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名。
①即“王子喬”。《楚辭- 遠游》:“軒轅不可攀援兮,吾將從王喬而娛戲?!?/p>
參見“王子喬” (47頁)。②漢應(yīng)劭《風俗通 義?正失篇》:“俗說孝明帝時,河東王喬為葉 令,每月朔嘗詣臺朝。
帝怪其數(shù)來而無車騎,密 令太史候望。言其臨至時,嘗有雙鬼從東南飛來。
因伏伺,見鳧舉羅,但得一雙舄耳。使尚方識視, 四年中所賜尚書官屬履也。
太史言,此令即仙人 王喬者也?!比~:漢置縣,故城在今河南省葉縣 南。
③《歷代仙真體道通鑒》卷五:“王喬,犍為武陽人也。武陽有北平山,在益州南一百四十七里,高一千三百丈。
上有白蝦蟆,謂之肉芝,食者長生,非仙材靈骨,莫能致也。喬好道,望山朝拜,積十余年,登山感致,因得食之,身輕力倍,行及走馬。
后為柏人令,遂于東罐山得道。今武陽有喬仙祠?!?/p>
武陽:秦置縣,故城在今四川省彭州市東。
您好,根據(jù)您的問題,應(yīng)該說的是以下詞句:
觀棋爛柯的傳說
“閑看數(shù)招爛樵柯,澗草山花一剎那。五百年來棋一局,仙家歲月也無多。”明代的徐渭是畫家,也是文學家,他的這首《題王質(zhì)爛柯圖》歷來為人所稱道。
晉人王質(zhì)(一說王喬)砍樵遇仙、觀棋爛柯的傳說,在我國流傳很廣。洛陽市新安縣有爛柯山,位于鐵門鎮(zhèn)南,相傳就是因為這個故事而得名。在這里,這名觀棋的樵夫叫王喬。
我曾專程到新安縣爛柯山采訪,聽當?shù)厝嗽敿氈v述王喬的故事。原來,王喬家住蔡莊村,一天,他像平時一樣上山砍柴,忽然聞到一陣奇香。這香味是從哪里來的?他十分好奇,就循味去找,發(fā)現(xiàn)山腰有一棵開滿花的桃樹,香味就是從這里散發(fā)出來的。而桃樹下,有倆白胡子老漢正在下圍棋。
王喬看時間還早,就站在旁邊觀棋。不一會兒,花瓣紛紛飄落,他抬頭一看,桃花謝了,樹上結(jié)滿桃子,而倆老漢仍在棋盤上專心廝殺。又過一會兒,他覺得肚子餓了,就從樹上摘了一個鮮美的桃子吃,然后繼續(xù)觀棋。
就這樣,山上的樹黃了又綠,王喬渾然不覺。不知過了多久,當他想起自己要辦的“正事”,忙拿斧子準備砍柴時,發(fā)現(xiàn)斧柄早已腐爛了。
這是怎么回事?王喬急忙回家,卻發(fā)現(xiàn)原本熟悉的村莊,現(xiàn)在一個人也不認識,心中萬分詫異。有人問他是誰,他說他是王喬,對方不信,說王喬是自己的先祖,進山砍柴一去不歸,已有上百年了。
王喬一聽,知道自己遇到神仙了,忙又回到山上找那倆老漢,要拜他們?yōu)閹?。倆老漢還在下棋,見王喬回來拜師,起身一言不發(fā)地進了山洞。王喬也跟了進去,可是出洞口的時候,他看到外面烈火熊熊,心里害怕,猶豫著沒敢出去,結(jié)果兩個神仙走了。王喬后悔不迭,遂絕了塵緣,在洞中修煉,終于成仙。后來,人們便把此山稱為爛柯山,此洞就叫王喬洞。
因為這個古老的傳說,爛柯成了圍棋的一個別稱。我國歷代有不少詩畫以爛柯為題,可見人們對它興趣極大。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羨門”:
傳說握有長壽法術(shù)的方士。
宋玉《高唐賦》:“有方之士,羨門高溪”。
史記:秦始皇“之碣石,使燕人盧生,求羨門高誓”。羨門、高誓是居住在海中仙山上的神仙,手中有長生不老之藥。
漢書.郊祀志:“充尚、羨門……皆燕人,為方令道,形辭銷化玉”。
“王喬”:
又名王子喬,古時崇奉的神仙。
屈原《遠游》: “軒轅不可攀援兮,吾將從王喬而娛戲”。
“羨門”、“王喬”都是中國古代修持養(yǎng)生、吐納導引、通曉健康之道的高人。
“與羨門比壽,王喬爭年”,即(采用這種方法或這樣做)可以與方士比長壽,與神仙賽健康的意思。
1.越人王喬《云笈七簽》卷二十八《二十八治》云:第五北平治,在眉州彭山縣。
……中有神芝藥草,食之,與天相久。昔越人王子喬得仙,治應(yīng)室宿。
考王喬的傳說最初出于南方,是吐納、導引、行氣的養(yǎng)生家。屈原《遠游》云: 春秋忽其不淹兮,奚久留此故居?軒轅不可攀援兮,吾將從王喬而娛戲。
餐六氣而飲沆瀣兮,漱正陽而含朝霞。保神明之清澄兮,精氣入而粗穢除。
順凱風以從游兮,至南巢而壹息。見王子而宿之兮,審壹氣之和德。
清王夫之注曰:見王子,謂服王喬之教也。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漢初竹簡《養(yǎng)生方》有王子巧(喬)向彭祖問養(yǎng)生的記述。
《淮南子·泰族》云:王喬、赤松,去塵埃之間,離群慝之紛,汲陰陽之和,食天地之精,呼而出故,吸而入新,躒虛輕舉,乘云游霧,可謂養(yǎng)性矣。王喬、赤松子皆屬南方楚越神仙,后來傳稱王喬即太子晉,越地神仙王喬遂隱。
然晉人葛洪猶言吳越間行氣事,后世道書有《王子喬導引法》《王子喬導引圖》等,仍約略可見其影響。2.太子王喬(1)簡介:傳為周靈王太子晉。
《歷世真仙體道通鑒》云:王君名晉,字子喬。亦名喬,字子晉。
周靈王有子三十八人,子晉太子也。生而神異,幼而好道。
雖燕居宮掖,往往不食。端默之際,累有神仙降之,雖左右之人弗知也。
④后得天臺山浮丘公降授道要,修石精金光藏景錄神之法,又于靈王二十二年,接之登嵩高山。后數(shù)年之七月七日,乘白鶴謝時人,升天而去。
遠近觀之,咸曰:'王子登仙。'…… 升天為右弼,主領(lǐng)五岳司侍帝晨,號桐柏真人,理金庭洞天。
《元始上真眾仙記》稱其位居金闕侍中?!对企牌吆灐吩卺屖夥〞r,特別提到王子喬墓在京陵,戰(zhàn)國時復(fù)有發(fā)其墓者,唯見一劍在室。
則視王喬為尸解仙。又傳王子晉曾從浮丘公受丹道,故金丹道士亦尊奉之。
因王子晉在幾位王喬中聲名最盛,五代時受封為元弼真君,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又封元應(yīng)真人,高宗紹興(1131~1162)年間加號善利廣濟真人。3.葉縣令王喬《后漢書·方術(shù)傳》載:王喬者,河東人也。
顯宗世,為葉令。喬有神術(shù),每月朔望,常自縣詣臺朝。
帝怪其來數(shù),而不見車騎,密令太史伺望之。言其臨至,輒有雙鳧從東西飛來。
于是候鳧至,舉羅張之,但得一只舄焉。乃詔尚書課視,則四年中所賜尚書官屬履也。
每當朝時,葉門下鼓不擊自鳴,聞于京師。后天下玉棺于堂前,吏人推排,終不搖動。
喬曰:'天帝獨召我邪?'乃沐浴服飾寢其中,蓋便立覆。宿昔葬于城東,土自成墳。
其夕,縣中牛皆流汗喘乏,而人無知者。百姓乃為立廟,號葉君祠。
牧守每班錄,皆先謁拜之。吏人祈禱,無不如應(yīng)。
若有違犯,亦立能為祟?!蛟拼思垂畔扇送踝訂桃病?/p>
河東在今山西。相傳他在漢明帝時為尚書郎,出為葉縣令。
道教奉之為神仙,《洞仙傳》《歷世真仙體道通鑒》卷二十皆有其傳?!抖聪蓚鳌贩Q:漢法,畿內(nèi)長吏節(jié)朔還朝,每見子喬先生至,不見有車馬跡而怪之。
明帝密使星官占候,輒見雙鳧從東南飛來,乃羅得一只履。時人異之。
與《后漢書》稍異。王喬,河東人也,漢顯宗時為葉令。
有神術(shù),每月朔望,常詣京朝。帝怪其來數(shù),而不見車騎,密令太史伺望之。
言臨至,必有雙鳧從東南飛來。于是候鳧至,舉羅張之,但得一舄焉,乃四年時所賜尚書官屬履也。
每當朝時,葉縣門下鼓,不擊自鳴,聞于京師。后天忽下玉棺于庭前,吏人推排,終不搖動。
喬曰:“天帝欲召我也?!蹦算逶》D,臥棺中,蓋便立復(fù)。
宿昔乃葬城東,土自成墳。其夕,縣中牛羊皆流汗喘乏,人莫知之。
百姓為立廟,號‘葉君祠’,禱無不應(yīng),遠近尊崇。帝詔迎取其鼓,置都亭下,略無復(fù)聲。
或云:“即古仙人王喬也,示變化之跡于世耳?!保ǔ觥断蓚魇斑z》)【翻譯】王喬是河東郡人,漢顯宗時任南陽郡葉縣縣令。
王喬有仙人的道術(shù),每個月的初一十五就到京城朝見皇帝?;实垡驗樗M京太勤而奇怪,而且他每次來時即不騎馬也不乘車,就密令太史官偷偷察看。
太史官察看后向皇帝奏報說,“王喬每次到京城來時,準有一對野鴨子飛來?!被实劬团扇说纫傍喿釉亠w來時張網(wǎng)捕捉,結(jié)果網(wǎng)里捕到的是一雙鞋子,這鞋還是漢顯宗四年時賞給尚書的那雙鞋。
每次王喬來朝見時,葉縣縣衙門前的堂鼓就會不敲自響,鼓聲可以傳到京城。后來,有一天忽然從空中降下一具玉石棺材,停在大堂院里。
縣衙的官員們一起推挪那口玉棺,玉棺一點也不動。王喬就說,“這是天帝要召我去呢?!?/p>
于是王喬就洗了澡吃了藥,自己躺進玉棺中。他一躺進去,棺蓋就自動蓋上了。
然后大家把玉棺埋在城東,玉棺入土后,泥土自動堆成了墳?zāi)?。這天夜里,葉縣的牛羊都流汗氣喘,不知是怎么回事。
百姓立了廟,叫“葉君祠”,祈禱求告都很靈驗,遠近的人都很信服崇敬?;实圩屓税烟霉挠M京城放在城外都亭中,鼓再也沒響過。
有人說他就是古時的仙人王喬,來向世人顯示神仙變化的功力。4.蜀人王喬傳為犍為武陽(今四川彭縣)人。
《淮南子·齊俗》注云:王喬,蜀武陽人也。為伯入令,得道而仙也。
杜光庭《王氏神仙傳》載云:益州北平山上有白蝦蟆,謂之肉芝,非仙才靈骨,莫能致之。王喬食之,得道。
今武陽有。
源于姬姓,出自周朝周文王第十五子畢公高的后裔,屬于以王族身份為氏。
周文王第十五子畢公高之后,因本來是王族,所以他們以王為姓。東周靈王太子姬晉,因直諫被廢為庶民,遷居于瑯琊(今山東[1]?。?,世人稱其為“王”家,其后亦以“王”為姓,稱為王氏。
周靈王太子晉是天下王姓人最重要的得姓始祖之一。太子晉又稱王子晉、王子僑、王喬,是東周靈王的太子,本為姬姓。
《通志·氏族略》言:"若太原、瑯邪王之王,則曰周靈王太子晉,以直諫廢為庶人,其子宗恭為司徒,時人號曰王家。"晉生于洛陽,在周靈王初年被立為太子,當時流經(jīng)洛陽的谷、洛二水經(jīng)常泛濫,靈王派人壅塞河道,他力陳不可,主張因勢利導以治水,不被靈王采納,后終因忤逆之罪被奪去太子名位,廢為庶人。
后代被世人稱為王家,便以王為氏。太子晉去世后,楚國詩人屈原在《遠游》中有云“軒轅不可攀援兮,吾將從王喬而娛戲?!?/p>
唐代李白也曾寫過“吾愛王子喬,得道伊洛濱”的詩句。姬姓之王的另一支京兆王、河間王為周文王的第十五子、周武王之弟畢公姬高之后。
姬高始封于畢,其裔孫畢萬入晉為官,封為魏成侯,戰(zhàn)國時與趙、韓三家分晉,立魏國。后魏王假在位時,魏國被秦所滅,子孫分散,因號為王家,以王為氏。
學習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1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