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提時 借:管理費用/銷售費用/制造費用/生產成本--職工福利費(按人員所在部門入賬) 貸:應付職工薪酬--職工福利費 開支時 借:應付職工薪酬--職工福利費 貸:庫存現金/銀行存款 擴展資料: 廣義福利與狹義福利 廣義的福利泛指在支付工資、獎金之外的所有待遇,包括社會保險在內。
狹義的福利是指企業(yè)根據勞動者的勞動在工資、獎金,以及社會保險之外的其他待遇。 法定福利與補充福利 法定福利亦稱基本福利,是指按照國家法律法規(guī)和政策規(guī)定必須發(fā)生的福利項目,其特點是只要企業(yè)建立并存在,就有義務、有責任且必須按照國家統(tǒng)一規(guī)定的福利項目和支付標準支付,不受企業(yè)所有制性質、經濟效益和支付能力的影響。
法定福利包括: ① 社會保險。包括生育保險、養(yǎng)老保險、醫(y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yè)保險以及疾病、傷殘、遺屬三種津貼。
② 法定節(jié)假日。按照2013年國務院令644號頒布的《國務院關于修改決定》 ,全年法定節(jié)假日為11天。
③ 特殊情況下的工資支付。是指除屬于社會保險,如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疾病津貼)、產假工資(生育津貼)之外的特殊情況下的工資支付。
如婚喪假工資、探親假工資。 ④工資性津貼,包括上下班交通費補貼、洗理費、書報費等。
⑤ 工資總額外補貼項目: A.計劃生育獨生子女補貼; B.冬季取暖補貼。 補充福利是指在國家法定的基本福利之外,由企業(yè)自定的福利項目。
企業(yè)補充福利項目的多少、標準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企業(yè)經濟效益和支付能力的影響以及企業(yè)出于自身某種目的的考慮。 格式 第一:應是先借后貸,借貸分行,借方在上,貸方在下; 第二:貸方記賬符號、賬戶、金額都要比借方退后一格,表明借方在左,貸方在右。
會計分錄的種類包括簡單分錄和復合分錄兩種,其中簡單分錄即一借一貸的分錄;復合分錄則是一借多貸分錄、多借一貸以及多借多貸分錄。 需要指出的是,為了保持賬戶對應關系的清楚,一般不宜把不同經濟業(yè)務合并在一起,編制多借多貸的會計分錄。
但在某些特殊情況下為了反映經濟業(yè)務的全貌,也可以編制多借多貸的會計分錄。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職工福利 百度百科-會計分錄。
一、稅務上,是為了計算應稅所得額的。
兩個稅種,一是企業(yè)所得稅,各種補貼,按工資薪金入賬,不算職工福利費,可在企業(yè)所得稅前扣除。不走工資補貼的,不得計入工資薪金總額里,需用發(fā)票入賬列支,做為職工福利費,最后職工福利費在工資總額的14%之內準予在企業(yè)所得稅前扣除。
對個人所得稅,計入工資總額的計算個人所得稅。
國稅函2009 3號文件是對稅款計算做的解釋
二、應付職工薪酬,這是會計上為了核算企業(yè)支付給職工或為職工支付的費用核算設立的科目。
只要是支付給職工或者為職工支付,都要歸集到本科目核算。
支付給職工的工資薪金,直接在工資表中列支,全部計入本科目的工資明細科目
為職工支付的社保,全部計入本科目的各社保明細科目(公司負擔的社保也不能計入工資薪金總額,但是也會在應付職工薪酬-社保-養(yǎng)老保險 明細科目里核算)
為職工支付的各種福利,也應該在本科目的福利費明細科目里歸集核算。
建議你:
國稅、地稅等稅法及實施細則以及種種通知、解釋、函件,這些文件里的內容,你用來計算申報繳納稅款。
至于涉及的會計科目,這屬于做賬,應該按照:《企業(yè)會計準則》《企業(yè)會計準則應用指南》《企業(yè)會計準則附錄-會計科目、報表及主要賬務處理》這類文件、法規(guī)來指導學習。
不要用會計準則類文件來質疑稅務申報計算,也不要用稅務文件來質疑會計處理賬務。
一、工會經費中可否列支職工福利? (一)可以列支職工福利,但是,福利有列支標準的。
(二)工會經費開支范圍有具體規(guī)定。 工會經費開支范圍包括:困難補助費、員工福利費、競賽活動費、員工表彰費、福利設施費、文體活動費、教育參觀費、管理經費和上繳經費。
1、員工福利費:核算員工的生日補貼費、員工結婚賀禮費、除個人辭職外的調離及退休員工的紀念品費、重大節(jié)日向員工發(fā)放的慰問品(金)費、直系親屬亡故、對生病員工的探視費、行政和工會領導的家訪費、對公司老領導的拜訪費等。 “員工福利費”中開支的共性費用暫定如下標準: 員工生日補貼80元/人 員工結婚賀禮費200元/人 員工退調紀念品費200元/人 員工直系親屬亡故200元/人 重大節(jié)日慰問員工費100-200元/每節(jié)日 2、困難補助費:核算對享受“低保”家庭的員工和因病致貧、大病困難、治療期間的工傷或其它原因造成暫時困難的員工的補助費。
3、競賽活動費:核算工會組織的和配合行政工作組織的勞動競賽、知識競賽、技能評比和有關安全、環(huán)保、生產、消防等各種專項專題教育活動所需的開支及獎品。 4、員工表彰費:核算對公司優(yōu)秀員工、崗位能手、生產標兵和做出突出貢獻人員的表彰費用。
5、福利設施費:核算各類福利設施、資產、工具器具等有形資產、設施的費用開支。 6、文體活動費:核算組織文體活動所需費用和購置文體活動器材費。
7、教育參觀費:核算組織員工參觀、展覽、觀影的費用。 8、管理經費:核算工會管理所需的賬簿、表冊、文具等辦公費用和兼職管理人員的補貼費用;核算工會“銀行存款”賬戶的利息收入(沖減本科目)。
9、上繳經費:核算按上級工會規(guī)定按標準上繳的工會經費。 二、收支在哪個科目核算? 1、如果單獨設立工會帳: (1)取得工會收入,計入“經費收入”科目。
(2)發(fā)生工會支出,計入“經費支出”科目。 2、如果不單獨設立工會帳: (1)提取工會經費時,計入“管理費用--工會經費”科目。
(2)發(fā)生工會支出,計入“其他應付款--工會經費”科目。
借:制造費用/生產成本/管理費用
貸:應付職工薪酬-職工福利
借:應付職工薪酬-職工福利
貸:現金
應付職工薪酬是企業(yè)根據有關規(guī)定應付給職工的各種薪酬,按照“工資,獎金,津貼,補貼”、“職工福利”、“社會保險費”、“住房公積金”、“工會經費”、“職工教育經費”、“解除職工勞動關系補償”、"非貨幣性福利"、"其它與獲得職工提供的服務相關的支出" 等應付職工薪酬項目進行明細核算。
擴展資料
一、企業(yè)應當在職工為其提供服務的會計期間,將應付的職工薪酬確認為負債,除因解除與職工的勞動關系給予的補償外,應當根據職工提供服務的受益對象,分別下列情況處理:
(一)應由生產產品、提供勞務負擔的職工薪酬,計入產品成本或勞務成本。
(二)應由在建工程、無形資產負擔的職工薪酬,計入建造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成本。
(三)上述(一)和(二)之外的其他職工薪酬,計入當期損益。
二、企業(yè)為職工繳納的醫(yī)療保險費、養(yǎng)老保險費、失業(yè)保險費、工傷保險費、生育保險費等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應當在職工為其提供服務的會計期間,根據工資總額的一定比例計算,并按照準則第四條的規(guī)定處理。
三、企業(yè)在職工勞動合同到期之前解除與職工的勞動關系,或者為鼓勵職工自愿接受裁減而提出給予補償的建議,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應當確認因解除與職工的勞動關系給予補償而產生的預計負債。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應付職工薪酬
1、關于工會經費發(fā)放職工福利的會計分錄
借:其他支出
貸:現金(或銀行存款)
2、用返還的工會經費部分發(fā)福利要不要交稅?
在工會會計制度中,關于工會經費的使用,如下:
第三十九條 支出是指工會為開展各項工作和活動所發(fā)生的各項資金耗費及損失。支出按照功能分為職工活動支出、維權支出、業(yè)務支出、行政支出、資本性支出、補助下級支出、事業(yè)支出、其他支出。
(一)職工活動支出指工會為會員及其他職工開展教育、文體、宣傳等活動發(fā)生的支出。 (二)維權支出指工會直接用于維護職工權益的支出。
(三)業(yè)務支出指工會培訓工會干部、加強自身建設及開展業(yè)務工作發(fā)生的各項支出。 (四)行政支出指工會為行政管理、后勤保障等發(fā)生的各項日常支出。
(五)資本性支出指工會從事建設工程、設備工具購置、大型修繕和信息網絡購建而發(fā)生的實際支出。
(六)補助下級支出指工會為解決下級工會經費不足或根據有關規(guī)定給予下級工會的各類補助款項。
(七)事業(yè)支出指工會對獨立核算的附屬事業(yè)單位的補助和非獨立核算的附屬事業(yè)單位的各項支出。
(八)其他支出指各級工會除職工活動支出、維權支出、業(yè)務支出、行政支出、資本性支出、補助下級支出、事業(yè)支出以外的各項支出。
所以嚴格意義上說,用工會經費發(fā)放職工福利,則是不太正常的。
從個人所得稅的法理上來講,應該繳納個人所得稅。
但在目前中的現實環(huán)境下,稅務機關不太重視這方面,或者說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沒有認真對待,因此,稅務風險不高。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44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