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詩經(jīng)·周南·關雎) 2、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詩經(jīng)·小雅·采薇) 3、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詩經(jīng)·王風·黍離) 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詩經(jīng)·衛(wèi)風·淇奧) 5、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詩經(jīng)·王風·采葛) 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詩經(jīng)·鄭風·子衿) 7、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詩經(jīng)·秦風·蒹葭) 8、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詩經(jīng)·衛(wèi)風·碩人) 9、手如柔荑,膚如凝脂。 (詩經(jīng)·衛(wèi)風·碩人) 10、人而無儀,不死何為。
(詩經(jīng)·鄘風·相鼠) 11、言者無罪,聞者足戒。 (詩經(jīng)·大序) 1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詩經(jīng)·小雅·車轄) 13、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詩經(jīng)·小雅) 14、高岸為谷,深谷為陵。
(詩經(jīng)·小雅) 1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詩經(jīng)·小雅·鶴鳴) 16、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詩經(jīng)·大雅·蕩) 17、投我以桃,報之以李。 (詩經(jīng)·大雅·抑) 18、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
(尚書) 19、滿招損,謙受益。 (尚書·大禹謨) 20、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國語·周語) 21、從善如登,從惡如崩。 (國語) 22、多行不義必自斃。
(左傳) 23、輔車相依,唇亡齒寒。 (左傳) 24、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左傳) 25、欲加之罪,何患辭。 (左傳) 26、言之無文,行而不遠。
(左傳) 27、不去慶父,魯難未已。 (左傳) 28、外舉不棄仇,內(nèi)舉不失親。
(左傳) 29、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 (左傳) 30、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傳) 31、曲則全,枉則直。 (老子) 3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33、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 3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 35、將欲取之,必先之。 (老子) 36、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 37、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老子) 38、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老子) 39、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老子) 4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41、言必信,行必果。 (論語·子路) 42、既來之,則安之。
(論語·季氏) 43、朝聞道,夕死可矣。 (論語·里仁) 44、是可忍,孰不可忍。
(論語·八佾) 45、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 (論語·述而) 46、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論語·公冶長) 4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論語·顏淵) 48、仰之彌高,鉆之彌堅。
(論語·子罕) 49、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論語·述而) 50、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論語·衛(wèi)靈公) 51、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 (論語·學而) 5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論語·衛(wèi)靈公) 53、往者不可諫,來著猶可追。 (論語·微子) 54、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論語·述而) 55、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論語·子罕) 56、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論語·為政) 57、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論語·子罕) 58、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論語·子罕) 59、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論語) 60、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論語·為政) 6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論語·雍也) 6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論語·子路) 63、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簱衿渖贫鴱闹?,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 64、一張一弛,文武之道。
(禮記·雜記) 65、大道之行,天下為公。 (禮記·禮運) 66、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禮記·中庸) 67、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禮記·學記) 68、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
(禮記·雜記) 6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禮記·學記) 70、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
(禮記·禮運) 71、同聲相應,同氣相求。 (易經(jīng)·乾) 72、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易經(jīng)·系辭上) 73、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易經(jīng)·系辭上) 74、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屈原·離騷) 75、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屈原·離騷) 76、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屈原·離騷) 77、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 (屈原·漁父) 78、吾不能變心以從俗兮,故將愁苦而終窮。
(屈原·涉江) 79、余將董道而不豫兮,固將重昏而終身。 (屈原·涉江) 80、茍余心之端直兮,雖僻遠其何傷? (屈原·涉江) 81、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楚辭·卜居) 82、黃鐘毀棄,瓦釜雷鳴。 (楚辭·卜居) 83、其曲彌高,其和彌寡。
(宋玉·對楚王問) 84、盡信書,不如無書。 (孟子·盡心下) 85、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孟子·告子下) 8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孫丑) 87、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孟子·盡心上) 88、人有不為也,而后可以有為。 (孟子·離婁下) 89、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孟子·盡心上) 90、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孫丑) 91、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盡心上。
1、春雨常常是歷代詩人們吟頌的對象。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蹦阆衽C窕ㄡ槪橹鴾睾偷拇猴L,打在身上將濕未濕。
此刻,我想到了唐代詩人韓愈的一句詩“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還想到了另一位唐代詩人杜甫的一句詩“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這三句詩都寫出了春雨悄無聲息,細細密密的特點。春雨也有不高興的時候。
如:“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也有突如其來的,令許多花兒“綠肥紅瘦”的春雨,如“”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2、“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在詩人賀知章的眼里,春風是巧奪天工的裁縫,而在我最喜歡的是和風細雨,“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是多么富有詩情畫意??!3、“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剛剛開始開放的荷花,亭亭玉立,令人喜愛,而盛開的荷花卻是“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等到“荷盡已無擎雨蓋”的時候,預示著夏天已進入尾聲了。4、按要求寫詩句:(1)秋“霜”:“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p>
(2)秋“葉”“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3)秋“月”“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4)秋“露”“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5、“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古往今來,無數(shù)仁人志士為了祖國,拋頭顱灑熱血,文天祥說道:“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陸游臨終前還告誡兒子:“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王昌齡發(fā)出了“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p>
的滿臉豪情,而丘逢甲在萬紫千紅的春天卻這樣悲嘆“春愁難遣強看山,往事驚心淚欲潸?!薄?/p>
岳飛則怒發(fā)沖冠,仰天長嘯“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6、“酒”與中華文化結下了不解之緣,酒能消愁,曹操說:“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酒能使人心曠神怡,李白說:“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消萬古愁.”,酒能增進友誼,王維說:“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7、“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寫出了泰山的高大雄偉,“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寫出了廬山的多姿多彩,“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p>
寫出了敬亭山的百挑不厭。8、兒童是那樣天真可愛。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薄睂懗隽藘和断s前的專注,“路人借問遙招手, 怕得魚驚不應人?!?/p>
寫出了垂釣時怕魚兒嚇走時的擔心;“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寫出了兒童放風箏時的天真,“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寫出了兒童剝蓮蓬時的稚態(tài),“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寫出了兒童模仿大人種瓜時的討人喜歡的樣子。
我還想到了描寫兒童的這樣一句詩“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p>
9、根據(jù)“松竹梅風寒三友,桃李杏春風一家”寫出至少4句相關的詩句。
“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春光二月迎新綠,四季常青不老松” “瀟灑自然成族居,心中有節(jié)不全虛 ” “春風先發(fā)苑中梅,櫻杏桃李次第開?!?/p>
” “南園桃李花落盡,春風寂寞搖空枝?!薄叭嗣娌恢翁幦?,桃花依舊笑春風”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巖中”10、“是金子總是會發(fā)光的?!?/p>
不錯,正如一句詩“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所說的那樣,美好的事物是任何禁錮也阻止不了的。11、“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p>
告訴我們要不斷讀書,不斷汲取新的知識;“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备嬖V我們死讀書是沒有用的,要做到知行統(tǒng)一。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告訴我們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吧街厮畯鸵蔁o路,柳暗花明又一村?!?/p>
告訴我們不能被眼前的困難嚇倒,只要敢于探索,展現(xiàn)在你眼前的景色將別有洞天;“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p>
告訴我們時間如流水,不會倒流,我們要珍惜時間;“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告訴我們今日事,今日畢。12、《墨梅》、《竹石》、《石灰吟》三首古詩的共同特點是,看起來寫的是物,實際上是在寫人,其中“梅”具有神清骨秀、高潔端莊、幽獨超逸特點,“竹” 具有剛強勇敢特點。
請寫出《石灰吟》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于謙(明)。13、當我們浪費糧食時,媽媽常用“誰只盤中餐,粒粒皆辛苦?!?/p>
這句詩來教導我們,你能寫出另一首《憫農(nóng)》嗎?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閑田,農(nóng)夫猶餓死。
(李紳)。14、李清照是我國宋代著名女詞人,她寫了一首贊頌項羽,抒發(fā)愛國情懷的詩——《夏日絕句》。
詩句是:“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15、當我們回憶母愛,要報答母親的深情時,我們會很自然地吟誦起唐代詩人孟郊的《游子吟》中的詩句: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16、當我們在外地過年時,常常引用唐代詩人王維在《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的“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眮肀磉_對家鄉(xiāng)親人的思念。
17、離家在外的游子對著一輪明月思鄉(xiāng)思親,這樣的詩句有:《靜夜思》中的“。
有關古詩詞的一些填空題
1.東邊日出西邊雨,___________.
2.___________,飛入尋常百姓家.
3.九曲黃河萬里沙,___________.
4.___________,人跡板橋霜.
5.童孫未解供耕織,___________.
6.我勸天公重抖擻,___________.
7.___________,沒在石棱中.
8.___________,北風吹雁雪紛紛.
9___________,樹陰照水愛晴柔.
10.春潮帶水晚來急,___________.
【詠物詩】人選下面景物中的三樣賦詩,注意把使命合作者寫清楚:柳樹、月亮、梅花、荷花、瀑布、雪、楓葉.
【填地名】1.()野草花,()口夕斜陽.
【填動物名或植物名】1.江晚正愁余,山深聞()|2.留戀戲()時時舞,自在嬌()恰恰啼.
【按詩意填空】1.翁卷的《 》以白描手法謝江南農(nóng)村的景象,前兩句著重寫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寥寥幾筆就把水鄉(xiāng)時節(jié)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來.
2.唐代詩人在詩《樂游園》中以一句___________表現(xiàn)出對美好而又消逝的事物的留戀和惋惜,極具人生哲理,堪稱千古絕唱.
3.《游園不值》的作者是 ( )代詩人( ).這首詩贊美了( ),詩中描寫景色的名句是___________.
4.《曉出進慈寺送林子方》的作者是( ).這首詩贊美了( ),詩中描寫景色的著名句子是___________.
5.《飲湖上初晴后雨》的作者是( ),本詩描寫了( )的美麗景色,廣為流傳的名句是__________.
【引用古詩名句】
1.教育人有積極向上,好上加好_________
2.說明生命力頑強,用來禮贊百折不撓、蓬勃向上、積極有為的頑強精神和人生態(tài)度_________
3.教育節(jié)約糧食,珍惜農(nóng)民勞動成果__________
4.教育我們只有不斷讀書學習,吸取新鮮知識、思想、才學、智慧才會永不枯竭,永不陳舊,永遠充滿活力和生機_________
1.小紅暑假與媽媽都大西北旅游,火車路過大戈壁,她看到了高大的白楊樹,傍晚,她看到太陽圓圓的,像個大紅燈籠在天邊漫漫往下沉,一戶農(nóng)家冒著煙裊裊上升,一條黃河緩緩流淌,她忽然想起: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詩句。夜晚,他看到起伏的山的上空,月亮像把鐮刀,月光下的沙漠,好象下了雪,小紅真想用李賀的:----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來贊美。
2.小明書法寫得好,還會畫梅花,媽媽夸他的梅花顏色真好看,可小明卻說,我要學——,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3.小英雄被敵人抓住了,敵人對他說:“只要你肯說出八路藏在哪里,我給你糖吃,給你銀子,知道嗎!可小英雄昂著都說我要像石灰一樣:“——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p>
4.小王和小胖出去釣魚,忽然下起了小雨“小王對小胖說,我們趕快回去吧!可小胖說:“---青箬笠,綠蓑衣, 斜風細雨不須歸---”。小王,你怎么沒有點詩情畫意呢!
5.爸爸對小胖說,我?guī)闳€地方,那兒有青青的山,有白鷺飛翔,有粉紅桃花,還有一種魚,讓你口水直流三千尺,春天是吃這種魚最好的季節(jié)。請用一句詩:“———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來回答是什么地方的風景,答對了,你就可以去。
6.我們劃著小舟在西湖游玩,剛劃到芙蓉花水塘邊,就有一群水鳥被驚起四處飛散,太美了。小玉詞興大發(fā),想起宋帶詞人(李清照 )的:“——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聞天祥被倭寇在泠丁洋被捕,不肯投降,他氣壯山河的說:——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青照汗青———。就算死,也要做你們倭寇的鬼,把你們趕出中國。
我們讀書,不但要讀課內(nèi)書,更要多讀課外書,因為“———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樣,我們才可以學到更多新知識。
我們讀書不能死讀書,只讀有字之書,還要多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因——讀萬卷書,不如行千里路—————?!睈蹏娙岁懹稳ナ罆r對兒子說,我去了,只求你一件事:“————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标懹巫畲蟮谋词牵骸啊廊ピf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人們往往因悲傷而哭泣,可杜甫卻高興而哭,因為“———劍外忽傳收薊北——————”;表現(xiàn)杜甫萬分激動的詩句是“———漫卷詩書喜欲狂——?!?/p>
現(xiàn)在是新時代,三百六時行,行行出狀元,請你用一句詩來表達怎樣選人才最好:“————我勸天公重抖擻, 不拘一格降人才—————?!?/p>
小明學習很刻苦,可不愛思考,小王很聰明,可老不用功,結果,每次考試,成績都不理想,因為他們:—————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論語)。
小紅學習超棒!老師讓她為大家介紹學習經(jīng)驗,可她說:“我的經(jīng)驗就是復習、復習、再復習”,我是用論語的“————溫故而知新————?!背晒Φ?。
小光7:00想看新聞節(jié)目,可媽媽說,都六年級,要升學了,少管閑事。請你用一句古代名言: ——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來勸媽媽改變注意。
小敏考了100分,很驕傲,媽媽語重心長的說:“————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媽媽叫小聰好好學習,可小聰很煩,用一句古代名言:———滿招損,謙受益————來勸他。
古人說:“條條大路通羅馬”,是說答案不只一個。這就是創(chuàng)新,蘇軾早在宋代就寫個這樣的詩句:———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魔高一尺,道高一仗,真是:“一山更比一山高,”強中更有強中手。
農(nóng)村的孩子早當家,《四時田園雜興》寫孩子當家的詩句是:“——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p>
小艷穿了件新衣,問媽媽好看嗎?媽媽說,女兒穿什么都好看。請用古詩名句來形容?!盐骱任髯?,淡妝濃抹總相宜————————。
梅花像雪,未見其花,先聞其香的名句是:—————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爸爸刮胡子,過2天又長出來。小明幽默地說:“————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
把洞庭湖比作玉盤的詩句是———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
中考語文古詩詞默寫復習題(附答案) 一、記憶性默寫,在橫線上寫出課文原句。
1. 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_。樹木叢生,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洪波涌起。(曹操《觀滄?!罚?2. 此中有真意,____________________。
(陶淵明《飲酒》) 3. ____________________,兒女共沾巾。 4. ____________________,風正一帆懸。
5. ____________________,歸雁入胡天。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聞道龍標過五溪。
(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感》) 7. 閑來垂釣碧溪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難》) 8. 造化鐘神秀,_________________。
(杜甫《望岳》) 9. ____________________,恨別鳥驚心。(杜甫《春望》) 10. 白頭搔更短,________________。
(同上) 11. 自經(jīng)喪亂少睡眠,______________________?。ǘ鸥Α睹┪轂榍镲L所破歌》) 12. ______________________,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ㄍ希?13. 散入珠簾濕羅幕,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1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護鐵衣冷難著。
(同上) 15. 天街小雨潤如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16. 懷舊空吟聞笛賦,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夜來南風起,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觀刈麥》) 18. ____________________,童稚攜壺漿。
(同上) 19. 最愛湖東行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2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將磨洗認前朝。
(杜牧《赤壁》) 2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22. 君問歸期未有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隱《夜雨寄北》) 23. 逢山此去無多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隱《無題》) 24. 無言獨上西樓,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李煜《相見歡》) 25. _____________________,衡陽雁去無留意,___________________。
(范仲淹《漁家傲》) 26. _____________________,去年天氣舊亭臺。(晏殊《浣溪沙》) 27. _____________________,聞說雞鳴見日升。
28. _____________________,親射虎,_______________。(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 29.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又何妨?。ㄍ希?30. 我欲乘風歸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何似在人間。
(蘇軾《水調歌頭》 3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事古難全。(同上) 32. 莫笑農(nóng)家臘酒渾,___________________。
(陸游《游西山村》) 33. 蕭鼓追隨春社近,___________________。(同上) 34. 醉里挑燈看劍,___________________。
(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35. ___________________,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過零丁洋》) 36. ___________________,零丁洋里嘆零丁。
(同上) 37. ___________________,小橋流水人家,___________________。(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3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河表里潼關路。
(張養(yǎng)浩《山坡羊?潼關懷古》) 39. 傷心秦漢經(jīng)行處,___________________。(同上) 40. 浩蕩離愁白日斜,___________________(龔自珍《乙亥雜詩》) 二、理解性默寫,根據(jù)要求寫出課文原句。
1. 《關雎》中的男子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美好聯(lián)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寫了求之不得的相思之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寫了求而得之的美好愿望和喜悅心情。 2. 《蒹葭》中用蕭瑟冷落的秋景起興,渲染凄清氣氛,烘托惆悵心情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描寫男主人公追尋之路艱險、漫長的詩句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表現(xiàn)他雖望穿秋水但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曹操在《觀滄?!分型ㄟ^豐富奇特的想象創(chuàng)造宏偉意境、抒發(fā)壯志豪情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飲酒》中表達詩人遠離世俗名利羈絆,雖身居“人境”但閑靜無憂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展現(xiàn)詩人悠然自得,物我合一的思想境界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把對朋友的真摯。
古詩情境填空練習(一)
1. 古往今來,有多少仁人志士在艱難環(huán)境中,不喪失凌云之志,頑強追求,這真是“_________”
2. 人們常用“____________”頌揚那些具有終生默默奉獻精神和燃燒自己,照亮別人崇高品質的教師們。
3. 看事物從不同的角度著眼會有不同的感受和體會,真是____________。
4. 雨夢明天就要隨爸爸轉到另外一個城市去讀書了,鵬飛在送她的時候拍拍她的肩膀,說:“____________”。
5. 星期六,小剛約你出去玩,看到你正在做作業(yè),他說:“明天再寫吧?!蹦阌眠@樣一句名言謝絕:“____________”。
6. 春天的一個夜晚,一位久別家鄉(xiāng)的人,望著皎潔的月光不禁想起了家鄉(xiāng),于是吟起詩來:“____________”。
7. 明代著名的政治家詩人于謙的《石灰吟》表現(xiàn)自己高尚情操的詩句是____________。
8. 夏天你去賞荷花,滿池的荷花映入眼簾,此時此刻美景無法用語言表達,于是你想起了兩句詩恰如其分地把這種美的感受表現(xiàn)了出來:____________。
9. 寫好作文,不光要看書,還要多參加實踐活動,正如古人說的那樣:____________。
10. 春雨常常是歷代詩人們吟頌的對象?!癬_________,__________”像牛毛,像花針,伴著溫和的春風,打在身上將濕未濕。此刻,我想到了唐代詩人韓愈的一句詩“_________,_________”,還想到了另一位唐代詩人杜甫的一句詩“_________,_________”這三句詩都寫出了春雨悄無聲息,細細密密的特點。春雨也有不高興的餓時候。如:“____________,野渡無人舟自橫。”也有突入起來的,令許多花兒“綠肥紅瘦”的春雨,如“____________”。
11. “_________,_________”在詩人賀知章的眼里,春風是巧奪天工的裁縫,而在我最喜歡的是和風細雨,“__________,_________”是多么富有詩情畫意啊! “_________,_________”剛剛開始開放的荷花,亭亭玉立,令人喜愛,而盛開的荷花卻是“_________,_________”,等到“____________”的時候,于是這夏天已進入尾聲了
古詩情境填空練習(一) 1. 古往今來,有多少仁人志士在艱難環(huán)境中,不喪失凌云之志,頑強追求,這真是“_________” 2. 人們常用“____________”頌揚那些具有終生默默奉獻精神和燃燒自己,照亮別人崇高品質的教師們。
3. 看事物從不同的角度著眼會有不同的感受和體會,真是____________。 4. 雨夢明天就要隨爸爸轉到另外一個城市去讀書了,鵬飛在送她的時候拍拍她的肩膀,說:“____________”。
5. 星期六,小剛約你出去玩,看到你正在做作業(yè),他說:“明天再寫吧?!蹦阌眠@樣一句名言謝絕:“____________”。
6. 春天的一個夜晚,一位久別家鄉(xiāng)的人,望著皎潔的月光不禁想起了家鄉(xiāng),于是吟起詩來:“____________”。 7. 明代著名的政治家詩人于謙的《石灰吟》表現(xiàn)自己高尚情操的詩句是____________。
8. 夏天你去賞荷花,滿池的荷花映入眼簾,此時此刻美景無法用語言表達,于是你想起了兩句詩恰如其分地把這種美的感受表現(xiàn)了出來:____________。 9. 寫好作文,不光要看書,還要多參加實踐活動,正如古人說的那樣:____________。
10. 春雨常常是歷代詩人們吟頌的對象?!癬_________,__________”像牛毛,像花針,伴著溫和的春風,打在身上將濕未濕。
此刻,我想到了唐代詩人韓愈的一句詩“_________,_________”,還想到了另一位唐代詩人杜甫的一句詩“_________,_________”這三句詩都寫出了春雨悄無聲息,細細密密的特點。春雨也有不高興的餓時候。
如:“____________,野渡無人舟自橫?!币灿型蝗肫饋淼?,令許多花兒“綠肥紅瘦”的春雨,如“____________”。
11. “_________,_________”在詩人賀知章的眼里,春風是巧奪天工的裁縫,而在我最喜歡的是和風細雨,“__________,_________”是多么富有詩情畫意??! “_________,_________”剛剛開始開放的荷花,亭亭玉立,令人喜愛,而盛開的荷花卻是“_________,_________”,等到“____________”的時候,于是這夏天已進入尾聲了。
1。
天行健,君子以( )。 2。
禍兮,( );福兮,( )。 3。
亂石( ),驚濤( ),( )千堆雪。 4。
清明上河圖是北宋風俗畫的代表作品,作者( )。它描繪北宋都城汴京( )時節(jié)汴河兩岸的風光,生動地記錄了中國( )世紀城市生活的面貌,這在我國乃至世界繪畫史上都是獨一無二的。
5。公元前104年,司馬遷開始動筆寫作( ),全書分為( )五大部分,記載了( )年的歷史,共( )卷,( )字。
自強不息 副之所倚 禍之所伏 穿空 拍岸 卷起 張擇端 清明 北宋 史記 本紀、書、表、世家、列傳 傳說中的黃帝時期,一直寫到漢武帝元狩元年 全書共一百三十篇,有十二本紀、十表、八書、三十世家、七十列傳,五十二萬六千五百一十五字。
學習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