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海瀾國際馬術俱樂部
海瀾馬術俱樂部位于新橋鎮(zhèn)區(qū)南首,擁有百余人的專業(yè)馬術表演團隊和200多匹久負盛名的國內(nèi)外良馬,其金碧輝煌的馬術表演館更是亞洲第一!每周六晚8點,俱樂部都會舉辦恢宏盛大的馬術表演,場場座無虛席。平時這里漂亮的歐式建筑和絢麗的夜景,也會吸引大量百姓前來。
2。嘉茂國際花鳥園
江陰嘉茂國際花鳥園位于青陽鎮(zhèn),與悟空寺分立霞客大道兩側(cè),是國內(nèi)最大的花鳥培養(yǎng)和觀賞中心。嘉茂國際花鳥園擁有11大類約400多個品種的國內(nèi)外名貴花卉,藍金剛鸚鵡、雙角犀鳥、黑天鵝等多種珍稀鳥類,真是“鳥語花香,四季不絕”。
3.華西農(nóng)業(yè)觀光園
華西村一直發(fā)展科技農(nóng)業(yè),其試驗大棚內(nèi)共種有20多個品種的南瓜,其中三百多斤一個的巨人南瓜已成為游客駐足觀賞的"明星"。除南瓜外,華西村農(nóng)業(yè)科技大棚還育有60多種蔬果,以江南地區(qū)不常見的稀奇品種居多。從當前的春季開始,多種果樹錯峰掛果,可確保"花開不敗、盛果不衰"。
4.雙涇螺螄
豆?jié){螺螄,鮮到掉舌頭,俗話說“清明螺,賽肥鵝”,江陰的雙涇螺螄用豆?jié){喂養(yǎng),格外肥美鮮嫩,配上一把頭刀韭菜,那是屬于江陰人獨有的清明節(jié)后美食。
5.二侯祠書場
二侯祠書場位于中山公園東端,本是奉祀明代開國大將吳良、吳禎兄弟的場所。二侯祠書場是雙層硬山頂仿古建筑,體量宏偉,全木結(jié)構的二侯祠書場,甚是優(yōu)雅。書場四周廊環(huán)繞,有側(cè)門、角樓和水榭相互掩映,倒影水中,似長畫卷,似抒情詩,如今已是老百姓絕佳的休閑娛樂、聽書說唱的好地方。
好了介紹了這么多你心中有了春游目的地了嗎?
朋友現(xiàn)已是立秋時節(jié)了,何必要到春游呢?上面這幾個地方只要你來到江陰什么時候都可以游玩。
顧山旅游景點:
昭明遺風金顧山
“暨陽三十三山半,歷盡三三半未來。入寺政逢浴佛日,聽經(jīng)還上講僧臺。林中賽社金輪擁,樹里嗚鐘寶殿開。笑與茶花宿緣淺,茲行猶及牡丹杯?!边@首明人季科的《游顧山》詩,除了敘寫顧山寺的聽經(jīng)、嗚鐘,以及山茶花外,主要還講江陰三十三座半山,其中占半座位置的就是顧山。
江陰濱江而多山,舊時號稱有山33座半,其中的半座,指的是江陰東南隅的顧山,因為顧山界于江陰、錫山、常熟三邑之間,所以亦稱三界山。
從地形上看,顧山向東南有常熟虞山、昆山玉山,三點形成直線,山勢如同一脈。顧山面積不大,高僅108米,有大小兩崗,遠遠望去,宛如西行烏龜回首顧盼,眺望東海。顧山之名由此而得。此外,也有人稱之為靈龜山。很久以前,顧山山坡上普生蕙蘭芳草,香氣彌漫山間,所以也稱為香山。清邑志記載:“顧山,在縣東八十里,鎮(zhèn)以山名。市廛當山西北隅,獨隸江邑。故風物犁美,習尚褒捷,染于熟風,居多山麓。元朝風雅此其嗣晉矣。”
明人徐有貞認為,江陰顧山同蘇州虎丘山、鎮(zhèn)江的金山和焦山比起來,泉石沒有它們的清麗,而氣候溫潤、土壤肥沃則勝過那里。顧山南有太湖,北有長江,東趨滄海,堪輿家認為是處勝地。相傳南朝梁代,昭明太子曾在顧山建造七楹文選樓,并在此召集一批飽學之士讀書編文。
蕭統(tǒng)字德施,小字維摩,南蘭陵(今常州)人。蕭統(tǒng)是梁武帝的長子,南朝梁天監(jiān)元年(502)立為太子。他3歲讀《孝經(jīng)》、《論語》,5歲讀《五經(jīng)》,都能成誦。蕭統(tǒng)后來出居東宮,東宮藏書3萬卷,他引納賢士,與他們商榷古今,一時才人薈集。他又招納文學名士,編成《文選》30卷,世稱《昭明文選》,對后世創(chuàng)作頗有影響。這位才華橫溢的皇太子未等及位便早早過世,謚昭明。由于年代久遠,顧山文選樓已湮滅無存。
顧山庵
南宋建炎年間,有靜觀法師游歷顧山,覺得這地方不錯,便卓錫開山,建造了顧山庵。元末該庵毀于兵燹。明洪武三年(1370)顧山重建寺院。天順初,僧玉峰擴建寺院后請朝廷賜額香山觀音禪寺。當時,此寺與常熟破山寺、常州天寧寺齊名。
寺內(nèi)原有一株山茶樹,傳為昭明太子手植。經(jīng)歷數(shù)百年茂盛不衰。天氣晴朗時,山茶花開,十里開外都能看見,人稱“十里紅”,明人顧潛有《味山茶》詩:“造化厚培何代物?崔巍直供佛樓高。柯如蜀相祠前柏,花勝劉郎觀里桃。壺尚期他日往,斧斤聞說有人操。叮嚀地主勤?護,莫遣靈根恨所遭?!碑?shù)貍髡f,乾隆帝屢下江南,想來觀賞山茶。當?shù)厝瞬幌M噬蟻泶驍_,香山寺僧人便用煮沸的桐油將山茶樹澆死,乾隆聞訊便不再前來顧山。
顧山集鎮(zhèn)在山之西北里許,明以前這里屬東順鄉(xiāng),稱顧山市。清代起改稱顧山鎮(zhèn)。鎮(zhèn)區(qū)李岸河上有單孔石拱橋一座,名犀帶橋,清乾隆年間當?shù)厝藢O培統(tǒng)等為紀念昭明太子蕭統(tǒng)而集資建造的,至今,犀帶橋還保持著古樸、雅致的風貌。
地處澄東南的顧山一帶,土地肥沃,物產(chǎn)豐茂。董巷一帶水質(zhì)好,種出的大米香糯粒重,同樣斗米要重斤半。它地苜蓿一般結(jié)子兩盤,唯香山苜蓿卻要多結(jié)半盤。鐵桿青芹菜曾運銷滬上,名聞遐邇。省渡橋蟹,八爪毛黃,肉實有力。清水大蝦,善跳殼薄,肉嫩味鮮。街上燒餅,精制芥菜餡心,油松可口。本地春卷,包有韭芽肉絲,風味獨特。
顧山鎮(zhèn)境內(nèi),水路北有張家港,南有陳市河,古塘河、北大塘縱貫南北。陸上公路四通八達,成為澄、錫、虞、沙四地往來之要沖。
蒙陰中山寺開放時間是9:00—17:00門票20元/人,中山寺位于山東省臨沂市蒙陰縣中山路,建于唐朝,因坐落在中山之陽的林蔭之中,故名。該寺規(guī)模宏大,鼎盛時期有僧人500余人,年年有盛會,鄉(xiāng)鄉(xiāng)有客來?!爸猩酵碚铡笔敲申幑虐司爸?。唐朝詩人白居易和宋朝文學家蘇軾曾到此游覽,并留有詩句。寺內(nèi)有空透玲瓏的響石和宋真宗御制的響石碑。
公交線路:江陰303路 → 江陰501路,全程約41.7公里 1、從祝塘鎮(zhèn)步行約360米,到達祝塘鎮(zhèn)政府站 2、乘坐江陰303路,經(jīng)過38站, 到達澄南新村站 3、步行約190米,到達澄南新村站 4、乘坐江陰501路,經(jīng)過24站, 到達悟空寺站 門票價:100元,網(wǎng)上訂購70元;
江陰嘉茂國際花鳥園位于江陰市青陽,在霞客大道青陽段(與青璜路十字路口)西側(cè),緊鄰觀音文化博覽園(悟空寺)。鳥園占地面積23000平方米,引進日本的花鳥培養(yǎng)技術,現(xiàn)代化、規(guī)?;嘤ɑ?、養(yǎng)殖魚鳥,是國內(nèi)最大的花鳥培養(yǎng)和觀賞中心。
進寺廟不需要門票,只有觀音文化展覽館才需要(里面由于有燈光設計,3D舍利展示才需要收費)
江陰文廟 始建于北宋景佑三年(1036),至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文廟,亦稱孔廟,是歷代祭祀孔子的祠廟,舊時儒學教官衙署所在地。江陰文廟,總體布局采用中軸對稱的宮殿式,仿照山東曲阜孔廟的風格建造,是江陰文化古城的標記。由于江陰文廟是江陰古城的儒學圣地和江陰科舉時代的最高學府,所以江陰居民歷來有大年初一到文廟“走三橋”,以求“鴻運高照”的習俗。 鵝鼻嘴公園 位于長江大橋旅游區(qū)西北部,占地350畝,因山勢蜿蜒多姿,形如天鵝伸鼻江中而得名。游客到此觀光,既可爺觀大橋的雄偉神奇,亦可俯瞰鵝山翩翩幽姿,是江橋勝跡的最佳處。 公園由炮臺博物館、濱江游覽區(qū)、森林休閑度假區(qū)等功能區(qū)組成。登“江防城樓”,憑欄遠眺,可飽江天一色、江橋一體的奇觀。踏上“海軍上將”豪華游艇,能享盡食、住、行、游、購、娛的樂趣。在明清古炮臺區(qū)憑吊歷史遺跡,可發(fā)思古之幽情。沿濱江游覽線,有漁獵燒烤、江上漂流等活動。來到“鵝鼻積雪”處,臨江品敬,賞“江尾海頭”巨石摩崖、遙思千古奇人徐霞客的蹤跡,使人浮想聯(lián)翩。在森林度假區(qū)內(nèi),小木屋、竹樓、廠屋應有盡有,垂犯錯誤、休閑、娛樂各取所需。 走滬寧高速,到“江尾海頭”,看第一大橋,唯江陰鵝鼻嘴公園。 中國第一羅漢壁 此壁刻制于江陰君山公園內(nèi)。江陰君山占地200畝,平地兀立,不連崗自高,不托勢自遠,與鵝鼻嘴公園遙相呼應。相傳古時君山為戰(zhàn)國初楚春申君黃歇之封地,因死后墓葬于山麓而得名。地既幽絕,勝景如云,君山以山巒清秀、景復殊民的自然風光著稱,更以儒、釋、道三教和睦并存而出名,梵宇琳宮雄杰壯觀,千年廟宇香火鼎盛。南宋時工部員外郎高道索廣收經(jīng)論,首編刻制五百羅漢名號,并勒石建碑。自此,全國各地凡寺院建五百羅漢堂名、塑像等皆援之為本。 因而有“五百羅漢名號”源出江陰一說。而今,據(jù)此所建的“五百羅漢照壁”,長60米,平均高度4米以上,采用櫻花紅花崗石材,上面鏤刻著從阿若嬌陳如到愿事從的五百尊羅漢。這些羅漢大小有別、錯落有致、栩栩如生、千姿百態(tài),為國內(nèi)之最。它不僅給素稱“一方之大觀,列郡之雄勝”的君山增添了文化內(nèi)涵,使源于江陰的羅漢尊號碑及圖錄這一中國佛教文化的瑰寶重放異彩,而且,它與近旁的江天閣、濟公石等自然勝景相配套,互為襯托,相映成趣,成為別具一格的獨特景觀。 興國寺塔 江陰興國寺塔,坐落在市區(qū)南街和中山南路相交的西側(cè)。始建于北宋太平興國年間,原為太平興國教寺的七級浮圖,俗稱“興國寺塔”,興國寺幾經(jīng)興廢而古塔尤存,距今已有一千年的歷史。它以古樸端莊的風姿,巍然屹立在古城興國教寺舊址園內(nèi)。是江陰古城的歷史見證和特有標志。 新中國成立以后,人民政府為保護這一重要古建筑,對塔基、塔身數(shù)次進行整修加固。1982年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在省文管會的專家指導下,1985年7月至1986年12月?lián)芸?0余萬元進行全面修繕?,F(xiàn)塔身共存8層,高42.22米,向東北傾斜0.25米,頂心偏北18度,塔底層直徑10.70米,每邊寬4.54米,塔身第七層內(nèi)壁八角形,存有西北、西南、西三個殘面,第八層僅存高約2米孤立殘壁一片。 江陰長江大橋 大橋風景旅游區(qū)濱江近海,擁有秀美的自然江岸,體現(xiàn)“江尾海頭”風貌的江上景色氣象萬千。公園在江里設置了小巧的快艇和豪華的游輪。乘上快艇,劈波斬浪;“長江之星”游輪集餐飲、娛樂、休閑、觀光于一體,同時還開展江上婚禮、江上夜覽等娛樂項目。在船上,你能充分領略號稱黃金水道上江海鑰匙的黃山全景,你能看到在水天相接處突兀江心的黃山猶如一把碧色巨鎖橫陣在江海門戶上,也能看到江陰獨有的“一江春水向西流”的奇景。 為充分利用大橋景區(qū)的地理優(yōu)勢,鵝鼻嘴主山頂上投資千萬元建造了旋轉(zhuǎn)式觀光塔,與東山的望江樓、長江大橋遙相呼應。登上塔頂,極目千里,盡飽江天一色、江橋一體奇觀,腳下是氣勢磅礴的長江、百米之遙的中國第一橋橋塔巍然屹立,穿過兩根小圓桌面粗的懸索,挽起飛架天塹的大橋橋面,橫空出世,似懸浮在浩浩大江上的“云龍”,氣勢恢宏。再看大江兩岸,一馬平川,港口吊架林立,江鷗翔集,海輪穿梭,遠望號測量船似白天鵝靜棲,現(xiàn)代化濱江港口城市的繁華富庶更是盡收眼底。 黃山炮臺 江陰,是一座江防古城,黃山屬群山之冠。戰(zhàn)國時,江陰屬春申君黃歇封地,故名“黃山”。黃山西銜鵝鼻山、君山。東接蕭山、長山、巫山,循江逶迤10公里,屏蔽著錦繡江南的樓宇沃野,自然形成“枕山負水”、“水環(huán)巒拱”的天塹之勢。山在距城區(qū)2.5公里的長江邊,是長江的狹隘處,素有“江海門戶”、“鎖航要塞”之稱。黃山有席帽、馬鞍、龍頭諸峰,平均高91米。登高山之頂,北望靖江,與孤山對峙;周圍山峰,綿延30余公里,閱不盡的大江南北兩岸風光。 據(jù)史書記載,春秋時,吳國已在席帽山筑烽火臺;南宋時,韓世忠、辛棄疾等名將曾在此駐防御敵,特在此增筑炮臺,經(jīng)道光、同治至光緒,炮臺已初具規(guī)模。辛亥革命后,改土炮為洋炮,增筑堡壘。而今,黃山炮臺遺址,廢壘猶存,12座分布在各個山灣、山頭的混凝土炮臺,7座清理出土的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的古炮和2尊“耀武大將軍”萬斤鐵炮及彈丸,構筑了古今戰(zhàn)場勝跡。在黃山,還出土萬斤古炮一尊,身鑄“耀武大將軍”字樣。 現(xiàn)黃山已建成公園。有黃山公園門樓、黃山博物館、望江亭、盤石溪流、陳毅詩碑,整修了古炮臺、藏兵室、彈藥庫等,成為鑒賞黃山炮臺遺址和眺望長江風光的旅游勝地。 徐霞客故居 徐霞客(1587-1641)名弘祖,字振之,是我國明代杰出的地理學家、旅行家。出身在江陰馬鎮(zhèn)南腸村一個沒落的士紳家庭。少時聰慧過人、博覽群書,22歲擯棄仕途,開始漫游祖國,34年間,足跡遍及16個省區(qū)的名山大川,對山脈、水道、地質(zhì)、地貌等方面的研究取得超越前人的成就,是世界上考察、研究石灰?guī)r地貌的先驅(qū)者。徐霞客所著《游記》被譽為千古奇人的千古奇書。在他的故鄉(xiāng)保留著與此相關的眾多文物勝跡。 徐霞客故居坐落在江蘇省江陰市馬鎮(zhèn)南陽岐村,它地處風景秀麗、經(jīng)濟發(fā)達、交通便捷的江南水鄉(xiāng),北距江陰長江公路大橋35公里,南監(jiān)無錫15公里、東靠滬寧、錫澄高速公路。始建于明代,清代初翻修,硬山頂,原有房屋四進四出兩側(cè)廂,占地1000平方米。中懸陸定一寫的“徐霞客故居”匾額,屏風背面置徐霞客半身浮雕像。第二進面闊五間,進深六架,高5.8米,陳列徐霞客生平事跡各種巖溶標本和現(xiàn)代專家、學者所撰論文、專著。 第三進面闊五間,進深八架,高6.8米,正廳三間中懸沈鵬所書“崇禮堂”匾額,壁間陳列現(xiàn)代名人題詞。東西兩書房內(nèi)展出有徐霞客傳略,旅行路線圖和他科學探索經(jīng)過地區(qū)的圖片資料,巖溶標本等,在天井右側(cè)還有徐霞客親手移栽的羅漢松、距今已有400多年歷史。 徐霞客故居有故居、勝水橋、晴山堂石刻、徐霞客墓和仰圣園等組成。 晴山堂石刻集中了明代洪武三年至崇禎五年前后262年之間,84位名人名家為徐家撰寫的墓志銘,傳、序、記等共90篇,計76塊石刻,為明代書法藝術的縮影,很為寶貴。徐霞客墓位于晴山堂后院,墓前有徐霞客塑像。 仰圣園是家鄉(xiāng)人民為了表達對“曠世游圣”徐霞客的敬仰和紀念,于2001年徐霞客游記碑廊為主體的江南園林。該園位于故居和晴山堂之間,占地20畝,內(nèi)涵豐富、品味高雅。
君山寺十方庵,非常小的一廟堂,在南門平冠橋附近。鄉(xiāng)鎮(zhèn)上也有悟空寺等一些寺廟
《江南春》這首古詩表達的是杜牧對江南的贊賞,范仲淹的詩作中沒有《江南春》。下面是杜牧的《江南春》的原文和譯義。
《江南春》
唐代:杜牧
【原文】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譯義】
《江南春》意思一
江南大地鳥啼聲聲綠草紅花相映,水邊村寨山麓城郭處處酒旗飄動。
南朝遺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無數(shù)的樓臺全籠罩在風煙云雨中。
《江南春》意思二
干里江南,到處鶯歌燕舞,有相互映襯的綠樹紅花,有臨水的村莊,有依山的城郭,到處都有迎風招展的酒旗。昔日到處是香煙繚繞的深邃的寺廟,如今亭臺樓閣都滄桑矗立在朦朧的煙雨之中。
注釋
?、批L啼:即鶯啼燕語。
?、乒和獬?。此處指城鎮(zhèn)。酒旗:一種掛在門前以作為酒店標記的`小旗。
?、悄铣褐赶群笈c北朝對峙的宋、齊、梁、陳政權。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據(jù)《南史·循吏·郭祖深傳》說:“都下佛寺五百余所”。這里說四百八十寺,是虛數(shù)。
⑷樓臺:樓閣亭臺。此處指寺院建筑。煙雨:細雨蒙蒙,如煙如霧。
創(chuàng)作背景
杜牧生活的晚唐時代,唐王朝以做大廈將傾之勢,藩鎮(zhèn)割據(jù)、宦官專權、牛李黨爭.....一點點的侵蝕著這個巨人的身體。
而另一方面,憲宗當政后,醉心于自己平淮西等一點點成就,飄飄然的做起了長生不老的春秋大夢,一心事佛,韓愈上《諫佛骨表》、險些丟了性命。憲宗被太監(jiān)殺死后,后繼的穆宗、敬宗、文宗照例提倡佛教,僧尼之數(shù)繼續(xù)上升,寺院經(jīng)濟持續(xù)發(fā)展,大大削弱了政府的實力,加重了國家的負擔。
杜牧這年來到江南(江蘇江陰),不禁想起當年南朝、尤其是梁朝事佛的虔誠,到頭來是一場空,不僅沒有求得長生,反而誤國害民。既是詠史懷古,也是對唐王朝統(tǒng)治者委婉的勸誡。后來武宗發(fā)動會昌滅佛,從一定程度上緩和了矛盾。
這是一首素負盛譽的寫景詩。小小的篇幅,描繪了廣闊的畫面。它不是以一個具體的地方為對象,而是著眼于整個江南特有的景色,故題為《江南春》。
首句“千里鶯啼綠映紅”,一開始就展現(xiàn)了江南大自然風光?!扒Ю铩笔菍V闊的江南的概括。這里到處是鶯啼,無邊的綠葉映襯著鮮艷的紅花。這種有聲有色、生機勃勃的景色自然是江南特有的。次句“水村山郭酒旗風”寫了江南獨特的地形風貌,臨水有村莊,依山有城郭,在春天的和風中,酒旗在輕輕地招展。這是多么明麗的江南啊!
一二句寫的是晴景,三四句寫的是雨景?!澳铣陌侔耸?,多少樓臺煙雨中?!痹诖禾斓奈⒂曛校瑒t另有一番風光。在山明水秀之處,還有南朝遺留下來的數(shù)以百計的佛寺。這些金碧輝煌、屋宇重重的佛寺,被迷蒙的煙雨籠罩著,若隱若現(xiàn),似有似無,給江南的春天更增添了朦朧迷離的色彩。“四百八十”是虛數(shù),不是實指,突出佛寺之多,諷刺了皇帝依賴佛教。其中應指現(xiàn)存于江陰青陽鎮(zhèn)的悟空寺。
全詩以高度概括的筆法,勾勒了江南地區(qū)的風物,描繪了江南明麗而迷蒙的春景。色彩鮮明,情味雋永。一首七言絕句,能展現(xiàn)出這樣一幅廣闊的畫卷,真可謂“尺幅千里”了。
同時杜牧還留下了一首《芙蓉湖》),贊譽江陰美景:
丹樹村邊煙火微,碧波深處雁初飛。蕭條落葉垂楊岸,隔水寥寥聞?chuàng)v衣。
悟空禪寺位于宗教區(qū)的中部,占地面積70畝
中軸線上自前至后的主要建筑有:山門、天王殿、香花橋、圓通寶殿、心經(jīng)閣、國師樓,兩側(cè)有鐘樓、鼓樓、居士樓、僧寮,祖師殿、伽藍殿、文殊殿、普賢殿等配殿。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29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