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文化底蘊深厚,很多成語包含有眾多科學(xué)知識與哲理,舉例如下: A、物理類 一、光學(xué)類 1、光的直線傳播類 ①一葉障目,不見泰山;一手遮天 ②高瞻遠矚 ③井底之蛙、管見所及、管中窺豹、坐井觀天、鑿壁偷光 ④日上三竿、立竿見影 2、光的反射類 ①山水相映、水中倒影 ②水中月,鏡中花(鏡花水月) ③海底撈月一場空 ④刀光劍影 、浮光掠影、珠光寶氣 ⑤波光粼粼 3、光的折射類 ①星光搖曳 ②海市蜃樓、空中樓閣 ③潭清疑水淺 4、色彩反差類 ①白紙黑字、黑白分明、一清二白 ②紅花綠葉 ③萬綠叢中一點紅 二、熱學(xué)類 ①開水不響,響水不開 ②熱火朝天、蒸蒸日上 ③揚湯止沸,不如釜底抽薪 ④趁熱打鐵、油煎火燒、赴湯蹈火 ⑤爐火純青 三、聲音類 1、振動產(chǎn)生聲音 ①開水不響,響水不開 ②掩耳盜鈴 ③震耳欲聾、雷聲隆隆 ④一個巴掌拍不響 ⑤鳴鑼開道 ⑥鼓不敲不響,鐘不撞不鳴,話不說不明,人不學(xué)不靈(人不教不會) ⑦振振有詞 2、音調(diào)類 厲聲疾色 、呼嘯而來、尖聲尖氣 3、音色類 聞其聲知其人 4、聲音響度類: ①聲音很響: 如雷貫耳、高歌猛進、引吭高歌、震耳欲聾、雷霆萬鈞、驚天動地、龍吟虎嘯 ②聲音很?。?低聲細語、萬籟俱寂、鴉雀無聲、5、聲音傳播類: 擲地有聲、掩耳盜鈴、雷聲隆隆、登高一呼、交頭接耳、充耳不聞 6、樂音與成語: 余音繞梁、三月不知臘味、弦處之音、聞千曲而后曉聲(意同“讀書萬卷其義自現(xiàn))、高歌猛進、有聲有色、繪聲繪色、高山流水、此時無聲勝有聲、歡欣鼓舞、可歌可泣、引吭高歌、長歌當哭、鶯歌燕舞、輕歌曼舞、載歌載舞、歌舞升平 7、噪聲與成語: 自吹自播、大吹大播、亂彈琴、胡打梆子亂敲鐘 四、運動和靜止類: 1、相對靜止類: 并駕齊驅(qū)、形影相隨、如影隨行、隨波逐流、亦步亦趨、比翼雙飛、水漲船高 2、相對運動類: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刻舟求劍、時過境遷、山不轉(zhuǎn)水轉(zhuǎn) 3、速度快; ①迅雷不及掩耳 ②雷厲風(fēng)行 ③急如星火④風(fēng)馳電掣 ⑤急風(fēng)暴雨、暴風(fēng)驟雨 ⑥急如星火 ⑦脫韁之馬 ⑧一瀉千里、一落千丈 ⑨歸心似箭 五、力學(xué)類 1、壓力壓強類: ①磨刀不誤砍柴功 ②一針見血、脫穎而出 ③坐如針氈 ④如履薄冰 ⑤入木三分 2、浮力類: 冰山一角 3、重力重心類: ① 頭重腳輕 ②輕重倒置 ③落葉歸根 ④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 4、合力類: ①眾志成城、水到渠成 ②眾人劃槳 ③心往一處想,力往一處使 ④九牛二虎之力 ⑤同心協(xié)力、因勢利導(dǎo) ⑥積羽沉舟 ⑦寡不敵眾 ⑧群策群力、群起攻之 5、力很大: ①疾風(fēng)知草勁 ②排山倒海,翻江倒海 ③滴水穿石 ④雷霆萬鈞、驚天動地 6、力很小類: 強駑之末、螳臂擋車 7、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①哪里有壓迫,哪里有反抗 ②一個巴掌拍不響(孤掌難鳴) ③以卵擊石 ④互相促進 六、物質(zhì)特性、特點類: ①真金不怕火煉、烈火真金(金的熔點高) ②斬釘截鐵、鋼筋鐵骨、銅牙鐵齒、銅墻鐵壁 ③血濃于水 ④沉甸甸 ⑤堅如磐石、穩(wěn)如泰山 七、擴散類: ①入木三分 ②近墨者黑、近朱者赤 ③泌人心脾 ④芳香四溢、香飄萬里 ⑤墻內(nèi)開花墻外香 ⑥潛移默化、潤物無聲 八、效率類: 1、提高效率類: ①磨刀不誤砍柴功 ②事半功倍、一舉兩得 ③一箭雙雕、一石二鳥 ④拋磚引玉、四兩拔千斤 ⑤懲一儆百 2、效率很低類: ①事倍功半 ②勞而無功(有苦勞無功勞) ③人財兩空 ④賠了夫人又折兵 ⑤偷雞不成反蝕把米 ⑥肉包子打狗 3、效率100%類(不可能之事); ①無米之炊 ②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 B生物類 1、遺傳類: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2、條件反射類: 耳熟能詳、熟能生巧、耳濡目染、老馬識途、望梅止渴、心有靈犀 心靈感應(yīng) 3、天敵:一物降一物、以毒攻毒 3、適者生存:入鄉(xiāng)隨俗 C、哲學(xué)類 1、方法不對: 掩耳盜鈴、背道而馳、南轅北轍、欲速不達、拔苗助長、隔靴搔癢、對牛彈琴、抱薪救火 2、方法對; 釜底抽薪、欲擒故縱、漁翁得利、擒賊擒王、一夫當關(guān)、聲東擊西、避實就虛、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閉門造車、提綱摯領(lǐng)、揚長避短 3、辨證類: 塞翁失馬、見仁見智、樂極生悲。
插科打諢 科:指古典戲曲中的表情和動作;諢:詼諧逗趣的話。戲曲、曲藝演員在表演中穿插進去的引人發(fā)笑的動作或語言。
發(fā)策決科 策:策問;科:等第。拆閱策問題目,以決定錄取。舊指應(yīng)試取中。
金科玉律 原形容法令條文的盡善盡美。現(xiàn)比喻必須遵守、不能變更的信條。
金科玉條 科、條:法律條文。原指完美的法律條文。后指不能更改、必須遵守的信條。
開科取士 科:科舉考試。指舊舉行科舉考試以選取優(yōu)異的士人。
科班出身 比喻具有受過正規(guī)教育或訓(xùn)練的資格。
科頭跣足 光著頭赤著腳。
五子登科 用作結(jié)婚的祝福詞或吉祥語。
盈科后進 泉水遇到坑洼,要充滿之后才繼續(xù)向前流。比喻學(xué)習(xí)應(yīng)步步落實,不能只圖虛名。
照本宣科 照:按照;本:書本;宣:宣讀;科:科條,條文。照著本子念條文。形容講課、發(fā)言等死板地按照課文、講稿,。
作奸犯科 奸:壞事;科:法律條文。為非作歹,觸犯法令。
插科使砌 砌,拼湊;捏造。指以滑稽的動作和詼諧的語言引人發(fā)笑。
撮科打哄 猶言插科打諢。戲曲、曲藝演員在表演中穿插進去的引人發(fā)笑的動作或語言。
撮科打閧 猶言插科打諢。戲曲、曲藝演員在表演中穿插進去的引人發(fā)笑的動作或語言。閧,同“哄”,喧鬧。
含有“科”字的成語有插科打諢、插科使砌 、撮科打哄 、撮科打閧 、打諢插科 【成語】: 插科打諢 【拼音】: chā kē dǎ hùn 【解釋】: 科:指古典戲曲中的表情和動作;諢:詼諧逗趣的話。
戲曲、曲藝演員在表演中穿插進去的引人發(fā)笑的動作或語言。 【出處】: 明·高明《琵琶記·報告戲情》:“休論插科打諢,也不尋宮數(shù)調(diào),只看子孝與妻賢?!?/p>
【舉例造句】: 事情出了岔子的時候,插科打諢,輕松的把責(zé)任卸在別人頭上。 ★丁玲《太陽照在桑干河上》三五? 【拼音代碼】: ckdh 【近義詞】: 打諢插科、撒科打諢 【用法】: 作謂語、賓語、定語;泛指開玩笑逗樂 【英文】: gag 。
房玄齡 (579~648) 唐代初年名相。
名喬,字玄齡。齊州臨淄(今山東淄博東北)人。
玄齡博覽經(jīng)史,工書善文,18歲時本州舉進士,授羽騎尉。隋末大亂,李淵率兵入關(guān),玄齡于渭北投李世民,屢從秦王出征,參謀劃策,典管書記。
每平定一地,別人爭著求取珍玩,他卻首先為秦王幕府收羅人才。他和杜如晦是秦王最得力的謀士。
唐武德九年(626)他參與玄武門之變的策劃,與杜如晦、長孫無忌、尉遲敬德、侯君集五人并功第一。唐太宗李世民即位,玄齡為中書令。
貞觀三年(629)二月為尚書左仆射。十一年封梁國公。
至十六年七月進位司空,仍綜理朝政。太宗征高句麗時,他留守京師。
二十二年病逝。 貞觀前,他協(xié)助李世民經(jīng)營四方,削平群雄,奪取皇位。
李世民稱贊他有“籌謀帷幄,定社稷之功”。貞觀中,他輔佐太宗,總領(lǐng)百司,掌政務(wù)達20年;參與制定典章制度,主持律令、格敕的修訂,又曾與魏徵同修唐禮;調(diào)整政府機構(gòu),省并中央官員;善于用人,不求備取人,也不問貴賤,隨材授任;恪守職責(zé),不自居功。
后世以他和杜如晦為良相的典范,合稱“房、杜”。 房玄齡傳 房喬,字玄齡,齊州臨淄人。
幼聰敏,博覽經(jīng)史,工草隸,善屬文。年十八,本州舉進士,授羽騎尉。
父病綿歷十旬,玄齡盡心藥膳,未嘗解衣交睫。太宗徇地渭北,玄齡杖策謁于軍門,太宗一見,便如舊識,署渭北道行軍記室參軍。
玄齡既遇知己,罄竭心力,知無不為。賊寇每平,眾人競求珍玩,玄齡獨先收人物,致之幕府。
及有謀臣猛將,皆與之潛相申結(jié),各盡其死力。玄齡在秦府十余年,常典管記,每軍書表奏,駐馬立成,文約理贍,初無稿草。
高祖嘗謂侍臣曰:“此人深識機宜,足堪委任。每為我兒陳事,必會人心,千里之外,猶對面語耳?!?/p>
隱太子以玄齡、如晦為太宗所親禮,甚惡之,譖之于高祖,由是與如晦并被驅(qū)斥。隱太子將有變也,太宗令長孫無忌召玄齡及如晦,令衣道士服,潛引入閣計事。
及太宗入春宮,擢拜太子右庶子,賜絹五千匹。貞觀元年,代蕭瑀為中書令。
論功行賞,以玄齡及長孫無忌、杜如晦、尉遲敬德、侯君集五人為第一,進爵邢國公,賜實封千三百戶。三年,拜太子少師,固讓不受,攝太子詹事,兼禮部尚書。
明年,代長孫無忌為尚書左仆射,改封魏國公,監(jiān)修國史。既任總百司,虔恭夙夜,盡心竭節(jié),不欲一物失所。
聞人有善,若己有之。明達吏事,飾以文學(xué),審定法令,意在寬平。
不以求備取人,不以己長格物,隨能收敘,無隔卑賤。論者稱為良相焉。
高宗居春宮,加玄齡太子太傅,仍知門下省事,監(jiān)修國史如故。尋以撰《高祖、太宗實錄》成,降璽書褒美,賜物一千五百段。
其年,玄齡丁繼母憂去職,特敕賜以昭陵葬地。未幾,起復(fù)本官。
太宗親征遼東,命玄齡京城留守,手詔曰:“公當蕭何之任,朕無西顧之憂矣?!避娙制餍担瑧?zhàn)士糧廩,并委令處分發(fā)遣。
玄齡屢上言敵不可輕,尤宜誡慎。尋與中書侍郎褚遂良受詔重撰《晉書》。
二十三年,駕幸玉華宮,時玄齡舊疾發(fā),詔令臥總留臺。及漸篤,追赴宮所,乘擔輿入殿,將至御座乃下。
太宗對之流涕,玄齡亦感咽不能自勝。敕遣名醫(yī)救療,尚食每日供御膳。
若微得減損,太宗即喜見顏色;如聞增劇,便為改容凄愴。后疾增劇,遂鑿苑墻開門,累遣中使候問。
上又親臨,握手敘別,悲不自勝。皇太子亦就之與之訣。
尋薨,年七十。廢朝三日。
(《舊唐書·房玄齡傳》) 柳芳曰:玄齡佐太宗定天下,及終相位,凡三十二年,天下號為賢相;然無跡可尋,德亦至矣。故太宗定禍亂而房、杜①不言功,王②、魏③善諫諍而房、杜讓其賢,英④、衛(wèi)⑤善將兵而房、杜行其道,理致太平,善歸人主。
為唐宗臣,宜哉!(《資治通鑒·唐紀十五》) 房喬,字玄齡,是齊州臨淄人。小時候就很聰明,廣泛地閱讀了經(jīng)書、史書。
工于草書和隸書,善于寫文章。十八歲時,被本州推舉為進士,朝廷授予羽騎尉的官職。
父親生病綿延十個月,玄齡的心思全部用在父親的藥物和膳食上,不曾脫衣服睡過一次好覺。太宗攻占渭水北邊的土地,玄齡驅(qū)馬到軍門求見。
太宗一見他,就像老朋友一樣,讓他代理渭北道行軍記室參軍。玄齡已經(jīng)遇到了知己的人,偏用盡自己的全部心力,知道的沒有不馬上去做的。
每次平定賊寇,眾人爭著去尋找珍寶古玩,只有玄齡先接受杰出人物,安置到幕府中。當有謀臣猛將,都跟他們暗中互相申重結(jié)合,各人都表示愿為太宗竭盡死力。
玄齡在李市民秦王府中十多年,常負責(zé)管理文牘,每逢寫軍書奏章,停馬立即可成。文字簡約義理豐厚。
一開始就不用草稿。高祖曾經(jīng)對侍臣說:“這個人深重地了解機宜,足能委以重任。
每當替我兒陳說事務(wù),一定能了解人的心理,千里之外,好像對面說話一樣?!彪[太子李建成因為玄齡、如晦為太宗親近禮遇,很憎惡他們,在高祖面前說他們的壞話,因此玄齡跟如晦一起被驅(qū)斥。
隱太子(太子李建成的謚號)將要發(fā)動兵變時,太宗令長孫無忌召玄齡和如晦,叫他們穿道士的服裝,暗中帶進內(nèi)閣商量大事。等到太宗成為太子之后,提升玄齡擔任太子右庶子,賜絹五千匹。
貞觀元年,玄齡代蕭瑀為中書令。太宗論功行賞,把玄齡跟長孫無忌。
珂
(《唐本草》)
【異名】馬珂、馬珂螺(徐表《異物志》),珬(《通典》),馬鹿貝(《動物學(xué)大辭典》)。
【來源】為蛤蜊科動物凹線蛤蜊的貝殼。
珂(kē)〈名〉
(1)(形聲。從玉,可聲。本義:似玉的美石。白瑪瑙)
(2)同本義 [a jade-like stone]。珂佩(朝官衣服上的玉帶);珂雪(形容如白玉般潔白);珂聲(馬勒上珂飾的聲響)。
(3)馬籠頭上的裝飾[an ornament on a bridle]文軒樹羽蓋,乘馬鳴玉珂。――張華《輕薄編》?!段骶╇s記》卷二:"或一馬之飾值百金,皆以南海白蜃為珂."因即以為馬勒的代稱.梁簡文帝《采桑》詩:"連珂往淇上."
(4)又如:珂月(嵌在馬頭籠轡上的月形飾物);珂馬(珂即馬籠頭上的玉飾,因稱人所乘之馬為珂馬)。
珂里(kēlǐ)[hometown] 對別人家鄉(xiāng)的敬稱。時號所居曰鳴珂里。――《新唐書·張嘉貞傳》
學(xué)習(xí)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xué)習(xí)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xué)習(xí)資料、學(xué)習(xí)資訊供大家學(xué)習(xí)參考,如學(xué)習(xí)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xué)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0.20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