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會計分錄,首先需要分清業(yè)務涉及哪個科目,而會計科目絕大部分就是其漢字本身的意思,如“應收賬款”——應該收取的貨款或勞務費;“實收資本”——實際收到的注冊資本;“應交稅費”——應該交給國家的稅金和教育費附加等……即前輩們把一句中國話整理成類似成語的4、5個漢字詞組。
看到經濟業(yè)務把他縮略成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詞組——會計科目后,分析其各自屬于資產類,還是權益類……然后根據(jù)“①資產、成本、費用類:增加記借方,減少記貸方;②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類:增加記貸方,減少記借方(資產中特例:如“累計折舊”等抵減性質賬戶正好與資產類特征相反:增加記貸方,減少記借方)”及各自是增加還是減少,分別把科目放在借方或貸方。 作為從業(yè)考試來說,分錄中的金額一般非常好確定。
如:2008年6月30日,企業(yè)購入原材料10 000元,其中8 000元以銀行存款支付,余款暫欠。材料已驗收入庫。
購入原材料,使“原材料”增加了l0 000元;以銀行存款支付,導致“銀行存款”減少了8 000元;余款暫欠,即剩下的2000元貨款應該付給人家而沒給,導致“應付賬款”增加了2 000元。(我們現(xiàn)在是購買方,所以應該掏錢?。嬁颇看_定了再把方向確定即可,“原材料”屬于資產類,其增加記借方;“銀行存款”屬于資產類,其減少記貸方;“應付賬款”屬于負債類,和資產類方向正好相反,增加記貸方。
借:原材料 10000 貸:銀行存款 8000 應付賬款 2000。
一:聯(lián)想與分類記憶。翻開教材會計科目表里面的會計科目有幾十個,雖然已經按照經濟業(yè)務的內容分成了六大類,但是想要快速記住會計從業(yè)資格考試里面??嫉目颇?,還是不容易的,需要進一步細化分類。例如將資產類又分為貨幣資金類,其中包括有三個:庫存現(xiàn)金、銀行存款、其他貨幣資金。庫存現(xiàn)金就是出納保管的企業(yè)保險柜里面的錢,銀行存款就是開戶銀行里面的錢,而其他貨幣資金就是存放在其他地方的錢,就先這樣通俗去理解,聯(lián)想記憶。當然后面還可以分為債權類,固定資產類等等。
二:對比換位思考記憶。有應收及預付的就會有應付及預收的。這樣能記住資產的債權和負債中的相關的債務了。有經濟利益的流入,就有收入收益類;就有經濟利益的流出,就有費用支出類,統(tǒng)稱叫損益類。
三:畫圖舉例記憶。這種方法適合所有者權益類科目的記憶。例如有2位股東各出資50萬注冊了一家公司,那么這家公司的注冊資本就是100萬,其中2位股東各自持股50%,這就叫實收資本,即占注冊資本份額的部分。幾年后公司擴大規(guī)模,想增資,于是又有一位新的股東想加入,出資60萬增資后的注冊資本是150萬,那么這樣新股東其實投了60萬,只是其中50萬享有份額,多投了10萬,這就是資本公積。那公司每年都在盈利賺錢,都分給股東嗎?不是。要交所得稅啊,交完稅呢?再都分給股東嗎?還不是,要留一部分作為企業(yè)的風險發(fā)展基金,也叫盈余公積。今年一年賺的錢都叫本年利潤,開業(yè)至去年年底累計賺的就叫利潤分配,簡單講就是歷年的利潤是利潤分配,當年的利潤就是本年利潤,12月31號這天,本年利潤也要成為利潤分配,因為第二天就是新的本年利潤了。
以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為基礎,
會計分錄為輔助,橫、縱、交叉記憶。
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其實天然的把會計科目進行了很好的分類和邏輯排序,包含內在的邏輯關系,方便整體了解科目分布。
對方才有應付賬款
有其他應收款
對方才有其他應付款
有預付賬款對方才有預收賬款
有應付股利才有應收股利
很多資產負債類科目其實都是嚴格成對出現(xiàn)的。記住一個和業(yè)務性質,另外一個方向就好記憶了。
3、交叉記憶是指利用常用分錄對應關系來記憶。通過記憶對應分錄,既理解了科目本身,又比單記更加容易記憶科目。在記憶科目的同時也記住了業(yè)務處理。例如減值準備和壞賬準備賬戶。這些對應賬戶往往跨越了資產債務的分類,類型多樣,甚至借貸雙方跨越了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稱之為交叉。
一,給你介紹一下盡快記憶會計科目的學習方法吧:
1)熟記常用科目名稱及其屬于哪一大類;
2)記住會計恒等式,并理解“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的基本原理;
3)理順借貸代表的意義并且明確各科目之間的對應關系;
4)對于同類的經濟業(yè)務,應多做練習以更好地理解和鞏固,并勤于思考為什么這樣做。
二,多做些會計分錄相關試題,可以幫助你理解記憶會計科目。
先熟悉會計科目表里面一些常用的科目,然后了解每個賬戶的結構,最后再多做一些習題。
這個里面是新的會計科目表,希望對你有幫助:
三,每個會計科目核算的經濟內容是不同的,會計科目按其反映的經濟內容,可以分為五大類:資產類、負債類、所有者權益類、成本類、損益類五類。每一大類會計科目可按一定的標準再分為各小類。
1)資產類科目,按資產的流動性分為反映流動資產的科目和反映非流動資產的科目。反映流動資產的科目有“現(xiàn)金”、“原材料”、“庫存商品”、“應收賬款”等科目;反映非流動資產的科目有“長期股權投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 2)負債類科目,按負債的償還期限分為反映流動負債的科目和反映長期負債的科目。反映流動負債的科目有“短期借款”、“應付賬款”、“應交稅金”等科目;反映長期負債的科目有“長期借款”、“應付債券”、“長期應付款”等科目。 3)所有者權益類科目,按權益的形成和性質可分為反映資本的科目和反映留存收益的科目。反映資本的科目有“實收資本”和“資本公積”科目;反映留存收益的科目有“盈余公積”、“本年利潤”、“利潤分配”等科目。 4)成本類科目,主要反映企業(yè)在生產產品和提供勞務過程發(fā)生的成本的科目,如“生產成本”、“制造費用”及“勞務成本”科目。 5)損益類科目:反映企業(yè)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取得的各項收入和發(fā)生的各項費用的科目。收入類科目,如“主營業(yè)務收入”、“其他業(yè)務收入”;費用類科目,如“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營業(yè)費用”、“所得稅”等科目。
會計科目背誦順口溜:
以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為基礎,會計分錄為輔助,橫、縱、交叉記憶。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其實天然的把會計科目進行了很好的分類和邏輯排序,包含內在的邏輯關系,方便整體了解科目分布。
對方才有應付賬款,有其他應收款,對方才有其他應付款,有預付賬款對方才有預收賬款,有應付股利才有應收股利,很多資產負債類科目其實都是嚴格成對出現(xiàn)的。記住一個和業(yè)務性質,另外一個方向就好記憶了。
交叉記憶是指利用常用分錄對應關系來記憶。通過記憶對應分錄,既理解了科目本身,又比單記更加容易記憶科目。在記憶科目的同時也記住了業(yè)務處理。
擴展資料:
會計科目表簡介:
會計科目表,是指按照經濟業(yè)務的內容和經濟管理的要求,對會計要素的具體內容進行分類核算的會計科目所構成的集合。
會計科目按其所提供信息的詳細程度及其統(tǒng)馭關系不同,又分為總分類科目和明細分類科目。
總分類科目是對會計要素具體內容進行總括分類,提供總括信息的會計科目,如“應收賬款”、“原材料”等科目。
明細分類科目是對總分類科目作進一步分類、提供更詳細更具體會計信息科目,如“應收賬款”科目按債務人名稱設置明細科目,反映應收賬款具體對象。
參考資料:
搜狗百科會計科目表
要想快速掌握會計分錄的正確應用,不能靠死記硬背,也不能以某一會計教材給出的舉例分錄來作為萬能的金鑰匙。我上學的時候,老師和我們講的方法是:
1、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
2、結合經濟業(yè)務來來捋順各科目之間的對應關系
3、把所有的經濟業(yè)務歸類,找出各類經濟業(yè)務涉及的會計科目,搞清在哪里用那些會計科目進行賬務處理
4、聯(lián)系會計準則,結合會計科目弄清各科目核算的內容
5、重點的掌握資產減值、公允價值變動、遞延稅項、或有負債等賬務處理
6、理清成本歸集與分配、成本結轉、損益結轉、各項稅費的計提與核算
7、多做一下賬務處理練習,強化記憶內容
就說這么多吧,希望能幫到你
想快速記住會計知識,最好的辦法就是自己總結,看書時做做筆記,把一些問題歸歸類。例如,在學習資產減值問題時,可以自己對比總結一下,固定資產折舊和減值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怎么使用這兩個近似的科目;再如,經營租賃和融資租賃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
下面就是我的一個筆記摘錄,供參考吧。
融資租賃與經營租賃的區(qū)別和共同點:
1)融資租賃所有權可以轉移,經營租賃則不可
2)前者要求出租的資產在開始租賃前使用年限不能超過全新時該資產使用年限的
區(qū)別 大部分,后者沒有此要求
3)在會計處理上,融資租賃承租人對租入資產計提折舊,出租人停止計提
4)經營租賃要對售后租回合同中特殊余額做披露
1)披露要求基本相同 未確認的租賃費用余額
相同 分攤未確認費用所采用的方法
2)承租人租賃費用分攤方式基本一致,均可采用直線法(平均年限法)
3)或有租金和初始費用,確認為當期費用(或收入)
會計業(yè)務或知識不是靠記住(背下來)就能掌握和提高的,會計實際上是一門技術,與車工、銑工差不多,只是工人加工對象是材料,會計加工對象是數(shù)據(jù)。
所以會計知識要靠實踐才能掌握和牢固。在日常會計處理中經常會遇到書本上根本沒有涉及的事情,或者說會計業(yè)務是不斷變化的,除了基本規(guī)范和原理外,會計實務的處理需要積累,甚至需要智慧。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jù)《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48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