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伯與西門豹 因黃河經(jīng)常泛濫為災(zāi),故河伯亦性情暴虐,神話謂羿曾以箭射其左目。
由于其威不可測,故古有“河伯娶婦”的惡俗,人們以此祈求他平安無患。后魏國西門豹不信其說,以智禁絕之,并率民修渠治水,終絕水患。
后來到了春秋時期,孔子的學(xué)生子羽帶了一塊白璧過黃河,河伯想把這東西弄到手,派遣陽侯去掀起大浪,又叫兩條蛟龍去弄翻他的船。結(jié)果子羽“左摻璧,右操劍,擊蛟皆死”,及至過了河,子羽鄙夷的將璧扔進河里,河伯大概面子上還是過不去,又將璧彈回子羽手上,子羽見狀,將璧往石頭上打個粉碎,甩著袖子就走掉了。
到了戰(zhàn)國時期,西門豹被派到臨漳(在今河北省臨漳縣和河北省邯鄲市磁縣)當(dāng)縣官。他看到這一帶人煙稀少,滿目荒涼,就問老百姓們是怎么回事。
一位白胡子老大爺說:都是河伯娶媳婦給鬧的。等找到漂亮姑娘再給他娶媳婦!”說完一揮手,他的隨從立即上來,把巫婆一下子推到漳河里去了。
接著,以派人催問為借口,把巫婆的大徒弟和一個民憤極大的貪官相繼扔進河里。這樣一來,那些干壞事的家伙都嚇呆了,一個個跪在地上磕頭,求西門豹饒命。
打那兒以后,誰也不敢再提給河伯娶媳婦的事了。西門豹帶領(lǐng)全城老百姓挖河修壩,根除水害。
漳河兩岸年年豐收,人們都非常感激西門豹。西門豹治鄴 魏文侯時,西門豹為鄴令。
豹往到鄴(在今河北省臨漳縣和河北省邯鄲市磁縣),會長老,問之民所疾苦。長老曰:“苦為河伯娶婦,以故貧?!?/p>
豹問其故,對曰:“鄴三老、廷掾常歲賦斂百姓,收取其錢得數(shù)百萬,用其二三十萬為河伯娶婦,與祝巫共分其余錢持歸。當(dāng)其時,巫行視小家女好者,云‘是當(dāng)為河伯婦。
’即娉取。洗沐之,為治新繒綺縠衣,閑居齋戒;為治齋宮河上,張緹絳帷,女居其中,為具牛酒飯食,行十余日。
共粉飾之,如嫁女床席,令女居其上,浮之河中。始浮,行數(shù)十里乃沒。
其人家有好女者,恐大巫祝為河伯取之,以故多持女遠逃亡。以故城中益空無人,又困貧,所從來久遠矣。
民人俗語曰:‘即不為河伯娶婦,水來漂沒,溺其人民’云。”西門豹曰:“至為河伯娶婦時,愿三老、巫祝、父老送女河上,幸來告語之,吾亦往送女?!?/p>
皆曰:“諾?!?至其時,西門豹往會之河上。
三老、官屬、豪長者、里父老皆會,以人民往觀之者三二千人。其巫,老女子也,已年七十。
從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繒單衣,立大巫后。長老、吏傍觀者皆驚恐。
西門豹曰:“巫嫗、三老不來還,奈之何?”欲復(fù)使廷掾與豪長者一人入趣之。皆叩頭,叩頭且破,額血流地,色如死灰。
西門豹曰:“諾,且留待之須臾。”須臾,豹曰:“廷掾起矣。
狀河伯留客之久,若皆罷去歸矣?!编捓裘翊篌@恐,從是以后,不敢復(fù)言為河伯娶婦。
西門豹即發(fā)民鑿十二渠,引河水灌民田,田皆溉。當(dāng)其時,民治渠少煩苦,不欲也。
豹曰:“民可以樂成,不可與慮始。今父老子弟雖患苦我,然百歲后期令父老子孫思我言?!?/p>
至今皆得水利,民人以給足富。翻譯魏文侯時,西門豹任鄴縣令。
他到鄴縣(在今河北省臨漳縣和河北省邯鄲市磁縣),會集地方上年紀大的人,問他們有關(guān)老百姓痛苦的事情。這些人說:“苦于給河伯娶媳婦,因為這個緣故,本地民窮財盡?!?/p>
西門豹問這是怎么回事,這些人回答說:“鄴縣的三老、廷掾每年都要向老百姓征收賦稅搜刮錢財,收取的這筆錢有幾百萬,他們只用其中的二三十萬為河伯娶媳婦,而和祝巫一同分那剩余的錢拿回家去。到了為河伯娶媳婦的時候,女巫行巡查看到小戶人家的漂亮女子,便說‘這女子合適作河伯的媳婦’。
馬上下聘禮娶去。給她洗澡洗頭,給她做新的絲綢花衣,讓她獨自居住并沐浴齋戒;并為此在河邊上給她做好供閑居齋戒用的房子,張掛起赤黃色和大紅色的綢帳,這個女子就住在那里面,給她備辦牛肉酒食。
這樣經(jīng)過十幾天,大家又一起裝飾點綴好那個像嫁女兒一樣的床鋪枕席,讓這個女子坐在上面,然后把它浮到河中。起初在水面上漂浮著,漂了幾十里便沉沒了。
那些有漂亮女子的人家,擔(dān)心大巫祝替河伯娶她們?nèi)?,因此大多帶著自己的女兒遠遠地逃跑。也因為這個緣故,城里越來越空蕩無人,以致更加貧困,這種情況從開始以來已經(jīng)很長久了。
老百姓中間流傳的俗語有‘假如不給河伯娶媳婦,就會大水泛濫,把那些老百姓都淹死’的說法?!蔽鏖T豹說:“到了給河伯娶媳婦的時候,希望三老、巫祝、父老都到河邊去送新娘,有幸也請你們來告訴我這件事,我也要去送送這個女子。”
這些人都說:“好?!?到了為河伯娶媳婦的日子,西門豹到河邊與長老相會。
三老、官員、有錢有勢的人、地方上的父老也都會集在此,看熱鬧來的老百姓也有二三千人。那個女巫是個老婆子,已經(jīng)七十歲。
跟著來的女弟子有十來個人,都身穿絲綢的單衣,站在老巫婆的后面。西門豹說:“叫河伯的媳婦過來,我看看她長得漂亮不漂亮。”
人們馬上扶著這個女子出了帷帳,走到西門豹面前。又拋一個弟子到河中。
總共拋了三個弟子。西門豹說:“巫婆、弟子,這些都是女人,不能把事情說清楚。
請三老替我去說明情況。”又把三老拋到河中。
西門豹插著筆,彎著腰,恭恭敬敬,面對著河。
開縣可考的文明史有4000多年,可溯源的文化史已有3100多年,最早的文史是在公元前11世紀前后的殷商或西周時期。開縣古屬梁州之域。西周為庸國地。春秋時屬巴國地。秦、漢屬巴郡朐忍縣地。東漢建安二十一年(216)蜀先主劃朐忍西部地置漢豐縣,以漢土豐盛為名。南北朝劉宋(420-479)又于漢豐境內(nèi)增置巴渠、新浦共三縣皆屬巴東郡;西魏(535)平蜀后改漢豐為永寧;北周天和四年(569)移開州(后魏時設(shè)立)治于永寧,轄永寧、萬世(巴渠改名)、新浦、西流(新置)四縣。隋開皇十八年(599)改永寧為盛山縣,改開州為萬州。唐武德元年(618)改萬州為開州;廣德元年(763)改盛山縣(貞觀初西流縣并入)為開江縣,開州轄開江、新浦、萬歲(萬世改名)三縣。宋慶歷四年(1044)省新浦入開江,萬歲改名清水,時開州轄二縣。元(1271-1368)省縣入州。明洪武六年(1373)降州為縣,開縣之名自此始。民國初年,開縣屬四川省東川道。民國24年,川政統(tǒng)一,改屬四川省第九行政督察區(qū)(治今萬州區(qū))所轄。
解放初期,開縣屬川東行署(治北碚)萬縣專區(qū)。1952年改屬四川省萬縣專區(qū)。后屬萬縣地區(qū)、萬縣市。1997年重慶市劃歸為中央直轄后,開縣劃歸重慶市所轄。
開縣文風(fēng)蔚盛,人杰地靈,知名人士唐有為官開州的名相韋處厚,清有“七百名臣”之一的李宗羲和“公車上書”的6舉子,今有舉世聞名的軍神劉伯承元帥。
開縣民間文化資源豐富,有竹枝詞、祭祀巫舞、勞動號子、薅草鑼鼓、打連廂、舞龍燈、車車燈、劃彩船等藝術(shù)形式。
簡單來說,這篇文章就是對武則天以后宮的身份把持朝政,女人當(dāng)權(quán)的不滿而已,里面很多惡毒的罵人話。
最厲害的其實不是“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而是“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用的是漢代張釋之“長陵一抔土”的典故,指的是她老公唐高宗死了不久,墳上之土未干,武則天就廢了李家的后代自己做皇帝,連國號都改了。
她是高宗的寡婦,她的兒子是高宗的孤兒,她不但不盡責(zé)輔佐他們,還奪了夫家的天下!據(jù)說武則天本人讀了馬上問左右人:誰寫的?!知道駱賓王以后還感嘆:宰相失職,這樣的人居然不能為我所用。 瞾:讀作zhao(照聲) 武則天為自己造出來的字,取得是 日月當(dāng)空 的意思。
據(jù)西漢班固的《漢武故事》:“七月七日,上于承華殿齋,日正中,忽見有青鳥從西方來,集殿前。上問東方朔,朔對曰:‘西王母暮必降尊象,上宜灑掃以待之?!许暎跄钢?。乘紫車,玉女夾馭,載七勝,青氣如云,有二青鳥如鸞,夾侍王母旁。”傳說西王母有三青鳥,一只選遣為信使,前來給漢武帝報信,另外兩只隨西王母而來,并服侍在王母身旁。后人便把傳信使者也稱為“青鸞”、“青鳥”。南唐中主李璟有詩:“青鳥不傳云外信,丁香空結(jié)雨中愁?!崩钌屉[詩云:“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鼻帏B在此已成為傳書的信使。
出自《左傳》,魯宣公三年bai(公元前六零六年)
春秋時楚莊王北伐,并向周天子的使者詢問九鼎的重量,大有奪取周朝天下之勢。 公元前606年,楚莊王熊旅借伐陸渾之戎(今河南嵩縣東北)之機,把楚國大軍開至東周 的首府du洛陽南郊,舉行盛大的閱兵儀式。即位不久的周定王忐忑不安,派善于應(yīng)對的王孫滿去慰勞。莊zhi王見了王孫滿,劈頭就問道:“周天子的鼎有多大?有多重?”言外之意,要與周天子比權(quán)量力。王孫滿委婉地說:“一個國家的興亡在德義的有無,不在乎鼎的大小輕重?!鼻f王見王孫滿拿話擋他,就直接說道:“你不要自持有九鼎dao,楚國折下戟鉤的鋒刃,足以鑄成九鼎?!泵鎸π垡暠狈降那f王,善辯的王孫滿先繞開莊王的話鋒,大談九鼎制作的年代和傳承的經(jīng)過內(nèi),最后才說:“周室雖然衰微,但是天命未改容.寶鼎的輕重,還不能過問啊?!鼻f王不再強求,揮師伐鄭,以問鄭背叛楚國投靠晉國之罪。“問鼎中原”這個典故,就是這樣得來的。
玄宗改元
唐玄宗李隆基登基后,就想著煉丹成仙,有許多方士道人奉獻丹藥,全家升遷。當(dāng)時陳王圭府有一個參軍,叫田同秀。一日早朝時,說他晚上夢見太上老君在函谷關(guān)丹鳳樓會見了他,老子說在他著經(jīng)的地方,埋有一個桃符,誰能得到它,誰就能得天下。玄宗聽后,馬上命田同秀帶人帶函谷關(guān)老子著經(jīng)的地方,掘地三尺,挖出一個桃符,上面刻著一個“木”字,眾臣解釋為四十八。說老子可保佑玄宗坐四十八年天下。玄宗大喜,隨即改開元號為天寶年號,立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改桃林縣為靈寶縣。
據(jù)《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記載,秦昭襄王時(公元前282一公元前280年),秦國三次發(fā)兵攻趙,趙國失利而不屈服。秦為征服趙,又開始政治與外交上的斗爭。公元前279年,秦昭襄王派人告訴趙惠文王,為使兩國和好,雙方可在澠池會盟。陪同趙王前往的是趙國上大夫藺相如。秦王與趙王會飲時,脅迫趙王鼓瑟,并令史官記入秦史,使趙王感到無比難堪。這時,藺相如正氣凜然地強請秦王擊缶,亦令趙國史官記入趙史。秦國官員不服,脅令趙國割15城給秦王祝壽,藺相如也迫請秦國割都城咸陽給趙王祝壽。如此針鋒相對,舌槍唇劍,直到宴會終了,秦王也未能撈到絲毫便宜,只得與趙王言歸于好。為表示偃旗息鼓,停止戰(zhàn)爭,雙方士兵捧土埋藏兵器以示友好,遂成會盟高臺。
蘇東坡是我國宋朝的一位美食家。相傳,有一次,他讓廚師做道魚肴開開鮮。廚師送來后,只見熱騰騰、香噴噴,魚身上刀痕如柳。東坡食欲大開,正欲舉筷子品嘗忽見窗外閃過一人影,原來是好友佛印和尚來了。東坡心想:“好個趕飯的和尚,我偏不讓你吃,看怎么辦?”于是順手將這盤魚擱到書架上去了。佛印和尚其實早已看見,心想:“你藏得再好,我也要叫你拿出來?!睎|坡笑嘻嘻地招呼佛印坐下,問道:“大和尚不在寺院,到此有何見教?”佛印答道:“小弟今日特來請教一個字?”“何字?”“姓蘇的‘蘇’怎么寫?”蘇東坡知道佛印學(xué)問好,這里面一定有名堂,便裝著認真地回答:“‘蘇’字上面是個草字頭,下邊左是‘魚’,右是‘禾’字?!狈鹩∮謫枺骸安蓊^下面左邊是‘禾’右邊是‘魚’呢?”“那還念‘蘇’啊?!薄澳敲呆~擱在草頭上邊呢?”蘇東坡急忙說:“那可不行?!狈鹩」笮φf:“那就把魚拿下來吧?!碧K東坡這才恍然大悟,佛印說來說去還要吃他的那盤五柳魚。后來有一次,佛印聽說蘇東坡要來,就照樣蒸了一盤五柳魚,心想上次你開我玩笑,今日我也難難你。于是就順手將魚放在旁的馨里。
不料蘇東坡早已看見,只是裝著不知道。說道:“有件事請教:我想寫副對聯(lián),誰知寫好了上聯(lián),下聯(lián)一時想不出好句子。”佛印問:“不知上聯(lián)是什么?”蘇東坡回答說:“上聯(lián)是‘向陽門第春常在’。”佛印不知道蘇東坡葫蘆里賣的是什么藥,幾乎不假思索地說:“下聯(lián)乃‘積善人家慶有余’?!碧K東坡聽完,佯裝驚嘆道:“高才,高才!”原一你專罄(慶)里有魚(余)呀!快拿出來一同分享吧。佛印這才恍然大悟,知道上了蘇東坡的“當(dāng)”。但他還想“戲弄”一下蘇東坡一看,一條清蒸的西湖鮮魚,身上劃了5刀。便笑咪咪地說:“五柳魚唄。”佛印笑笑回答說:“這條‘五柳魚’算給你‘釣’到了,不如叫‘東坡魚’算了?!?/p>
從此以后,人們把“五柳魚”又叫“東坡魚”,而且這道西湖名菜名氣也越來越大,一直流傳到今天。
增城市,一個古老而年輕的城市,是廣東省設(shè)置較早的縣之一,建縣至今已有 1800 年的歷史。
據(jù)史料記載,在公元前三,四千年,這里已有人類居住。西漢時期隸屬南??しh,由于人口不斷繁衍,建制相應(yīng)擴大,東漢獻帝建安六年(公元 201 年),劃番禺、博羅兩縣部分地區(qū)建立增城縣。
當(dāng)時南??ぽ犗轮挥辛鶄€縣,因增多一縣,故名“增城”。據(jù)唐《元和郡縣志》云:“昆倉山上有闐風(fēng)、增城,蓋取美名也?!?/p>
增城有美好地方之意。 1993 年 12 月經(jīng)國務(wù)院批準撤縣設(shè)市。
全市總面積 1615平方公里,人口80萬。另有華僑港澳同胞 27 萬余人,是中國著名的僑鄉(xiāng)之一。
現(xiàn)轄有荔城、增江、新塘、石灘、中新、朱村、派潭、正果、小樓等9 個鎮(zhèn)(街),市政府駐地荔城。歷史沿革 距今4000多年前,在增城縣境內(nèi)金蘭寺村有新石器時代居民點。
據(jù)《禹供》記載,上古時全國分為九州,增城地區(qū)屬揚州。春秋時,增城屬百越地。
戰(zhàn)國時,增城境內(nèi)稱楊越地。秦始皇33年(前214年)設(shè)南???,增城屬南??しh。
前漢,增城屬南海郡番禺縣,后漢始設(shè)增城縣。據(jù)明清兩代《增城縣志》載:“后漢建安六年(201),析番禺地置增城縣”。
自乾隆起,多部縣志按語均說:“《后漢書·郡國志》曰:‘明帝置郡一,章帝置郡國二,和帝置三,安帝又命屬國比領(lǐng)郡者六,又所省縣漸復(fù)分置。至于孝順,凡郡國百五,縣邑道候國千一百八十’,并不言建安立縣之事。
《宋書·州郡志》亦只言:‘增城令,前漢無,后漢有’。與《文獻通考》同。
舊志俱言縣始建于建安六年,不知何據(jù),俟再考?!?根據(jù)“前漢無,后漢有”,《后漢書·郡國志》戶口斷限于永和五年(104),當(dāng)時南海郡轄七縣已有增城縣在內(nèi),參與研討的歷史、地理學(xué)專家認為:增城建縣最遲為后漢永和五年。
晉及南朝宋、齊時,增城屬廣州南??ぁK卧沃形鲈龀墙椄:恿饔蚣耙晕鞯貐^(qū)置綏寧縣,梁代又復(fù)并入增城縣。
梁、陳兩朝移東宮郡置于增城。隋開皇九年(589)撤郡改州,增城屬廣州。
仁壽元年(601)廣州改為番州,增城屬番州。大業(yè)三年(607)改番州為南海郡,隸揚州。
增城屬南???。唐武德四年(621)改郡為州,增城屬廣州。
天寶元年(742)廣州復(fù)改為南???,增城屬南海郡。乾元元年(758)南海郡復(fù)改為廣州,增城屬廣州。
南漢時,廣州改稱興王府,增城屬之。北宋開寶四年(971)平南漢,恢復(fù)廣州,增城屬廣州。
開寶五年東莞縣并入增城縣,次年回復(fù)東莞縣建制(見《宋史·地理志》、《元豐九域志》、《輿地廣記》)。南宋祥興元年(1278)廣州改稱翔龍府,增城屬之。
元至元十五年(1278)增城屬廣州路。明洪武元年(1368)廣州路改為廣州府,增城屬廣州府。
清代增城仍屬廣州府。民國元年(1912)裁府,增城屬粵海道,后直屬廣東省。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增城屬東江專區(qū),1954年劃入粵中區(qū),1956年改屬惠陽專區(qū),1958年與龍門縣合并,仍稱增城縣,先后屬廣州市、佛山專區(qū),1961年又與龍門分開,屬惠陽專區(qū)(后改稱惠陽地區(qū)),1975年劃歸廣州市管轄,1993年12月8日,經(jīng)國務(wù)院批準,撤銷增城縣,設(shè)立增城市,由廣州市代管。文化、名人 增城市有源遠流長的古文化。
歷史上人民群眾的文藝創(chuàng)作豐富多彩,不少仕宦文人,曾留下不朽篇章。唐元和十四年(819),文學(xué)家韓愈因諫迎佛骨被貶為潮州刺史,路經(jīng)增城時,曾寫有《宿增江口示侄孫湘》兩首詩,流傳至今。
邑人中,北宋進士古成之著有詩集傳世。南宋進士、軍事家、政治家崔與之以詩詞著名,有“粵詞之祖”的稱譽,著有《菊坡全集》。
宋代進士陳大震于元大德八年(1304)著有《南海志》,其殘本為廣東現(xiàn)存最早的志書。度宗咸淳七年(1271)進士李肖龍,在百花林石壁題詩,是迄今唯一發(fā)現(xiàn)的宋代詩詞真跡。
明代進士湛若水是聞名國內(nèi)外的教育家、理學(xué)家、詩人,遺著有《湛甘泉集》30多卷。明代進士胡庭蘭,亦以從事教育著名,著有《相江子集》。
清乾隆進士湛祖貴,著有《紅荔山房詩稿》。進士賴際熙,著有《荔坨文集》。
建國后,文化事業(yè)發(fā)展迅速。增建大批文學(xué)設(shè)施,文化隊伍不斷壯大,城鄉(xiāng)文化呈現(xiàn)一派繁榮景象。
至1993年,全市有文化事業(yè)單位11個,工作人員214名;增建的博物館、圖書館、展覽館、文化館、檔案館、影劇院、電視臺、游樂園等公共設(shè)施建筑面積共39335平方米;文藝作者1000多名;創(chuàng)作現(xiàn)代內(nèi)容的各種文藝作品1. 5萬多篇,發(fā)行量905.4萬冊。增城歷史名人有崔與之、湛若水、李肖龍、胡庭蘭、伍來成等。
崔與之,增城中新鎮(zhèn)坑背村人,官拜右丞相,是南宋著名的拔亂治國能臣、政治家、軍事家、是嶺南第一個由太學(xué)生考上進士的人,史臣稱他“與張九齡齊名異代,誠吾廣百世師表也”,是“嶺南五杰”之一。現(xiàn)留有鳳凰山菊坡亭、崔與之古墓、中新坑背連塘古建筑群、崔太師祠古跡。
湛若水,增城新塘人。官歷翰林院修編,國子監(jiān)祭酒,南京禮、吏、兵三部尚書,是明朝著名的哲學(xué)家教育家。
湛若水是廣東著名學(xué)者江門學(xué)派創(chuàng)始人陳白沙的弟子,他提出的“隨處體認天理”的哲學(xué)思想體系,在我國學(xué)術(shù)上占有重要的地位?,F(xiàn)留有湛若水、。
懸空寺又名玄空寺,位于山西渾源縣,距大同市65公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懸空寺始建于1500多年前的北魏王朝后期,北魏太和十五年,歷代都對懸空寺做過修繕,北魏王朝將道家的道壇從平城,今大同南移到此,古代工匠根據(jù)道家“不聞雞鳴犬吠之聲”的要求建設(shè)了懸空寺。
? 懸空寺距地面高約60米,懸空寺發(fā)展了我國的建筑傳統(tǒng)和建筑風(fēng)格,其建筑特色可以概括為“奇、懸、巧”三個字。
奇——遠望懸空寺,像一付玲瓏剔透的浮雕,鑲嵌在萬仞峭壁間,近看懸空寺,大有凌空欲飛之勢。
懸——全寺共有殿閣40間,表面看上去支撐它們的是十幾根碗口粗的木柱,其實有的木柱根本不受力。據(jù)說在懸空寺建成時,沒有這些木樁,人們看見懸空寺似乎沒有任何支撐,害怕走上去寺會掉下來,為了讓人們放心,所以在寺底下安置了些木柱,所以有人用"懸空寺,半天高,三根馬尾空中吊"來形容懸空寺。
巧—體現(xiàn)在建寺時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峭壁的自然狀態(tài)布置和建造寺廟各部分建筑,將一般寺廟平面建筑的布局、形制等建造在立體的空間中,山門、大殿、配殿等都有,設(shè)計非常精巧。
學(xué)習(xí)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xué)習(xí)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xué)習(xí)資料、學(xué)習(xí)資訊供大家學(xué)習(xí)參考,如學(xué)習(xí)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xué)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0.20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