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是一個東南低,西北高的坡地形,溫度最高的是紅河州河口縣,2008年5月28日,極端最高氣溫39.0℃,最冷的是迪慶州的德欽,年平均氣溫4.7℃,最低氣溫-27.4℃,所以說,云南最熱的時候達到39.0℃,但是各地氣溫差距太大,具體要看在哪個地方了。
云南現(xiàn)在目前只有部分地區(qū)是不能去旅游的,昆明,大理麗江等旅游景點都是開放的,七月來云南是很不錯的,天氣不冷不熱,花開的季節(jié)總是顯得到處都格外漂亮,也別有一番風味,云南地域比較大,像德宏臨滄一些邊界線疫情可能稍微嚴重一點,其他地方影響并不大,所以可以放心旅游
云南全省氣候類型豐富多樣,有北熱帶、南亞熱帶、中亞熱帶、北亞熱帶、南溫帶、中溫帶和高原氣候區(qū)共7個氣候類型。
兼具低緯氣候、季風氣候、山原氣候的特點,氣候的區(qū)域差異和垂直變化十分明顯。南部的西雙版納屬熱帶季風氣候,日照充足,雨量充沛,一年內(nèi)分干季和濕季,年平均氣溫在21℃。干季從11月至翌年4月,濕季從5月至10月。終年無霜雪。年霧日達108—146天。
8月份云南的天氣正處于初暑,還有點熱,莊稼,玉米,土豆,大豆都成熟了是收獲的季節(jié)。
昆明的氣候不如傳說中的四季如春 它的冬天是由于沒有暖氣,所以較外省分是非常冷的,昆明氣候很干燥,皮膚很容易缺水,紫外線較強。
每年最高溫度大概在30度左右,一般六月份到七月份的過渡最熱,和外面氣候反常的是大暑之后就會開始降溫,昆明四季氣候不太鮮明,就算冬天,只要出太陽也會很溫暖,哪怕夏天,一旦下雨就會冷得要穿棉衣~昆明的風很大~
你們過來讀大學,如果是在呈貢大學城就更加得小心,春秋冬天只要下雨就冷到不行,夏天下雨的時候我們學校也有人會偶爾穿羽絨服的~
你參考一下,自己備好過冬的衣服過來讀書吧~我就在大學城讀書,不過我馬上大二了~嘿嘿
云南的氣候很好,沒有明顯的四季交替,夏天一般是6-8月份,雨季較為集中,氣溫較高,但一般不會超過30℃,一般是在23-28℃之間,算得上涼爽。雨后的雙彩虹也成了云南的一道景觀。夏季云南適合避,是相比其它月份溫差較小的季節(jié),云南的夏天也是比較適合旅游的。
7月在云南還是夏天很熱的,不過云南的各地溫差很大,綜合來說平均在25℃
6-7月正是云南地區(qū)的雨季,在我國,這一片地區(qū)的夏季風稱之為西南季風,水汽來源主要是印度洋。
西南季風(southwest monsoon)(有時也叫南亞季風 South Asian summer monsoon),盛行于南亞和東南亞一帶的夏季風,以印度夏季風最為典型。來源于印度洋上的東南信風,穿越赤道后,受地球自轉(zhuǎn)偏向力影響轉(zhuǎn)向西南方向,路經(jīng)熱帶海洋,攜帶大量水汽,為印度半島和東南亞一帶降水的主要來源。經(jīng)印度半島、孟加拉灣向東,可影響到中國華南一帶;當西南季風發(fā)展強盛時,也可深入到長江流域。
現(xiàn)在學術(shù)界,通過全國的降水氧同位素,基本揭示出夏季降水的空間分布特征,如長江流域最長的年際監(jiān)測數(shù)據(jù)已經(jīng)到七八年,顯示出南北差異變化,即海洋性水汽從沿海北上、西北挺進中,氧同位素逐漸降低。盡管存在是溫度控制還是降水控制的爭論,但是降水的同位素信號反映環(huán)流變化是一個共識了。
要是在云南昆明的話,每年的最低氣溫不會少于5度,一般是在每年的11月底到來。要是在麗江的話,相同的溫度大概在10月中旬就可以到來了。
若是在西雙版納的話,估計只有下完雨后的一個小時內(nèi)會是此溫度,之后馬上回升至10度左右。
要是在彝良的話,10月份的傍晚就可以是這個溫度的。親,不同地區(qū)溫度相差較大,還是要看親的去處哦
全省平均氣溫,最熱(七月)月均溫在19°C~22°C之間,最冷(一月)月均溫在6°C~8°C以上,年溫差一般只有10°C~12°C。
同日早晚較涼,中午較熱,尤其是冬、春兩季,日溫差可達12°C~20°C。
全省無霜期長,南部邊境全年無霜,偏南地區(qū)無霜期為300~330天,中部地區(qū)約為250天,比較寒冷的滇西北和滇東北地區(qū)也長達210~220天。
6-7月正是云南地區(qū)的雨季,在我國,這一片地區(qū)的夏季風稱之為西南季風,水汽來源主要是印度洋。
西南季風(southwest monsoon)(有時也叫南亞季風 South Asian summer monsoon),盛行于南亞和東南亞一帶的夏季風,以印度夏季風最為典型。來源于印度洋上的東南信風,穿越赤道后,受地球自轉(zhuǎn)偏向力影響轉(zhuǎn)向西南方向,路經(jīng)熱帶海洋,攜帶大量水汽,為印度半島和東南亞一帶降水的主要來源。經(jīng)印度半島、孟加拉灣向東,可影響到中國華南一帶;當西南季風發(fā)展強盛時,也可深入到長江流域。
現(xiàn)在學術(shù)界,通過全國的降水氧同位素,基本揭示出夏季降水的空間分布特征,如長江流域最長的年際監(jiān)測數(shù)據(jù)已經(jīng)到七八年,顯示出南北差異變化,即海洋性水汽從沿海北上、西北挺進中,氧同位素逐漸降低。盡管存在是溫度控制還是降水控制的爭論,但是降水的同位素信號反映環(huán)流變化是一個共識了。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73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