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涼州詞二首·其一》
唐代: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
2,《關山月》
唐代:李白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zhàn)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望邊邑 一作:望邊色)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3,《題木蘭廟》
唐代:杜牧
彎弓征戰(zhàn)作男兒,夢里曾經(jīng)與畫眉。
幾度思歸還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
4,《戰(zhàn)城南》
唐代:李白
去年戰(zhàn),桑干源,今年戰(zhàn),蔥河道。
洗兵條支海上波,放馬天山雪中草。
萬里長征戰(zhàn),三軍盡衰老。
匈奴以殺戮為耕作,古來唯見白骨黃沙田。
秦家筑城避胡處,漢家還有烽火燃。
烽火燃不息,征戰(zhàn)無已時。
野戰(zhàn)格斗死,敗馬號鳴向天悲。
烏鳶啄人腸,銜飛上掛枯樹枝。
士卒涂草莽,將軍空爾為。
乃知兵者是兇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5,《晚次鄂州》
唐代:盧綸
云開遠見漢陽城,猶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晝眠知浪靜,舟人夜語覺潮生。
三湘愁鬢逢秋色,萬里歸心對月明。
舊業(yè)已隨征戰(zhàn)盡,更堪江上鼓鼙聲。
1、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尊親之至,莫大乎以天下養(yǎng)。
——孟子 2、哀哀父母,生我劬勞。——《詩經(jīng)》 3、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4、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5、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
6、做人就像蠟燭一樣,有一分熱,發(fā)一分光,給人以光明,給以溫暖?!こ?7、生活需要一顆感恩的心來創(chuàng)造,一顆感恩的心需要生活來滋養(yǎng)。
——王符 8、吃水不忘挖井人,前人栽樹后人乘涼。 9、知恩圖報,善莫大焉。
10、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 11、借得大江千斛水,研為翰墨頌師恩。
12、投之以桃,報之以李。 13、一父養(yǎng)十子,十子養(yǎng)一父。
落花時 納蘭容若
夕陽誰喚下樓梯,一握香荑。回頭忍笑階前立,總無語,也依依。
箋書直恁無憑據(jù),休說相思。勸伊好向紅窗醉,須莫及,落花時。
虞美人納蘭
愁痕滿地無人省,露濕瑯玕影。閑階小立倍荒涼。還剩舊時月色在瀟湘。
薄情轉(zhuǎn)是多情累,曲曲柔腸碎。紅箋向壁字模糊,憶共燈前呵手為伊書。
使青鳥兮銜書,恨獨宿兮傷離居。李白
西來青鳥東飛去,愿寄一書謝麻姑。李白
青鳥不傳云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李璟
沙上未聞鴻雁信,竹間時有鷓鴣啼。李璟
鴻雁向西北,因書報天涯。李白
書無鴻雁如何寄,腸斷催歸作麼回。向子諲
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李清照
此后錦書休寄,畫樓云雨無憑。晏幾道
山盟雖在,錦書難托。 陸游
此情懷、縱寫香箋,憑誰與寄。柳永
別來憑誰訴,空寄香箋,擬問前歡甚時更。歐陽修
香箋小字寄行云。纖腰非學楚,寬帶為思君。晁補之
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晏殊
漢口雙魚白錦鱗,令傳尺素報情人。李白
忽逢江上春歸燕,銜得云中尺素書。李白
共贏需要同心同德的合作,現(xiàn)將表示共贏,相對膾炙人口的詩句整理如下:
1、
與子同袍,與子同仇;與子同澤、與子偕作;與子同裳,與子偕行;與子同德,與子共贏。(先秦·佚名·《秦風·無衣》)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于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于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注:這里“與子同德,與子共贏。”為補充。
2、
百般紅紫共芳菲 (唐· 韓愈· 《晚春》)
草木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
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注:這里將“百般紅紫斗芳菲”巧用為“百般紅紫共芳菲”。
3、
人心齊,泰山移。
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
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
豆角開花藤牽藤,朋友相處心連心?!豆沤褓t文(合作篇)》
4、
共驂贏女(宋·百蘭·《醉蓬萊》)
怪柳吟翻雪,梅笑沖寒,郁匆如彩。
還是瑤池,宴神仙儔侶。羅幕輕掀,繡簾低揭,按霓裳宮羽。
寶炷熏濃,佩環(huán)聲顫,鳳飛鸞舞。猶記年時,玉簫吹徹,并駕蕭郎,共驂贏女。
旋捧麒麟,種舊家前武。政了摘星天上,早約個、嫦娥住。妝點華堂,雙扶醉玉,黑顛如許。
5、
瘦童贏馬共依依(宋·伍喬·《冬日道中》)
去去天涯無定期,
瘦童羸馬共依依。暮煙江口客來絕,寒葉嶺頭人住稀。
帶雪野風吹旅思,入云山火照行衣。釣臺吟閣滄洲在,應為初心未得歸。
6、
贏得閑身共歡賞
(明·李流芳·《南歸后六日偕閑孟子薪家茂初無垢集魯生園亭》)
頻年不到此花中,
喜見花枝壓路通。近坐繁香如殢酒,當杯落瓣尚禁風。
朝光已逐輕陰變,晚氣遙隨積靄空。贏得閑身共歡賞,莫將開謝比飄蓬。
1. 《金陵雜興二百首》
【作者:蘇泂】
十分生聚九流亡,鬼面鴉形仰太倉。
指望淮南大麥熟,夫妻子女得歸鄉(xiāng)。
2. 《贊達磨大師》
【作者:釋宗元】
十萬里來賣口嘴,宜乎打落當門齒,
面壁九年誰采你。深雪之中若不得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
有甚面歸鄉(xiāng)里。
3. 《送寂照庵歸蜀》
【作者:釋心月】
錯向南來猶自可,歸鄉(xiāng)一錯更難追。
果然到底錯將去,三十六江流向西。
4. 《三和妝字韻陳魁載酒》
【作者:劉克莊】
榮途素定不須忙,羞作春妍愛古妝。
眾促奪袍詩進御,君寧微服夜歸鄉(xiāng)。
怪來尊老升歌席,移就菩提養(yǎng)病坊。
聞說重題新鶴表,分留印綬與諸郎。
5. 《南鄉(xiāng)子·歸夢寄吳檣》
【作者: 陸游】
歸夢寄吳檣。水驛江程去路長。想見芳洲初系纜,斜陽。煙樹參差認武昌。愁鬢點新霜。曾是朝衣染御香。重到故鄉(xiāng)交舊少,凄涼。卻恐它鄉(xiāng)勝故鄉(xiāng)。
6. 《酬李相公喜歸鄉(xiāng)國自鞏縣夜泛洛水見寄》
【作者: 劉禹錫】
鞏樹煙月上,清光含碧流。且無三已色,猶泛五湖舟。
鵬息風還起,鳳歸林正秋。雖攀小山桂,此地不淹留。
追求理想的古詩詞: 窮且益堅,不墜青云志。
—王勃 燕雀戲藩柴,安識鴻鵠游。 —曹植 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
—曹植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李白 具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
—李白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畎?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李白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奶煜?沉舟側(cè)伴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劉禹錫 今朝有酒今朝醉, 明日愁來明日愁。—羅隱《自遣》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曹操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鸥?《望岳》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龔自珍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岳飛 千錘萬鑿出深山, 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身碎骨渾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間?!谥t 生當做人杰,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钋逭?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屈原 來自/z/q656287187.htm 鳳兮鳳兮歸故鄉(xiāng),游遨四海求其凰——司馬相如《鳳求凰》的首句。 全詩為: 鳳兮鳳兮歸故鄉(xiāng),遨游四海求其凰。
時未遇兮無所將,何悟今兮升斯堂! 有艷淑女在閨房,室邇?nèi)隋诙疚夷c。 何緣交頸為鴛鴦,胡頡頏兮共翱翔! 凰兮凰兮從我棲,得托孳尾永為妃。
交情通意心和諧,中夜相從知者誰? 雙翼俱起翻高飛,無感我思使余悲。 這兩首琴歌,以“鳳求凰”為通體比興,不僅包含了熱烈的求偶,而且也象征著男女主人公理想的非凡,旨趣的高尚,知音的默契等豐富的意蘊。
“鳳兮鳳兮歸故鄉(xiāng),游遨四海求其凰”表現(xiàn)了對理想愛情的追求,某種程度上也屬于追求理想。其以追求愛情為引線,反映了大膽熾烈的愛情觀,也從側(cè)面反映了司馬相如對生活理想的執(zhí)著追求精神,突破了封建主義的精神防線,引領了相當一段時間的對于愛情自由、婚姻自由的反封建熱潮。
參考資料:搜狗百科。
關于朋友陪伴的詩句如下:
1. 《玉》
唐·李嶠
映石先過魏,連城欲向秦。
洛陽陪勝友,燕趙類佳人。
方水晴虹媚,常山瑞馬新。
徒為卞和識,不遇楚王珍。
2. 《再六次韻徐子英江樓》
宋·賀方回
最愁人處最高樓,空望三神想十洲。
大藥不靈從老病,把茅酒在盍歸休。
許追竹士陪梅友,肯羨蜂王慕蝶侯。
曾點當時未舍瑟,誰知心地異由求。
3. 《和胡仲方撫干白瑞香及黃櫞韻》
宋·孫應時
翠錦熏籠白玉花,幾年廬阜飽煙霞。
定知姑射同肌骨,可必離騷借齒牙。
心事早陪三友約,國香今壓五侯家。
主人對植無我費,勝乞盧仝七枕茶。
4.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5. 《別董大》
唐·高適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六翮飄飖私自憐,一離京洛十馀年。
丈夫貧踐應未足,今日相逢無酒錢。
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 —— 諸葛亮 君子憂道不憂貧. —— 孔丘 貧而無諂,富而無驕. —— 子貢 強本而節(jié)用,則天不能貧. —— 荀況 侈而惰者貧,而力而儉者富. —— 韓非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 諸葛亮 奢者狼藉儉者安,一兇一吉在眼前. —— 白居易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儉;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也. —— 魏徵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 —— 李商隱 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孫多以百城降.豪華盡出成功后,逸樂安知與禍雙? —— 王安石 侈則多欲.君子多欲則念慕富貴,枉道速禍. —— 司馬光 誰善氣迎人,親如弟兄;惡氣迎人,害于戈兵. —— 管仲 天下有大勇者,猝然臨之而不驚,不故加之而不怒. —— 蘇軾 不學禮,無以立.——孔子 凡人之所以貴于禽獸者,以有禮也.——《晏子春秋》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96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