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這種東西,講究內在的功底!以我看法,你應該多多欣賞,先欣賞,感悟,領會,你若能在一字一筆一畫之間道出個一二,而無論合乎章法與否,只要你能有自己的理解,那你便有一種創(chuàng)造的潛質。
所以說熏陶是最重要的,我最討厭的就是死練,每天強迫自己必須練兩個小時,幾乎玷污了書法藝術。所以應該淡化時間觀念,我們要的是“感情”的投入。而不是費了多少筆墨。那句話怎么說的?。.什么什么就下筆如有神?
當你欣賞到了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有一種躍躍欲試的感覺,這時候不讓你練就不行了,呵呵,這時候想必更出效果。
書法注重一種“氣”,首先要積攢自己的靈氣,然后揮毫于弊端。揮毫就不適合你了,反正就是要先欣賞,先領會,然后再寫。別強迫自己,想寫的時候就寫不想練的時候就欣賞,如此反復,你會增加自己的內在功底的!
一、熟練掌握漢字的書寫規(guī)律 只有熟練掌握了漢字的書寫規(guī)律,寫字時才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不至于“想一筆,寫一筆”,從而提高書寫的速度。
漢字的書寫規(guī)律較適用于小學生的主要有以下兩方面: 1、筆畫的書寫規(guī)律。漢字書寫的基本筆畫有點、橫、豎、撇、捺、鉤、折、提等8種。
每個漢字都是由基本筆畫組成的,因此寫好筆畫是寫好漢字的基礎。在筆畫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體會筆畫的形狀,領悟起筆、行筆和收筆,以及運筆的輕重、緩急和提按的要領,從而掌握好每個基本筆畫的規(guī)范寫法。
筆畫的書寫規(guī)律包括運筆的規(guī)律及變化的規(guī)律: ⑴運筆的規(guī)律??瑫墓P畫形狀各異,但書寫每一個筆畫都要有三個基本步驟,即下筆(或重或輕)——行筆(輕一些,線條或直或彎)——收筆(或頓筆或輕提出尖),書寫任何筆畫都離不開這三個基本步驟,只是用力部位不同而已。
⑵變化的規(guī)律。漢字筆畫富于變化,比如撇畫,在“人”字中寫成斜撇,在“月”字中寫成豎撇,而在“千”字中就要寫成短撇。
這些筆畫在不同漢字中又有一定的變化,如短撇,在字頭出現(xiàn)時,筆畫形態(tài)較平,如“反、禾、后”等字;而在字的左上部出現(xiàn)時,筆畫形態(tài)較斜,如“生、失、朱”等字。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觀察——比較——分析,揣摩筆畫的變化規(guī)律。
2、結構的處理規(guī)律。漢字字數(shù)繁多,字形各異,但其中也有一定的規(guī)律。
以下是三條正楷字結構的處理規(guī)律: ⑴橫平豎直。漢字中,橫畫和豎畫占的比重最大,要求寫得正,寫得穩(wěn)。
正和穩(wěn)的具體表現(xiàn)就是橫要平,豎要直。這里所講的“橫平”,不是絕對的水平,而是視覺上的平穩(wěn),書寫時略呈左低右高的斜勢。
豎直有兩種基本要求:只有單一的豎畫,要求正且直;有對稱的兩豎畫,是短豎的,可以呈上開下合之勢,是長豎的,可以基本并行。 ⑵間距勻稱。
在漢字中,有許多筆畫是連續(xù)平等排列的,一畫與一畫之間的距離要保持均勻,不能忽大忽小、忽緊忽松,如“曹”字,有七個橫畫,橫畫間隔的空隙就要均勻。 ⑶主次有別。
這一規(guī)律有兩方面的意思:一是突出主筆。一個字中往往有一筆是主要的。
一般來講,主筆所處的部位往往是字的頂蓋、橫腰、底托和垂中線。突出了這一筆,字就顯得平穩(wěn),富有神采。
如“魚”字,最后一橫是主筆,書寫時就要寫得長一點。二是突出主體。
一個字由兩個或幾個部分并合的,其中有一部分處于主導部位,其它部分則要收縮、容讓,這樣才能突出重點,穩(wěn)定字形。如“眼”字,“艮”是全字的主體,而“目”旁就要寫得緊縮。
二、養(yǎng)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1、正確執(zhí)筆。執(zhí)筆正確與否,直接影響到運筆的靈活和書寫的速度。
以往教學中,許多教師對寫字姿勢的理解只停留在“三個一”上,即胸離桌子一拳遠,眼離書本一尺遠,手離筆尖一寸遠,對最為關鍵的執(zhí)筆書型,常常是不提及的。正確的執(zhí)筆方法應該是:右手執(zhí)筆,在離筆尖約一寸的地方,大拇指與食指相?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