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 春光明媚 花紅柳綠 春暖花開 鳥語花香 鶯歌燕舞 百花齊放 繁花似錦 含苞欲放 春意盎然 姹紫嫣紅 滿園春色 春風(fēng)和氣 春光漏泄 春花秋月 春華秋實(shí) 春暉寸草 春回大地 春蘭秋菊 春色撩人 春山如笑 春深似海 春生秋殺 春生夏長 春筍怒發(fā) 春蛙秋蟬 春意闌珊 紅情綠意 枯木逢春 柳暗花明 漏泄春光 雙柑斗酒 尋花問柳 雨絲風(fēng)片 雨后春筍 有腳陽春 暗香疏影 尺樹寸泓 出水芙蓉 摧蘭折玉 凡桃俗李 紛紛揚(yáng)揚(yáng) 紛紅駭綠 夏季: 赤日炎炎 綠樹成蔭 揮汗如雨 蟬聲陣陣 烈日當(dāng)空 電閃雷鳴 暑氣逼人 酷暑難耐 烈日炎炎 驕陽似火 汗流浹背 簟紋如水 冬日夏云 冬溫夏清 浮瓜沉李 火傘高張 肉山脯林 夏雨雨人 夏日可畏 夏蟲不可以語冰 燕雁代飛 蟬不知雪 秋季: 秋高氣爽 金風(fēng)送爽 天朗氣清 秋色宜人 秋風(fēng)過耳 一叢金黃、秋菊傲霜 一叢火紅、楓林如火 秋風(fēng)習(xí)習(xí) 秋果累累 桂子飄香 紅衰翠減 秋風(fēng)習(xí)習(xí) 葉落知秋 秋風(fēng)掃落葉 一葉知秋 金風(fēng)玉露 噤若寒蟬 九原可作 林寒洞肅 蒲柳之姿 秋風(fēng)團(tuán)扇 秋毫無犯 秋風(fēng)過耳 秋扇見捐 秋荼密網(wǎng) 天末涼風(fēng) 望秋先零 望穿秋水 早韭晚菘 一日三秋 冬季: 冰天雪地、天寒地凍、風(fēng)雪交加 松柏后凋 歲寒知松柏 天凝地閉 傲霜斗雪 傲雪凌霜 傲雪欺霜 白屋寒門 碧海青天 冰天雪窯 滴水成冰 縮手縮腳 歲暮天寒 啼饑號寒 天寒地凍 雪窖冰天 雪虐風(fēng)饕 風(fēng)刀霜劍 風(fēng)雨凄凄 凄風(fēng)苦雨 寒花晚節(jié) 寒心酸鼻 寒木春華 號寒啼饑 林寒洞肅 十冬臘月 霜露之病 歲寒三友 偷寒送暖 噓寒問暖 一寒如此 仗馬寒蟬 林寒洞肅 日長一線 春寒料峭 春回大地 (一)、描寫春天的古詩詞 漢樂府古辭《長歌行》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唐賀知章《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線。
不知細(xì)對誰裁出,二月春風(fēng)似剪刀。 唐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唐韓愈《春雪》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宋·蘇軾《惠崇春江晚景二首》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二)、描寫夏的古詩詞 宋·趙師秀《有約》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宋·陸游《初夏絕句》紛紛紅紫已成塵,布谷聲中夏令新。夾路桑麻行不盡,始知身是太平人。
宋.辛棄疾《西江月》明月別枝驚鵲,清風(fēng)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diǎn)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zhuǎn)溪橋忽見。
宋.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畢竟西湖六月中,風(fēng)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三)、描寫秋天的古詩詞 漢·劉徹《秋風(fēng)辭》秋風(fēng)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三國魏·曹丕《燕歌行》秋風(fēng)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閣餞別序》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唐·王績《野望》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唐·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長風(fēng)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唐·杜甫《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八月秋高風(fēng)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劉禹錫《秋詞二首》山明水凈夜來霜,數(shù)樹深紅出淺黃。 唐·杜牧《秋夕》紅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四)、描寫冬天的古詩和描寫冬天的名句 晉·謝道蘊(yùn)《詠雪聯(lián)句》白雪紛紛何所似,撒鹽空中差可擬,未若柳絮因風(fēng)起。 唐·李白《冬日歸舊山》一條藤徑綠,萬點(diǎn)雪峰晴。
唐·李白《北風(fēng)行》燕山雪花大如席,紛紛吹落軒轅臺。 唐·柳宗元《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dú)釣寒江雪。 唐·高駢《對雪》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
春:
天街小雨潤如酥, 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 絕勝煙柳滿皇都 。唐 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萬樹江邊杏, 新開一夜風(fēng)。 滿園深淺色, 照在綠波中 。
唐 王涯《春游曲》
肅肅花絮晚, 菲菲紅素輕。 日長雄鳥雀, 春遠(yuǎn)獨(dú)柴荊 。
唐 杜甫《春運(yùn)》
春日遲遲,卉木萋萋。倉庚喈喈,采蘩祁祁。
《詩經(jīng)·小雅·出車》
春風(fēng)多可太忙生,長共花邊柳外行;與燕作泥蜂釀蜜,才吹小雨又須晴。
南宋方岳《春思》
夏:
山亭夏日(唐·高駢)
綠樹濃陰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 水晶簾動微風(fēng)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宋代詩人王令《暑旱苦熱》:
清風(fēng)無力屠得熱,落日著翹飛上山,人困已懼江海竭,天豈不惜河漢干。
宋代詩人秦觀《納涼》:
攜扙來追柳外涼,畫橋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參差起,風(fēng)定池蓮自在香。
宋代詩人楊萬里《夏夜追涼》:
夜熱依然午熱同,開門小立月明中。竹深樹宻蟲鳴處,時有微涼只是風(fēng)。
宋代詩人蘇舜欽《夏意》:
別院深深夏席清,石榴開遍透簾明。樹陰滿地日當(dāng)午,夢覺流鶯時一聲。
秋:
秋風(fēng)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漢·劉徹《秋風(fēng)辭》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
唐·李白《秋登宣城謝朓北樓》
高鳥黃云暮,寒蟬碧樹秋
唐·杜甫《晚秋長沙蔡五侍御飲筵送殷六參軍歸灃州覲省》
遠(yuǎn)岸秋沙白,連山晚照紅
唐·杜甫《秋野五首》
山明水凈夜來霜,數(shù)樹深紅出淺黃
唐·劉禹錫《秋詞二首》
冬:
隔牖風(fēng)驚竹,開門雪滿山
唐·王維《冬晚對雪憶胡居士家》
一條藤徑綠,萬點(diǎn)雪峰晴
唐·李白《冬日歸舊山》
云晴鷗更舞,風(fēng)逆雁無行
唐·杜甫《冬晚送長孫漸舍人歸州》
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白居易:《冬至夜思家》
忽如一夜春風(fēng)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以鳥鳴春,以雷鳴夏,以蟲鳴秋,以風(fēng)鳴冬
唐·韓愈《送孟東野序》
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蒼翠而欲滴,秋山明凈而如妝,冬山慘淡而如睡
宋·郭熙《山川訓(xùn)》
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fēng)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的也
(野芳寫春,佳木寫夏,風(fēng)霜寫秋,水落寫冬。)
宋·歐陽修《醉翁亭記》
冬無愆陽,夏無伏陰,春無凄風(fēng),秋無苦雨
《左傳·昭公四年》
春生者繁華,秋榮者零悴
三國魏·應(yīng)璩《與侍郎曾長思書》
春葩含日似笑,秋葉泫露如泣
北齊·劉晝《劉子·言苑》
春也萬物熙熙焉,感其生而悼其死;夏也百草榛榛焉,見其盛而知其闌;秋也嚴(yán)霜降兮,殷憂者為之不樂;冬也陰氣積兮,愁顏者為之鮮歡
唐·盧照鄰《釋疾文·悲夫》
春天:春暖花開 春色滿園 春意盎然 春雨如油 春風(fēng)化雨 夏天:烈日炎炎 百花爭艷 驕陽似火 電閃雷鳴 驕陽似火 秋天:秋高氣爽 秋風(fēng)習(xí)習(xí) 碩果累累 天高云淡 電閃雷鳴 冬天:白雪皚皚 寒冬臘月 寒風(fēng)刺骨 冰天雪地 寒冬臘月 形容春天的成語: (1)風(fēng)和日麗 (2)草長鶯飛 (3)春光明媚 (4)春寒料峭 (5)春暖花開 (6)春色滿園 形容夏天的成語: (1)火傘高張 (2)赤日炎炎 (3)炎天暑月 (4)赤時當(dāng)空 (5)驕陽四火 (6)暑氣蒸人 (7)燋金爍石 形容秋天的成語: (1)西風(fēng)落葉 (2)桐葉知秋 (3)天高氣爽 (4)秋高氣爽 (5)金風(fēng)颯颯 (6)江楓漁火 (7)林寒澗肅 (8)秋風(fēng)蕭瑟 形容冬天的成語: (1)橙黃橘綠 (2)白雪皚皚 (3)冰天雪地 (4)風(fēng)號雪舞 (5)風(fēng)雪交加 (6)寒氣逼人 (7)千里冰封 (8)朔風(fēng)凜冽 (9)天寒地凍 (10)雪虐風(fēng)饕
春季: 春光明媚 花紅柳綠 春暖花開 鳥語花香 鶯歌燕舞 百花齊放 繁花似錦 含苞欲放 春意盎然 姹紫嫣紅 滿園春色 春風(fēng)和氣 春光漏泄 春花秋月 春華秋實(shí) 春暉寸草 春回大地 春蘭秋菊 春色撩人 春山如笑 春深似海 春生秋殺 春生夏長 春筍怒發(fā) 春蛙秋蟬 春意闌珊 紅情綠意 枯木逢春 柳暗花明 漏泄春光 雙柑斗酒 尋花問柳 雨絲風(fēng)片 雨后春筍 有腳陽春 暗香疏影 尺樹寸泓 出水芙蓉 摧蘭折玉 凡桃俗李 紛紛揚(yáng)揚(yáng) 紛紅駭綠 夏季: 赤日炎炎 綠樹成蔭 揮汗如雨 蟬聲陣陣 烈日當(dāng)空 電閃雷鳴 暑氣逼人 酷暑難耐 烈日炎炎 驕陽似火 汗流浹背 簟紋如水 冬日夏云 冬溫夏清 浮瓜沉李 火傘高張 肉山脯林 夏雨雨人 夏日可畏 夏蟲不可以語冰 燕雁代飛 蟬不知雪 秋季: 秋高氣爽 金風(fēng)送爽 天朗氣清 秋色宜人 秋風(fēng)過耳 一叢金黃、秋菊傲霜 一叢火紅、楓林如火 秋風(fēng)習(xí)習(xí) 秋果累累 桂子飄香 紅衰翠減 秋風(fēng)習(xí)習(xí) 葉落知秋 秋風(fēng)掃落葉 一葉知秋 金風(fēng)玉露 噤若寒蟬 九原可作 林寒洞肅 蒲柳之姿 秋風(fēng)團(tuán)扇 秋毫無犯 秋風(fēng)過耳 秋扇見捐 秋荼密網(wǎng) 天末涼風(fēng) 望秋先零 望穿秋水 早韭晚菘 一日三秋 冬季: 冰天雪地、天寒地凍、風(fēng)雪交加 松柏后凋 歲寒知松柏 天凝地閉 傲霜斗雪 傲雪凌霜 傲雪欺霜 白屋寒門 碧海青天 冰天雪窯 滴水成冰 縮手縮腳 歲暮天寒 啼饑號寒 天寒地凍 雪窖冰天 雪虐風(fēng)饕 風(fēng)刀霜劍 風(fēng)雨凄凄 凄風(fēng)苦雨 寒花晚節(jié) 寒心酸鼻 寒木春華 號寒啼饑 林寒洞肅 十冬臘月 霜露之病 歲寒三友 偷寒送暖 噓寒問暖 一寒如此 仗馬寒蟬 林寒洞肅 日長一線 春寒料峭 春回大地 (一)、描寫春天的古詩詞 漢樂府古辭《長歌行》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唐賀知章《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線。
不知細(xì)對誰裁出,二月春風(fēng)似剪刀。 唐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唐韓愈《春雪》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宋·蘇軾《惠崇春江晚景二首》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二)、描寫夏的古詩詞 宋·趙師秀《有約》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宋·陸游《初夏絕句》紛紛紅紫已成塵,布谷聲中夏令新。夾路桑麻行不盡,始知身是太平人。
宋.辛棄疾《西江月》明月別枝驚鵲,清風(fēng)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diǎn)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zhuǎn)溪橋忽見。
宋.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畢竟西湖六月中,風(fēng)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三)、描寫秋天的古詩詞 漢·劉徹《秋風(fēng)辭》秋風(fēng)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三國魏·曹丕《燕歌行》秋風(fēng)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閣餞別序》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唐·王績《野望》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唐·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長風(fēng)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唐·杜甫《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八月秋高風(fēng)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劉禹錫《秋詞二首》山明水凈夜來霜,數(shù)樹深紅出淺黃。 唐·杜牧《秋夕》紅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四)、描寫冬天的古詩和描寫冬天的名句 晉·謝道蘊(yùn)《詠雪聯(lián)句》白雪紛紛何所似,撒鹽空中差可擬,未若柳絮因風(fēng)起。 唐·李白《冬日歸舊山》一條藤徑綠,萬點(diǎn)雪峰晴。
唐·李白《北風(fēng)行》燕山雪花大如席,紛紛吹落軒轅臺。 唐·柳宗元《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dú)釣寒江雪。 唐·高駢《對雪》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
一.描寫山的詩句: 李白的中 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天臺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題西林石壁 蘇軾 橫看成嶺側(cè)成峰. 遠(yuǎn)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王維的 太乙近天都.連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靄入看無.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 二.描寫水的詩句: 李白中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 白居易的中的 。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lán).能不憶江南 ? 三.描寫山.水的詩句: 王維的 言入黃花川.每逐青溪水.隨山將萬轉(zhuǎn).趣途無百里.聲喧亂石中.色靜深松里.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葦.我心素己閑.清川淡如此.請貿(mào)盤石上.垂釣將已矣. 王維的 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yuǎn)空.襄陽好風(fēng)日.留醉與山翁. 山 : 1. 山重水復(fù)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 2. 山回路轉(zhuǎn)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岑參) 3.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曹操) 4.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 5. 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yuǎn)近高低各不同.(蘇軾) 6. 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 7. 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孔子) 水 : 1.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白居易) 2.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李白) 3.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fā)唱黃雞.(蘇軾) 4.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 5.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酈道元) 6.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xì)石.直視無礙.(吳均)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望廬山瀑布 孟浩然 李白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銀河落九天. 欲濟(jì)無舟楫.端居恥圣明.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一.天地山水 1.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南朝)齊.謝眺 2.天蒼蒼. 野茫茫.風(fēng)吹草低見牛羊--(北齊)北朝民歌 3.雄雞一唱天下白--唐.李賀 4.野曠天低樹. 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 5.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唐.孟浩然 6.野曠沙岸凈. 天高秋月明--(南朝宋)謝靈運(yùn) 7.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唐.李白 8. 一夫當(dāng)關(guān). 萬夫莫開--唐.李白 9.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唐.李白 10.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唐.李白 11.孤帆遠(yuǎn)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唐.李白 12.青山看不厭.流水趣何長--唐.錢起 13. 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唐.韓愈 14. 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唐.杜甫 15.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唐.王維 16. 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yuǎn)近高低各不同. --宋.蘇軾 17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宋.蘇軾 18.山重水復(fù)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陸游 19. 一水護(hù)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宋.王安石 20.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宋.辛棄疾 21.云來山更佳.云去山如畫.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元.張養(yǎng)浩 一.天地山水 1.余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南朝)齊.謝眺 2.天蒼蒼. 野茫茫.風(fēng)吹草低見牛羊--(北齊)北朝民歌 3.雄雞一唱天下白--唐.李賀 4.野曠天低樹. 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 5.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唐.孟浩然 6.野曠沙岸凈. 天高秋月明--(南朝宋)謝靈運(yùn) 7.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唐.李白 8. 一夫當(dāng)關(guān). 萬夫莫開--唐.李白 9.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唐.李白 10.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唐.李白 11.孤帆遠(yuǎn)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唐.李白 12.青山看不厭.流水趣何長--唐.錢起 13. 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唐.韓愈 14. 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唐.杜甫 15.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唐.王維 16. 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yuǎn)近高低各不同. --宋.蘇軾 17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宋.蘇軾 18.山重水復(fù)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陸游 19. 一水護(hù)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宋.王安石 20.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宋.辛棄疾 21.云來山更佳.云去山如畫.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元.張養(yǎng)浩。
春暖花開、鳥語花香、夏日炎炎、秋高氣爽、碩果累累、冰天雪地 、早春: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韓愈《早春》 2、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孟浩然《春曉》 3、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云變古今。
——杜甫《登樓》 4、春色滿園關(guān)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葉紹翁《游園不值》 5、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晏殊《浣溪沙》 6、早春:不知細(xì)葉誰裁出,二月春風(fēng)似剪刀。 ——賀知章《詠柳》 7、早春: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8、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9、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fēng)不度玉門關(guān)。
——王之渙《涼州詞》 10、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biāo)過五溪。 ——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biāo)遙有此寄》 11、春風(fēng)雙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王安石《泊船瓜舟》 12、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夏 1、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辛棄疾《西江月》 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楊萬里《小池》 3、明月別枝驚鵲,清風(fēng)半夜鳴蟬。
——辛棄疾《西江月》 4、綠樹濃陰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 ——高駢《山亭夏日》 5、簌簌衣巾落棗花,村南村北響繅車。
——蘇軾《浣溪沙》 6、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李清照《如夢令》 7、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王昌齡《采蓮曲》 8、垂縷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虞世南《蟬》 9、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秋 1、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孟浩然《過故人莊》 2、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張繼《楓橋夜泊》 3、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杜甫《山行》 4、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劉禹錫《秋詞》 5、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劉禹錫《秋詞》 6、無言獨(dú)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李煜《相見歡》 7、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曹操《觀滄海》 8、秋風(fēng)蕭瑟,洪波涌起。 ——曹操《觀滄?!?9、塞下秋來風(fēng)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
——范仲淹《漁家傲》 10、八月秋高風(fēng)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杜甫《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 11、秋風(fēng)吹不盡,總是玉關(guān)情。
——李白《子夜吳歌》 12、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fā)。 ——孟浩然《秋登萬山寄王五》 13、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杜牧《秋夕》 14、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杜甫《登高》 15、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
——柳永《小聲甘州》 冬 1、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毛澤東《沁園春·雪》 2、忽如一夜春風(fēng)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3、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 ——李白《北風(fēng)行》 4、瀚海瀾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5、北風(fēng)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6、不知園里樹,若個是真梅。
——東方虬《春雪》 7、天人寧許巧,剪水作花飛。 ——陸暢《驚雪》 8、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dú)自開。
——王安石《梅花》 9、終南陰嶺秀,積雪浮云端。 ——祖詠《終南望余雪》 10、孤舟蓑笠翁,獨(dú)釣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11、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fēng)吹落雪紛紛。 ——高適《別董大》 12、風(fēng)頭如刀面如割,馬毛帶雪汗氣蒸。
——岑參《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征》。
1.形容春天的成語:(1)風(fēng)和日麗 (2)草長鶯飛 (3)春光明媚 (4)春寒料峭 (5)春暖花開 (6)春色滿園 (7)春色惱人 (8)春意盎然 (9)花香鳥語 (10)惠風(fēng)和暢 (11)流水桃花 (12)鶯歌燕舞 (13)桃紅柳綠 (14)姹紫嫣紅2.形容夏天的成語:(1)火傘高張 (2)赤日炎炎 (3)炎天暑月 (4)赤時當(dāng)空 (5)驕陽私火 (6)暑氣蒸人 (7)燋金爍石3.形容秋天的成語:(1)西風(fēng)落葉 (2)桐葉知秋 (3)天高氣爽 (4)秋高氣爽 (5)金風(fēng)颯颯 (6)江楓漁火 (7)林寒澗肅 (8)秋風(fēng)蕭瑟4.形容冬天的成語:(1)橙黃橘綠 (2)白雪皚皚 (3)冰天雪地 (4)風(fēng)號雪舞 (5)風(fēng)雪交加 (6)固陰護(hù)寒 (7)寒氣逼人 (8)千里冰封 (9)朔風(fēng)凜冽 (10)天寒地凍 (11)雪虐風(fēng)饕 (12) 冰凍三尺春夏秋冬四季之景的詩句春1、早春: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韓愈《早春》2、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孟浩然《春曉》3、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云變古今.——杜甫《登樓》4、春色滿園關(guān)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葉紹翁《游園不值》5、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晏殊《浣溪沙》6、早春:不知細(xì)葉誰裁出,二月春風(fēng)似剪刀.——賀知章《詠柳》7、早春: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錢塘湖春行》8、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張若虛《春江花月夜》9、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fēng)不度玉門關(guān).——王之渙《涼州詞》10、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biāo)過五溪.——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biāo)遙有此寄》11、春風(fēng)雙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王安石《泊船瓜舟》12、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夏1、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辛棄疾《西江月》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楊萬里《小池》3、明月別枝驚鵲,清風(fēng)半夜鳴蟬.——辛棄疾《西江月》4、綠樹濃陰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高駢《山亭夏日》5、簌簌衣巾落棗花,村南村北響繅車.——蘇軾《浣溪沙》6、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李清照《如夢令》7、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王昌齡《采蓮曲》8、垂縷飲清露,流響出疏桐.——虞世南《蟬》9、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秋1、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孟浩然《過故人莊》2、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張繼《楓橋夜泊》3、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杜甫《山行》4、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劉禹錫《秋詞》5、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劉禹錫《秋詞》6、無言獨(dú)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李煜《相見歡》7、樹木叢生,百草豐茂.——曹操《觀滄?!?、秋風(fēng)蕭瑟,洪波涌起.——曹操《觀滄?!?、塞下秋來風(fēng)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范仲淹《漁家傲》10、八月秋高風(fēng)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11、秋風(fēng)吹不盡,總是玉關(guān)情.——李白《子夜吳歌》12、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fā).——孟浩然《秋登萬山寄王五》13、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杜牧《秋夕》14、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杜甫《登高》15、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柳永《小聲甘州》冬1、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毛澤東《沁園春·雪》2、忽如一夜春風(fēng)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3、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李白《北風(fēng)行》4、瀚海瀾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5、北風(fēng)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6、不知園里樹,若個是真梅.——東方虬《春雪》7、天人寧許巧,剪水作花飛.——陸暢《驚雪》8、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dú)自開.——王安石《梅花》9、終南陰嶺秀,積雪浮云端.——祖詠《終南望余雪》10、孤舟蓑笠翁,獨(dú)釣寒江雪.——柳宗元《江雪》11、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fēng)吹落雪紛紛.——高適《別董大》12、風(fēng)頭如刀面如割,馬毛帶雪汗氣蒸.——岑參《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征》。
春天: 萬紫千紅 陽春三月 春意盎然 春暖花開 春光明媚 春花秋月 春華秋實(shí) 春暖花開 春山如笑 春光燦爛 春風(fēng)和氣 春光漏泄 春光明媚
夏天:暑氣熏蒸 赤日炎炎 烈日炎炎 烈日杲杲 烈日中天 炎陽似火 驕陽似火
火日炙人 火輪高吐 火云如燒 海天云蒸 夏日可畏 夏陽酷暑 夏山如碧
秋天:金風(fēng)送爽、雁過留聲、秋色宜人、天朗氣清、一葉知秋、
春種秋收、春蘭秋菊、春花秋月、秋色宜人、秋風(fēng)過耳、
冬天:寒冬臘月 冰天雪地 數(shù)九寒天 雪花亂舞 白雪皚皚 天寒地凍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hù)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hù)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jiān)谝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2.91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