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 前出塞九首—— 眾人貴茍得,欲語羞雷同。
徐凝 廬山瀑布 ——虛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暫息。李白 古風 ——額鼻象五岳,揚波噴云雷。
精光射天地,雷騰不可沖。張建封 競渡歌 ——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
高適 塞下曲——萬鼓雷殷地,千旗火生風。李商隱 無題四首——颯颯東風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
杜甫 橫吹曲辭·前出塞九首——眾人貴茍得,欲語羞雷同。盧綸 和張仆射塞下曲——醉和金甲舞,雷鼓動山川。
李白 永王東巡歌十一首——雷鼓嘈嘈喧武昌,云旗獵獵過尋陽。杜甫 白帝——高江急峽雷霆斗,古木蒼藤日月昏 沈仲昌 狀江南·仲秋——雷是樟亭浪,苔為界石錢。
韓愈 南山詩——力雖能排斡,雷電怯呵詬。 李白 相和歌辭·蜀道難——飛湍瀑流相喧豗,砯崖轉(zhuǎn)石萬壑雷。
李白 相和歌辭·梁甫吟——我欲攀龍見明主,雷公砰訇震天鼓,帝旁投壺多玉女。元稹 樂府雜曲·鼓吹曲辭·芳樹)春雷一聲發(fā),驚燕亦驚蛇。
杜牧 杜秋娘詩)——雷音后車遠,事往落花時。 柳宗元 詠荊軻——按劍赫憑怒,風雷助號呼。
韓愈 此日足可惜贈張籍(愈時在徐籍往謁之辭去作是詩以送)——兒童畏雷電,魚鱉驚夜光。盧象 寒食——魂魄山河氣,風雷御宇神。
柳宗元 樂府雜曲·鼓吹鐃歌·河右平——王師如雷震,昆侖以頹。 韓愈 陸渾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韻(湜時為陸渾尉)——熙熙釂酬笑語言,雷公擘山海水翻。
韋應(yīng)物 聽嘉陵江水聲,寄深上人——如何兩相激,雷轉(zhuǎn)空山驚。皮日休 太湖詩·縹緲峰——激雷與波起,狂電將日紅。
獨孤及 傷春懷歸——昨夜南山雨,殷雷坼萌芽。李白 西岳云臺歌送丹丘子——黃河萬里觸山動,盤渦轂轉(zhuǎn)秦地雷。
盧肇 競渡詩(一作及第后江寧觀競渡寄袁州剌史成應(yīng)元)——鼙鼓動時雷隱隱,獸頭凌處雪微微。薛逢 觀競渡(一作劉禹錫詩,一作張建封詩)——擢影干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
雷聲沖急波相近,兩龍望標目如瞬。 李賀 猛虎行(四言)——何用尺刀,壁上雷鳴。
李華 仙游寺(有龍?zhí)堆ā⑴耢簦_拆秋天光,崩騰夏雷吼。李白 游泰山六首(天寶元年四月從故御道上泰山)——洞門閉石扇,地底興云雷。
李郢 茶山貢焙歌——研膏架動轟如雷,茶成拜表貢天子。和凝 宮詞百首——群臣舞蹈稱觴處,雷動山呼萬歲長。
賈島 義雀行和朱評事——玄鳥雄雌俱,春雷驚蟄馀。李隆基 南出雀鼠谷答張說——雷出應(yīng)乾象,風行順國人。
顏真卿 贈裴將軍)——入陣破驕虜,威名雄震雷。柳宗元 古東門行——漢家三十六將軍,東方雷動橫陣云。
吳融 綿竹山四十韻——又如鐘乳洞,電雷開巖谷。司空曙 聞春雷——水國春雷早,闐闐若眾車。
儲光羲同諸公登慈恩寺塔——雷雨傍杳冥,鬼神中躨跜。盧綸 送鹽鐵裴判官入蜀——云白風雷歇,林清洞穴稀。
杜甫 楠樹為風雨所拔嘆——干排雷雨猶力爭,根斷泉源豈天意。盧仝 與馬異結(jié)交詩——忽雷霹靂卒風暴雨撼不動,欲動不動千變?nèi)f化總是鱗皴皮。
沈佺期 自昌樂郡溯流至白石嶺下行入郴州——馳波如電騰,激石似雷落。 戴叔倫 喜雨——雷聲殷遙空,云氣布層陰。
李白 蜀道難——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zhuǎn)石萬壑雷。盧象 送綦毋潛——離筵對寒食,別雨乘春雷。
張九齡 江上遇疾風——白晝晦如夕,洪濤聲若雷。韓愈 縣齋有懷(陽山縣齋作,時貞元二十一年順宗新即位)——雷威固已加,颶勢仍相借。
李益 罷秩后入華山采茯苓逢道者——神物亦自閟,風雷護此扃。李端 同司空文明過堅上人故院(一作過堅上人影堂逢司空曙)——我與雷居士,平生事遠公。
李昂1 暮春喜雨詩——風云喜際會,雷雨遂流滋。呂巖 七言——電激離門光海岳,雷轟震戶動婆娑。
杜牧 華清宮三十韻——雷霆馳號令,星斗煥文章。李嶠 扈從還洛呈侍從群官——雷奮六合開,天行萬乘出。
韓偓 冬至夜作(天復(fù)二年壬戌,隨駕在鳳翔府)——不道慘舒無定分,卻憂蚊響又成雷。 蘇颋 蜀城哭臺州樂安少府——不遂卿將伯,孰云陳與雷。
李嶠 奉和春日游苑喜雨應(yīng)制——一旬初降雨,二月早聞雷。李紳 涉沅瀟——何不驅(qū)雷擊電除奸邪,可憐空作沈泉骨。
方干 石門瀑布——長片掛巖輕似練,遠聲離洞咽于雷。柳宗元 相和歌辭·東門行——漢家三十六將軍,東方雷動橫陣云。
司空曙 雨夜見投之作——燈外初行電,城隅偶隱雷。裴說過洞庭湖——魚龍侵莫測,雷雨動須疑。
楊炯 奉和上元酺宴應(yīng)詔——雷解初開出,星空即便元。杜審言夏日過鄭七山齋——日氣含殘雨,云陰送晚雷。
呂巖 贈喬二郎——當時玉汞涓涓生,奔歸元海如雷聲。呂巖 七言——日影元中合自然,奔雷走電入中原。
——洞里風雷歸掌握,壺中日月在胸襟。耿湋 春日題苗發(fā)竹亭——猶憶東溪里,雷云掩故扉。
杜甫 樂游園歌——青春波浪芙蓉園,白日雷霆夾城仗。沈佺期 樂府雜曲·鼓吹曲辭·巫山高二首——電影江前落,雷聲峽外長。
岑參 過梁州奉贈張尚書大夫公——頃歲遇雷云,精神感靈祇。岑參 梁州對雨懷麹二秀才,便呈麹大判官時疾贈余新詩——江上云氣黑,gg山昨夜雷。
張說 春雨早雷——河魚未上凍,江蟄已聞雷。杜甫 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漢中判官——冰雪凈聰明,雷霆走精銳。
崔曙 嵩山尋馮煉師不遇——更值空山雷雨時。
如下,望采納:
《東郎山》唐·曹鄴
東郎屹立向東方,翹首朝朝候太陽。
一片丹心存萬古,誰云坐處是遐荒?
《入塞》宋·王安石
荒云涼雨水悠悠,
鞍馬東西鼓次休。
尚有燕人數(shù)行淚,
回身卻望塞南流!
《二十四詩品》唐·司空圖
大用外腓,真體內(nèi)充。返虛入渾,積健為雄。
具備萬物,橫絕太空。荒荒油云,寥寥長風。
超以象外,得其環(huán)中。持之匪強,來之無窮。
詩句——
古城疏落木,荒戍密寒云。-《南極》唐·杜甫
闌風伏雨秋紛紛,四海八荒同一云。-《秋雨嘆》唐·杜甫
關(guān)頭落月橫西嶺,塞下凝云斷北荒。-《從軍行》唐·崔融
人云松菊荒,不信桃李好。-《古別離》宋·張玉娘
亂山流凍雨,荒樹接孤云。-《獨坐》元·王冕
醉倒石上遺其簪,云荒石老歲月侵。-《贈沈博士歌》宋·歐陽修
雨荒三徑云迷路??偸请x人堪恨處。-《玉樓春》宋·郭應(yīng)祥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來花弄影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未入船
黑云壓城城欲催,甲光向日金磷開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畫羅織扇總?cè)缭?,細草如泥簇蝶?/p>
縱使清明無雨色,入云深處亦沾衣
黃鶴一去不復(fù)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云來山更佳,云去山如畫
寄心海上云,千里常相見
云日相輝映,空水共澄鮮
。。。。。。。。
嶺上云 【唐】白居易 嶺上白云朝未散,田中青麥旱將枯。
自生自滅成何事,能逐東風作雨無? 夏云 【唐】曹松 勢能成岳仞,頃刻長崔嵬。 暝鳥飛不到,野風吹得開。
一天分萬態(tài),立地看忘回。 欲結(jié)暑宵雨,先聞江上雷。
立春日曉望三素云 【唐】陳師穆 晴曉初春日,高心望素云。彩光浮玉輦,紫氣隱元君。
縹緲中天去,逍遙上界分。鸞驂攀不及,仙吹遠難聞。
禮候于斯睹,明循在解紛。人歸懸想處,霞色自氛氳。
賦得云生棟梁間 【唐】陳希烈 一片蒼梧意,氤氳生棟梁。下簾山足暗,開戶日添光。
偏使衣裘潤,能令枕簟涼。無心伴行雨,何必夢荊王。
東峰亭各賦一物得嶺上云 【唐】崔何 佇立增遠意,中峰見孤云。溶溶傍危石,片片宜夕曛。
漸向群木盡,殘飛更氤氳。 云 【唐】崔涂 得路直為霖濟物,不然閑共鶴忘機。
無端卻向陽臺畔,長送襄王暮雨歸。 春云 【唐】鄧倚 搖曳自西東,依林又逐風。
勢移青道里,影泛綠波中。 夕霽方明日,朝陽復(fù)蔽空。
度關(guān)隨去馬,出塞引歸鴻。 色任寒暄變,光將遠近同。
為霖如見用,還得助成功。 詠云 【唐】董思恭 帝鄉(xiāng)白云起,飛蓋上天衢。
帶月綺羅映,從風枝葉敷。 參差過層閣,倏忽下蒼梧。
因風望既遠,安得久踟躕。 云 【唐】杜甫 龍似瞿唐會,江依白帝深。
終年常起峽,每夜必通林。 收獲辭霜渚,分明在夕岑。
高齋非一處,秀氣豁煩襟。 云 【唐】杜牧 東西那有礙,出處豈虛心。
曉入洞庭闊,暮歸巫峽深。 渡江隨鳥影,擁樹隔猿吟。
莫隱高唐去,枯苗待作霖。 云 【唐】杜牧 盡日看云首不回,無心都大似無才。
可憐光彩一片玉,萬里晴天何處來? 孤云 【唐】貫休 將比鷺鷥還恐屈,始思殘雪不如多。 清風相引去更遠,皎潔孤高奈爾何。
云 【唐】郭震 聚散虛空去復(fù)還,野人閑處倚筇看。 不知身是無根物,蔽月遮星作萬端。
云 【唐】韓琮 深惹離情靄落暉,如車如蓋早依依。 山頭觸石應(yīng)常在,天際從龍自不歸。
莫向隙窗籠夜月,好來仙洞濕行衣。 春風淡蕩無心后,見說襄王夢亦稀。
白云向空盡 【唐】焦郁 白云升遠岫,搖曳入晴空。乘化隨舒卷,無心任始終。
欲銷仍帶日,將斷更因風。勢薄飛難定,天高色易窮。
影收元氣表,光滅太虛中。倘若從龍去,還施濟物功。
南池雜詠五首·溪云 【唐】皎然 舒卷意何窮,縈流復(fù)帶空。有形不累物,無跡去隨風。
莫怪長相逐,飄然與我同。 云 【唐】來鵠 千形萬象竟還空,映水藏山片復(fù)重。
無限旱苗枯欲盡,悠悠閑處作奇峰。 云 【唐】李嶠 大梁白云起,氛氳殊未歇。
錦文觸石來,蓋影凌天發(fā)。 煙煴萬年樹,掩映三秋月。
會入大風歌,從龍赴圓闕。 云 【唐】李嶠 英英大梁國,郁郁秘書臺。
碧落從龍起,青山觸石來。 官名光邃古,蓋影耿輕埃。
飛感高歌發(fā),威加四?;?。 齊梁晴云 【唐】李商隱 緩逐煙波起,如妒柳綿飄。
故臨飛閣度,欲入回陂銷。 縈歌憐畫扇,敞景弄柔條。
更奈天南位,牛渚宿殘宵。 詠云 【唐】李商隱 捧月三更斷,藏星七夕明。
才聞飄迥路,旋見隔重城。 潭暮隨龍起,河秋壓雁聲。
只應(yīng)惟宋玉,知是楚神名。 山出云 【唐】李紳 杳靄祥云起,飄飏翠嶺新。
縈峰開石秀,吐葉間松春。 林靜翻空少,山明度嶺頻。
回崖時掩鶴,幽澗或隨人。 姑射朝凝雪,陽臺晚伴神。
悠悠九霄上,應(yīng)坐玉京賓。 賦得含峰云 【唐】李世民 翠樓含曉霧,蓮峰帶晚云。
玉葉依巖聚,金枝觸石分。 橫天結(jié)陣影,逐吹起羅文。
非得陽臺下,空將惑楚君。 詠云 【唐】李邕 彩云驚歲晚,繚繞孤山頭。
散作五般色,凝為一段愁。 影雖沉澗底,形在天際游。
風動必飛去,不應(yīng)長此留。 春云 【唐】李中 陰去為膏澤,晴來媚曉空。
無心亦無滯,舒卷在東風。 夏云 【唐】李中 如峰形狀在西郊,未見從龍上泬寥。
多謝好風吹起后,化為甘雨濟田苗。 云 【唐】李中 悠悠離洞壑,冉冉上天津。
捧日終為異,從龍自有因。 高行四海雨,暖拂萬山春。
靜與霞相近,閑將鶴最親。 帝鄉(xiāng)歸莫問,楚殿夢曾頻。
白向封中起,碧從詩里新。 冷容橫釣浦,輕縷絆蟾輪。
不滯濃還淡,無心卷復(fù)伸。 非煙聊擬議,干呂在逡巡。
會作五般色,為祥覆紫宸。 觀云篇 【唐】劉禹錫 興云感陰氣,疾足如見機。
晴來意態(tài)行,有若功成歸。 蔥蘢含晚景,潔白凝秋暉。
夜深度銀漢,漠漠仙人衣。 山出云 【唐】陸暢 靈山蓄云彩,紛郁出清晨。
望樹繁花白,看峰小雪新。 映松張蓋影,依澗布魚鱗。
高似從龍?zhí)帲腿缬|石頻。 濃光藏半岫,淺色類飄塵。
玉葉開天際,遙憐占早春。 詠浮云 【唐】陸憑 虛虛復(fù)空空,瞬息天地中。
假合成此像,吾亦非吾躬。 云 【唐】羅鄴 紛紛靄靄遍江湖,得路為霖豈合無。
莫使悠飏只如此,帝鄉(xiāng)還更暖蒼梧。 浮云 【唐】羅隱 溶溶曳曳自舒張,不向蒼梧即帝鄉(xiāng)。
莫道無心便無事,也曾愁殺楚襄王。 春云 【唐】裴澄 漠漠復(fù)溶溶,乘春任所從。
映林初展葉,觸石未成峰。 旭日消寒翠,晴煙點凈容。
霏微將似滅,深淺又如重。 薄彩臨溪散,輕陰帶雨濃。
空余負樵者,嶺上自相逢。 看云 【唐】齊己 何峰觸石濕苔錢,便逐高風離瀑泉。
深處臥來真隱逸,上頭行去是神仙。 千尋有影滄江底,萬里無蹤碧落邊。
長憶舊山青壁里,繞庵閑伴老僧禪。 片云 【唐】齊己 水底分明天上云,可憐形影似吾身。
雨打清明節(jié),干到夏至節(jié)。
清明早,小滿遲,谷雨種棉正適時。
清明刮了墳頭土,瀝瀝拉拉四十五。
清明要晴,谷雨要淋。谷雨無雨,后來哭雨。
清明晴,六畜興;清明雨,損百果。
谷雨有雨兆雨多,谷雨無雨水來遲。
立夏不下,桑老麥罷。
立夏東風到,麥子水里澇。
立夏到小滿,種啥也不晚。
立夏刮陣風,小麥一場空。
小滿前后,種瓜種豆。
小滿暖洋洋,鋤麥種雜糧。
過了小滿十日種,十日不種一場空。
芒種不種,過后落空。
芒種麥登場,秋耕緊跟上。
芒種刮北風,旱斷青苗根。
夏至無雨三伏熱,處暑難得十日陰。
夏至無雨,囤里無米。
夏至未來莫道熱,冬至未來莫道寒。
夏至有風三伏熱,重陽無雨一冬晴。
夏至進入伏里天,耕田像是水澆園。
夏至刮東風,半月水來沖。
小暑不種薯,立伏不種豆。
小暑風不動,霜凍來的遲。
大暑到立秋,積糞到田頭。
立秋無雨,秋天少雨;白露無雨,百日無霜。
立秋處暑云打草,白露秋分正割田。
立秋有雨樣樣有,立秋無雨收半秋。
立秋雨淋淋,來年好收成。
處暑種高山,白露種平川,秋分種門外,寒露種河灣。
頭秋旱,減一半,處暑雨,貴如金。
白露天氣晴,谷子如白銀。
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
秋分不割,霜打風磨。
秋分谷子割不得,寒露谷子養(yǎng)不得。
糧食冒尖棉堆山,寒露不忘把地翻。
1、《中夜聞大雷雨》——宋·陸游
雷車駕雨龍盡起,電行半空如狂矢。
中原腥膻五十年,上帝震怒初一洗。
黃頭女真褫魂魄,面縛軍門爭請死。
已聞三箭定天山,何啻積甲齊熊耳。
捷書馳騎奏行宮,近臣上壽天顏喜。
合門明日催賀班,云集千官摩劍履。
長安父老請移蹕,愿見六龍臨渭水。
從今身是太平人,敢憚安西九千里!
2、《唐道人言天目山上俯視雷雨每大雷電但聞云中如嬰兒聲殊不聞雷震也》——宋·蘇軾
已外浮名更外身,
區(qū)區(qū)雷電若為神。
山頭只作嬰兒看,
無限人間失箸人。
3、《春雨早雷》——唐·張說
東北春風至,飄飄帶雨來。
拂黃先變柳,點素早驚梅。
樹藹懸書閣,煙含作賦臺。
河魚未上凍,江蟄已聞雷。
美人宵夢著,金屏曙不開。
無緣一啟齒,空酌萬年杯。
4、《雷公》——唐·韓偓
閑人倚柱笑雷公,
又向深山霹怪松。
必若有蘇天下意,
何如驚起武侯龍。
5、《雷》——唐·杜甫
巫峽中宵動,滄江十月雷。
龍蛇不成蟄,天地劃爭回。
卻碾空山過,深蟠絕壁來。
何須妒云雨,霹靂楚王臺。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2.70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