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倫(yì lún) 超過同輩。
晉 葛洪 《抱樸子·審舉》:“逸倫之士,非禮不動,山峙淵渟,知之者稀?!?南朝 宋 顏延之 《赭白馬賦》:“伊逸倫之妙足,目前代而間出。”
《梁書·張率傳》:“稟妙足而逸倫,有殊姿而特茂?!?逸倫:褒義詞 指有能力的人,超出同輩同齡人。
代表人的一種精神境界。 晉 葛洪 《抱樸子外篇》: 歷覽遠古逸倫之士,或以文藝而龍躍,或以武功而虎踞,高勛著於盟府,德音被乎管弦,形器雖沈鑠於淵壤,美談飄飖而日載,故雖千百代,猶穆如也 。
1. 封建禮教所規(guī)定的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特指尊卑長幼之間的等級關(guān)系。
《孟子·滕文公上》:“人之有道也,飽食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圣人( 舜 )有憂之,使 契為司徒,教以人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薄稘h書·東方朔傳》:“上不變天性,下不奪人倫。” 宋 周密《齊東野語·巴陵本末》:“人倫睦,則天道順?!薄端疂G傳》第四二回:“這件是人倫中大事,不成我和你受用快樂,到教家中老父吃苦。” 曹禺《雷雨》第四幕:“不要以為你跟 四鳳 同母,覺得臉上不好看,你就忘了人倫天性?!?/p>
2. 人類。倫,輩,類。
《荀子·富國》:“人倫竝處,同求而異道,同欲而異知。” 楊倞注:“倫,類也。竝處,羣居也。其在人之法數(shù)則以類羣居也?!薄逗鬂h書·陳蕃傳論》:“愍夫世士以離俗為高,而人倫莫相恤也。”《北齊書·文襄帝紀》:“﹝ 侯景書云﹞禽獸惡死,人倫好生,仆實不辜, 桓、莊何罪?!?/p>
3. 人才。
《北史·楊愔傳》:“典選二十馀年,獎擢人倫,以為己任?!?/p>
4. 指有才學(xué)的人。
唐 溫大雅《大唐創(chuàng)業(yè)起居注》卷一:“接待人倫,不限貴賤,一面相遇,十?dāng)?shù)年不忘。”
5. 謂品評或選拔人才。
《后漢書·郭太傳》:“ 林宗 ( 郭太字)雖善人倫,而不為危言核論,故宦官擅政而不能傷也?!?李賢 注:“《禮記》曰:‘?dāng)M人必於其倫?!薄侗笔贰ご藓苽鳌罚骸?浩有鑒識,以人倫為己任……外國遠方名士,拔而用之。皆浩之由也?!?/p>
6. 指相面術(shù),根據(jù)人的相貌占斷禍福。
《舊唐書·方伎傳·孫思邈》:“太子詹事盧齊卿童幼時,請問人倫之事?!?宋 張齊賢《洛陽搢紳舊聞記·齊王張令公外傳》:“ 爽 ( 諸葛爽 )有人倫之鑒,覩王之狀貌,待之殊厚?!薄独m(xù)資治通鑒·宋徽宗宣和元年》:“ 陳堯臣善丹青,精人倫?!?/p>
嵇康(224年—263年 ,一作223—262年),字叔夜。漢族,譙國铚縣(今安徽省濉溪縣)人。三國曹魏時著名思想家、音樂家、文學(xué)家。正始末年與阮籍等竹林名士共倡玄學(xué)新風(fēng),主張“越名教而任自然”、“審貴賤而通物情” ,為“竹林七賢”的精神領(lǐng)袖。嵇康為曹魏宗室的女婿,娶曹操曾孫女長樂亭主為妻 ,官至曹魏中散大夫,世稱嵇中散。后因得罪鐘會,為其誣陷,而被司馬昭處死,年僅三十九歲。
軼事典故
從容受刑:
呂安之妻徐氏貌美,被呂安的兄長呂巽迷奸,呂安憤恨之下欲狀告呂巽。嵇康與呂巽、呂安兄弟均有交往,故勸呂安不要揭發(fā)家丑,以全門第清譽。但呂巽害怕報復(fù),遂先發(fā)制人,反誣告呂安不孝,呂安遂被官府收捕。嵇康義憤,遂出面為呂安作證,觸怒大將軍司馬昭。此時,與嵇康素有恩怨的鐘會,趁機向司馬昭陷害嵇康,將呂安、嵇康都處死。
行刑當(dāng)日,三千名太學(xué)生集體請愿,請求赦免嵇康,并要求讓嵇康來太學(xué)做老師,這些要求并沒有被同意。臨刑前,嵇康神色不變,如同平常一般。他顧看了日影,離行刑尚有一段時間,便向兄長嵇喜要來平時愛用的琴,在刑場上撫了一曲《廣陵散》。曲畢,嵇康把琴放下,嘆息道:“從前袁孝尼(袁準)曾跟我學(xué)習(xí)《廣陵散》,我每每吝惜而固守不教授他,《廣陵散》現(xiàn)在要失傳了?!保ā稄V陵散》并不是嵇康獨作)說完后,從容就戮。海內(nèi)的士人,沒有不痛惜的。司馬昭不久后才意識到錯誤,并深為后悔。謝萬將其列為“八賢”之一。袁宏在《名士傳》中稱嵇康等七人為“竹林名士”。
狂放任性:嵇康曠達狂放,自由懶散,“頭面常一月十五日不洗,不大悶養(yǎng),不能沐也”,再加上他幼年喪父,故而經(jīng)常放縱自己,“又縱逸來久,情意傲散”。成年的他接受老莊之后,“重增其放,使榮進之心日頹”。在懶散與自由里孕育著嵇康的狂放和曠達。
嵇康年輕時傲世,對禮法之士不屑一顧。向秀曾敘述其與嵇康的友誼:“余與嵇康、呂安,居止接近。其人并有不羈之才。然嵇志遠而疏,呂心曠而放?!盵42] 鐘會陷害嵇康時,給其安上的一個罪名就是“言論放蕩,非毀典謨”。
鄙視權(quán)貴:鐘會身出名門,是鐘繇之子,“敏慧夙成,少有才氣”,年少得志,十九歲入仕,為秘書郎,三年后又升為尚書郎,二十九歲時就已進封為關(guān)內(nèi)侯。但是嵇康拒絕與其交往。但鐘會對年長其兩歲的嵇康,卻敬佩有加?!妒勒f新語》記載:鐘會撰寫完《四本論》時,想求嵇康一見,可又怕嵇康看不上,情急之中,竟“于戶外遙擲,便回怠走”。[43] 顯赫后的鐘會再次造訪嵇康,嵇康不加理睬,繼續(xù)在家門口的大樹下“鍛鐵”,一副旁若無人的樣子。鐘會覺得無趣,于是悻悻地離開。嵇康在這個時候終于說話,他問鐘會:“何所聞而來,何所見而去?”鐘會回答:“聞所聞而來,見所見而去?!辩姇Υ擞浐拊谛?。
隱于竹林:嵇康回歸自然,超然物外得自在,不為世俗所拘,而又重情誼。《文士傳》里說嵇康“性絕巧,能鍛鐵”。嵇康愛好打鐵,鐵鋪子在后園一棵枝葉茂密的柳樹下,他引來山泉,繞著柳樹筑了一個小小的游泳池,打鐵累了,就跳進池子里泡一會兒。見到的人不是贊嘆他“蕭蕭肅肅,爽朗清舉”,就是夸他“肅肅如松下風(fēng),高而徐引”?!稌x書·嵇康傳》寫道:“康居貧,嘗與向秀共鍛于大樹之下,以自贍給?!彼谝源蜩F來表示自己的“遠邁不群”和藐視世俗,這是其的精神特質(zhì)的體現(xiàn)。
仗義執(zhí)言:本來呂巽、呂安兩兄弟都是嵇康的朋友,但這兩兄弟突然間鬧出了一場震驚遠近的大官司。呂巽見弟媳徐氏貌美,乘呂安不在,指使其妻用酒把弟媳灌醉,將其奸污。事發(fā)后,呂安欲訴之于官。呂巽急忙請嵇康從中調(diào)停。嵇康因與二人的關(guān)系非同一般,遂應(yīng)呂巽之請,出面調(diào)停,把這件事情按了下來??墒?,事后呂巽卻倒打一耙,惡人先告狀,說呂安不孝順,竟然敢撾母親之面。有口難辯的呂安想到了他心目中最尊貴的朋友嵇康。嵇康拍案而起。嵇康寫下了《與呂長悌絕交書》,痛罵呂巽一頓。他想通過絕交來表白自身的好惡,他也想通過絕交來論證朋友的含義。呂安入獄后,為了說明真相,自然要涉及嵇康調(diào)停之事,嵇康也因此被投入監(jiān)獄。
嵇紹不孤
嵇康臨死前,將自己的兒女托付給了山濤,并且對自己的兒子嵇紹說:“山公尚在,汝不孤矣。”(一說“巨源在,汝不孤矣?!保?嵇康死后,山濤對待嵇紹就像對待自己的兒子一樣,沒有辜負嵇康的重托,一直把嵇紹子培養(yǎng)成才。這就是成語“嵇紹不孤”的由來。
逸:來源于:甲骨文
①甲骨文(兔)(止,“趾”,行進),表示野兔逃跑。
②金文將甲骨文的“止”寫成“辵”,強調(diào)“逃跑”含義。
③:篆文承續(xù)金文字形。隸書將篆文的“辵”寫成“走字底”。
造字本義:野兔逃脫獵捕。在所有獵物中,溫順易捕的,莫過于野兔,因此野兔逃脫會成為古人捕獵失手的深刻印象。
延伸現(xiàn)代詳細釋義 :
1.跑,逃跑,逃~。奔~。
2.散失:~散。~史。~事。~聞。
3.安閑,安樂:安~。~樂(安樂)。以~待勞。閑情~致。
4.超過一般:超~。~興(xìng)(超逸豪放的興致)。~趣。~致。~品(超脫絕俗的藝術(shù)品)。~珠(特異的珍珠,喻人的品德)。
5.隱遁:~士(隱居之士)。~民(a.舊時稱遁世隱居不做官的人;b.亡國后不在新朝代做官的人,亦作“佚民”)。
6.放任,不受拘束:~蕩。飄~。驕奢淫
阮籍(公元210年—263年),字嗣宗,陳留(今屬河南)尉氏人,三國時期魏詩人。阮籍是竹林七賢之一,建安七子之一阮瑀之子,曾任步兵校尉,世稱阮步兵;崇奉老莊之學(xué),政治上則采取謹慎避禍的態(tài)度。 阮籍是“正始之音”的代表,著有《詠懷》、《大人先生傳》等,其著作收錄在《阮籍集》中。
歷史記載,阮籍有一項稀奇的本事,就是能為“青白眼”。遇到不喜歡的人,阮籍就只瞪出白眼球;遇上他尊敬贊賞的人,他才露出黑眼珠。
阮籍的母親去世,嵇康的哥哥嵇喜前來吊唁,阮籍就翻著白眼,致使嵇喜不快離去。嵇康知道后,由于了解阮籍的性格,就干脆拿著酒壇和琴去看他。阮籍果然高興,其豪放不羈、不拘俗禮的個性可見一斑。
才華橫溢的阮籍,深處政治黑暗的年代,抱負難以實現(xiàn),內(nèi)心異??鄲?。在司馬氏和曹魏之間,阮籍選擇了一條中間道路,他一方面巧妙地和司馬氏周旋,不敢明顯地頂撞,另一方面又用嘻笑怒罵、利落鋒利的筆調(diào)諷刺司馬氏的陰險與虛偽。
被壓抑的個性反映到阮籍的文學(xué)作品中,塑造了他隱晦曲折的文風(fēng)。八十二首五言《詠懷詩》是阮籍文學(xué)成就的代表。其中,有對人生困境的思考,有對自由境界的追求,有玄遠曠達的情懷,也有人與自然水乳交融的終極目標。
蔑視禮教
阮籍一向蔑視禮教,好酒,醉后便睡在賣酒的美婦身旁,因其行為怪異,美婦的丈夫也不認為他有什么不軌。 一次,他嫂子要回娘家,按照禮數(shù),男女有別,他不得去送行,可阮籍不僅為嫂子餞行,還特地送她上路。一些道學(xué)夫?qū)Υ酥钢更c點,阮籍滿不在乎地說:“孔孟禮教,與我何干?”
醉酒拒親
司馬昭一直想拉籠阮籍,有人就給他出了個主意,與阮籍聯(lián)姻,司馬昭覺得此計甚妙,就派人到阮籍家提親,要娶他的女兒為媳。 阮籍很清楚司馬昭的用意,他根本就不想結(jié)這門親,但又不能得罪司馬昭,于是,他就拿出了絕招——“醉酒”。
他開始每天拼命地喝酒,每天都是酩酊大罪,不醒人事,一連60天,天天如此,那個奉命前來提親的人根本就沒法向他開口,最后,只好回稟司馬昭,司馬昭無可奈何地說:“唉,算了,這個醉鬼,由他去吧!”
學(xué)習(xí)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xué)習(xí)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xué)習(xí)資料、學(xué)習(xí)資訊供大家學(xué)習(xí)參考,如學(xué)習(xí)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xué)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0.22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