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健康運動都有三個特點:一是適合自己的;二是身體能夠接受的最大運動量;三是運動量和時間要均衡;運動以多為好,但有個限制,簡單理解就是今晚的鍛煉要用明天上班的時間睡覺補償,那就是過量,有害而無益了。
瑜伽鍛煉講究心境和動作統(tǒng)一,所以舒適的心情很重要,這心情能保持的時間是多少?你運動多久會疲憊?在這些你能達到的“極限”之前,就是你最適合的練習時間。常規(guī)室內運動是兩個小時,你可以根據上述內容反復調試自己的最佳練習時間,記住要均衡,根據生活規(guī)律、工作時間、餐飲時間、體力接受程度調試最佳的練習時間后,保持每天的均衡鍛煉。
特別是你要練習出自己的瑜伽生物鐘(自然開始,自然結束)那就是最佳境界了。
一、總體評價思路:
1、教學整體設計,能滲透現代體育教學思想、觀念和理論。
2、說課與上課的統(tǒng)一,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
3、教學設計具有新穎、獨特和創(chuàng)新。
4、說課、上課具有藝術性、實效性和推廣價值。
5、評分分為說課、上課兩部分,部分總分為100分,分值為各一半。具體見以下評分細則:
二、說課評分細則:
分類 內容 要素 評價
A B C
說課內容 教材分析 大綱計劃處理搭配 重點難點 價值內涵 深化創(chuàng)新 3 2 1
學情分析 基礎起點身心特點 條件習慣 與課聯(lián)系 3 2 1
教學目標 確切合理 具體 可操作 3 2 1
教法、學法 教師教法:緊扣目標切實有效 探索創(chuàng)新 體現主導
學生學法:充分活動 明白道理 學會學習 體現主體 10 8 6
教學過程 設計合理過程清晰 優(yōu)化組合 目標達成
理論與過程結合 16 12 10
場地器材 充分利用變化新穎 一材多用 改革創(chuàng)新 3 2 1
說課藝術 講述 普通話脫稿 清晰 激情 時間(20') 4 3 2
藝術 教態(tài)節(jié)奏 表現力 感染力 4 3 2
媒體 合理實效現代技術 4 3 2
加分因素 有特色有創(chuàng)新 效果顯著 酌情加分
三、上課評分細則:
分類 內容 要素 評價
A B C
教師教學能力 教材 教案與說課內容的銜接,說課的思想、理論在教案中的體現。---創(chuàng)意。 5 4 3
教學目標 符合綱要符合實際 合理明確 可操作 有評價 達成度。 5 4 3
教學過程 內容、方法、手段、場地、器材、組織、教與學的優(yōu)化整合。
---流暢緊湊。 10 8 7
教學效果 目標達成德育滲透 體育與健康教育 運動負荷。 --明顯 10 8 7
教學特色 模式、方法、思維、創(chuàng)新。 5 4 3
學生學習表現 學習態(tài)度 注意力集中積極參與 自學鍛煉 思維活躍 聽從指揮。
---體現主體。 3 2 1
意志情緒 進取精神克服困難 情緒飽滿 體驗樂趣。 3 2 1
目標達成 學習目標達成在原有基礎上提高。 3 2 1
師生關系
同學關系 師生融洽、同學合作、和諧民主、相互尊重。 3 2 1
思維能力 思維活躍認知、思維、活動相結合, 有創(chuàng)造意識。 3 2 1
加分因素 有特色 有創(chuàng)新效果顯著 酌情加分
如何評價一節(jié)體育課的好壞,是同行在參加校本教研討論的話題。有的人大做文章,評不到重點;有的人三言兩語,評的太少;有的人愛顧情面只講優(yōu)點不講缺點,總之,每個人想法不同,得出結論也不一樣。我認為:首先應該加強自我學習,提高自身專業(yè)技能水平,從理論的高度來評課,然后看這節(jié)課有沒有實施有效的課堂教學,最后作出客觀、公正的評價。就自己在一線體育教學中和參加遠程繼續(xù)教育培訓相結合淺談幾點心得體會與同行一起交流。 1、評教學設計
首先,看教學設計是否完整,教學內容是否符合新課程標準,是否符合學生的身心發(fā)展需要,目標是否明確,教學步驟是否清晰,解決重難點的方法是否得當,時間分配及場地器材的利用是否合理,保護與幫助是否規(guī)范,安全教育是否預計等,只有教學設計寫完整了,才能說課前準備充分。
2、評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的完成情況是衡量一節(jié)課的主要尺子。首先看教師有沒有貫徹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然后看目標是否統(tǒng)領教材,教學方法和手段是否圍繞目標來實施,最后教師對教學目標的達成情況是否進行檢查與評價。 3評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的選擇是否符合教本,是否與模塊教學內容相銜接,是否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和發(fā)展需要來安排,教材的處理是否得當,選擇的輔助練習是否有利于解決主教材。 4、評組織和教法
運用好教學方法和手段是上好課的關鍵,也是教師教學能力的一種體現。在教學過程中為完成教學目標,教法是否因材施教,是否積極引導(包括講解和示范),是否運用有效的教法。學法是否根據運動技能規(guī)律來安排,是否運用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等方式。組織是否嚴謹,是否易行,學生自主練習是否分配合理,最終是否發(fā)揮了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的作用 5、評教師基本功
教師基本功是指教師的綜合能力。如口令清晰、宏亮;示范正確、優(yōu)美;講解簡明、易懂;保護幫助合理、到位;指導練習與糾正動作錯誤有效、得法;隊形調動便捷、合理;課堂常規(guī)貫徹認真、得當;安全措施得力、有效;突發(fā)事件處理及時正確等。 6、評學生運動量和練習密度
學生上完本節(jié)課,在掌握技術的同時,身體是否得到鍛煉,主要看在各個學習環(huán)節(jié)中運動量和強度要適中,心里是否得到健康發(fā)展,主要看在學習中是否帶來樂趣,總之,是否為學生樹立終身體育意識。 7、評教學特色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是否真正體驗寓教于樂,教學風格和方法、場地布置以及器材的選擇是否有新意,教師的魅力和處理教材的能力是否結合校本教材,是否有利于同行借鑒等。
總之,如何評好課是一個復雜話題,只有加強自身教本科研的同時,客觀、公正的評價別人上課的成功與失敗,才能真正有利于我們教師教學能力共同提高,真正與時俱進。
一)即時性評價與階段性評價相結合課堂教學評價主要是通過發(fā)展性的評價來促進體育教學工作的不斷進取,課堂教學評價既可以針對某一堂課進行即時性評價,也可針對階段性的課堂教學或整個課程的課堂教學進行評價。
即時性評價可采用每堂課后有教師在教學日記或教案上作簡要評述的方式進行,從而起到即使回憶課堂教學活動全過程,發(fā)現問題與不足以便及時糾正的作用。即時性評價也可以有領導、同行或專家、學生進行評課討論的方式進行,以便于相互指導、交流與溝通、反饋信息、激勵教師揚長避短。
即時性評價是最直接、最具體、最及時的評價方法,因此也是應用非常廣泛的行之有效的教學評價形式。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可以采用隨機的方式在每學期進行若干次的即時性評價,可以激勵和促進體育教師不斷的追求進步與發(fā)展。
在進行即時性評價的基礎上,學?;蛘呓萄薪M還應組織進行階段性或總體評價,對體育教師進行的體育課堂教學進行幫助與指導。經評價的結論和建議及時反饋給授課教師,以便教師在以后的課堂教學中有更大的進步(二)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目前的體育課堂教學不僅可以進行定性評價,還可以進行定量評價。
定性評價主要是通過評課活動進行討論、分析和評述,也可定評價指標進行等級制評定。定量評價則是通過評價量表的形式進行評價,給出客觀分數,以判定課堂教學質量的好壞。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在使用上各有優(yōu)劣,定性評價在很大程度上缺少量的判斷,主觀隨意性加強,但能給教師提出建設性意見;定量評價則強調量化,可以提供客觀的數量上的標準,但必須要在兩畫的數據進行定性分析后,才能給教師提那個改進建議。如果把兩者有機的結合起來,則能夠科學準確地對課堂教學做出評價。
三)他人評價與自我評價相結合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評價以他評為主要的方法,評價主體有領導和同行。新課程改革中提出的發(fā)展性課堂評價則注重教師對評價的積極參與,強調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將教師自評與領導評價、同行評價、學生評價有機的結合起來,有效評價體育教師的課堂教學,真正起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總之,在新課程改革中,我們必須緊緊地圍繞課程改革的方向,以關注學生健康成長為目的,運用恰當的評價理論和評價形式,遵循即時評價與階段性評價、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過程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原則。根據實際情況,制訂出切合實際情況的評價方法,科學地、全面地并具有激勵性地進體育課教學評價。
一、總體評價思路:1、教學整體設計,能滲透現代體育教學思想、觀念和理論。
2、說課與上課的統(tǒng)一,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3、教學設計具有新穎、獨特和創(chuàng)新。
4、說課、上課具有藝術性、實效性和推廣價值。5、評分分為說課、上課兩部分,部分總分為100分,分值為各一半。
具體見以下評分細則:二、說課評分細則:分類 內容 要素 評價 A B C 說課內容 教材分析 大綱計劃處理搭配 重點難點 價值內涵 深化創(chuàng)新 3 2 1 學情分析 基礎起點身心特點 條件習慣 與課聯(lián)系 3 2 1 教學目標 確切合理 具體 可操作 3 2 1 教法、學法 教師教法:緊扣目標切實有效 探索創(chuàng)新 體現主導學生學法:充分活動 明白道理 學會學習 體現主體 10 8 6 教學過程 設計合理過程清晰 優(yōu)化組合 目標達成理論與過程結合 16 12 10 場地器材 充分利用變化新穎 一材多用 改革創(chuàng)新 3 2 1 說課藝術 講述 普通話脫稿 清晰 激情 時間(20') 4 3 2 藝術 教態(tài)節(jié)奏 表現力 感染力 4 3 2 媒體 合理實效現代技術 4 3 2 加分因素 有特色有創(chuàng)新 效果顯著 酌情加分 三、上課評分細則:分類 內容 要素 評價 A B C 教師教學能力 教材 教案與說課內容的銜接,說課的思想、理論在教案中的體現。---創(chuàng)意。
5 4 3 教學目標 符合綱要符合實際 合理明確 可操作 有評價 達成度。 5 4 3 教學過程 內容、方法、手段、場地、器材、組織、教與學的優(yōu)化整合。
---流暢緊湊。 10 8 7 教學效果 目標達成德育滲透 體育與健康教育 運動負荷。
--明顯 10 8 7 教學特色 模式、方法、思維、創(chuàng)新。 5 4 3 學生學習表現 學習態(tài)度 注意力集中積極參與 自學鍛煉 思維活躍 聽從指揮。
---體現主體。 3 2 1 意志情緒 進取精神克服困難 情緒飽滿 體驗樂趣。
3 2 1 目標達成 學習目標達成在原有基礎上提高。 3 2 1 師生關系同學關系 師生融洽、同學合作、和諧民主、相互尊重。
3 2 1 思維能力 思維活躍認知、思維、活動相結合, 有創(chuàng)造意識。 3 2 1 加分因素 有特色 有創(chuàng)新效果顯著 酌情加分。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11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