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統(tǒng)一王朝沒有出過廣西籍貫的皇帝,但是在宋朝出過一個人自己建立了王朝,并稱帝
儂智高(壯文:Nungz Cigaoh,1025~1055)是中國北宋中期廣西廣源州(今靖西、田東一帶)的少數(shù)民族首領,儂智高起事的發(fā)動者。作為一名壯族首領,儂智高領導壯族和其他民族人民反抗交趾掠奪騷擾。慶歷元年(1041年),儂智高在儻猶州(今廣西壯族自治區(qū)靖西縣,當時轄安德等州,不屬廣源州管轄)建“大歷國”,與交趾李朝相抗衡。同時,儂智高向宋朝請內(nèi)附,以求獲一職統(tǒng)攝諸部,抗擊交趾掠奪,遭拒,遂在家鄉(xiāng)安德州建立“南天國”,稱仁惠皇帝,年號景瑞。其多次擊退交趾入侵,但再三請求歸附宋朝未果。皇佑四年(1052年)四月,儂智高舉兵反宋,五月,破邕州,改國號為大南國,年號啟歷,數(shù)敗朝廷征剿之兵。次年正月,儂智高敗于狄青,后流亡大理,不知所終。
所以他可以算是廣西出的皇帝
另附上廣西名人錄:
儂智高(1025-1055),反宋起義將領,“大南國”皇帝,廣源州(今南寧)人。
瓦氏夫人(1498~1557), 明代抗倭英雄,廣西歸州(今靖西縣)人。
蔣 冕(1462~1532),明朝大學士、內(nèi)閣首輔,廣西全州人。
石濤(1641~約1718),清初著名畫家,廣西桂林人。
陳宏謀(1696~1771),清朝大學士、理學家,廣西臨桂人。
鄭獻甫(1801-1872),清代著名學者,廣西象州人。
韋昌輝(1823-1856年),太平天國“北王”,廣西桂平縣金田村人。
蕭朝貴(?—1852.9.12),太平天國開國功臣和杰出將領,廣西武宣縣東鄉(xiāng)人。
石達開(1831~1863),太平天國軍事統(tǒng)帥之一,廣西貴縣人。
李秀成(1823-1864),太平天國后期主將,廣西藤縣人。
陳玉成(1837~1862),太平天國后期主將,廣西藤縣人。
秦日綱 (約1821—1856),太平天國將領,廣西桂平人。
劉永福(1837-1917),清末黑旗軍首領、抗法抗日名將,廣西上思人。
馮子材(1818.7.29~1903.9.18),清代抗法名將,廣西欽州人。
岑毓英(1829-1889),清代抗法民族英雄,廣西西林人。
唐景崧(1841~1903),清末臺灣巡撫、臺灣民主國大總統(tǒng)、首創(chuàng)桂劇,字維卿。廣西灌陽人。
況周頤(1859~1926),清季詞人,廣西桂林人。
岑春煊(1861年-1933年),清末民初中國政治家,廣西西林人。
李宗仁(1891.3.13—1969.1.30),國民黨一級陸軍上將,廣西桂林人。
白崇禧(1893.3.18—1966.12.2),國民黨一級陸軍上將,廣西桂林人。
陸榮廷(1859-1938),桂系軍閥,廣西武鳴人。
陳濟棠(1890~1954),國民黨軍隊將領,廣西防城人。
李濟深(1885—1959),黃埔軍校副校長、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主要創(chuàng)始人和領導人之一,廣西蒼梧人。
韋拔群(1894—1932),廣西農(nóng)民運動的先驅(qū)、中國工農(nóng)紅軍第七軍和廣西右江革命根據(jù)地的領導者,廣西東蘭人。
梁宗岱(1903~1983),中國現(xiàn)代詩人,廣西人(辭海:廣東新會人,誤)。
梁漱溟(1893-1988),國學大師、“中國最后一個大儒”,廣西桂林人。
馬君武(1881-1940),著名教育家,廣西桂林人。
雷沛鴻(1887年-1967),教育家、教育思想家,人。
高致嵩(1899—1937),國民黨將領,廣西岑溪人。
羅爾綱 (1901-1997) ,太平天國歷史學家,廣西貴縣(今貴港市)人。
雷經(jīng)天(1904—1959),政治部宣傳科科長、解放軍將領,人。
石覺(1908-1986),國民黨陸軍二級上將,廣西桂林人。
甘乃光(1897—1956),政治部秘書兼教官、國防最高委員會副秘書長,廣西岑溪人。
甘麗初(1901—1950),國民黨高級將領,廣西容縣人。
羅奇(1901—1975),國民黨高級將領,廣西容縣人。
黃錦輝(1903—1928),中國共產(chǎn)黨早期著名軍事干部之一,廣西桂林人。
覃異之(1907— ),常委,廣西宜山人。
黃紹竑(1895—1966),常委,廣西容縣人。
李明瑞(1896~1931),百色起義、龍州起義領導者之 一、革命烈士,廣西北流人。
譚壽林(1896~1931) 中國共產(chǎn)黨廣西地方組織早期領導人、革命烈士,廣西貴縣(今貴港)人。
王力(1900~1986),語言學家、教育家,廣西博白人。
程思遠(1908~2005.7.28),著名無黨派愛國民主人士、杰出的社會活動家、共產(chǎn)黨的親密朋友,廣西賓陽人。
梁羽生,原名陳文統(tǒng),1924年4月5日出生(證件標明日期為1926年4月5日,誤),“新武俠鼻祖”,廣西蒙山縣人。
白先勇,1937年生,當代著名作家,廣西桂林人。
梁凱遠,1941年10月生,高級農(nóng)藝師,廣西桂平人。
盧嘉祥,1946年生,同聲翻譯奇人,廣西平南縣人。
郁鈞劍,1956年生,著名歌唱家,廣西桂林人。
凡一平,本名樊一平,男,1964年7月生,現(xiàn)為廣西民族大學駐校作家,自治區(qū)政協(xié)委員,二級作家,廣西都安縣人。
李寧,1963-9-8,體操王子、“本世紀最佳運動員”之一,廣西柳州人。
周蜜,1979.2.18,著名羽毛球運動員,廣西南寧人。
莫慧蘭,1980年7月11日出生,著名體操運動員、創(chuàng)造“莫式空翻”,廣西桂林人。
朱芳雨,1983.01.05,籃球運動員,廣西柳州市。
磐龍纏爐 手打整理,歡迎追問
并不是所有的廣西人說話都帶臺灣腔,廣西是壯族自治區(qū),其實也有很多漢族人,苗族人,侗族人和瑤族人,所以廣西人在3月3有放假的福利,這廣西說話帶臺灣腔的,只要分布在貴港市,特別是貴港市的桂平市和平南縣,他們很多人,祖先就是從福建搬過來的。
并不是所有的廣西人說話都帶臺灣腔,廣西是壯族自治區(qū),其實也有很多漢族人,苗族人,侗族人和瑤族人,所以廣西人在3月3有放假的福利,這廣西說話帶臺灣腔的,只要分布在貴港市,特別是貴港市的桂平市和平南縣,他們很多人,祖先就是從福建搬過來的。
挺大的一個江景盤·價格區(qū)間忘了~那里的房子樓間距比較短·性價比還行
搭高鐵大概20分鐘,如果搭火車約50-80分鐘,搭大巴約40分鐘,開車也約30-40分鐘。
南寧人要是想去臺灣玩,最簡便的方法就是搭乘每周四南寧直飛臺北桃園機場的南航CZ3045航班,或是隔天飛的桂林直飛臺北的南航CZ3019航班。南寧 - 臺北吳圩國際機場-桃園中正國際機場南方航空CZ3045 經(jīng)濟艙 計劃機型:73812:45 - 15:25飛行時長:約2小時40分鐘價格:3000左右
有的 今年春節(jié)就開通了南寧直航臺北空中飛行時間為2小時30分2月23日,南寧直航臺北的航班目前仍有部分優(yōu)惠機票,南寧直航臺北的全價機票為4050元(含稅),單程優(yōu)惠票價為1300元,稅費價格約為258元;往返優(yōu)惠票價為2000元,稅費價格約為491元。
中國供暖分界線位于北緯33度附近的秦嶺和淮河一帶,秦嶺淮河以南的城市都是沒有暖氣供應的。
中國供暖分界線歷史可追溯至上世紀50年代,中國在蘇聯(lián)援助下為城市居民安裝集中供熱系統(tǒng)。但當時的中國正面臨嚴峻能源短缺,于是作為中國南北分界線的“秦淮線”就成為集中供暖的界限。所以北緯33度以南城市基本沒有暖氣。
?
?
西北地區(qū)
甘肅
敦煌——河西走廊:自古以來作為最重要的中原溝通西方世界的走廊,有著重要的軍事與文化地位。
涉及課文篇目:
王之渙《涼州詞》(四年級語文):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紀錄片20191209期)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四年級語文):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紀錄片20191210期)武威——甘肅省博物館:坐落在黃河之濱,是國內(nèi)最早成立的綜合性博物館之一。匯集了甘肅從遠古時期到近現(xiàn)代的大量文化珍寶,尤以新石器時代之冠的甘肅彩陶、漢代簡牘文書、漢唐絲綢之路珍品、佛教藝術萃寶、古生物化石等珍貴文物獨具特色。
涉及課文篇目:
陳樹青《馬踏飛燕》(六年級語文):
看,這匹銅制的駿馬,膘肥身健,體形勻稱,鬃毛整齊,四蹄堅韌有力。它頭微微后仰而稍向左歪,尾巴向后揚起。它張開大口,人們仿佛聽到了它高亢的嘶鳴聲。
王翰《涼州詞》(四年級語文):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新疆
吐魯番——火焰山:吐魯番最著名的景點之一。赤褐色的山體在烈日照射下,砂巖灼灼閃光,就像烈焰熊熊,故又名火焰山。明代晚期吳承恩將唐三藏取經(jīng)受阻火焰山,孫悟空三借芭蕉扇的故事寫進著名古代小說《西游記》,使火焰山神奇色彩濃郁,成天下奇山。
涉及課文篇目:
吳承恩《三借芭蕉扇》(湘教版4年級語文):
孫悟空舉起芭蕉扇,朝火焰山一扇。咦,火焰沒有熄滅,反而直往上冒!他以為自己沒使上勁,又狠狠地一扇。不好了,那火焰冒起幾丈高,燒得更厲害了。孫悟空再一扇,不得了,那火焰冒起千丈高,把天空都燒紅了。孫悟空趕快扔下扇子,轉(zhuǎn)身往回跑。吐魯番——葡萄溝:葡萄溝因盛產(chǎn)葡萄而得名,是火焰山山谷中最大的一個溝谷,被稱作火洲的“桃花源”。她像一條綠色的絲帶,飄逸在盆地中央。在葡萄溝可以品嘗到世界上最甜的葡萄,還有維吾爾族小伙兒熱情的舞蹈、驚險刺激的達瓦孜表演。
涉及課文篇目:
權寬浮《葡萄溝》(人教版2年級語文):
新疆吐魯番有個地方叫葡萄溝。那里出產(chǎn)水果。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到九十月份,人們最喜愛的葡萄成熟了。陜西
西安——古都城墻:西安城墻又稱西安明城墻,是中國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如今,古城墻不僅僅是一處歷史景點,也是西安人休閑的去處。
涉及課文篇目:
《盛唐氣象》(人教版7年級歷史):
唐都長安的城市規(guī)劃井然有序,城中有東、西兩市,是主要的商業(yè)區(qū),這里商鋪林立;城內(nèi)所建100多個坊,是居民區(qū)。居住人口達百萬。
當時,國內(nèi)各族和國外的商人、使者、藝人、學子、僧侶、工匠等云集長安。長安的建筑布局和城市規(guī)劃獨具特色,在世界城市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西安——大明宮:大明宮是大唐帝國的大朝正宮,唐朝的政治中心和國家象征,是唐長安城三座主要宮殿“三大內(nèi)”(大明宮、太極宮、興慶宮)中規(guī)模最大的一座。
涉及課文篇目:
《盛唐氣象》(人教版7年級歷史):
唐都長安的城市規(guī)劃井然有序,城中有東、西兩市,是主要的商業(yè)區(qū),這里商鋪林立;城內(nèi)所建100多個坊,是居民區(qū)。居住人口達百萬。
當時,國內(nèi)各族和國外的商人、使者、藝人、學子、僧侶、工匠等云集長安。長安的建筑布局和城市規(guī)劃獨具特色,在世界城市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延安——鳳凰山:風凰山是延安城西北屏障,因為山形如鳳,因此得名。著名的鳳凰山革命舊址就位于鳳凰山腳下,這是中共中央機關從1937年1月至1938年11月期間到延安后的第一個駐地,毛澤東等中央領導在這里居住,是了解黨史的好地方。
涉及課文篇目:
賀敬之《回延安》(人教版8年級語文):
心口呀莫要這么厲害地跳,
灰塵呀莫把我眼睛擋住了……
手抓黃土我不放,
緊緊兒貼在心窩上。2
華北地區(qū)
北京
豐臺——盧溝橋: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它設計精巧縝密造型美觀,被譽為科技之橋。古時永定河兩岸的河堤經(jīng)常被沖毀,但是這座年代悠久的聯(lián)拱石橋卻始終完好無損。如此鬼斧神工的建造工藝令人贊嘆不已。
涉及課文篇目:
《盧溝橋》(S版3年級語文):
盧溝橋設計科學,造型美觀。它全長266.5米,由11個半圓形的石拱橋組成。每個石拱長度不一,短的16米,長的21米多。石拱之間有石橋墩,把11個橋拱連成一個整體,所以叫連拱橋。海淀——頤和園:中國清朝時期皇家園林,坐落在北京西郊。是以昆明湖、萬壽山為基址,以杭州西湖為藍本,汲取江南園林的設計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園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宮御苑,被譽為“皇家園林博物館”。
涉及課文篇目:
《頤和園》(人教版4年級語文):
游人走過長長的石橋,就可以去小島上玩。這座石橋有十七個橋洞,叫十七孔橋;橋欄桿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著小獅子。這么多的獅子,姿態(tài)不一,沒有哪兩只是相同的。河北
秦皇島——山海關:中外聞名的天下第一關。依山傍海的山海關地理位置極其優(yōu)越,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
涉及課文篇目:
《雄關賦》:
果然是名不虛傳: ——天下第一關! 那氣勢的雄偉,那地形的險要,在我所看到的重關要塞中,是沒有能與它倫比的了。保定——狼牙山:狼牙山,古稱郎山,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易縣西部的太行山東麓,因其奇峰林立、崢嶸險峻、狀若狼牙而得名。又因為“狼牙山五壯士”的故事,成為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基地基地。
涉及課文篇目:
《狼牙山五壯士》(人教版6年級上冊):
班長馬寶玉激動的說:“同志們,我們的任務勝利完成了!”說罷,他把那支從敵人手里奪來的槍砸碎了,然后走到懸崖邊上,像每次發(fā)起沖鋒一樣,第一個縱身跳下深谷,戰(zhàn)士們也昂首挺胸,相繼從懸崖往下跳。狼牙山上響起了他們壯烈豪邁的口號聲……山西
永濟——黃河古渡口蒲津渡:古代黃河上的著名渡口——蒲津渡位于山西省永濟市古蒲州城西門外黃河東岸,歷史上著名的蒲津橋和唐開元鐵牛也位于此處。開元鐵牛是蒲津渡遺址最突出、保存最完整,最具觀賞價值文物。
涉及課文篇目:
《撈鐵?!罚ㄈ私贪?年級語文):
宋朝時候,有一回黃河發(fā)大水,沖斷了河中府城外的一座浮橋。黃河兩岸的八只大鐵牛是拴住浮橋用的,也被大水沖走了,陷在河底的淤泥里。內(nèi)蒙古
呼和浩特——呼和塔拉草原:呼和塔拉草原是距離呼和浩特最近的草原,也叫萬畝草場,有人稱它為青城的"后花園“。這里不僅有碧草如茵的草原,而且全國最大的蒙古包呼和塔拉會議中心也坐落在這里。
涉及課文篇目:
《草原》(人教版5年級語文):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綠的,小丘也是綠的。羊群一會兒上了小丘,一會兒又下來,走在哪里都像給無邊的綠毯繡上了白色的大花。
《敕勒歌》(人教版2年級語文):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嗯,不清楚,不過臺灣人很喜歡來南寧這一邊的,嗯,然后也可能是因為來南寧,然后經(jīng)常去防城港吧,久而久之,臺灣人多了,他們可能就搞出這么一條街過來吧,反正我知道臺灣的話好像比較喜歡來南寧這邊玩的。
可能是因為這邊離他們不算太遠,而且物價也不高,然后空氣氣候各方面跟臺灣比較相似吧。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23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