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人的近旁》
我想起你,每當太陽從大海上 輝煌照耀;
我想起你,每當月亮在泉水中 抖動彩筆。
我看到你,每當在大路的遠方 揚起灰塵:
每當深夜,浪游者在山間小路 哆嗦戰(zhàn)栗。
我聽見你,每當大海掀起狂濤 發(fā)出咆哮;
在沉靜的林苑中,我常去傾聽萬籟俱寂。
我伴著你,即使你在天涯海角,猶如身邊!
太陽西沉,星星很快將照耀我。
呵,愿你也在這里!
《第一次失戀》
哎,誰能喚回那美好的日子,
喚回那初戀的日子,
哎,誰能喚回那甜蜜時光的
哪怕僅僅一個小時!
孤獨地,我滋養(yǎng)著我的創(chuàng)傷,
永遠帶著新的怨尤,
痛苦地將失去的幸福追憶。
啊,誰能喚回那甜蜜的時光,
喚回那美好的日子。
名人萊茵河詩句
流淌著,那是彩色的童話;
眩漪的夢境。無數(shù)的燈火,
讓一波清流勃勃盎然,煜煜生輝,
當你信步走在岸上,真的是,
一步一首詩,一步一幅畫。
萊茵河巨大的魅力傾倒了許多藝術家。
偉大的音樂家舒曼為她寫下了,
傳世經(jīng)典---《萊茵交響曲》。
許多德國詩人為她寫下了無數(shù)美麗的詩篇,
其中尤其是偉大的詩人海涅,
在海涅的筆下,萊茵河神話傳說中的女妖,
羅蕾萊的美貌是那么的攝人心魄,
她的歌聲又是那么的甜美迷人。
今天的萊茵河畔,依然立著長發(fā),
及腰的羅蕾萊的雕像,海涅的浪漫主義之筆,
把羅蕾萊成功地塑造成萊茵河浪漫的象征。
1802年,德國文學家克萊門斯·馮·布倫塔諾,
和阿希姆·馮·阿爾尼姆兩人一起從科隆步行至科布倫茨,
進行了一次浪漫的萊茵文學之旅,
沿途收集有關萊茵河的民謠和傳說,
整理成詩集,讓萊茵河成為了一個,
美麗的童話世界,充滿了神奇的色彩。
萊茵河的兩岸不僅風景迤邐,如詩如畫,
至今仍保留著許許多多的城堡、和宮殿的遺址,
每座城堡都有它們自己的名稱和特點。
每一座古堡都有一段古老的故事和傳說,
它記載著歷史上許多的可歌可泣的歷史故事,
訴說著英雄們創(chuàng)造歷史的輝煌,
訴說著英雄們幽幽的兒女戀情。
古老的城堡、迷人的傳說伴隨著整個萊茵河的流脈。
自然景觀和人文建筑巧妙地,有機地融合在一起,
讓人留戀忘返,嘆為觀止。
一座古堡,都有一個神話;
一座宮殿,都有一個傳說;
一座小鎮(zhèn),都有一個故事;
就連那碧綠的葡萄園,也是一個神奇!
這是一幅流動的山水畫,這是一首優(yōu)美的抒情詩,
我們一路走來,分明是走在畫中,
行在詩里,我感到自己,
與萊茵河兩岸的自然景觀溶在一起了。
萊茵河,這條西歐人的母親河,
他處處給人以舒緩甜韻優(yōu)雅,
處處展示著優(yōu)美的身姿,
散發(fā)著葡萄酒的芳香。
??!萊茵河,美麗的萊茵河;
夢境的萊茵河;傾情的萊茵河啊。
童話式的堡壘 ,添心中幻想,公主的戀歌,今
天再度歌唱。萊茵河畔啊,
象詩那樣美,萊茵河畔啊,美麗而寧靜。
Ginkgo biloba (英文版)
This leaf from a tree in the East,
Has been given to my garden.
It reveals a certain secret,
Which pleases me and thoughtful people.
Does it represent One living creature
Which has divided itself?
Or are these Two, which have decided,
That they should be as One?
To reply to such a Question,
I found the right answer:
Do you notice in my songs and verses
That I am One and Two?
銀杏葉(中文版)
生著這種葉子的樹木,
從東方移進我的園庭;
它給你一個秘密啟示,
耐人尋味,令識者振奮。
它是一個有生命的物體,
在自己體內(nèi)一分為二?
還是兩個生命合在一起,
被我們看成了一體?
也許我已找到正確答案,
來回答這樣一個問題:
你難道不感覺在我詩中,
我既是我,又是你和我?
Ginkgo biloba(德文版)
Das Blatt von einem Baum im Osten,
Wurde zu meinem Garten.
Es zeigt ein gewisses Geheimnis,
Welche gef?llt mir und nachdenklichen Menschen.
Ist es bilden eine lebende Kreatur
Welche hat sich selbst?
Oder sind diese beiden, die beschlossen haben,
Das sollten sie als One?
Um Antwort auf eine solche Frage,
Ich fand die richtige Antwort:
Sind Sie der Hinweis auf meine Lieder und Verse
Da? ich Eins und Zwei?
編輯本段羅蕾萊
作者 :海涅
不知道什么緣故 我總是這么悲傷
一個古老的故事 它叫我沒法遺忘。
空氣清冷,暮色蒼茫, 萊茵河靜靜流淌,
映著傍晚的余暉, 巖石在熠熠閃亮。
一位少女坐在巖頂, 美貌絕倫,魅力無雙。
她梳著金色秀發(fā)。 金首飾閃閃發(fā)光。
她用金梳子梳頭, 還一邊把歌兒唱,
曲調(diào)是這樣優(yōu)美, 有攝人心魄的力量。
那小船里的船夫, 心中驀然痛楚難當;
他不看河中礁石, 只顧把巖石仰望。
我相信船夫和小船終于被波浪吞噬,
是羅蕾萊用她的歌聲, 干下了這種事。
乘著歌聲的翅膀-- 海涅 (德)
乘著那歌聲的翅膀 心愛著的人 我?guī)泔w翔
走到恒河的岸旁 那里有最美的好地方。
一座紅花盛開的花園 籠罩著寂靜的月光
蓮花在那兒等待 她們親密的姑娘。
紫羅蘭輕笑耳語 抬頭向星星仰望
玫瑰花把芬芳的童話 偷偷地在耳邊談講。
跳過來靜靜里傾聽的 是善良聰穎的羚羊
在遠的地方喧囂著 圣潔河水的波浪。
我們要在這里躺下 在那棕櫚樹的下邊
沐浴著愛情和恬靜 沉醉于幸福的夢幻。
海涅簡介:海涅Heinrich Heine(1797-1856),是歌德之后享有世界聲譽的德國詩人,被稱為是德國古典文學的最后一位代表。 海涅早期的代表作《詩歌集》中表現(xiàn)出明顯的浪漫主義的影響,主要內(nèi)容是表達對他表妹阿瑪麗亞的絕望愛情以及對大自然的向往,此后他發(fā)表了《哈爾茨游記》,擺脫了單純個人的失戀之苦而開始面向社會。1830年德國爆發(fā)了七月革命,海涅得知消息后立即寫下了著名詩篇《我是劍,我是火焰》,由此他也終于看到:“詩人也只有在不離客觀現(xiàn)實的土地時才堅強有力,一旦神思恍惚地在藍色太空中東飄西蕩,便會變得軟弱無力。”19世紀90年代,在認識了馬克思后,海涅的創(chuàng)作達到頂峰,同時也離批判現(xiàn)實主義更近了。 1845年始,海涅的癱瘓癥惡化了。1848年5月海涅最后一次出門,去了盧浮宮博物館。維納斯像勾起了他的傷感:“我在她的腳前呆了很久,我哭得這樣傷心,一塊石頭也會對我同情。女神也憐憫地俯視著我,可是她又是這樣絕望,好像她想說:難道你沒有看見,我沒有臂膀,不能幫助你嗎?”自從這一天后,海涅在床上過了8年“床褥墓穴”的生活,但他沒有中斷創(chuàng)作,1851年寫成了《羅曼采羅》,喊出了他渴望生命的呼聲。 海涅的一生是前進的一生,他從一個浪漫主義的抒情詩人開始,而后認識到了詩人的社會使命,加入了革命的行列,并以某敏銳的政治嗅覺,寫了不少優(yōu)秀的政治詩和政治雜文,最后成為一個戰(zhàn)斗的政治詩人,成了早期批判現(xiàn)實主義的先行者?!逗D?(Heinrich Heine) 詩選》 (摘錄)抒情插曲(1822-1823) 1
我把嘆息和苦痛,
灌輸在這本書中,
你要是把它打開,
就露出我的隱衷。
2
從我的眼淚里
迸發(fā)出許多花朵,
而我的嘆息
變成了夜鶯之歌。
愛人呵,如果你愛我,
我將把花兒全部奉獻,
而且在你的窗前
將響起夜鶯的歌聲。
6
把你的臉貼住我的臉,
讓淚眼留在一起!
把你的心貼住我的心,
讓愛火燒在一起!
等我們盈盈的淚珠,
滴入這熊熊的火里,
等我雙臂抱緊了你--
我情愿殉情而死!
8
太空中的星辰,
幾千年來毫無更動,
它們彼此面面相覷,
懷著愛情的悲痛。
它們說著一種語言,
十分豐富而美麗,
可是任何語言學家,
對這種語言都茫無所知。
我倒曾把它鉆研,
而且銘記不忘;
我所依據(jù)的文法
就是我愛人的面龐。。
你好像一朵鮮花 你好像一朵鮮花,溫柔、美麗、純潔,每當望著你,我心中便不由得感到凄切。我真渴望用我的手撫著你的頭,我祈求上帝保佑你永遠純潔、美麗、溫柔。心,我的心,你不要憂郁心,我的心,你不要憂郁,快接受命運的安排,寒冬從你那兒奪走一切,新春將重新給你帶來。為你留下的如此之多,世界仍然這般美麗!一切一切,只要你喜歡,我的心,你都可以去愛。。 35
有一棵松樹孤單單
在北國荒山上面。
它進入睡鄉(xiāng);冰和雪
給它裹上了白毯。
它夢見一棵棕櫚,
長在遙遠的東方,
孤單單默然哀傷,
在灼熱的巖壁上。
40
親愛的美麗的情人,
我總是不能忘記:
我曾一度占有過你,
你的心和你的身子。
你那嬌柔而年輕的身子,
我還想將它占有;
那顆心盡可掩埋,
我有自己的心已經(jīng)足夠。
我要將我的心切開,
拿一半吹進你的軀體,
我要抱緊了你,
我們的身心要合為一體。。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85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