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順其自然式結尾,即按照記敘的順序自然結束
六年制小學語文第九冊第2課《夕照》的結尾是這樣寫的:“漸漸地,夕陽在我的視野中遠去,遠去,最終完全消失了。我知道,此時它已經到了地球的那一面,又為那里的人們帶來一個美麗的黎明?!边@篇文章就是按照時間的順序變化來記敘夕照美麗景色變化的。當夕陽在夜色中消失的時候,對夕照的觀察已經到此為止了,所以文章也可自然而然地結束了。如果文章是按照事情發(fā)展順序來記敘的,那么交代清楚了事情的結果,文章也就可以自然地結束了,事情的結果也就成了文章的結尾。以這樣形式結尾的文章有很多,第六冊的《我們家還缺啥》、《雨中》及第十一冊的《獄中聯(lián)歡》等文章的結尾都屬此類。
2.首尾呼應式結尾,即文章的開頭和結尾能遙相呼應
這樣的結尾在文章結束時自然而有機地呼應了開頭,使文章渾然一體,完整緊湊。小學語文六年制第七冊第8課《壯麗的青春》一文的開篇只是寫了一個時間:“1963年11月18日。”在這篇文章的結尾中也這樣寫道:“1963年11月18日,這個難忘的日子,將同一個光輝的名字——歐陽海,一起載入英雄史冊?!蔽恼碌拈_頭和結尾遙相呼應,謳歌和贊美了英雄大無畏的豪邁氣概,既明確了中心,又深化了文章的主題。小學語文六年制第九冊第4課《迷人的張家界》一課的結尾——“迷人的張家界,名副其實的人間仙境”,不僅呼應了開頭,而且一語寫出了張家界奇山、秀水的無限風光。
3.聯(lián)想象征式結尾,即結尾要意味深長,引人深思
這種文章的結尾對于文章的主旨不是明白的“點”出,而是將其隱藏在背后,讓讀者透過字里行間自己去聯(lián)想,去體會。小學語文六年制第九冊第26課《可愛的草塘》這一課的結尾:“我朝前緊走了幾步,想捧起這清涼的河水痛痛快快地洗一洗臉。但是我猶豫了,生怕弄壞了這一幅美好的畫卷。”頃刻間,北大荒的特有風光,草塘的美麗可愛,在作者的筆下似乎一下子凝固了,仿佛把我們也帶到了那個令“我”留戀的“境界”中,引起了我們無限的遐想。同冊18課《金色的魚鉤》:“在這個長滿了紅銹的魚鉤上,閃爍著燦爛的金色的光芒!”魚鉤既已長滿紅銹,為什么還會閃爍著光芒呢?那燦爛的金色的光芒會讓讀者想到什么呢?這樣的結尾當真是意味深長,令人回味無窮。
4.借景抒情式結尾,即在文章結束時描寫景物,借以抒發(fā)自己內心的感情,從面達到直抒胸臆的目的
小學語文第九冊第10課《秋天的懷念》中最后寫道:“又是秋天,妹妹推著我去北??戳司栈?。黃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潔,紫紅色的花熱烈而深沉,潑潑灑灑,秋風中正開得爛漫?!边@是對菊時景色的描寫,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生命的熱愛又不乏淡淡的傷感。緊接著作者筆鋒一轉,寫道:“我懂得母親沒有說完的話,妹妹也懂。我倆在一塊兒,要好好活兒……”不知同學們是否讀出了作者對母親那種深切的懷念?如果讀懂了,看看《草原》這一課的結尾——“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是否一樣會引起你的遐思呢?
當然,結尾的方法絕不僅僅是以上四種,還有五、六、七、八……結尾沒有一個固定的格式,它可能隨不同的文章及作者不同的寫作風格而有所不同。但不管怎樣,我們應在自己的習作中,應力求結尾接著開頭和中間部分的思路,順勢而下,方能恰當自然,不顯拖泥帶水。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篇文章的開頭是很重要的。
文章有了好的開頭,不僅能帶動全篇,使文章順利展開,而且能抓住讀者,引人入勝。古人說的文章的“鳳頭、豬肚、豹尾”就含有這個意思。
這里,向大家介紹幾種比較好掌握的記敘文的開頭方法: 一、開門見山法 (1)交代事件基本要素的敘述法 《揮手之間》的開頭,交代了事件的時間、地點:“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八日清早,從青涼山望下去,見有不少人順著山上大路朝東門外飛機場走去。” 《記一次乒乓球賽》的開頭,交代了時間的人物、起因和時間。
(2)開門見山、揭示主題的點題法 《背影》一文的開頭寫到:“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多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白楊禮贊》一文開頭就說:“白楊樹實在是不平凡的,我贊美白楊樹?!?/p>
《美好生活的剪影》的開頭使用的也是這種方法 。 (3)把事情的開頭作為文章開頭的自然起筆法 一篇題目是《記一堂生物課》的作文開頭是這樣的:“上課鈴聲響了,大家都走進了生物實驗室。”
二、非開門見山法 這里所說的“非開門見山法”,并非無“門”,而是使用寫作技法(如議論、描寫、抒情、引用等)、修辭方法(如設問、比喻等)或其它的方法(如設置懸念等)把“門”裝飾的更美一些,使文章更添文采,進而更深刻、更生動地表現(xiàn)主題,更引人入勝。如: (1)環(huán)境描寫、渲染氣氛的描寫法 《驛路梨花》的開頭描寫了自然環(huán)境:“山,好大的山?。∑鸱那嗌荷揭蛔ひ蛔?,延伸到遠方,消失在迷茫的春色中?!?/p>
渲染了哀牢山中深遠迷茫的氣氛,對后文寫邊疆軍民助人為樂的感人事跡起了襯托的作用。 例文《逝去的歲月》、《分房》開頭使用的是這種方法。
(2)深化主題的議論抒情法 課文《誰是最可愛的人》、例文《不尋常的考試》都是用了這種開頭方法。 (3)名言、警句、詩歌的引用法 《人民的勤務員》的開頭:“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
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边@是雷鋒日記中一段著名的話,以這段話開頭,對后文記述雷鋒的事跡,無疑是起到了“文眼”的作用。
冰心的《每逢佳節(jié)》一文開頭引用了王維的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p>
入題新穎、感情真摯,點明了思念海外親人的題旨。 (4)引人入勝的提示法 《第二次考試》的開頭提出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引起讀者的注意,自然會使人想到:“這是為什么?”急于從后文中尋找答案,因而增強了文章的吸引力。
(5)吸引讀者的設問法 有一篇作文的題目是《我的家鄉(xiāng)》,它的開頭是這樣的:“朋友,你到過我的家鄉(xiāng)嗎?你登過我家鄉(xiāng)的山、游過我家鄉(xiāng)的水、吃過我家鄉(xiāng)的肥鯉魚嗎?” 文章開頭的寫法是多種多樣的,這里不過提示了其中常見的幾種。在寫作當中,有時并不能單一地使用某一種方法,而是幾種方法兼而有之。
究竟使用什么方法開頭,要從文章的整體構思出發(fā)考慮,要從表現(xiàn)中心思想的需要出發(fā),通篇安排整體設計,選擇最恰當的開頭方法。 結 尾 與開頭一樣,文章的結尾也是相當重要的。
成功的結尾,能使讀者更深入、更透徹地理解文章內容,進一步領會文章的中心思想;精彩的結尾,能喚起讀者的思考與共鳴,增強文章的感染力,結尾當如撞鐘,“清音有余”。選擇結尾的方法,也必須從全局來考慮,要使記敘的事件完整清楚,使文章的結構首尾呼應,以求得更好地表達中心,達到寫作的目的。
下面介紹幾種常用的結尾方法。 (1)自然順暢的結果交代法 聶華苓的《人,又少了一個》,寫了一個女乞討者三年前后的不同形象與神態(tài),表現(xiàn)了人格的墮落這一深刻的主題。
文中作者未加任何評論與分析,只是用白描的手法,記述了事件的經過。結尾寫道:“砰地一聲,大門被踢上了。
那女人回過頭來,冷笑了一聲,然后漠然望了我一眼。她已經不認得我了!”這一不加修飾的自然結尾,給讀者留下了無限的思考余地,令人回味無窮。
例文《記一次乒乓球賽》使用的也是這種結尾方法。 (2)照應開頭的首尾呼應法 結尾要呼應開頭,這是記敘文的一般寫法,很多文章都體現(xiàn)了這一特點。
郭沫若先生的《白鷺》一文開頭就說:“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苯Y尾又說:“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在骨子里的散文詩。”
“白鷺是詩”,這一不尋常的比喻,特別是結尾具體化為“散文詩”,突出了白鷺的平凡而美好、樸素而高潔的特點,贊頌了白鷺的美。 (3)畫龍點睛的全文總結法 這種方法,一般是用議論或抒情的方式概括全文中心或對文中的人物、事件加以評論。
《誰是最可愛的人》一文的結尾段就屬于這種類型,這段文字兼用議論與抒情的方式結束全文,最后一句話點題:“你一定會深深地愛我們的戰(zhàn)士,——他們確實是我們最可愛的人!”例文《春天的色彩》、《分房》的結尾也是這樣的。 有時,用來總結全文的還可以是名言、警句或詩句,這樣的結尾更是言簡意賅,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如《驛路梨花》的末段“我望著這群充滿朝氣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潔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話‘驛路梨花處處開’?!?(4)含蓄深刻的啟發(fā)聯(lián)想法。
常用的結尾方法有七種:
1、概括全文。如小學語文課文《美麗的小興安嶺》,用“小興安嶺是一座巨大的寶庫,也是一座美麗的大花園”結尾。這個結尾概括了全文內容,給讀者留下了非常鮮明的印象。
2、交代結果。如小學語文課文《找駱駝》的結尾:“商人聽了,照老人的指點一路找去,果然找到了走失的駱駝。”這就交代了事情的結果,從而結束全文。
3、寫出感受,總結全文。如小學語文課文《馬》,作者在記敘了他和弟弟一起趕著一匹拉了重載的馬,在雨夜泥濘中趕走夜路的經過后,在結尾時寫道:“我現(xiàn)在看到拉貨車的馬,還打心眼里感到親切。真的,再也沒有像馬這樣忠實的動物了。”最后一句,寫出了感受,總結了全文。
4、篇末點題。如小學語文課文《心愿》,作者敘述他在巴黎的街道公園與一個法國小姑娘及他的爸爸、媽媽相遇的經過后,用這樣一段話作為結尾:
“一個普通的法國家庭———一對中年夫婦和一個天真的孩于,他們的心愿多么美好,多么純真!人民的感情是樸素的,樸素的東西是最美的。修一座友誼的長橋,這是我們共同的心愿!”最后一句就是篇末點題。
5、表達感情和愿望。如小學語文課文《關懷》的結尾:“窗外陽光燦爛,菜花的香氣一陣陣撲進教室來,春天這樣美好,周總理這樣關懷我們,我們感到又溫暖,又幸福。”
又如課文《十里長街送總理》的結尾:“……靈車漸漸地遠去了,終于消失在蒼茫的夜色中了。人們還是面向靈車開去的方向,靜靜地站著,站著,好像在等待周總理回來?!?/p>
6、首尾呼應。這種結尾方法有多種形式,有的是用相同的句子呼應,如作文《各就各位,預備——》,用“各就各位,預備——”開頭,記敘了參加體育測試,聯(lián)想到學習和要為將來參加祖國建設作準備,最后又用“各就各位,預備——”結束全文。
還有一種是開頭設問,結尾回應開頭的設問。如小學語文課文《海底世界》的開頭是“你可知道,大海深處是怎樣的嗎?”結尾是“海底真是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世界!”
7、給讀者留下思考和回味的余地。最常見的是結尾用個省略號。用省略號結尾,可以促使讀者去思考、回味,但使用的時候必須注意的是,文章本身要有可以給人深思、回味的內容,不能結尾時沒話可寫就隨便來個省略號。
文章的結尾和開頭一樣,沒有固定的格式。但結尾的方法,并非是不可捉摸的,從許多人寫作實踐中,有不少寫好結尾的經驗和方法,可以借鑒,受到啟發(fā),從而開拓結尾的思路。
下面介紹幾種常用的結尾方法:
一、概括全文。如小學語文課文《美麗的小興安嶺》,用小興安嶺是一座巨大的寶庫,也是一座美麗的大花園結尾。這個結尾概括了全文內容,給讀者留下了非常鮮明的印象。
二、交代結果。如小學語文課文《黃繼光》的結尾:戰(zhàn)士們像海濤一樣向上沖,占領了597.9高地,消滅了陣地上的全部敵人。這就交代了事情的結果,從而結束全文。
三、寫出感受,總結全文,點明中心。如小學語文課文《登山》,作者在記敘了列寧和巴果茨基一起走過了那條危險的小路后,在結尾時寫道:就是因為我害怕它。我們不應該讓害怕把自己壓倒,得每時每刻、隨時隨地鍛煉自己的意志。最后一句,寫出了感受,總結了全文,點明了中心。
四、篇末點題。如小學語文課文《下雪的聲音》,最后一句就是篇末點題:下雪的聲音,春天的序曲。
五、表達感情和愿望。如課文《十里長街送總理》的結尾:靈車漸漸地遠去了,終于消失在蒼茫的夜色中了。人們還是面向靈車開去的方向,靜靜地站著,站著,好像在等待周總理回來。又如課文《形形色色的植物》結尾:植物世界里的故事和秘密是說不盡的,還有許多秘密正等著你去發(fā)現(xiàn)呢。
六、首尾呼應。這種結尾方法有多種形式,有的是用相同的句子呼應,如作文《各就各位,預備》,用各就各位,預備開頭,記敘了參加體育測試,聯(lián)想到學習和要為將來參加祖國建設作準備,最后又用各就各位,預備結束全文。還有一種是開頭設問,結尾回應開頭的設問。如小學語文課文《海底世界》的開頭是你可知道,大海深處是怎樣的嗎?結尾是海底真是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世界!
除以上這些結尾方法外,還有許多其他的結尾方法。對小學生來說,這些結尾方法在寫事的時候可以靈活選用。不過,可不能生搬硬套。
作文結尾的幾種方法 文章的結尾和開頭一樣,沒有固定的格式。
但結尾的方法,并非是不可捉摸的,從許多人寫作實踐中,有不少寫好結尾的經驗和方法,可以借鑒,受到啟發(fā),從而開拓結尾的思路。下面介紹幾種常用的結尾方法: 一、概括全文。
如小學語文課文《美麗的小興安嶺》,用“小興安嶺是一座巨大的寶庫,也是一座美麗的大花園”結尾。這個結尾概括了全文內容,給讀者留下了非常鮮明的印象。
二、交代結果。如小學語文課文《找駱駝》的結尾:“商人聽了,照老人的指點一路找去,果然找到了走失的駱駝。”
這就交代了事情的結果,從而結束全文。 三、寫出感受,總結全文。
如小學語文課文《馬》,作者在記敘了他和弟弟一起趕著一匹拉了重載的馬,在雨夜泥濘中趕走夜路的經過后,在結尾時寫道:“我現(xiàn)在看到拉貨車的馬,還打心眼里感到親切。真的,再也沒有像馬這樣忠實的動物了?!?/p>
最后一句,寫出了感受,總結了全文。 四、篇末點題。
如小學語文課文《心愿》,作者敘述他在巴黎的街道公園與一個法國小姑娘及他的爸爸、媽媽相遇的經過后,用這樣一段話作為結尾:“一個普通的法國家庭——一對中年夫婦和一個天真的孩于,他們的心愿多么美好,多么純真!人民的感情是樸素的,樸素的東西是最美的。修一座友誼的長橋,這是我們共同的心愿!”最后一句就是篇末點題。
五、表達感情和愿望。如小學語文課文《關懷》的結尾:“窗外陽光燦爛,菜花的香氣一陣陣撲進教室來,春天這樣美好,周總理這樣關懷我們,我們感到又溫暖,又幸福?!?/p>
又如課文《十里長街送總理》的結尾:“……靈車漸漸地遠去了,終于消失在蒼茫的夜色中了。人們還是面向靈車開去的方向,靜靜地站著,站著,好像在等待周總理回來?!?/p>
六、首尾呼應。這種結尾方法有多種形式,有的是用相同的句子呼應,如作文《各就各位,預備——》,用“各就各位,預備——”開頭,記敘了參加體育測試,聯(lián)想到學習和要為將來參加祖國建設作準備,最后又用“各就各位,預備——”結束全文。
還有一種是開頭設問,結尾回應開頭的設問。如小學語文課文《海底世界》的開頭是“你可知道,大海深處是怎樣的嗎?”結尾是“海底真是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世界!” 七、給讀者留下思考和回味的余地。
最常見的是結尾用個省略號。用省略號結尾,可以促使讀者去思考、回味,但使用的時候必須注意的是,文章本身要有可以給人深思、回味的內容,不能結尾時沒話可寫就隨便來個省略號。
除以上這些結尾方法外,還有許多其他的結尾方法。對小學生來說,這些結尾方法在寫事的時候可以靈活選用。
不過,可不能生搬硬套。 常見的作文結尾: 1.自然式。
事情結束了,文章也結尾了。如《麻雀》的結尾:“我急忙喚回我的獵狗,帶著它走開了。”
2.照應式。結尾或點題,與文題遙相呼應;或與開頭相照應,收攏全文。
如《頤和園》的結尾是:“頤和園的景色可真美??!”與開頭:“北京的頤和園是個美麗的大公園”首尾照應,有力地突出了中心。 3.引申式。
結尾或展開聯(lián)想,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深化主題; 或總結提高,使主題得到升華。如《高大的皂莢樹》的結尾:“想著,想著,我的心里,好像有一顆種子在生根、發(fā)芽……” 4.抒情式。
結尾直接抒發(fā)作者的感情,以引起讀者的共鳴,從中受到感染,受到教育。如《再見了,親人》的結尾:“再見了,親人,我們的心永遠跟你們在一起”。
5.評價式。結尾對人物或事物進行總結、評價,表達作者的看法,突出文章的中心。
如《狼牙山五壯士》的結尾:“這是英雄的中國人民堅強不屈的聲音,這聲音驚天動地、氣壯山河?!?。
常用的結尾方法有七種:1、概括全文。
如小學語文課文《美麗的小興安嶺》,用“小興安嶺是一座巨大的寶庫,也是一座美麗的大花園”結尾。這個結尾概括了全文內容,給讀者留下了非常鮮明的印象。
2、交代結果。如小學語文課文《找駱駝》的結尾:“商人聽了,照老人的指點一路找去,果然找到了走失的駱駝。”
這就交代了事情的結果,從而結束全文。3、寫出感受,總結全文。
如小學語文課文《馬》,作者在記敘了他和弟弟一起趕著一匹拉了重載的馬,在雨夜泥濘中趕走夜路的經過后,在結尾時寫道:“我現(xiàn)在看到拉貨車的馬,還打心眼里感到親切。真的,再也沒有像馬這樣忠實的動物了。”
最后一句,寫出了感受,總結了全文。4、篇末點題。
如小學語文課文《心愿》,作者敘述他在巴黎的街道公園與一個法國小姑娘及他的爸爸、媽媽相遇的經過后,用這樣一段話作為結尾:“一個普通的法國家庭———一對中年夫婦和一個天真的孩于,他們的心愿多么美好,多么純真!人民的感情是樸素的,樸素的東西是最美的。修一座友誼的長橋,這是我們共同的心愿!”最后一句就是篇末點題。
5、表達感情和愿望。如小學語文課文《關懷》的結尾:“窗外陽光燦爛,菜花的香氣一陣陣撲進教室來,春天這樣美好,周總理這樣關懷我們,我們感到又溫暖,又幸福?!?/p>
又如課文《十里長街送總理》的結尾:“……靈車漸漸地遠去了,終于消失在蒼茫的夜色中了。人們還是面向靈車開去的方向,靜靜地站著,站著,好像在等待周總理回來?!?/p>
6、首尾呼應。這種結尾方法有多種形式,有的是用相同的句子呼應,如作文《各就各位,預備——》,用“各就各位,預備——”開頭,記敘了參加體育測試,聯(lián)想到學習和要為將來參加祖國建設作準備,最后又用“各就各位,預備——”結束全文。
還有一種是開頭設問,結尾回應開頭的設問。如小學語文課文《海底世界》的開頭是“你可知道,大海深處是怎樣的嗎?”結尾是“海底真是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世界!”7、給讀者留下思考和回味的余地。
最常見的是結尾用個省略號。用省略號結尾,可以促使讀者去思考、回味,但使用的時候必須注意的是,文章本身要有可以給人深思、回味的內容,不能結尾時沒話可寫就隨便來個省略號。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24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