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金鄉(xiāng)大蒜還為東漢開國皇帝劉秀的稱帝立下了汗馬功勞呢。
東漢建武元年(公元25年),劉秀率軍西征,路經(jīng)爰戚(現(xiàn)為金鄉(xiāng)縣),適逢疫病流行,許多兵士高燒、頭暈、嘔吐、昏迷,司隸校尉魯恭病亡,葬于山南。軍隊人心惶惶,戰(zhàn)斗力大減,劉秀只得駐兵治療。隨軍醫(yī)生束手無策,聽任疫情在軍中迅速蔓延。劉秀愁腸百結(jié),坐臥不安,仰天長嘆:“天滅我也!”正置危難之際,忽聞一鶴發(fā)童顏老者來獻醫(yī)方。真是喜從天降,劉秀急忙召見。禮讓畢,急不可待地說:“請仙翁賜方!”老者笑而答道:“將軍不聞本地百姓多種大蒜嗎?可高價收取,把它搗碎,取其液,命士兵用以滴鼻,可防此病蔓延;同時將大蒜分與士兵就食,不幾日即可痊愈?!眲⑿懔⒓醋駠谵k理,果然病除。再循老者,不知去向。劉秀對天長揖:“天助我也!”遂發(fā)兵攻取洛陽,稱光武帝。
關(guān)于大蒜的治病療效,民間流傳著一個有趣的傳說。
三國時期,蜀軍軍師諸葛孔明為征服南蠻,率百萬大軍南征擒拿孟獲。豈料孟獲也非等閑之輩,他暗施毒計,把孔明軍隊誘至禿龍洞,此地山嶺險峻,道路狹窄,常有毒蛇出沒,更有瘴氣彌漫,蜀兵皆染瘟疫,面臨不戰(zhàn)自潰、全軍覆沒的危險。
孔明情知不妙, 帶領(lǐng)兵將數(shù)十人前往察看,見此狀乃長嘆道:“吾受先帝之托,興復(fù)漢室,大業(yè)未成,卻臨大難,何以報答先帝之恩?” 說著聲淚倶下。 此時,一老者伏杖迎面而來,孔明叩拜,以求解救之計。
老者道:“此地有啞泉、滅泉、黑泉和柔泉水,人若飲之,無藥可醫(yī),又瘴氣密布,人若觸之,乃可致死。 ”孔明嘆道:“ 蠻軍不滅有負于先帝之托,不如死焉! ” 說罷,欲投崖自盡。
老者急忙制止,授計道:“此去正西數(shù)里,有一隱士,號萬安隱者,草庵前有一仙草名‘韭葉蕓香’,口含一葉,則瘴氣不染。”孔明拜謝,依言而行,果真全軍平安。
孔明征服南蠻, 凱旋回朝后,向一位老郎中求教,才得知“韭葉蕓香”就是家喻戶曉的大蒜。 大蒜又稱胡蒜,味道辛辣,有強烈的刺激性氣味,是烹飪中不可缺少的調(diào)味品,被人們譽為“天然抗生素”。
金鄉(xiāng)是馳名中外的“大蒜之鄉(xiāng)”,“世界大蒜看中國,中國大蒜看金鄉(xiāng)”已達成廣大人們的共識,但說起金鄉(xiāng)大蒜的歷史,這里還真有一段鮮為人知的傳說。
據(jù)史料記載,當時隨著漢王朝的興盛,西域和漢朝的往來也越來越頻繁,主要是當時中亞的烏孫、大宛(今哈薩克、塔吉克、阿富汗地區(qū))和安息帝國(今天的伊朗地區(qū))。但由于匈奴人的隔絕,漢朝和西域的往來曾一度中斷,漢武帝即位后,想和遠在西域的月氏人結(jié)成聯(lián)盟,共同抗擊匈奴。
但西域路途遙遠,而且必須穿過匈奴人控制的地區(qū)才能到達,十分危險,漢武帝于是下令向全國招募自愿出使之人。公元前139年,張騫以郎官身份自告奮勇去應(yīng)募,挑起了出使月氏的重任。
張騫和一個叫甘父的匈奴人,帶著100多人的隊伍和大批禮物,浩浩蕩蕩地從隴西(今甘肅一帶)出發(fā),一直往西方走去。張騫一行一路上風(fēng)餐露宿,飽嘗艱辛。
當他們出了隴西郡的邊塞之后,就進入了匈奴地界,還沒走多遠,他們就被匈奴騎兵發(fā)現(xiàn),強行把張騫等人全部扣留起來。當時由于水土不服,加上匈奴供應(yīng)的一種飯食含毒,張騫一行吃后有70多人都得了重病,渾身浮腫,腹瀉不止,20多人中毒身亡,張騫當時也得了重病,痛苦難忍,但他看到20多名同甘共苦手足情深的兄弟相繼死去,心情特別悲傷。
張騫想起武帝給自己的符節(jié),使命還沒完成,面對兄弟們寧愿挨餓,也不吃匈奴供應(yīng)的飯食,他悲憤交加,淚流滿面的對其他兄弟說:“我們堂堂五尺男兒,怎能違背當初對武王的承諾呢,我們要活下來,一定不要辜負武王對我們的重托?!庇谑撬蛶ьI(lǐng)其他兄弟到房外尋找可以充饑的東西,可是尋找了半天也沒有找到可以吃的東西,只是看到房前房后到處是一墩墩的野菜,因為他們當時被扣在西域三十六國的狐胡國,所以大家叫它“葫草”,但他們第一次見到這野草,不知道是否能吃,無奈之下,張騫對其他的兄弟:“與其挨餓等死,還不如先吃點“葫草”,減少挨餓之苦,再想其他辦法?!?/p>
大家見張騫帶頭吃,也紛紛吃起來,開始一吃“葫草”葉,感到有點辣,但由于大家?guī)滋炀苁?,饑餓實在是難忍,再吃幾口就再也感覺不到辣了。大家食用后,第二天,奇跡出現(xiàn)了,一些兄弟的浮腫減輕了,腹瀉也好了,大家把這“葫草”看成救命草,后來大家索性把“葫草”結(jié)的“葫”也吃了。
“葫草”救了張騫以后,張騫被扣在匈奴十幾年里,他一直把“葫草”帶在身邊,他覺得“葫草”就是自己的救世主,只要每天堅持吃上一口“葫草”,就會化險為夷。公元前127年,張騫帶著心愛的 “葫”回國后,專門派人購買良田,請了當時有名的“田秀才”種植“葫”,但由于北京以北天氣較冷,不適合“葫”的種植,所以產(chǎn)出的“葫”個頭較小,品質(zhì)較差。
物以稀為貴,由于當時他帶來的“葫”種子特別少,所以他把每年收獲的“葫”視為珍寶,只有皇帝才可以享用。后來,孝宣許皇后進宮以后,品嘗到用“葫”做的涼菜,口味非常獨特。
后來老家山陽郡(今金鄉(xiāng))親戚許二進宮,許皇后為了顯示自己在宮中享盡一切榮華富貴,就說自己想吃兩頭 “葫”,讓侍人取來后,許皇后偷偷把這兩頭大蒜讓許二帶走,想讓山陽郡老家的人也品嘗一下這世間珍寶。老家的人怎么能舍得去品嘗皇后親手賜給的“寶貝”呢?他們把這寶貝擺上大堂,每天祭拜。
過了幾個月,他們發(fā)現(xiàn)這“寶貝“長出根來,許二一家人欣喜,認為神仙顯靈,“寶貝”愿意在他們家生根發(fā)芽,他們的家族將會飛皇騰達。許二認為:天地萬物皆土而生,故萬物才能昌盛。
要讓這寶貝能長此以往在此安家,必須為他選一塊良田寶地。許二當時也是山陽郡的大戶,擁有良田千頃,專門請來當時赫赫有名的風(fēng)水先生,先生認為山之陽(今金鄉(xiāng)馬廟、魚山一帶)陽光充足,土地肥沃,風(fēng)調(diào)雨順,最適宜“神仙”在此居住。
許二為此專門劃出良田百頃,舉行了重大的儀式護送“神靈”安家,請了當時最有名氣的“田秀才”“土專家”來伺候這“神靈”,功夫不負有心人,這“神靈”在許二等人的精心呵護下,生長旺盛,次年竟結(jié)出比原來大數(shù)倍的“葫”。飲水不忘挖井人,許二怎么能夠忘記許皇后的恩賜呢?他帶上行李,騎上快馬把最新收獲的“寶貝”送到皇宮,恰巧許皇后正在吃午飯,許皇后看到老家送來的貢品個大皮白,高興地說:“這么大,這哪兒是'葫',像個胖娃娃?!?/p>
說著他隨口品嘗了一下,確實有“葫”的味道,再品一口,她覺得這東西汁鮮味濃、辣味純正、香脆可口,比 “葫”口感好的多。她一邊仔細回味那余味未盡的香味,一邊笑著點頭說:“味道確實不錯!”忽然,她轉(zhuǎn)頭問站在身旁的侍衛(wèi):“這東西叫什么?”。
侍衛(wèi)剛才看到許皇后吃到這貢品的表情,心想這東西肯定很好吃,看到這貢品的性狀,他正專心在算這貢品共用幾瓣呢,許皇后忽然一問,他沒有聽清,認為皇后在問自己在干什么呢,隨口回答:“算~!”“奧,這叫蒜,個頭真大,味道也好,這大蒜也給圣上嘗嘗,確實好!”從此,宮中都管山陽郡盛產(chǎn)的“寶貝”叫“大蒜”。山陽郡的人知道自己的“寶貝”被皇后賜封為“大蒜”,從此山陽郡的人都已“大蒜”為驕傲,更加細心呵護大蒜的成長,所。
糖蒜來歷:相傳,西漢開國公臣張良晚年體弱多病,隱居城父縣張家灣(現(xiàn)在的渦陽縣高公鎮(zhèn)),不再過問政治,每日祭拜神靈,研究食道,探索長壽秘訣。
為什么棄官隱居?實際上是張良當時已幫助劉邦達到目的,再加上病魔纏身,又目睹彭越、韓信等有功之臣的悲慘結(jié)局,聯(lián)想范 、文種興越后的或逃或死,深悟“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忘”的哲理,懼怕既得利益的復(fù)失,更害怕韓信等人的命運落到自己身上,張良乃自請告退, 棄人間萬事,專心修道養(yǎng)精,崇信黃老之學(xué),靜居行氣,欲輕身成仙。當時當?shù)仄毡榉N植大蒜,當?shù)厝似綍r也非常愛吃大蒜,每餐必有蒜,認為能夠長壽,防治百病,還有人認為把大蒜用繩子穿成串,掛在門前可以辟邪。
據(jù)傳,張良因常年吃大蒜,多年纏身的疾病也去除了,甚是歡喜。為了改進大蒜的吃法,張良帶領(lǐng)家人研制糖醋蒜,經(jīng)過幾年的反復(fù)實驗,終于研制出了口感上佳的糖醋蒜,并把自己的研制方法交給大家,張氏一族都學(xué)會了這個技術(shù),味道令人贊不絕口。當時廣泛流傳,極富盛名!后來傳到了呂后耳里,便命人召見張良,進貢糖醋蒜,呂后嘗后甚是喜歡,便問是如何研制的,張良說是用大酒壇悶制而成,口感極佳!于是呂后命張良年年進貢,還把糖醋蒜定為“貢品”。
臘八蒜來歷:翡翠碧玉的臘八蒜是北方的習(xí)俗飲食,尤其在華北地區(qū),在陰歷臘月初八的這天來用醋泡制蒜。不講究器皿,將剝了皮的蒜瓣兒放到一個可以密封的罐子,瓶子之類的容器里面,然后倒入醋,封上口放到一個冷的地方。慢慢地等泡在醋中的蒜就會變綠,最后會變得通體碧綠的,如同翡翠碧玉,就可食用了。
這臘八蒜的來歷跟蒜有關(guān)。據(jù)說臘八蒜的蒜字,和“算”字同音,近年關(guān)了,各家商號要在這天把這一年的收支算出來,可以看出盈虧,其中包括外欠和外債,都要在這天算清楚。但是快要過年了,中國人總講個面子和彩頭,總不能殺到人家家里大喊:“欠債還錢”。于是收債的就會泡上一些臘八蒜送人。欠債的收到了自然心照不宣:年關(guān)了,一年的債務(wù)該清算清算了。
北京城有句民諺:“臘八粥、臘八蒜,放賬的送信兒,欠債的還錢?!庇盟獯妗八恪弊?,以示忌諱,回避這個算賬的“算”。
蒜蓉來歷:平常在家包餃子或者是煮面條,香辣蒜蓉絕對是最好的調(diào)味品。不像生吃大蒜那樣會有氣味,而且也保持了它原有的營養(yǎng)。
學(xué)習(xí)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xué)習(xí)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xué)習(xí)資料、學(xué)習(xí)資訊供大家學(xué)習(xí)參考,如學(xué)習(xí)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xué)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0.13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