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牡丹》唐·劉禹錫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jié)動京城。劉禹錫以芍藥和芙蓉對比,芍藥沒有格調(diào),荷花沒有熱情,只有牡丹是真正的國色,花開之時,全城之人,都出來觀看。
《賞牡丹》唐·王建此花名價別,開艷益皇都。香遍苓蓤死,紅燒躑躅枯。
軟光籠細(xì)脈,妖色暖鮮膚。滿蕊攢金粉,含棱縷絳蘇。
好和薰御服,堪畫入宮圖。晚態(tài)愁新婦,殘妝望病夫。
教人知個數(shù),留客賞斯須。一夜輕風(fēng)起,千金買亦無。
王建寫牡丹從開放到凋謝的情態(tài),感慨“賞花當(dāng)及時”。全詩圍繞一個“賞”字,通過寫牡丹的姿態(tài)和開謝,寫出了作者賞牡丹的感受,道出了“花時難久駐,賞花當(dāng)及時,一旦花事了,千金買亦無”的惜花之情。
《牡丹》唐·徐凝何人不愛牡丹花,占斷城中好物華。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嬌萬態(tài)破朝霞。
徐凝以洛神比牡丹,可見對牡丹的喜愛贊賞之情。有哪個人不喜歡牡丹花呢,盛開時獨占了城中的美景。
莫不是洛水女神在那里翩舞吧,千嬌萬態(tài)如同燦爛的朝霞飛騰?!赌档ぁ诽啤ち鴾喗鼇頍o奈牡丹何,數(shù)十千錢買一窠。
今朝始得分明見,也共戎葵不校多。唐代人愛牡丹,春天以不賞牡丹為恥。
有豪富之家,為了買牡丹,一擲千金,柳渾對為買花而揮金如土的富貴閑人及當(dāng)時賞花成狂的不正?,F(xiàn)象極為不滿,于是從新奇的角度創(chuàng)作了此詩。近來對牡丹真是沒有什么辦法,數(shù)萬錢才能買一株。
今天早晨才得以明明白白地看見,那牡丹也同蜀葵不差多少。《牡丹》唐·薛濤去春零落暮春時,淚濕紅箋怨別離。
??直阃讔{散,因何重有武陵期?傳情每向馨香得,不語還應(yīng)彼此知。只欲欄邊安枕席,夜深閑共說相思。
薛濤把牡丹比作自己的情人,在她的筆下,牡丹似是一個精靈。據(jù)說這首詩是薛濤送別元稹所寫。
詩中,薛濤把牡丹比作自己熱戀中的情人,表達(dá)與情人分別時的依依不舍,與情人相守相依的繾綣之情?!赌档ぁ诽啤堄中履档ひ欢渲登Ы?,將謂從來色最深。
今日滿欄開似雪,一生辜負(fù)看花心。在張又新的詩中,我們可以知道,在唐時,人們鐘情于深色的牡丹花。
可詩人此次看到的牡丹,是白牡丹,似雪一般,令詩人感慨萬千?!对伳档ぁ匪巍ね蹁邨椈ㄖ列∧艹蓪?,桑葉雖柔解吐絲。
堪笑牡丹如斗大,不成一事又空枝。歷來,對于牡丹,詩人都是贊賞,王溥卻有不同看法。
詩人以棗花與牡丹相比,他說,棗花雖小能結(jié)成果實,桑葉雖然柔軟,卻能養(yǎng)蠶吐絲。可笑牡丹花大得像斗,卻什么也不能作,不過白白長一條枝子。
詩人,用兩者的實用性作比,獨具新意?!对伳档ぁ访鳌び岽箝嚅e花眼底千千種,此種人間擅最奇。
國色天香人詠盡,丹心獨抱更誰知。俞大猷是明代抗倭名將。
俞大猷是借牡丹來抒發(fā)自己不為世人所知的孤獨和憤懣。人人都夸牡丹的國色天香,美的不可方物,可是他的一片丹心、孤獨自守,只自己知道。
《牡丹》唐·皮日休落盡殘紅始吐芳,佳名喚作百花王。竟夸天下無雙艷,獨占人間第一香。
皮日休對牡丹極盡夸贊之語。詩人認(rèn)為牡丹不僅花色絢麗,端正大方,極富大國風(fēng)度,時值晚春末日,正是百花凋謝之時,詩人極口贊揚只有牡丹巍然獨立,一花獨放,獨香天下,是人間第一花香。
《牡丹》唐·李商隱錦幃初卷衛(wèi)夫人,繡被猶堆越鄂君。垂手亂翻雕玉佩,折腰爭舞郁金裙。
石家蠟燭何曾剪,荀令香爐可待熏。我是夢中傳彩筆,欲書花葉寄朝云。
李商隱用牡丹比作美人,借牡丹抒發(fā)對意中人的愛慕之情。這首詩借衛(wèi)夫人、越人、貴家舞伎、石家燃燭、荀令香爐等故事描寫牡丹花葉的風(fēng)姿綽約、艷麗色彩和馥郁香味,使牡丹的情態(tài)畢現(xiàn)。
明寫牡丹,暗頌佳人,一實一虛,別具一格,令人回味無窮?!杜峤o事宅白牡丹》唐·盧綸長安豪貴惜春殘,爭賞街西紫牡丹。
別有玉盤承露冷,無人起就月中看。盧綸此詩寫牡丹的高潔。
慈恩寺里的牡丹,人人追捧觀看。而裴給事庭院中的白牡丹卻備受冷落,無人欣賞,在皎潔的月色下更顯孤獨、冷清、素雅。
全詩通過紫牡丹和白牡丹這一動一靜、一熱一冷的對照描寫,贊美白牡丹的高潔,贊花意在寫人,言白牡丹之高潔,乃是言裴給事之高潔,以花襯人,相得益彰。《戲題牡丹》唐·韓愈幸自同開俱陰隱,何須相倚斗輕盈。
陵晨并作新妝面,對客偏含不語情。雙燕無機還拂掠,游蜂多思正經(jīng)營。
長年是事皆拋盡,今日欄邊暫眼明。韓愈用戲試謔調(diào)侃的語氣寫牡丹,別開生面。
韓愈描繪了牡丹的婀娜多姿和誘人魅力,展現(xiàn)了一幅生機盎然的賞花圖卷,抒發(fā)了對自然風(fēng)光的熱愛之情。
2、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jié)動京城 .——劉禹錫《賞牡丹》
3、有此傾城好顏色,天教晚發(fā)賽諸花.——劉禹錫《思黯南墅賞牡丹》
4、天下真花獨牡丹. ——歐陽修《洛陽牡丹記》
5、一年春色摧殘盡,再覓姚黃魏紫看.——范成大《再賦簡養(yǎng)正詩》
6、篔筜竟長纖纖筍,躑躅閑開艷艷花.——韓愈《答張十一》
7、綠艷閑且靜,紅衣淺復(fù)深.花心愁欲斷,春色豈知心.——王維《紅牡丹》
8、惆悵階前紅牡丹,晚來只有兩枝殘.明朝風(fēng)起應(yīng)吹盡,夜惜衰紅把火看.——白居易《惜牡丹》
9、簇蕊風(fēng)頻壞,裁紅雨更新.眼看吹落地,便別一年春.——元稹《牡丹》
10、閨中莫妒新妝婦,陌上面慚傅粉郎.昨夜月照深似水,入門唯覺一庭香.——韋莊《白牡丹》
11、洛陽人慣見奇葩,桃李花開未當(dāng)花.須是牡丹花盛發(fā),滿城方始樂無涯.邵雍《洛陽春吟》
12、牡丹奇擅洛都春,百卉千花浪糾紛.國色鮮明舒嫩臉,仙冠重疊剪紅云.范純?nèi)省赌档ぁ?
13、綠艷閑且靜,紅衣淺復(fù)深.花心愁欲斷,春色豈知心.——王維《紅牡丹》
14、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fēng)拂檻露華濃.——李白《清平調(diào)辭三首》
15、有此傾城好顏色,天教晚發(fā)賽諸花.——劉禹錫《賞牡丹》
牡丹成為名貴的觀賞花卉,始于隋朝盛于唐朝。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jié)動京城。"(劉禹錫《賞牡丹》)在唐代牡丹就已被推崇到"國花"的地位,以其國色天香贏得唐代人的喜愛。
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僅《全唐詩》中就收錄了五十多位作家的一百多首吟詠牡丹的詩歌。這些詩歌在思想性和藝術(shù)性上都有很高的成就,豐富和發(fā)展了我國的詠物詩創(chuàng)作。
一 "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劉勰《文心雕龍·神思》)從牡丹含苞欲放的時候開始,詩人們就開始揮毫動筆,"青苞雖小葉雖疏,貴所高情便有余。
"(孫魴《題未開牡丹》)盡情抒發(fā)心中對牡丹的喜愛,描寫唐朝社會的風(fēng)俗習(xí)尚,以及各種看花、賞花的情形。"朝日照開攜灑看,暮風(fēng)吹落繞欄收。
詩書滿架塵埃撲,盡日無人略舉頭。"(徐夤《牡丹花二首之二》)就連平時喜愛的詩書,也只好隨它與塵埃為伴了。
在唐人吟詠牡丹之作中,有用詩來回答朋友們對牡丹花事的詢問,有在詩里描寫以牡丹為 花片為人餞行……"為愛紅芳江砌階,教人扇上畫將來。"羅隱還寫了一首《扇上畫牡丹》的詩。
即使這樣詩人們?nèi)愿械經(jīng)]有述盡心中的愛花之情,孫魴又作了一首《牡丹落后有作》,表達(dá)了依依惜別的情懷。在詩人們的筆下,牡丹花的千種神態(tài),萬般風(fēng)姿,一寫盡然。
但是唐代詩人們并沒有完全陶醉在牡丹花的美妙之中,他們透過牡丹繁盛的表面現(xiàn)象,敏銳地發(fā)現(xiàn)其背后隱藏著的社會問題,通過詩歌表達(dá)了他們對勞動人民困苦生活的同情。這是唐人吟詠牡丹之作中思想性最高的,白居易的《秦中吟》之十《買花》詩可作為代表。
其詩云: 帝城春欲暮,喧喧車馬度。 共道牡丹時,相隨買花去。
貴賤無常價,酬直看花數(shù)。 灼灼百朵紅,戔戔五束素。
上張幄幕庇,旁織巴籬護。 水灑復(fù)泥封,移來色如故。
有一田舍翁,偶來買花處。 低頭獨長嘆,此嘆無人喻。
一叢深色花,十戶中人賦! 李商隱十七歲就以文才受到令狐楚的賞識,被聘請到令狐楚的幕府里作官,受到令狐楚的指點,學(xué)習(xí)做奏章。這個時候李商隱正是人生得意,風(fēng)華正茂。
當(dāng)他看到盛開的牡丹,想到令狐楚對他的栽培,揮筆寫下了一首七律《牡丹》詩: 綿幃初卷衛(wèi)夫人,繡被猶堆越鄂君。 垂手亂翻雕玉佩,折腰爭舞郁金裙。
石家蠟燭何曾剪,荀令香爐可待熏。 我是夢中傳彩筆,欲書花葉寄朝云。
首名用孔子見南子的典故,《典略》:"夫人在錦幃中,孔子北面秘首,夫人自幃中再拜,"環(huán)佩之事 然。次句用鄂君泛舟的典故,《說苑》:"鄂君乃揄修袂,行而擁之,舉繡被而復(fù)之。
"從盛開的牡丹聯(lián)想到這些歷史典故,又以這些歷史典故中的人物來表現(xiàn)綠葉叢中嬌艷的牡丹所給人的印象,顯示出牡丹的韻致引起讀者美麗的遐思。何焯評:"非牡丹不足以當(dāng)之,起聯(lián)生氣涌出。
"(見《李義山詩集》沈厚土爽輯評本) 三四句把牡丹比喻成善舞的女子,在舞動時一剎那垂手觸動玉佩,在一轉(zhuǎn)身時飄起長裙,典見《西京雜記》所載"戚夫人善為翹袖折腰之舞。"這兩句描摹了牡丹在春風(fēng)中枝葉搖曳的情景,十分生動。
詩的五六句借《世說新語》所記石倫用蠟燭為炊之事,和《襄陽記載》劉季和所說:"荀令君至人家,坐處三日香。"描寫牡丹開放時的光采和芳香,給人的感受很強烈。
詩的最后兩名用江淹夢中得五筆和巫山神女的典故,托化出令獵狐楚對他的器重和栽培,以及他自己對令狐楚心懷的感激之情,抒發(fā)了詩人蕩漾的春心,使牡丹平添了無限嫵媚。紀(jì)昀說:"八句八事,卻一氣鼓蕩,不見用事之跡,絕大神力!"(見《玉溪生詩說》)這首詩的好處就在于發(fā)展了用事的枝了,把死典用活了,豐富了構(gòu)思和詩的表現(xiàn)力,顯示出李商隱的才華。
不久李德裕黨人河陽節(jié)度使王茂元因愛李商隱的才華,任為書記,并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他。從此李商隱就在黨派爭斗的夾縫中過日子,再也沒有昔日賞花時的那種高興心情了。
唐文宗開成三年的暮春時節(jié),李商隱在長安應(yīng)試博學(xué)鴻詞科落第,由長安動身回徑原,途經(jīng)回中,(今甘肅固原增內(nèi))住在逆旅,恰遇苦雨天氣,院子里的牡丹剛剛綻苞,就被一陣狂風(fēng)疾雨打落。詩人回想往事,觸景生情,借牡丹以寄慨身世,寫下了著名的《回中牡丹為雨所敗二首》。
其一 下苑他年未可追,西州今日忽相期。 水亭暮雨寒猶在,羅薦春香暖不知。
舞蝶殷勤收落蕊,佳人惆悵臥遙幃。 章臺街里芳菲伴,且問宮腰捐幾枝。
回想當(dāng)年京城賞花,而今卻在這里"忽相期",水亭暮雨,微寒猶在,那被雨打敗的牡丹實在令人可惜。詩人借牡丹作比,由自己的淪落想到失意的親朋,因小見大,寄托遙深。
其二 浪笑榴花不及春,先期零落更悉人。 玉盤迸淚傷心數(shù),錦瑟驚弦破夢頻。
萬里重陰非舊圊,一年生意屬流塵。 前溪舞罷君回顧,并覺今朝粉態(tài)新。
這首詩從自己的原已淪落,寫到自己被人排擠。詩的一開頭就撇開牡丹,先寫榴花。
因為榴花晚開,趕不上春天,有人便莫明其妙地笑它,豈知早開早落,更覺悉人。三句寫花含雨,四句寫雨打花, 希望成空之意,這是多么悉楚!而牡丹即為雨所敗,萬里陰霾,頓非舊圊,一春生氣,蕩滌全無。
這幾句從牡丹的零落寫到整個人事的變化,把愁人之愁推向頂峰,到。
描寫牡丹花的詩句包括:
1、唐代李正封《牡丹詩》
原文:
國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
譯文:
白天牡丹美麗的顏色如美人醉酒,夜晚牡丹濃郁的花香以浸滿衣衫。
2、唐代劉禹錫《思黯南墅賞牡丹》
原文:
偶然相遇人間世,合在增城阿姥家。
譯文:
在人世間怎會遇見牡丹這樣漂亮的花,花開重瓣,層層疊疊如同西天王母九重的增城。
3、唐代劉禹錫《賞牡丹》
原文: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jié)動京城。
譯文:
只有牡丹花才是真正的國色,是最美的花,當(dāng)它開花的時候,其盛況轟動了整個京城。
4、唐代王維《紅牡丹》
原文:
綠艷閑且靜,紅衣淺復(fù)深。
譯文:
紅牡丹的綠葉在悄悄地舒展,紅牡丹的花色有鮮有暗。
5、唐代李商隱《牡丹》
原文:
垂手亂翻雕玉佩,折腰爭舞郁金裙。石家蠟燭何曾剪,荀令香爐可待熏。
譯文:
既像在垂手而舞,雕玉佩飾正零亂翻動;又像在彎腰而舞,郁金裙子正爭相回旋。它像石崇家的蠟燭,哪須常把燭芯剪去?它像荀令君的體膚,豈用香爐細(xì)細(xì)染熏?
6、北宋王溥《詠牡丹》
原文:
堪笑牡丹如斗大,不成一事又空枝。
譯文:
可笑牡丹花大得像斗,卻什么也不能作,不過白白長一條枝子。
牡丹詩國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
丹景春醉容,明月問歸期。注釋譯文折疊詞句注釋1.國色:顏色為一國之選,原指美人姿色氣度。
《公羊傳》僖公十年:"驪姬者,國色也。"2.酣(hān)酒:沉湎(miǎn)于酒。
此處是借以描寫牡丹之色,亦隱隱有以美人醉酒喻花之嬌美之態(tài),筆法傳神。3天香:香味的美稱,意為人間難覓。
源自佛教,《增壹阿含經(jīng)》卷二八:"是時,波斯匿王以天香華散如來身。"4.丹景:指紅日。
春醉容:春色喝醉的樣子。5.歸期:回家的時刻。
折疊白話譯文白天牡丹美麗的顏色如美人醉酒,夜晚牡丹濃郁的花香以浸滿衣衫。一輪紅日將整個春色皆映照如醉,皎潔明月升起好似問我何時回家。
折疊編輯本段創(chuàng)作背景唐代元和年間,賞玩牡丹之風(fēng)盛行,于是當(dāng)時的人大多都用牡丹作為寫作的標(biāo)本。據(jù)唐代李俊《松窗雜錄》記載此詩是詩人在觀賞殿堂中的牡丹花之時寫下的。
折疊編輯本段作品鑒賞折疊文學(xué)賞析唐詩中以"國色"言花,前未聽聞,而至大和年間白居易詠石榴花,李商隱詠牡丹花皆以"國色"稱之,而此牡丹詩應(yīng)為唐以"國色"詠花之先,而成牡丹"國色天香"之名。前兩句分別從視覺嗅覺兩種感官寫牡丹之美,開篇寫牡丹之色。
國色朝酣酒,何謂國色,作者不言紅,更沒有繁復(fù)的說何種紅,只言醉酒二字,精煉準(zhǔn)確的寫出牡丹之色,讓人直觀的感覺到牡丹色澤之美。而染衣之說則是以文字,用側(cè)面描寫衣香道出花香的濃郁。
用委婉的表達(dá)卻更能準(zhǔn)確的傳達(dá)出香的意義,所謂詩味皆指此中意味。"酗酒"、"染衣"這樣的遣詞,亦使得詩文有種濃烈之色。
丹景春醉容,詩人再一次寫到了"醉色",春日與牡丹相映而紅,甚至整個春天都被這顏色染醉了,再次賦予詩作強烈的色彩感,詩中有畫意。最末寫晚景,不言天色已晚不舍歸去,用擬人的修辭手法,讓月亮問什么時候回家,其中天色晚和沉醉的意義都有了,而這些都是為了說明牡丹之美。
這首詩含蓄、典雅,對仗工整,尤其是"國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兩句成就了牡丹"國色天香"之名,從此"國色天香"就成了人們對牡丹的代稱。國色,是說牡丹的品位最典雅莊重,而非單指其花色;天香,是說牡丹的韻味最自然高貴,而非單指其香氣。
詩人用"國色"將牡丹之美推崇到至高境界,而用"天香"二字賦予牡丹宗教般的圣潔氣質(zhì)。折疊名家點評唐代李昂:妝鏡臺前宜飲以一紫金盞酒,則正封之詩見矣。
折疊編輯本段作者簡介李正封(771-844年),京兆人,字中護??ね]西(治今甘肅臨洮)。
唐元和二年(807年)登進(jìn)士第,遷司勛郎中、知制誥、中書舍人。能詩。
其詠牡丹詩"天香夜染衣,國色朝酣酒"之句,朝野通賞之。《全唐詩》存其詩五首,《全唐詩補編》存其詩一首又二句。
生平事跡見《舊唐書》卷一四、《新唐書》卷七二、《唐詩紀(jì)事》卷四十等。
郡庭一作伯惜牡丹 唐 徐夤
腸斷東風(fēng)落牡丹,為祥為瑞久留難。
青春不駐堪垂淚,紅艷已空猶倚欄。
積蘚下銷香蕊盡,晴陽高照露華干。
明年萬葉千枝長,倍發(fā)芳菲借客看。
牡丹 唐 徐凝 七絕
何人不愛牡丹花,占斷城中好物華。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嬌萬態(tài)破朝霞。
牡丹 唐 張又新 七絕
牡丹一朵值千金,將謂從來色最深。
今日滿欄開似雪,一生辜負(fù)看花心。
牡丹 唐 王睿
牡丹妖艷亂人心,一國如狂不惜金。
曷若東園桃與李,果成無語自成陰。
賞牡丹 唐 七絕 劉禹錫
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jié)動京城。
1、三春堪惜牡丹奇,半倚朱欄欲綻時。天下更無花勝此,人間偏得貴相宜。
2、輕暖與輕寒,又是牡丹花候。
3、牡丹花笑金鈿動,傳奏吳興紫筍來。關(guān)于牡丹花的詩句。
4、顏色無因饒錦繡,馨香惟解掩蘭蓀。那堪更被煙蒙蔽,南國西施泣斷魂。
5、何人不愛牡丹花,占斷城中好物華。
6、牡丹花、如人半醉,抬頭不起。
7、天下真花獨牡丹。
8、惆悵階前紅牡丹,晚來唯有兩枝殘。
9、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jié)動京城。關(guān)于牡丹花的詩句。
10、數(shù)日非關(guān)王事系,牡丹花盡始?xì)w來。
11、淺畫香膏拂紫綿。牡丹花重翠云偏。
12、牡丹花謝鶯聲歇,綠楊滿院中庭月。
13、我是夢中傳彩筆,()欲書花葉寄朝云。
14、雅稱花中為首冠,年年長占斷春光。
15、其奈明年好春日,無人喚看牡丹花。
16、簾卷春寒小雨天。牡丹花落盡,悄庭軒。
17、須是牡丹花盛發(fā),滿城方始樂無涯。
18、花開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
19、憑誰傳語牡丹花,為做取、東君些主。
20、共道牡丹時,相隨買花去。
祝學(xué)習(xí)進(jìn)步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2.59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