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1.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2.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王維:《觀獵》)
3.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盧綸:《塞下曲》)
4.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5.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杜甫:《春夜喜雨》)
7.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蘇軾:《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
9.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李商隱:《無題》)
10.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敕勒歌》)
云:1;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李白:《關山月))
2.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李白:(獨坐敬亭山))
3.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賈島:《尋隱者不遇))
4.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杜甫:《春夜喜雨))
5.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李白:《渡荊門送別))
6.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高適:《別董大》)
7.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李白:《早發(fā)白帝城》)
8.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杜牧:《山行》)
9.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王之渙:《涼州詞》)
10.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雨: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張志和《漁歌子》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志南和尚《絕句》
渭城朝雨亦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杜牧《江南春絕句》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張志和《漁歌子》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志南和尚《絕句》
渭城朝雨亦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杜牧《江南春絕句》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杜甫《春夜喜雨》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辛棄疾《西江月》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杜牧《清明》
水光瀲艷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過伶仃洋》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王維:《山居秋瞑》)
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王維:《山中》)
寒雨連江夜人吳,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城上高樓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驚風亂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墻。
嶺樹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腸。
共來百越文身地,猶自音書滯一鄉(xiāng)。
——韓愈《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
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啤ざ鸥Α洞阂瓜灿辍?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唐·杜甫《江南春絕句》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啤ざ拍痢肚迕鳌?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1.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杜甫《春夜喜雨》)
2.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3.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王維《山居秋螟》)
4.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王維《山中》)
5. 雨中黃葉樹, 燈下白頭人 。(司空曙《喜外弟盧綸見宿》)
6.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杜牧《清明》)
7.寒雨連江夜入?yún)?,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8.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9.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
10.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買杏花。(陸游《臨安春雨初霽》)
11.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志南和尚《絕句》)
12.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蘇軾的《望湖樓醉書》)
13.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韋應物《滁州西澗》)
14.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杜牧《江南春絕句》)
15.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16.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劉禹錫《竹枝詞 》)
17.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人夢來。(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18.殘云收夏暑,新雨帶秋嵐。(岑參《水亭送華陰王少府還縣》 )
19.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趙師秀《約客》)
20.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辛棄疾《西江月》)
21.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張志和《漁歌子》)
22.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過伶仃洋》)
23.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24.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辛棄疾《西江月》)
25.耳邊愁聽雨蕭蕭,碧紗窗外有芭蕉。 (晁補之《浣溪沙》)
26.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黃庭堅《寄黃畿復》)
大風
黃庭堅
霜重天高日色微,癲狂紅葉上階飛。
北風不惜江南客,更入破窗吹客衣。
孟浩然詩《春曉》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云:
終南別業(yè) (唐)王維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云 (唐)來皓
千形萬象竟還空,映山藏水片復重。
無限旱苗枯欲盡,悠悠閑處作奇峰。
《朔風詩》——曹植
仰彼朔風。用懷魏都。
愿騁代馬。倏忽北徂。
凱風永至。思彼蠻方。
愿隨越鳥。翻飛南翔。
《詠風》——李世民
蕭條起關塞,搖飏下蓬瀛。拂林花亂彩,響谷鳥分聲。
披云羅影散,泛水織文生。勞歌大風曲,威加四海清。
《北風行》——李白
燭龍棲寒門,光曜猶旦開。日月照之何不及此,唯有北風號怒天上來。燕山雪花大如席,
片片吹落軒轅臺。幽州思婦十二月,停歌罷笑雙蛾摧。倚門望行人,念君長城苦寒良可哀。別時提劍救邊去,
遺此虎紋金鞞靫。中有一雙白羽箭,蜘蛛結網(wǎng)生塵埃。箭空在,人今戰(zhàn)死不復回。不忍見此物,焚之已成灰。
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
《秋風二首》——杜甫
秋風淅淅吹巫山,上牢下牢修水關。吳檣楚柁牽百丈,
暖向神都寒未還。要路何日罷長戟,戰(zhàn)自青羌連百蠻。
中巴不曾消息好,暝傳戍鼓長云間。
秋風淅淅吹我衣,東流之外西日微。天清小城搗練急,
石古細路行人稀。不知明月為誰好,早晚孤帆他夜歸。
會將白發(fā)倚庭樹,故園池臺今是非。
有約 趙師秀
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五絕 蘇軾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
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夜雨寄北 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云》來皓 唐代
千形萬象竟還空,映山藏水片復重。
無限旱苗枯欲盡,悠悠閑處作奇峰
有輕虛之艷象,無實體之真形?!陡≡瀑x》陸機
行到水窮處,坐看允起時?!督K南別業(yè)》王維
風1.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
2.草色微風長,鶯聲細雨和。3.大風起兮云飛揚,威加海內(nèi)兮歸故鄉(xiāng)。
4.鴥彼晨風,郁彼北林。未見君子,憂心欽欽。
如何如何?忘我實多! 5.秋風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雪1.草枯鷹眼急,雪盡馬蹄輕。
王維:《觀獵》 2.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盧綸:《塞下曲》 3.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王安石:《梅花》 4.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5.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王昌齡:《從軍行七首其四》 7.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李白:《行路難》 8.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高適:《別董大》 9.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杜甫:《絕句》 10.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云1.1.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李白《關山月》) 2.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李白《獨坐敬亭山》) 3.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賈島《尋隱者不遇》) 4.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杜甫《春夜喜雨》) 5.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
(李白《渡荊門送別》) 6.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高適《別董大》) 6.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李白《早發(fā)白帝城》) 8.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杜牧《山行》) 9.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王之渙〈涼州詞》) 10.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雨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張志和《漁歌子》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志南和尚《絕句》 渭城朝雨亦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杜牧《江南春絕句》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
――――杜甫《春夜喜雨》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辛棄疾《西江月》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杜牧《清明》 水光瀲艷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過伶仃洋》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王維:《山居秋瞑》) 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王維:《山中》) 寒雨連江夜人吳,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千里黃云百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高適 別董大二首其一
碧云天,黃葉地 范仲淹 蘇幕遮
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 杜甫 春夜喜雨
縱使清明無雨色,入云深處亦沾衣。 唐人張旭 山中留客
騰云似涌煙,密雨如散絲。 晉人張協(xié) 雜詩十首
行到水窮處,坐看允起時 王維 終南別業(yè)
寄心海上云,千里常相見 崔曙 對雨送鄭陵
千形萬象竟還空,
映山藏水片復重。
無限旱苗枯欲盡,
悠悠閑處作奇峰 唐代來皓的七絕 云
高適《別董大二首·其一》
欄目:唐詩鑒賞 作者:情詩網(wǎng) 2004-9-18 23:18:04 瀏覽:432 相關信息
千里黃云白日曛, 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 天下誰人不識君?
在唐人贈別詩篇中,那些凄清纏綿、低徊留連的作品,固然感人至深,但另外一種慷慨悲歌、出自肺腑的詩作,卻又以它的真誠情誼,堅強信念,為灞橋柳色與渭城風雨涂上了另一種豪放健美的色彩。高適的《別董大》便是后一種風格的佳篇。
關于董大,各家注解,都認為可能是唐玄宗時代著名的琴客,是一位“高才脫略名與利”的音樂圣手。高適在寫此詩時,應在不得意的浪游時期。他的《別董大》之二說:“六翮飄飖私自憐,一離京洛十余年。丈夫貧賤應未足,今日相逢無酒錢。”可見他當時也還處于“無酒錢”的“貧賤”境遇之中。這首早期不得意時的贈別之作,不免“借他人酒杯,澆自己塊壘”。但詩人于慰藉中寄希望,因而給人一種滿懷信心和力量的感覺。
前兩句,直寫目前景物,純用白描。以其內(nèi)心之真,寫別離心緒,故能深摯;以胸襟之闊,敘眼前景色,故能悲壯。曛,即曛黃,指夕陽西沉時的昏黃景色。
落日黃云,大野蒼茫,唯北方冬日有此景象。此情此景,若稍加雕琢,即不免斫傷氣勢。高適于此自是作手。日暮黃昏,且又大雪紛飛,于北風狂吹中,唯見遙空斷雁,出沒寒云,使人難禁日暮天寒、游子何之之感。以才人而淪落至此,幾使人無淚可下,亦唯如此,故知己不能為之甘心。頭兩句以敘景而見內(nèi)心之郁積,雖不涉人事,已使人如置身風雪之中,似聞山巔水涯有壯士長嘯。此處如不用盡氣力,則不能見下文轉折之妙,也不能見下文言辭之婉轉,用心之良苦,友情之深摯,別意之凄酸。后兩句于慰藉之中充滿信心和力量。因為是知音,說話才樸質(zhì)而豪爽。又因其淪落,才以希望為慰藉。
這首詩之所以卓絕,是因為高適“多胸臆語,兼有氣骨”(殷璠《河岳英靈集》)、“以氣質(zhì)自高”(《唐詩紀事》),因而能為志士增色,為游子拭淚!如果不是詩人內(nèi)心的郁積噴薄而出,如何能把臨別贈語說得如此體貼入微,如此堅定不移?又如何能使此樸素無華之語言,鑄造出這等冰清玉潔、醇厚動人的詩情!
描寫風的古詩
《春曉》 (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描寫云的古詩
《終南別業(yè)》 (王維)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描寫雨的古詩
《清明》) (杜牧)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描寫雪的古詩
《春雪》 (韓愈)
新年都未有芳華,
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
故穿庭樹作飛花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5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