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音之交
伯牙子期 高山流水,應(yīng)該算友情的最高境界了。高山流水是兩個人友誼的典故。 春秋時代,有個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藝高超,是當時著名的琴師。俞伯牙年輕的時候聰穎好學(xué),曾拜高人為師,琴技達到水平,但他總覺得自己還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現(xiàn)對各種事物的感受。伯牙的老師知道他的想法后,就帶他乘船到東海的蓬萊島上,讓他欣賞大自然的景色,傾聽大海的波濤聲。伯牙舉目眺望,只見波浪洶涌,浪花激濺;海鳥翻飛,鳴聲入耳;山林樹木,郁郁蔥蔥,如入仙境一般。一種奇妙的感覺油然而生,耳邊仿佛咯起了大自然那和諧動聽的音樂。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彈奏,音隨意轉(zhuǎn),把大自然的美妙融進了琴聲,伯牙體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境界。老師告訴他:“你已經(jīng)學(xué)了?!?一夜伯牙乘船游覽。面對清風(fēng)明月,他思緒萬千,于是又彈起琴來,琴聲悠揚,漸入佳境。忽聽岸上有人叫絕。伯牙聞聲走出船來,只見一個樵夫站在岸邊,他知道此人是知音當即請樵夫上船,興致勃勃地為他演奏。伯牙彈起贊美高山的曲調(diào),樵夫說道:“真好!雄偉而莊重,好像高聳入云的泰山一樣!”當他彈奏表現(xiàn)奔騰澎湃的波濤時,樵夫又說:“真好!寬廣浩蕩,好像看見滾滾的流水,無邊的大海一般!”伯牙興奮色了,激動地說:“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边@個樵夫就是鐘子期。從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成語“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樂優(yōu)美。
高山流水
春秋戰(zhàn)國時,晉國上大夫(很高的一個官職)俞瑞字伯牙,有一珍貴的五弦琴.乘船中秋游覽江山之時彈起,琴弦忽然斷了一根,伯牙大驚,后發(fā)現(xiàn)是有人在岸上聽琴.于是招此聽琴人上船,見他是一個樵夫,便很輕視.沒想到這個樵夫其實胸裝才學(xué)無數(shù),對他所彈的曲子、所彈的琴都了如指掌,于是說:“你對于音樂的道理十分明白,但如果我彈一曲,心中想著事情,你能知道嗎?”俞伯牙將斷弦重整,想著高山,彈了一曲,樵夫贊道:“美哉洋洋乎,大人之意,在高山也.”伯牙又想著流水彈了一曲,樵夫又贊道:“美哉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大驚,推琴而起,施以賓客之禮,問樵夫姓名,答姓鐘名徽字子期,兩人談得十分投機.俞伯牙總算找到了知音,邀子期留下,子期要盡孝道而不肯,于是兩人結(jié)為兄弟,伯牙贈子期黃金二鎰(48兩),約來年仲秋再見,灑淚而別.
光陰似箭,來年仲秋,俞伯牙又在江邊等鐘子期,卻等不著.他彈奏一曲,發(fā)現(xiàn)商弦凄切,感到子期未來的原因,不是父喪,就是母亡.于是詢問著找到了子期家,見一老者,是子期的父親.老者哭著說,子期用所贈黃金,買書攻讀,日夜辛勤,卻心力耗費,染病于百日之前亡故了.俞伯牙大慟,淚如泉涌,在子期墓前悲奏一曲,卻被周圍不識音律的觀看的人所恥笑,它們只知道琴聲是用來取樂的.俞伯牙割斷琴弦,將琴摔向祭石,登時玉軫拋殘,今徽凌亂,嘆道:“摔碎瑤琴鳳尾寒,子期不在對誰彈!春風(fēng)滿面皆朋友,欲覓知音難上難.”后棄官到江邊侍奉子期的父母,曰:“子期即吾,吾即子期.”
管仲和鮑叔牙都是生活在2650多年前春秋時期的齊國人,也都是當時齊國著名的政治家,他倆年輕時就成為了好朋友,后來他們一起經(jīng)歷了許多的風(fēng)風(fēng)雨雨.我小時侯比較喜歡讀春秋戰(zhàn)國這段歷史,司馬遷在《史記》中也重點記述了不少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故事,現(xiàn)在許多的成語典故也出自那個時期.
一、管鮑分金
管仲二十來歲時就結(jié)識了鮑叔牙,起初二人合伙做點買賣,因為管仲家境貧寒就出資少些,鮑叔牙出資多些.生意做的還不錯,可是有人發(fā)現(xiàn)管仲用掙的錢先還了自已欠的一些債,哈哈!這錢還沒入帳就給花了,現(xiàn)在會計上的名詞叫:坐支,而且私自花錢恐怕離貪污公款罪也不遠了.更可氣的是到年底分紅時,鮑叔牙分給他一半的紅利,他也就接受了.
這可把鮑叔牙手下的人氣壞了,有個人對鮑叔牙說,他出資少,平時他開銷又大,年底還照樣和您平分效益,顯然他是個十分貪財?shù)娜耍沂枪苤俚脑?,我一定不會厚著臉皮接受這些錢的.鮑叔牙斥責他手下道:你們滿腦子里裝的都是錢,就沒發(fā)現(xiàn)管仲的家里十分困難嗎?他比我更需要錢,我和他合伙做生意就是想要幫幫他,我情愿這樣做,此事你們以后不要再提了.
二、一起充軍
后來這哥倆又一起充了軍,二人更是相依為命.有一次齊國和鄰國開戰(zhàn),雙方軍隊展開了一場大撕殺,沖鋒的時侯管仲總是躲在最后,跑得很慢,而退兵的時候,管仲卻跟飛一樣的奔跑.當兵的都恥笑他,說他貪生怕死,領(lǐng)兵的想殺一儆百拿管仲的頭嚇呼那些貪生怕死的士兵.
關(guān)鍵時刻又是鮑叔牙站了出來(此時鮑已當上了軍官,不過我想也就是個連長一類的基層干部吧?。┧婀苤俎q護道:管仲的為人我是最了解不過了,他家有80多歲的老母親無人照顧,他不能不忍辱含羞地活著以盡孝道.管仲聽了鮑叔牙的這番話,感動的流下了熱淚,他哭訴道:生我的是父母,而了解我管仲的,唯有鮑叔牙啊!
過了兩年多,管仲的老母病逝,他心中沒了牽掛,這才踏下心來為齊國效命,果然是比誰都作戰(zhàn)英勇,很快就得到了提撥重用.
三、各為其主
后來齊襄公的弟弟公子糾發(fā)現(xiàn)管仲是個人才,便要他當了自已的謀士,也就是參謀長一類的官吧.而鮑說牙呢,也偏偏被齊襄公的另一個弟弟公子小白看中,拜其為軍師.兩個好朋友各自輔助一個公子,干的很賣力氣.可是好景不長,昏庸的齊襄公總是疑心他兩個同父異母的弟弟要篡奪他的王位.就讓手下的人找機會干掉公子糾和公子小白.這兩個公子聽到了風(fēng)聲,公子糾帶著管仲就跑到了魯國的姥姥家去了,公子小白也跟著學(xué),他帶著鮑叔牙也跑到了莒國的姥姥家避難去了.
公元前686年的冬天,暴虐的齊襄公被手下的將士殺死,立他的一個弟弟公孫無知為齊國君王,你聽聽這名子——公孫無知,肯定是個笨蛋吧!就這么一個人當了君王沒幾個月,就也被手下大臣給殺掉了,齊國當時是一片混亂.
流亡在莒國的公子小白和寄居在魯國的公子糾得到消息后,都覺得自已繼成王位的機會來了,急忙打點行裝,要回國爭奪王位.
1,高山流水
春秋時期有位出色的音樂家伯牙。他精于彈琴,據(jù)說他彈琴連吃草的馬也 會抬頭傾聽。而當時最懂伯牙琴技之妙的,莫過于鐘子期。
伯牙用琴表現(xiàn)高山情懷,鐘子期 聽后說:“善哉,峨嵋兮若泰山。”用琴聲表現(xiàn)流水的情調(diào)時他聽后說:“善哉,洋洋兮 若江河?!?/p>
后來,鐘子期因病逝世,伯牙就悲痛欲絕的摔破了琴,扯斷了弦,發(fā)誓終生不再 彈琴。——伯牙摔琴謝知音。
2,馬克思與恩格斯的友誼
馬克思主義的兩位創(chuàng)始人馬克思和恩格斯自1844年在巴黎結(jié) 識時起,兩個人共同為國際共產(chǎn)主義運動努力奮斗,在斗爭中結(jié)下真誠而無私的友誼。
40年 間,他們精誠合作,親密無間在一切重大問題的看法上保持了高度一致,共同撰寫了許多科 學(xué)社會主義經(jīng)典著作。
即使分居兩地,也通信聯(lián)系,交流思想感情,相互支持。兩個人都為 結(jié)識對方而自豪,他們的友誼超越了一切古人,成為國際共產(chǎn)主義運動史上的佳話。
3,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魯迅與瞿秋白相識于1932年春夏之間,彼此一見如故,十分相契 。從此后他們?yōu)橥苿痈锩幕\動而并肩戰(zhàn)斗,結(jié)下深厚友誼。在白色恐怖中,
瞿秋白避難 于魯迅家中,后魯迅為瞿秋白安置住處,讓他用白之的筆名發(fā)表雜文。魯迅曾親筆題寫了由 瞿秋白擬寫的對聯(lián)“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當以同懷視之”贈給瞿秋白。
在瞿秋白就義后 ,他仍堅持抱病為之友編印《海上述林》,以此表達深切的悼念。
4,管鮑之交
春秋時,齊國的管仲與鮑叔牙是好朋友,但是兩人各事其主。后鮑叔牙侍 奉的公子小白為被立為齊桓公,鮑叔牙卻向齊桓公薦管仲為相而自己甘居其下。
在管仲的輔 佐下,齊國日益強大,最終成為“九分諸侯,一匡天下”的霸王。成功后的管仲十分感慨地 說:“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p>
5,范仲淹與王質(zhì)
北宋的范仲淹因主張改革,惹怒了朝廷,被貶去穎州。當范仲淹卷起鋪蓋離京時,一些平日與他過從甚室的官員,生怕被說成是朋黨,紛紛避而遠之。
有個叫王質(zhì)的官員則不然,他正生病在家,聞訊后,立即抱病前去,大搖大擺地將范仲淹一直送到城門外。在那一人犯罪株連九族的封建社會里,王質(zhì)能做到不計個人利害得失,
真誠待友,和那些見利忘義之徒相比較,實在是難能可貴的。對范仲淹來說,誰是真朋友,誰是假朋友,此時此刻,也就一清二楚了。
【東道之誼】:dōng dào zhī yì,東道:主人。誼:情誼。指主人的情誼。作賓語;用于接待外地朋友。
【高情厚誼】:gāo qíng hòu yì,誼:交情。高盛的情意,深厚的友誼。作賓語、定語;指情意深。
【袍澤之誼】:páo zé zhī yì,袍澤:長袍與內(nèi)衣,泛指軍隊中的同事。指軍隊中同事的交情、友誼。作賓語;指戰(zhàn)友感情。
【地主之誼】:dì zhǔ zhī yì,地主:當?shù)氐闹魅?;誼:義務(wù)。住在本地的人對外地客人的招待義務(wù)。作賓語;用于接待外地朋友。
【莫逆之交】:mò nì zhī jiāo,莫逆:沒有抵觸,感情融洽;交:交往,友誼。指非常要好的朋友。作賓語;指好朋友。
【許友以死】:xǔ yǒu yǐ sǐ,許:應(yīng)許。朋友以死相許。形容重友誼。作謂語、定語;指重友情。
【管寧割席】:guǎn níng gē xí,管寧:人名;席:坐臥用的編織物。比喻朋友間的情誼一刀兩斷,中止交往。
【白首同歸】歸:歸向、歸宿.一直到頭發(fā)白了,志趣依然相投.形容友誼長久,始終不渝.后用以表示都是老人而同時去世. 【道義之交】交:交情,友誼.有道德有正義感的交往和友情.指互相幫助,互相支持的朋友. 【高情厚誼】誼:交情.高盛的情意,深厚的友誼. 【恨相見晚】后悔彼此建立友誼太遲了.形容新結(jié)交而感情深厚.同“恨相知晚”. 【莫逆之交】指非常要好或情投意合的朋友. 【傾蓋如故】偶然結(jié)識的新朋友卻像友誼深厚的舊故交一樣. 【深情厚誼】深厚的感情和友誼. 【深情厚意】深厚的感情和友誼. 【生死不渝】渝:改變.無論活著還是死去都不會改變.形容對理想、信念、友誼、盟約等忠貞不移. 【叨在知己】叨:謙詞,表示辱沒他人,自覺慚愧;知己:友誼深厚的朋友.有愧于作為您的知己朋友. 【萬古長青】萬古:千秋萬代.青:存.萬古長青:千秋萬代都像松柏一樣永遠蒼翠.比喻崇高的精神或深厚的友誼永遠不會消失. 【刎頸之交】“刎頸”,割脖子.“交”,交情,友誼.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難的朋友. 【相視莫逆】莫逆:彼此情投意合,非常相好.形容彼此間友誼深厚,無所違逆于心. 【心照情交】心意投合,相知有素的友誼.同“心照神交”. 【情同手足】關(guān)系如手與腳,一日離不開;比喻情誼深厚,如同兄弟一樣. 【莫逆之交】指非常要好或情投意合的朋友. 【忘年之交】忘年:指不拘年歲、輩分.忘年之交:年齡不相當?shù)娜怂Y(jié)成的深厚友誼.。
1、知音之交–伯牙子期(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應(yīng)該算友情的最高境界了。高山流水是兩個人友誼的典故
春秋時代,有個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藝高超,是當時著名的琴師。俞伯牙年輕的時候聰穎好學(xué),曾拜高人為師,琴技達到水平,但他總覺得自己還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現(xiàn)對各種事物的感受。伯牙的老師知道他的想法后,就帶他乘船到東海的蓬萊島上,讓他欣賞大自然的景色,傾聽大海的波濤聲。伯牙舉目眺望,只見波浪洶涌,浪花激濺;海鳥翻飛,鳴聲入耳;山林樹木,郁郁蔥蔥,如入仙境一般。一種奇妙的感覺油然而生,耳邊仿佛咯起了大自然那和諧動聽的音樂。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彈奏,音隨意轉(zhuǎn),把大自然的美妙融進了琴聲,伯牙體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境界。老師告訴他:“你已經(jīng)學(xué)了?!?/p>
一夜伯牙乘船游覽。面對清風(fēng)明月,他思緒萬千,于是又彈起琴來,琴聲悠揚,漸入佳境。忽聽岸上有人叫絕。伯牙聞聲走出船來,只見一個樵夫站在岸邊,他知道此人是知音當即請樵夫上船,興致勃勃地為他演奏。伯牙彈起贊美高山的曲調(diào),樵夫說道:“真好!雄偉而莊重,好像高聳入云的泰山一樣!”當他彈奏表現(xiàn)奔騰澎湃的波濤時,樵夫又說:“真好!寬廣浩蕩,好像看見滾滾的流水,無邊的大海一般!”伯牙興奮色了,激動地說:“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边@個樵夫就是鐘子期。從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成語“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樂優(yōu)美。
2、管鮑之交--管仲和鮑叔牙
意思:春秋時,齊人管仲和鮑叔牙相知最深。后常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
管仲:春秋時齊國政治家。名夷吾,字仲,亦稱管敬仲。據(jù)說他早年經(jīng)營商業(yè),后從事政治活動。在齊國公子小白(即齊桓公)與公子糾爭奪君位的斗爭中,管仲曾支持公子糾。小白取得君位后,不計前嫌,重用管仲;管仲亦輔佐齊桓公,施行改革。在政治上,他推行國、野分治的參國伍鄙之制,即由君主、二世卿分管齊國,并在國中設(shè)立各級軍事組織,規(guī)定士、農(nóng)、工、商各行其業(yè);在經(jīng)濟上,實行租稅改革,對井田“相地而衰征”(見先秦租稅),并采取了若干有利于農(nóng)業(yè)、手工業(yè)發(fā)展的政策。
鮑叔牙:又稱鮑叔,春秋時齊國大夫,以知人著稱。少時與管仲友善,曾一起經(jīng)商。齊襄公亂政,鮑叔牙隨公子小白出奔至莒國,管仲則隨公子糾出奔魯國。齊襄公被殺,糾和小白爭奪君位,小白得勝即位,即齊桓公?;腹艄苤伲U叔牙知道管仲之賢,舉薦管仲替代自己的職位,而自己則甘居于管仲之下,齊國因為管仲的治理而日漸強盛。
八拜之交 白首同歸 道義之交 高情厚誼 恨相見晚 恨相知晚 莫逆之交 傾蓋如故 深情厚誼 深情厚意 生死不渝 叨在知己 萬古長青 刎頸之交 相視而笑,莫逆于心 相視莫逆 心照情交 心照神交
有關(guān)親情、友誼的成語
寸草春暉 cùn cǎo chūn huī 小草微薄的心意報答不了春日陽光的深情。比喻父母的恩情,難報萬一。 唐·孟郊《游子吟》詩:“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范張雞黍 fàn zhāng jī shǔ 范:范式。張:張劭。雞:禽類。黍:草本植物,指黍子。范式、張劭一起喝酒食雞。比喻朋友之間含義與深情。 《后漢書·范式傳》載:“范式字巨卿……與汝南張劭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歸鄉(xiāng)里?!斯部似谌?。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請設(shè)饌以候之。”
北風(fēng)之戀 běi fēng zhī liàn 比喻對故土的懷念之情。 《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胡馬依北風(fēng),越鳥巢南枝?!?
比翼雙飛 bǐ yì shuāng fēi 比喻夫妻情投意合,在事業(yè)上并肩前進。比翼,翅膀挨著翅膀。雙飛,成雙的并飛。 《爾雅·釋地》:“南方有比翼鳥焉,不比不飛,其名謂之鶼鶼?!?居里夫婦在科學(xué)征途上~。
“高山流水”典故最早見于《列子·湯問》。在人們的用典實踐中,這一典故逐漸發(fā)展出七十余個典形和樂曲高妙、相知可貴、知音難覓、痛失知音、閑適情趣等典義,還存在典故反用現(xiàn)象。[1]
《高山流水》[2] ,漢族古琴曲,屬于中國十大古曲之一。傳說先秦的琴師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彈琴,樵夫鐘子期竟能領(lǐng)會這是 描繪“峨峨兮若泰山”和“洋洋兮若江河”。伯牙驚道:“善哉,子之心而與吾心同?!辩娮悠谒篮螅劳词е?,摔琴絕弦,終身不彈,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樂曲高妙。后世分為《高山》、《流水》二曲;另有同名箏曲《高山流水》,與古琴曲無傳承關(guān)系。[3]
孫 敬 懸 梁 孫敬是西漢人,幼年時父親死去,家里很窮,但他立志發(fā)憤讀書,抓緊一切時間學(xué)習(xí)。
孫敬讀起書來不分晝夜,十分疲勞,晚上讀書時常打瞌睡。為了預(yù)防自己睡過去,他用繩子將自己的頭發(fā)吊在梁上。
每當他低頭打瞌睡時,就會因頭發(fā)被緊緊拉住而疼醒。這樣,就不會因打瞌睡而影響學(xué)習(xí)了。
孫敬憑借艱苦不懈的努力,終于取得了很大的成績,長大后成了西漢的大學(xué)問家。 古人“頭懸梁”、“錐刺骨”,勤奮讀書的故事歷來被人們頌揚和學(xué)習(xí)。
讀了這個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啟發(fā)?俗話說:“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在平常的學(xué)習(xí)中,你做到珍惜時間了嗎? 鑿 壁 借 光 匡衡是西漢人,幼年時十分喜歡學(xué)習(xí),常常手不離書。
可是,他家太窮,連買燈油和蠟燭的錢都沒有,晚上無法讀書。為此他十分苦惱。
匡衡的鄰居是個富戶,他家晚上燈火通明。他請求到鄰居家借光讀書,可是被拒絕了。
怎么辦呢?這天,小匡衡終于有了主意:在墻上打個洞,燈光不就可以從洞孔里照過來嗎?于是,他拿來一把鑿子,偷偷在墻壁打了一個洞。這樣,匡衡每天晚上在洞孔下借著照射過來的光線,努力讀書學(xué)習(xí)。
匡衡借著隔壁漏過來的燈光看書,是多么的勤奮好學(xué)呀!看看匡衡,想想自己,我們現(xiàn)在有這么好的條件更應(yīng)該好好珍惜。只要我們發(fā)揚匡衡“鑿壁借光”的學(xué)習(xí)精神,就一定能學(xué)有所成,將來為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
聞 雞 起 舞 晉代的祖逖是個胸懷坦蕩、具有遠大抱負的人。青年時代,祖逖和幼時的好友劉琨一起擔任司州主簿。
倆人常常同床而臥,同被而眠,希望共同建功立業(yè),復(fù)興晉國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夢中聽到公雞的鳴叫聲,他一腳把劉琨踢醒,對他說:“別人都認為半夜聽見雞叫不吉利,我不這樣想,這是在催促咱們起床練劍啊?!眲㈢廊煌?。
于是他們每天雞叫后就起床練劍。功夫不負有心人,經(jīng)過長期的刻苦學(xué)習(xí)和訓(xùn)練,他們終于成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寫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帶兵打勝仗。
祖逖被封為鎮(zhèn)西將軍,實現(xiàn)了他報效國家的愿望;劉琨做了都督,兼管并、冀、幽三州的軍事,也充分發(fā)揮了他的文才武略。 祖逖為了使自己能夠早起練習(xí)武藝,就以雄雞報曉的方式提醒自己起床習(xí)武。
后人以“聞雞起舞”這個成語比喻有志之人,能夠及時奮發(fā)自勵。人生在世,想要有所成就,就得勤奮苦練。
勤學(xué)評點: 蠶吐絲 蜂釀蜜 人不學(xué) 不如物 昔仲尼 師項橐 古圣賢 尚勤苦 長知識 多讀書 身雖勞 猶苦讀 頭懸梁 錐刺股 有恒心 磨鐵杵 惜光陰 聞雞舞 學(xué)無涯 不停步 經(jīng)典鏈接: ●閑暇出于精勤,恬適出于只懼。無思出于能慮,大膽出于小心。
閑暇自精勤中來,恬適出于危懼,沒有煩惱自能多慮中得來,大膽自小心中得來。 --《格言聯(lián)璧》 ●日日行,不怕千萬里。
常常做,不怕千萬事。天天走路不怕路途遙遠,天天做事則不怕事情繁多。
--《格言聯(lián)璧》 ●“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笔聵I(yè)或?qū)W業(yè)的成功在于奮發(fā)努力,勤勉進取。
太貪玩,放松要求便會一事無成;做人行事,必須謹慎思考,考慮周詳才會有所成就。任性、馬虎、隨便只會導(dǎo)致失敗。
——韓愈 ●好學(xué)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 譯:勤奮好學(xué)就接近智,做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就接近仁,懂得了是非善惡就是勇的一種表現(xiàn)。
——《中庸》 ● “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曼曼:同“漫漫”,漫長。
修遠:長遠。求索:原指尋找天宮,意指尋求未來的道路。
----戰(zhàn)國?楚?屈原《離騷》 ●學(xué)不可以已。譯:學(xué)習(xí)是不可以停止的。
——《荀子》 ●“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鍥:用刀刻。
舍:放棄。金:鐘鼎。
石:碑石。鏤:雕刻。
----《荀子?勸學(xué)》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譯:天體運行強健有力,君子應(yīng)該發(fā)奮圖強而不停息。
----《周易?乾象》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弊g: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人類的知識是無限的。
——《莊子》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譯:年輕時不努力學(xué)習(xí),年老了只能后悔、嘆息。
——《漢樂府?長歌行》 ● “亦欲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天人:自然和社會。
立志要探究自然和社會發(fā)展的規(guī)律,通曉古今變化的道理,創(chuàng)立一家學(xué)說。 ----《漢書?司馬遷傳》 ●“學(xué)之廣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p>
譯:學(xué)問的淵博在于學(xué)習(xí)時不知道厭倦,而學(xué)習(xí)不知厭倦在于有堅定的目標。 ——晉?葛洪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譯:美好的青春年華過去了就不會再來,一天不可能有兩個早晨,要珍惜時光??! ——晉?陶淵明 ●“笨鳥先飛早入林,笨人勤學(xué)早成材。” 譯:飛得慢的鳥兒提早起飛就會比別的鳥兒早飛入樹林,不夠聰明的人只要勤奮努力,就可以比別人早成材。
——《省世格言》 ●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須惜少年時。”金縷衣:用金線刺繡的華美服裝。
泛指華貴的物品。 ----唐?無名氏《雜詩》 ● “一寸光陰一寸金?!?/p>
譯:比喻光陰的珍貴無比。 ----唐?王貞白《白鹿洞二首》 ● “少年易老學(xué)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p>
譯:少年很快就會變成老年,而學(xué)業(yè)要取得成功很困難,所以對一分一秒的時間都必須珍惜。 ----宋?朱熹《勸學(xué)》 ● “莫等閑,白了少年。
學(xué)習(xí)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xué)習(xí)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xué)習(xí)資料、學(xué)習(xí)資訊供大家學(xué)習(xí)參考,如學(xué)習(xí)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xué)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0.22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