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隨筆:我想在酒店工作
我很慚愧從事酒店管理多年,但最初的起點并不低。
20多年前,當我們的東方大都市有幸在酒店管理領域第一次與國際接軌時,我就偶遇了。有機會和大洋彼岸的幾十位酒店管理專家一起工作,聽聽他們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學習他們的管理經驗。不幸的是,美好的時光并沒有持續(xù)多久。因為我們有些領導目光短淺,經過十幾年的整合,他們有意識地學到了精髓,斷然命令他們趕走外國專家,自己管理。之后,我也離開了那里。
最近,我又有機會去酒店了。這家酒店曾經開了自己的港口,引進了國外著名的酒店管理品牌,在上海引領行業(yè)多年。記得當年,美麗的建筑造型,彬彬有禮的俊男靚女,金發(fā)碧眼的酒店經理,以及來自世界各地的達官貴人頻頻出入,一時吸引了無數眼球,成為市民們茶余飯后津津樂道的素材。創(chuàng)業(yè)之初,一位專欄作家經過深入調查,在某著名媒體上發(fā)表了一系列報道,導致洛陽一時貴起來。
那天早上七點,我走進了酒店的大廳。初冬的太陽還沒出現,就有幾個導游模樣的人在昏暗的燈光下閑逛,手里揮舞著五顏六色的錦旗,大喊大叫。我驚呆了:不知道旅行團什么時候進的這家酒店。和幾個員工聊天,感覺精神狀態(tài)不是很好。和全盛時期相比,就差遠了。更令人震驚的是,一些年輕的服務員甚至看著一個在這里經營多年的國際知名品牌。
逛了一圈,發(fā)現過去國際品牌公司的管理痕跡已經消失,我們換成了早已司空見慣的中國式管理。
我無意貶低酒店經理。如果我們能做到這一點,我們必須有我們獨特的“看家本領”。問題是我們的“看家本領”和別人比起來是什么水平。我們必須有一個清晰的認識。為什么要把別人積攢多年的東西打入冷宮?是我們的認識有差距,還是我們缺乏自信?
每個人都有最低限度的辨別能力。如果我們的比別人的好,我們可以取代它。但在酒店管理領域,歐美知名品牌在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方法、經營業(yè)績等方面引領世界潮流是不爭的事實。據中國酒店業(yè)統(tǒng)計,外資品牌的五星級酒店均價比本土酒店高出35%,四星級酒店均價高出33%。北京占13%的外資酒店收入占酒店市場總額的56%。上海十大酒店都是國際品牌。即使我們把自己的地方領導和別人比較,差距還是很大的。
據我所知,這家酒店引進國外品牌的時候,花了很多納稅人的錢。真的希望通過這次搬家,學習國際先進的酒店管理經驗,培養(yǎng)一批酒店管理人才。幾年后的今天,后者做到了,但前者卻打敗了水漂,讓人惋惜!
當今世界已經進入E時代,地球越來越小,管理無國界。真誠學習別人先進的東西,是我們縮短差距,為未來發(fā)展注入后勁的最好方法(不是葉公的好龍風,更不是滿足于做表面文章)。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80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