動,只有頭轉(zhuǎn)向后看。
曹操曾經(jīng)發(fā)個一個噩夢,三匹馬同在一個槽里進食,醒來后十分不快。曹操感到不好,召太子曹丕說道:“司馬懿不會甘做人臣,將來必干預你的朝政家事?!边@是三馬同槽的典故,此槽不是馬槽,是暗指著司馬氏吃掉曹氏。但曹丕和司馬懿關系很好,總是回護他而得以無事。而司馬懿更加勤于職守,廢寢忘食,甚至喂馬之類的小事都親力親為,也終于使曹操安心。
關羽攻荊襄,圍曹仁,水淹于禁七軍。曹操感到威脅,為避關羽鋒芒,一度準備遷都河北。蔣濟、司馬懿等人當時勸阻:“于禁是被洪水所淹,不是戰(zhàn)敗失守,所以國家大計并沒受損,現(xiàn)在遷都既示弱于敵,又使人心不安;劉備、孫權外親內(nèi)疏,現(xiàn)在關羽得意,孫權必定更不高興,把這事告之孫權,坐山觀虎斗,則樊城之圍自解。曹操聽從他的計策,孫權果然派呂蒙襲取江陵,關羽被俘殺。
孟達原為蜀漢降將,曹丕命他守新城(今湖北房縣)。曹丕死后,孟達欲叛魏歸蜀。司馬懿偵知消息后,一方面寫信麻痹孟達,一方面遣軍進討,八日內(nèi)行軍一千二百里。孟達給諸葛亮信中認為司馬氏率軍來討,至少需要一個月時間,所以當司馬懿提前二十余日趕來時,完全打亂了他的叛亂計劃。司馬懿前后總共只用了十六日,即破上庸,斬殺孟達。
38年司馬懿遠征遼東,時曹魏大修宮室,加上軍用物資,以至百姓饑弊。出征前,司馬懿勸明帝說:“昔周公營洛邑,蕭何造未央,今宮室未備,臣之責也。然自河以北,百姓困窮,外內(nèi)有役,勢不并興,宜假絕內(nèi)務,以救時急?!彼抉R懿勸諫曹睿不要大修宮殿勞民傷財,以保國之根本。曹睿死后他奏請罷修宮室,雕玩物之人力,節(jié)用務農(nóng),使天下欣賴。
學習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2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