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葫蘆學名:鳳眼蓮。水葫蘆莖葉懸垂于水上,蘗枝匍匐于水面?;槎嗬饫葼?,花色艷麗美觀。葉色翠綠偏深。葉全緣,光滑有質(zhì)感。須根發(fā)達,分蘗繁殖快,管理粗放,是美化環(huán)境、凈化水質(zhì)的良好植物。在生長適宜區(qū),常由于過度繁殖,搶占水面,影響航運,窒息魚類,危害健康;銷毀難,難以毀根。是一種具有雙面性的生物,不宜大面積種植。
水葫蘆根狀莖,粗短,密生多數(shù)細長須根;葉基生,蓮座式排列,葉片卵形、倒卵形至腎圓形,大小不一,寬約4~12
cm,光滑,葉柄基部帶紫紅色、膨大呈葫蘆狀的氣囊。
有紫色亮麗的花朵,最上面的花瓣上有一塊蘭色的扇型斑塊,中央點綴著一個桃形鮮艷黃斑;綠葉杯狀,葉莖基部膨大,使植株能夠漂浮在水面;花莖單生,中部有鞘狀苞片,穗狀花序有花6~12朵;花被6裂,紫藍色,上部的裂片較大,在藍色的中央有鮮黃色的斑點,外面的基部有腺毛;雄蕊3長3短,長的伸出花外,花絲不規(guī)則地結(jié)合于花被內(nèi);子房長圓形;茹果卵圓形[2]。
[觀察水葫蘆]小學生作文:觀察水葫蘆正文: 我家的玻璃水缸里有3個水葫蘆,觀察水葫蘆。
根屬于直根,根上長出許多一寸長的小莖,小莖上長出了指甲大的小球,小球上小球,小球上有長出了一片小葉子,漂亮極了。 這次國慶回家,我就問媽媽,水葫蘆為什么只靠水就能生活呢?媽媽不知道,爸爸也不知道,小學三年級作文《觀察水葫蘆》。
一次,我在看我最喜歡看的炫動科普,看到了水仙花為什么在水里就能生活,原來水仙花的是經(jīng)過了多年在土壤里獲取養(yǎng)分,放在水里也有足夠的養(yǎng)分就能開花了。我想:水葫蘆大概也是這種原理吧。
我在觀察中知識,真開心! 觀察水葫蘆。
水葫蘆葉柄部位膨大的海綿體充滿空氣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水生植物都有根莖葉等器官,它們的生長需要水分、陽光和空氣。 用簡圖畫出水生植物的主要形態(tài)特征,能看懂維恩圖的表達方式。
在觀察中提出問題,探究水葫蘆浮在水面的秘密。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培養(yǎng)研究水生植物的興趣,體會到水生植物也是一個個活生生的生命個體。
利用維恩圖總結(jié)水生陸生植物作為生命體的共同特征?!窘虒W難點】探究水生植物適應(yīng)水生環(huán)境的結(jié)構(gòu)特點。
【教學準備】分組材料:幾種常見的水生植物,其中最好有水葫蘆和金魚藻,一個水槽,一張記錄紙。 1.陸地上生長著許多植物水中也生長著許多植物。
出示實物或圖片,這就是兩種常見的水生植物水葫蘆和金魚藻。你課外調(diào)查到的水生植物有哪些?你曾經(jīng)看到過哪些水生植物?(補充認識水花生、浮萍、蓮、菱、菖蒲、茭白等。)
1.觀察記錄:塑料袋中裝有水葫蘆和金魚藻,分發(fā)給各小組,要求放入水槽中(為了使金魚藻能沉在水底有利于觀察和簡圖記錄,可在其底部粘橡皮泥),觀察它們在水中的樣子,并用簡圖把它們畫下來。2.思考:把橡皮泥去掉,比較觀察水葫蘆和金魚藻在水中有什么共同之處?對,都能浮在水面上,會有什么秘密呢?3.探究:嘗試剖開水葫蘆的葉柄,我們會有什么發(fā)現(xiàn)?這種海綿狀氣囊結(jié)構(gòu)很輕,所以能浮在水面上(適應(yīng)水生植物的環(huán)境)。
其它水生植物是不是也有相似的結(jié)構(gòu)?請課外繼續(xù)探究。 水葫蘆和金魚藻有哪些相似之處?(除了形態(tài)結(jié)構(gòu)特征外,還可以稍作拓展,如它們都會繁殖后代,都會死亡等。)
它們是水生植物,它們的生長需要什么條件? 水葫蘆等水生植物與陸生植物狗尾草等又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處?與前堂課學生總結(jié)的陸生植物的唯恩圖進行比較,再次填寫維恩圖,完成對植物生命體特征的梳理。(都有根莖葉、都會繁殖后代、壽命都短、都是草本植物,都需要陽光、水分和空氣等) 水葫蘆狗尾草 1、在板書水生植物與陸生植物的特點時,采取表格化的形式更加直觀,更有利于進行對比。
水葫蘆觀察日記
2005年八月三日
在我們家對面公路邊的池塘里,原本浮萍漂滿水面,不知什么時候有許多的水葫蘆繁衍在那里,我猜想,大概是哪個好事者隨手扔下的.出于好奇,我決定去觀察觀察這個聽媽媽說過的曾經(jīng)是觀賞植物的水葫蘆.
2005年八月四日
今天,太陽一點也不吝嗇,才早上六點多呢,它就邁著輕快的步子向我們走來.因此我心情特別愉快.我想該是我去池塘看水葫蘆的時候了.這不,才不過過了一個晚上,水葫蘆在池塘媽媽的精心呵護下,長得十分旺盛,煞是好看:綠綠的,像被綠油漆染過似的,快活地生活在這個池塘里.一陣微風吹來,池塘里蕩起層層漣漪,可惜,水面早已被水葫蘆的身影所覆蓋,那漣漪也只好躲到底下去了.
2005年八月六日
昨天,因為有點事,沒有去觀察.今天一早,我就迫不及待地沖向那個小池塘.真是出乎我的意料,它長得更高了,葉子更綠了.更挺拔了.真是生命力強的植物啊.
2005年八月九日
剛吃完中飯,媽媽叫我睡午覺,我的腦子突然冒出水葫蘆的影子,我想:驕陽下的水葫蘆又會是什么樣子的?一想起池塘里的水葫蘆.就連忙往池塘邊趕.真是“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啊,前次還只是一片綠色的池塘,竟已是繁星點點:那天空中的繁星,就是水葫蘆開出來的紫色的花.顯然有點憂郁.是因為它以前是供給人們觀賞的植物,現(xiàn)在卻成了水上交通的一大阻礙?我疑惑不解.
后記
我從觀察中知道了水葫蘆有著頑強的生命力,而且繁殖速度驚人, 通過查閱資料我還知道,它是水上交通的一大阻礙.雖然它有著美麗的名字,可這也無法改變它成為十大生物公害的命運.
在我國廣東、廣西、臺灣等省沿海生活著一種海獸,叫儒艮。它的名字是由馬來語直接音譯而來的,也有人稱它為“南海?!薄3覈?,儒艮還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周圍的一些國家。 有人說它是海洋中的美人魚,它是食肉動物,很兇!
儒艮以海藻、水草等多汁的水生植物以及含纖維的燈心草、禾草類為食,但凡水生植物它基本上都能吃。儒艮每天要消耗45公斤以上的水生植物,所以它有很大一部分時間用在攝食上。儒艮體長3米左右,體重達400公斤左右,行動遲緩,從不遠離海岸。它的游泳速度不快,一般每小時2海里左右,即便是在逃跑時,也不過5海里。
儒艮體色灰白,體胖膘肥,油可入藥,肉味鮮美,皮可制革。正因為如此,所以屢遭人類殺戮,如不嚴加保護,它們就有滅頂之災(zāi)。因此,儒艮已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教科版三年級科學上冊期中測試卷(含答案)
姓名: 分數(shù):
一.填空。(20分)
1.世界上最大的花是 ,它的氣味 。
2.會捕蟲的植物是 ,會結(jié)面包的樹是 。
3.蝸牛的足叫 。 螞蟻是靠 來傳遞信息的。
4. 是落葉的季節(jié)。
5.樹是 本植物,草是 本植物。
6.當我們想要了解得更多,知道的更多,就要帶著 去觀察。
7.葉也是有 ,它從葉芽長成 ,又慢慢地 ,許多植物的葉從春天長出來,到秋天 ,完成葉的一生.
8.葉包括 和 ,葉片上有 。
9.大樹和小草一樣,具有 的共同特征。
10蝸牛受外界的刺激時 , 。
二.判斷。(20分)
1.蝸牛是節(jié)肢動物。( )
2.樹有生命周期,草沒有。( )
3.植物有生命周期,葉沒有。( )
4.陸生植物的生長需要陽光,水分,空氣和營養(yǎng),但水生植物生長就不需要這些了。( )
5.樹上的樹洞,我們要用手去掏。( )
6.水葫蘆沒有生命。( )
7.金魚藻是水生植物。( )
8.葉片上有葉柄。( )
9.一般觀察,我們只要動眼,動腦,不需要動手。( )
10.植物的生老病死,是人為現(xiàn)象。( )
三舉例填表.。(8分)
運動方式
遇到危險時的反應(yīng)
食物
繁殖方式
蝸牛
蚯蚓
螞蟻
金魚
四.實驗題。(16分)
1.拓印樹皮的方法?(6分)
1 2 3
2.從植物的一生中,我們明白了什么?(5分)
3.水葫蘆為什么能浮在水上?(5分)
五.簡答。(36分)
1.植物的共同特點是什么?(8分)
1 2
3 4
2.在觀察小動物的活動過程中,我們應(yīng)做到什么?(3分)
1 2 3
3陸生植物的生長需要: 。(5分)
4水生植物的生長需要: 。(4分)
5所有植物生長都需要: 。(4分)
6金魚的特點是:1 ,2 3 ,
4 ,5 ,6 (12分)
觀察方法有哪些
A.自然觀察方法。
就是對大自然中所存在的東西進行觀察。如在田野或植物園里觀察植物的生長情況;在森林和動物園里觀察動物的活動情況等等。自然觀察應(yīng)注意選好觀察點和觀察對象,做好記錄,并應(yīng)進行多次原地或異地觀察。
B.實驗觀察法。
就是通過做實驗的方式進行觀察。如解剖觀察或化學實驗觀察等。
C.長期觀察法。
就是在較長的時期內(nèi),對某種事物或現(xiàn)象進行系統(tǒng)觀察。如氣象觀察、天文觀察等等。進行這類觀察時要耐心細致,觀察點一經(jīng)確定,不能隨意變更。
D.全面觀察法。
就是對某一事物的各個方面都進行觀察,求得對該事物全面了解。
E.定期觀察法。
就是在某一特定時間內(nèi)對某事物或現(xiàn)象進行觀察。
F.重點觀察法。
就是按照某種特殊目的和要求對事物的某一點或幾個方面做重點觀察。
G.直接觀察法。
這是一種觀察者深入實際,親自動手做實驗取得第一手資料或直接經(jīng)驗的觀察方法。
H.間接觀察法。
這是一種利用別人觀察成果,得出深刻結(jié)論的觀察方法。
I.對比觀察法。
把兩個以上的事物有比較地對照進行觀察。
J.解剖觀察方法。
把觀察對象分解成兩個以上的部分進行觀察。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36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