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合:配合;兩半相合。特指兩性的結(jié)合。典出《漢書·翟方進傳》:“天地判合,乾坤序德?!?顏師古 注:“言 元帝 既有威德,太后又兆符應(yīng),則是天地乾坤夫妻之義相配合也。” 晉 葛洪 《抱樸子·弭訟》:“人綱始於夫婦,判合擬乎二儀?!薄赌鲜贰ゎ檯f(xié)傳》:“〔 顧協(xié) 〕少時將娉舅息女,未成昏而 協(xié) 母亡,免喪后不復娶。年六十余,此女猶未他適, 協(xié) 義而迎之。晚雖判合,卒無胤嗣?!?康有為 《大同書》己部第一章:“后圣有作,患人之爭,因人之情,制禮以崇之,凡兩家判合者,以儷皮通其儀,為酒食召其親友而號告之,高張其事以定其名分,為使人勿亂之也,於是夫婦之義成矣。”
【zdic.net 漢 典 網(wǎng)】
古希臘有一個名叫歐提勒士的人,他向著名的辯者普羅達哥拉斯學法律。
兩人曾訂有合同,其中約定在歐提勒士畢業(yè)時付一半學費給普羅達哥拉斯,另一半學費則等歐提勒士畢業(yè)后頭一次打贏官司時付清。但畢業(yè)后,歐提勒士并不執(zhí)行律師職務(wù),總不打官司。
普羅達哥拉斯等得不耐煩了,于是向法庭狀告歐提勒士,他提出了以下二難推理:如果歐提勒士這場官司勝訴,那么,按合同的約定,他應(yīng)付給我另一半學費;如果歐提勒士這場官司敗訴,那么按法庭的判決,他也應(yīng)付給我另一半學費;他這場官司或者勝訴或者敗訴,所以,他無論是哪一種情況都應(yīng)付給我另一半學費。 而歐提勒士則針對老師的理論提出一個完全相反的二難推理:如果我這場官司勝訴,那么,按法庭的判決,我不應(yīng)付給普羅達哥拉斯另一半學費;如果我這場官司敗訴,那么,按合同的約定,我也不應(yīng)付給普羅達哥拉斯另一半學費;我這場官司或者勝訴或者敗訴,所以我不應(yīng)付給他另一半學費。
這個二難推理我在學習邏輯學的時候看到過,在網(wǎng)站上也看到過很多。但全部沒有最后的判決結(jié)果和判決依據(jù)。
不能破解。
1 管仲 公私分明 管仲和鮑叔牙是生死之交。有一次齊桓公和管仲探討下任國相的問題,齊桓公問:假如你要是死了,誰接任你的國相為好呢?管仲說出了一個人名,齊桓公又問:那么第二人選呢?管仲就又說了一個人的名字,齊桓公又問:那么第三人選呢?管仲就又說出了一個人名。齊桓公很不高興的再次問:那么第四人選呢?管仲說:那就是鮑叔牙了!齊桓公說:我真的很奇怪,鮑叔牙對你那么好,聽說以前你們一起做生意,他也老讓著你,你輔佐公子糾時,還射過我一箭,要不是鮑叔牙說情,我早就把你殺了,后來鮑叔牙又在我面前積極推薦你為國相,怎么現(xiàn)在請你推薦下任國相的人選時,你竟然把鮑叔牙放在第四人選的位置上呢?你對得起人家鮑叔牙嗎?管仲說:我們現(xiàn)在是在談?wù)撜l做下任國相最合適的問題,您并沒有問誰是我最感激、最要好的朋友呀!我們的私交很好,但國家利益高于一切嘛! 姬僑 不毀鄉(xiāng)校 姬僑字子產(chǎn)。鄭國人到鄉(xiāng)校休閑聚會,議論執(zhí)政者施政措施的好壞。鄭國大夫然明對子產(chǎn)說:“把鄉(xiāng)校毀了,怎么樣?”子產(chǎn)說:“為什么毀掉?人們早晚干完活兒回來到這里聚一下,議論一下施政措施的好壞。他們喜歡的,我們就推行;他們討厭的,我們就改正。這是我們的老師。為什么要毀掉它呢?我聽說盡力做好事以減少怨恨,沒聽說過依權(quán)仗勢來防止怨恨。難道很快制止這些議論不容易嗎?然而那樣做就像堵塞河流一樣:河水大決口造成的損害,傷害的人必然很多,我是挽救不了的;不如開個小口導流,不如我們聽取這些議論后把它當作治病的良藥?!比幻髡f:“我從現(xiàn)在起才知道您確實可以成大事。小人確實沒有才能。如果真的這樣做,恐怕鄭國真的就有了依靠,豈止是有利于我們這些臣子!” 李悝 射箭斷訴 李悝曾做過魏國的上地郡守。上地郡西與秦為鄰,是魏國的邊防要地,常與秦國發(fā)生軍事沖突。為使上地郡軍民 提高射箭技術(shù),他下令以射箭來決斷訴訟案的曲直,“中之者勝,不中者負”。令下后,人們都爭相練習射技,日夜不停。后與秦國人作戰(zhàn), 由于魏軍射技精良,因而大敗秦軍。射技高低與是非的曲直是不能等同的,李悝用以決曲直的訴案,可能是一些久拖不決或無關(guān)緊要的一般訟 案。在戰(zhàn)國時與強秦接境的地區(qū),軍事是壓倒一切的任務(wù),李悝用此法來鼓勵人們習軍事技術(shù),并取得很好的效果,不能不說是一個創(chuàng)造。大概因他在上地郡的政績不錯,魏文侯才任用他為相,支持他的改革。 商鞅 徙木立信 商鞅把變法方案制訂出來后,怕新法令沒有威信,老百姓不相信,推行不開,就想了個辦法。他叫人在都城的南門豎了一根三丈來長的木頭,旁邊貼了張告示說:“誰能把這根
2 木頭扛到北門去,賞他十金?!辈欢鄷?,木頭周圍就圍滿了人。 大伙兒心里直犯嘀咕:這根木頭頂多百把斤,扛幾里地不是什么難事,怎么給這么多的金子呢?或許設(shè)了什么圈套吧?結(jié)果誰也不敢去扛。衛(wèi)鞅看沒人扛,又把獎賞提高到五十金。這么一來,人們更疑惑了,都猜不透這新上任的左庶長葫蘆里到底賣的什么藥。這時候只見一個粗壯漢子分開人群,跨上前去,說:“我來試試?!笨钙鹉绢^就走。許多看熱鬧的人,好奇地跟著,一直跟到了北門。只見新上任的左庶長正在那里等著呢。他夸獎那個大漢說:“好,你能夠相信和執(zhí)行我的命令,真是一個良民?!彪S后就把準備好的五十金獎給了他。 這事兒很快就傳開了,大家都說:“左庶長說話算數(shù),說到做到,他的命令可不是隨便說說的??!”
換舍止訟
張齊賢是宋初名臣,擅長決獄。
真宗時,戚里有分財不均者,更相訴訟。
又曾入宮自理真宗前,真宗躬聽獄訟,也不能決。
張齊賢聽說后,說:“是非臺府所能決,臣請治之?!睆堼R賢坐相府,召訟者問曰:“你非以彼分財多,你所分少乎?“皆曰:然。
他即把他們的訴訟請求記下,命手下人將他們帶回家,兩家交換住處,財產(chǎn)不動,甲家住進乙舍,乙家住進甲舍,甲家的財產(chǎn)歸乙,乙家財產(chǎn)歸甲。
兩家無詞,就此息訟。
真宗大悅,說:“朕固知非君莫能定者”。
眼前病訟不須憂,滿地資財盡可求;
恰似猿猴金鎖脫,自歸山洞去來游。
詩意:此卦猿猴脫鎖之象。凡事先難后易也。
解曰:脫除了事。且自寬心。待得時來??皩ふ贰?/p>
家宅→不安 自身→安 求財→大利 交易→待時 婚姻→未成 六甲→祈保 行人→至 田蠶→十足 六畜→平 尋人→至 公訟→有理移徙→吉 失物→遠 疾病→欠安 山墳→吉
典故:湘子遇賓。韓湘子和呂洞賓都是八仙。韓湘子其標志為手持花籃。韓湘子唐朝詩人。字若云。湘祖名仲卿。父名會。為韓愈之侄。韓湘子好飲酒。自少學道。被洞賓引渡同入山修道登仙。號瑤華帝君。
給分吧,我去問 得別人 給我吧
學習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8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