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癌癥患者術后都會選擇靜養(yǎng),不運動。這主要有兩個方面原因:首先,術后體弱,身心疲憊,不宜運動。其次,有人認為運動要消耗能量,加快血液循環(huán),有可能導致癌細胞擴散,使病情進一步惡化。因此,不少經過醫(yī)院放療、化療等正規(guī)治療的患者出院后,其本人及家屬都認為病人病情嚴重,要精調細養(yǎng),什么都不讓病人干,天天臥床休養(yǎng),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更別提進行體育鍛煉了。
但是這種想法是錯的,癌癥患者是需要運動的,選擇合適的運動可以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還可以從心理上獲得鼓勵。那么什么樣的運動適合癌癥患者呢?在運動中有什么要注意的呢?
1.球類運動。羽毛球、乒乓球等運動可以調動起患者的注意力,患者的精神狀態(tài)可以提高。例如羽毛球,兩人對打時的反應和情緒會很快地調動起來。雖有一定對抗性,不過只能作為癌癥患者的輔助鍛煉方法。球類的練習時間較長,對于患者的體力來說可能勉強。
2、慢速運動:慢走、慢跑、散步等。在散步中,患者全身的大部分肌肉骨骼會得到動員,使代謝活動增強、肌肉發(fā)達、血流通暢。同時大腦皮層的興奮、抑制和調節(jié)過程得到改善,達到了消除疲勞、放松、鎮(zhèn)靜、清醒頭腦的效果,所以用散步來調節(jié)精神是很好的。尤其是患者在術后身體虛弱,可以經常散步,除了能讓身體機能得到調動恢復,心情也會達到很好的改善。
3、太極拳、瑜伽等一類運動。太極拳作為我國長久以來的養(yǎng)生功法,備受人們的喜歡。這門功法有靜有動,適合癌癥患者。在我國自古以來就有外家拳和內家拳之分,有養(yǎng)生和格斗技擊之分。外家拳講究的是肌肉強勁、骨頭鐵硬、招式奇巧、反應靈敏。常練外家拳會使身體非常強悍,同時內臟也間接得到一定鍛煉。
瑜伽也適合癌癥患者。腫瘤細胞都是厭氧細胞,通過適當的瑜伽鍛煉,可以增加血氧含量,扼制腫瘤細胞的增殖,可控制腫瘤的繼續(xù)生長或者轉移。這也是我所倡導的有氧抗癌操的抗癌機理,都是基于增加血氧含量而制定。另外一方面也是調節(jié)患者緊張的情緒。瑜伽可以說是內練精、神、氣,外練筋、骨、皮的統(tǒng)一體,修形的同時,更在養(yǎng)心。
以上是適合癌癥患者的運動,不過并不是所有的運動都適合患者。每個患者的情況不同,要根據實際情況具體分析,不要貪多,也不要急于求成,鍛煉是長久的事情,堅持下去才能達到成效。
您好!對于癌癥患者來講,鍛煉身體需把握一個基本原則:適當運動,充分休息,以不累為標準。
適當的進行有規(guī)律的、持續(xù)的鍛煉能預防癌癥的發(fā)生,提高人體的免疫機能,從而有效的防止復發(fā)轉移。 癌癥患者一定要根據自己的病情安排適當的運動,不可運動過度,若超過身體的承受限度、使免疫功能已經下降的肌體超負荷,反而不利于身體的康復。
一般建議可做一些體力消耗不大的家務,如洗洗衣服、做做飯、買菜、掃地都是可以的。適宜的運動有散步、釣魚、登山、游泳、旅游、打太極、練習郭林氣功等。
但都必須照顧自身的體力。 除此之外,還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tài),有和疾病抗爭到底的一種自信和勇氣,再結合適合的運動,就能夠更好的康復。
您可以參考康復指南欄目的內容,相信會給您更多的方法。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65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