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龍風(fēng)景區(qū)標(biāo)出的景點有19個,景區(qū)入口到五彩池全步行往返大概9公里左右,如果全步行,恐有些游客吃不消,所以景區(qū)也配套有往返索道阿壩黃龍景區(qū)最新淡旺季門票與索道價格,優(yōu)惠與免票人群有哪些。因為黃龍海拔較高,所以景區(qū)多處有氧吧(吸氧3元一次),如果有游客高反,不舒服可以到里面吸氧休息。
黃龍五彩池的冬季
景區(qū)入口→索道下站(約2公里,有免費公交)
景區(qū)入口→五彩池(約5公里,坡度較大,上行2.5小時左右,下行1小時左右)
索道上站→五彩池(約3公里,坡度較小,單邊步行約1小時左右)
1、黃龍無量山景區(qū)
2、柏峪神道嶺景區(qū)?
3、瓦子街戰(zhàn)役烈士陵園
4、無量山蓮云寺
5、黃龍縣博物館
6、清涼黃龍山
7、穆柯寨
8、黃龍小寺莊石窟?
9、黃龍泄湖狩獵場
10、楊家墳山遺址
各有特色。
黃龍以規(guī)模宏大、類型繁多、結(jié)構(gòu)奇巧、色彩豐艷的地表鈣華景觀而聞名,加上高山、峽谷縱橫、莽林蒼蒼、碧水蕩蕩,有“人間瑤池”之稱。黃龍風(fēng)景區(qū)主要由黃龍本部和牟尼溝兩部份組成,黃龍本部有黃龍溝、丹云峽、雪寶頂?shù)染皡^(qū),牟尼溝部分主要是扎嘎瀑布和二道海兩個景區(qū)。黃龍是很值得一去的旅游地。
1,黃龍主要景點有:五彩池,黃龍溝的飛瀑流輝,黃龍寺,迎賓池等。
2,牟尼溝主要景點有:扎噶瀑布,二道海,五座海,犀牛海,天鵝湖,百花海等。
神仙池風(fēng)景區(qū):神仙池風(fēng)景區(qū)與九寨溝遙遙相望,藏語里稱其“嫩恩桑措”,意為仙女沐浴的地方。其特色在于融匯了清澈的高山海子、發(fā)育完好的大面積鈣化景觀、蒼茫無邊的原始森林等各種景觀,其間蓮臺彩池、雙龍池、青龍海、神蛙海、金銀灘等景點各具神韻。
黃龍風(fēng)景區(qū):黃龍風(fēng)景名勝區(qū),位于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縣境內(nèi),主景區(qū)黃龍溝位于岷山主峰雪寶頂下,以彩池、雪山、峽谷、森林“四絕”著稱于世,是中國唯一的保護(hù)完好的高原濕地。
1、黃龍無量山景區(qū)
2、柏峪神道嶺景區(qū)?
3、瓦子街戰(zhàn)役烈士陵園
4、無量山蓮云寺
5、黃龍縣博物館
6、清涼黃龍山
7、穆柯寨
8、黃龍小寺莊石窟?
9、黃龍泄湖狩獵場
10、楊家墳山遺址
涪源橋位于黃龍溝口西側(cè),因建于涪江源頭而得名,為涪江源頭第一橋?! ↑S龍寺原有前、中、后三寺,三寺各距1.5公里,首尾相距約7公里?,F(xiàn)前寺已不存在,僅存中、后寺。寺門上有一橫匾,正看為"黃龍古寺",右看為"飛閣流丹",左看又為"山空不碧",十分奇特?! 把氻敗痹诓卣Z中稱為“夏爾冬日”,意即東方海螺山。系岷山的一條支脈。在“雪寶頂”的身旁并列著三座海拔5000米左右的大山,它們聯(lián)結(jié)成一線,同黃龍山、雪山梁子組成松潘東南之屏障,所跨面積160平方公里?! ℃短}花即杜鵑花。在明鏡倒映池上方 ,整個彩池掩映在一片蔥蘢艷麗的娑蘿花叢中。 浴玉池三面環(huán)山,谷地開闊,在平坦寬闊的溪谷中分布著上百個玲瓏剔透的彩池,高低錯落,連環(huán)相系,像梯田一樣排列著?! ★w瀑流輝,瀑布10米,寬約60米,由瀑頂洗花池成數(shù)十道梯形瀑流跌宕飛瀉,瀑下多片狀鈣華沉積,水透明而呈金黃,陽光灑落瀑上,金輝閃耀,分外鮮明。 洗身爆 高約10米,寬約21米,瀑后有洗身洞,相傳為黃龍真人成仙時洗浴凡胎凡骨之地,瀑流下垂,遮蔽洞口,極似簾幕。 進(jìn)入黃龍景區(qū),撩開松蒼柏翠的帷帳,一組精巧別致、水質(zhì)明麗的池群以其綽約的風(fēng)姿,“迎賓池”揭開了黃龍景區(qū)的序幕。
黃龍一般可安排一天時間游玩,其實游覽時間一般在4到5個小時。 黃龍主要景點有:雪寶頂、轉(zhuǎn)花玉池、五彩池、龍王廟、石塔鎮(zhèn)海、黃龍寺、黃龍洞、映月彩池、中寺、玉翠彩池、接仙橋、琪樹流芳池、靈官殿、杜鵑映彩池、龍背流金瀑、明鏡倒映池、爭艷彩池、迎仙橋、盆景池、金沙鋪地、洗身洞、金瀑瀉銀、財神廟遺址、飛瀑流輝、迎賓彩池等。
黃龍一般可安排一天時間游玩,其實游覽時間一般在4到5個小時?! ↑S龍主要景點有:雪寶頂、轉(zhuǎn)花玉池、五彩池、龍王廟、石塔鎮(zhèn)海、黃龍寺、黃龍洞、映月彩池、中寺、玉翠彩池、接仙橋、琪樹流芳池、靈官殿、杜鵑映彩池、龍背流金瀑、明鏡倒映池、爭艷彩池、迎仙橋、盆景池、金沙鋪地、洗身洞、金瀑瀉銀、財神廟遺址、飛瀑流輝、迎賓彩池等。景區(qū)隨周圍景色變化和陽光反射角度的不同,呈現(xiàn)出各種奇幻的色彩,以其奇、絕、秀、幽的自然風(fēng)光而蜚聲中外,被譽(yù)為“人間瑤池”?! 『芏嗳说骄耪瘻下糜味紩近S龍去看看,我們這里提醒黃龍海拔比較高,容易出現(xiàn)高原反應(yīng)。老人謹(jǐn)慎選擇,另外黃龍的住宿條件較差,建議到川主寺住宿。如果想到黃龍旅游,應(yīng)該在安排時間基礎(chǔ)上加上一天的時間。黃龍游玩時間一般安排1天時間,整個景點游玩也就4到5個小時即可。加上交通上用掉的時間基本上1天時間。
黃龍有秀美的山川、清澈見底的池、幽幽的山谷、茂密的叢林、還有一座常年積雪的山峰。另外黃龍寺風(fēng)景名勝區(qū)也是到了黃龍不可錯過的一個旅游景點,景區(qū)主要是由黃龍寺、雪山梁、丹云峽等幾個景點共同組成,是一個人類寶貴的自然遺產(chǎn)。很不錯的 萊垍頭條
黃龍溝
位于岷山主峰雪寶頂,下臨涪江源流——涪源橋,是一條長7.5公里、寬1.5公里的緩坡溝谷。溝內(nèi)布滿乳黃色巖石,遠(yuǎn)望好似蜿蜒于密林幽谷中的黃龍,黃龍之名之名即來源于此。明代(公元1368~1644年)在此修建了黃龍寺,用以奉祀黃龍。黃龍溝以它“奇、絕、秀、幽”的自然景觀而蜚聲中外,它酷似中國人心目中“龍”的形象,藏民稱之為“東日·瑟爾磋”,意為東方的海螺山(指雪寶頂)、金色的海子(指黃龍溝),并沿襲著一年一度盛況煊赫、波及西北各省區(qū)各族民眾參加的轉(zhuǎn)山廟會。黃龍溝連綿分布鈣化段長達(dá)3600米,最長鈣化灘長1300米,最寬170池池數(shù)多達(dá)3400余個;邊石壩最高達(dá)7.2米。
迎賓池
進(jìn)入黃龍景區(qū),首先看到的是一組精巧別致、水質(zhì)明麗的池群--迎賓池。池子大小不一,形狀奇特,色彩艷麗,錯落有致,四周山岳環(huán)峙,林木蔥蘢,山間野花競放,彩蝶飛舞。山間石徑曲折盤旋,點綴著觀景亭閣,倍添情趣。
洗身洞
洗身洞距涪源橋1273米,處在黃龍溝的第二級臺階上。從金沙灘下瀉的鈣華流,在這里突然塌陷,跌落成一堵高10米,寬40米的鈣華塌陷壁,它是世界最長的鈣華塌陷壁。奔涌的水流從堤埂上翻越而下,在鈣華壁上跌宕成一道金碧輝煌的鈣華瀑布,十分壯觀。洗身洞就位于鈣華瀑布下部。
盆景池
盆景池由一組近百個水池組成,池中有池,池外套池。池堤隨樹的根莖與地勢而變,堤聯(lián)岸接,活水同源,順勢層疊;池底呈黃、白、褐、灰多種顏色,池面澄凈無塵,望若明鏡;池旁池中,到處是木石花草,翠柏盤根,山花含笑,野果繽紛。這一片絢麗的景觀,儼然天設(shè)地造的奇特盆景,使園藝師們也嘆為觀止。
黃龍景區(qū)的主要景點有:黃龍溝、迎賓池、洗身洞、盆景池、黃龍寺。
1、黃龍溝
位于岷山主峰雪寶頂,下臨涪江源流——涪源橋,是一條長7.5公里、寬1.5公里的緩坡溝谷。溝內(nèi)布滿乳黃色巖石,遠(yuǎn)望好似婉蜒于密林幽谷中的黃龍,黃龍溝名即來源于此。明代(公元1368~1644年)在此修建了黃龍寺,用以奉祀黃龍。
黃龍溝以它“奇、絕、秀、幽”的自然景觀而蜚聲中外,它酷似中國人心目中“龍”的形象,藏民稱之為“東日·瑟爾磋”,意為東方的海螺山(指雪寶頂)、金色的海子(指黃龍溝),并沿襲著一年一度盛況煊赫、波及西北各省區(qū)各族民眾參加的轉(zhuǎn)山廟會。
2、迎賓池
進(jìn)入黃龍景區(qū),首先看到的是一組精巧別致、水質(zhì)明麗的池群--迎賓池。池子大小不一,形狀奇特,色彩艷麗,錯落有致,四周山岳環(huán)峙,林木蔥蘢,山間野花競放,彩蝶飛舞。山間石徑曲折盤旋,點綴著觀景亭閣,倍添情趣。
3、洗身洞
洗身洞距涪源橋1273米,處在黃龍溝的第二級臺階上。從金沙灘下瀉的鈣華流,在這里突然塌陷,跌落成一堵高10米,寬40米的鈣華塌陷壁,它是世界最長的鈣華塌陷壁。奔涌的水流從堤埂上翻越而下,在鈣華壁上跌宕成一道金碧輝煌的鈣華瀑布,十分壯觀。洗身洞就位于鈣華瀑布下部。
4、盆景池
盆景池由一組近百個水池組成,池中有池,池外套池。池堤隨樹的根莖與地勢而變,堤聯(lián)岸接,活水同源,順勢層疊;池底呈黃、白、褐、灰多種顏色,池面澄凈無塵,望若明鏡;池旁池中,到處是木石花草,翠柏盤根,山花含笑,野果繽紛。這一片絢麗的景觀,儼然天設(shè)地造的奇特盆景,使園藝師們也嘆為觀止。
這一片景觀,還有緊傍森林的明鏡倒影池、掩映于杜鵑花叢間的婆蘿彩池和擁有彩池500多個,鈣化景觀中色彩最為豐富的爭艷池。
5、黃龍寺
距溝口約3.5公里,有黃龍中寺可讓游客休息。據(jù)《松潘縣志》載:“黃龍寺,明兵馬使馬朝覲建,亦名雪山寺,相傳黃龍真人養(yǎng)道于此,故名。有前中后三寺,殿閣相望,各距五里。”
溝內(nèi)原有前、中、后三座寺廟,前寺現(xiàn)僅存遺址;中寺共五殿,占地約5100平方米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hù)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hù)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2.99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