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們?nèi)サ牟皇且粋€地方。
唐代的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去的是現(xiàn)在的西藏;漢代的王昭君出塞,嫁給匈奴首領,去的是現(xiàn)在的北方草原。
二者不同點:
①在時間上,昭君出塞發(fā)生在漢朝,文成公主入藏發(fā)生在唐朝。
②在和親的民族上,昭君出塞是漢朝與匈奴和親,文成公主人藏是唐朝與吐蕃聯(lián)姻。
③在背景與目的上,昭君出塞前漢與匈奴長年戰(zhàn)爭,和親的目的是結束戰(zhàn)爭,維持和平;文成公主入藏前唐朝國力強盛,先進的政治制度和繁榮的社會經(jīng)濟,使邊地民族慕風向化,松贊干布仰慕中原文化,和親的目的是加強漢藏兩族的友好關系。
相同點: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事件的意義上,昭君與匈奴單于和親后,把中原的文化傳給匈奴,匈奴和漢朝和睦相處,有六十多年沒有發(fā)生戰(zhàn)爭。
文成公主入藏后,增進了漢藏兩族的手足情誼。促進中原和西藏地區(qū)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藝術、科學 、技術、宗教的交流。
她帶谷物種子,在青藏高原上廣為種植;帶去的工匠幫助藏族人民制造農(nóng)具、紡織機、碾米機,興辦制陶、釀酒、造紙、制墨等手工業(yè);帶去的宮娥教會藏族人民紡紗織布。
文成公主還鼓勵和幫助大臣吞米桑布札創(chuàng)造了藏文。后來,她又把許多漢族書籍譯成藏文,促進了漢藏的文化交流。
昭君墓,始建于公元前的西漢時期,距今已有2000余年的悠久歷史,現(xiàn)為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昭君墓,是由漢代人工積土,夯筑而成。墓體狀如覆斗,高達33米,底面積約13000平方米,是中國最大的漢墓之一。 昭君墓,因被覆芳草,碧綠如茵,故有“青?!敝Q。青冢兀立、巍峨壯觀,遠遠望去,顯出一幅黛色朦朧、若潑濃墨的迷人景色,歷史上被文人譽為“青冢擁黛”,成為呼和浩特的八景之一。
文成公主進藏路線走的是唐蕃古道,唐蕃古道起自陜西西安(即長安),途經(jīng)甘肅、青海,至西藏拉薩(即邏些),全長3千余公里。
文成公主死后沒在玉樹,玉樹地區(qū)只是有文成公主廟。她葬在藏王墓,這是是自吐蕃王朝第二十九代贊普赤年松贊至末代朗達瑪?shù)葰v代贊普們的陵墓群。主墓為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墓。墓冢座落在距西藏自治區(qū)山南地區(qū)約30公里的瓊結縣的東南側,位于雅魯藏布江的南岸,宗山西南,雅隆河畔。
其實文成公主是現(xiàn)在山東濟寧市任城人。至于它具體叫什么名字,已經(jīng)沒有記載了,就連他的父親都沒有記載大部分史學家猜測都是江夏郡王,李道宗。其實就是唐朝皇室的,遠之,在土坡被尊稱為甲木薩,土撥贊普松贊干布的王后。文成公主,還是比較知書達理的,能夠在特定的歷史時期,不畏艱險,遠嫁吐蕃為促進,唐波間經(jīng)濟文化的交流增進漢藏兩族人民,親密友好合作的關系,作出了歷史性的貢獻。同時,松贊干布也喜歡這個多才多藝的,文成公主,專門為文成公主還修建了,現(xiàn)在我們都會去觀瞻的,布達拉宮。
0
文成公主入藏時唐朝都城是長安。
文成公主是唐朝時代進入西藏和親的
文成公主進的藏族。
文成公主(公元625—680年),唐朝宗室女,漢族。漢名無記載,吐蕃尊稱甲木薩(藏語中“甲”的意思是“漢”,“木”的意思是“女”,“薩”的意思為神仙)。
文成公主原本是李唐遠支宗室女,唐太宗貞觀十四年(公元640年)太宗李世民封李氏為文成公主;貞觀十五年(公元641年)文成公主遠嫁吐蕃,成為吐蕃贊普松贊干布的王后。
文成公主是漢族人,文成公主原本是李唐遠支宗室女,唐太宗貞觀十四年(640年),太宗李世民封李氏為文成公主;貞觀十五年(641年)文成公主遠嫁吐蕃,成為吐蕃贊普松贊干布的王后。
吐蕃。
文成公主(625-680),唐朝皇室遠枝,任城王李道宗之女。漢族。漢名無記載,在吐蕃被尊稱甲木薩漢公主,吐蕃贊普松贊干布的第二位皇后(第一位皇后來自今尼泊爾)。她聰慧美麗,自幼受家庭熏陶,學習文化,知書達理,并信仰佛教。640年奉唐太宗之命和親吐蕃,文成公主對吐蕃貢獻良多。松贊干布是藏族歷史上的英雄,崛起于藏河(今雅魯藏布江)中游的雅隆河谷地區(qū)。他統(tǒng)一藏區(qū),成為藏族的贊普(“君長”之意),建立了吐蕃王朝。唐貞觀十四年(640),他遣大相祿東贊至長安,獻金五千兩,珍玩數(shù)百,向唐朝請婚。太宗許嫁宗女文成公主。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79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