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次韻曠翁四時村居樂》
年代: 宋 作者: 艾性夫
欲晴欲雨天溟蒙,林塘淡蕩搖春風。
游絲落絮斗飛舞,野花芳草爭青紅。
2、《浣溪沙》
年代: 宋 作者: 辛棄疾
寸步人間百尺樓。孤城春水一沙鷗。天風吹樹幾時休。突兀趁人山石狠,朦朧避路野花羞。人家平水廟東頭。
3、《秋興》
年代: 宋 作者: 陸游
世事何曾掛齒牙,只將放浪作生涯。
有時掬米引馴鹿,到處入林求野花。
鄰父筑場收早稼,溪姑負籠賣秋茶。
等閑一日還過卻,又倚柴扉數(shù)暮鴉。
4、《蔡中郎墳》
年代: 唐 作者: 溫庭筠
古墳零落野花春,聞?wù)f中郎有后身。
今日愛才非昔日,莫拋心力作詞人。
5、《緣識》
年代: 宋 作者: 宋太宗
逢春便見野花親,往覆閑忙舊路塵。
輪走蹄輕多少意,世途常似夢中人。
十三副遺甲起兵
為報祖父仇恨
雄心是為了建立后金
出生在赫圖阿拉城
名字叫努爾哈赤的女真人
以他名如野豬皮的韌性
率領(lǐng)鐵騎縱橫于關(guān)東
統(tǒng)一女真卻因血洗葉赫部族人
留下亡靈無知的千古遺恨
老罕王的兒子皇太極
唯恐后金的名稱加深民族仇恨
把女真人更改成了滿人
但真正奠定大清偉業(yè)的
不是吳三桂引多爾袞進京
而是那個屈辱下嫁給
老罕王的兄弟多爾袞
以睿智與明智參政不干政
輔佐三代君王成就大清的
一個叫孝莊的蒙古族女人
也抹殺不掉那條救過
老罕王生命的狗的忠誠
*
一百五十萬國土
被那垂簾聽政
禍國殃民的女人喪盡
康熙至雍正到乾隆
少數(shù)民族統(tǒng)治著大漢民眾
以辮子軍統(tǒng)轄平定三番
剿滅以大明名義復辟
在臺灣島稱王的鄭成功的后人
走向咸豐道光后陽衰陰盛
老罕王不準葉赫進門
亡魂沒能阻止那拉氏的蘭貴人
這以老佛爺自居的女性
用外強屠戮八大臣紛爭
引狼入室讓八國列強進京
那火燒圓明園的慘痛
不會喚醒老罕王亡靈
在滿清無能的恥辱史冊中
記載著焚毀大清國基業(yè)的
一個名叫慈禧太后的女人
而這屈辱的歷史過程
卻不是老罕王一族無能
十三副遺甲起兵為報祖父仇恨雄心是為了建立后金出生在赫圖阿拉城名字叫努爾哈赤的女真人以他名如野豬皮的韌性率領(lǐng)鐵騎縱橫于關(guān)東統(tǒng)一女真卻因血洗葉赫部族人留下亡靈無知的千古遺恨老罕王的兒子皇太極唯恐后金的名稱加深民族仇恨把女真人更改成了滿人但真正奠定大清偉業(yè)的不是吳三桂引多爾袞進京而是那個屈辱下嫁給老罕王的兄弟多爾袞以睿智與明智參政不干政輔佐三代君王成就大清的一個叫孝莊的蒙古族女人也抹殺不掉那條救過老罕王生命的狗的忠誠*一百五十萬國土被那垂簾聽政禍國殃民的女人喪盡康熙至雍正到乾隆少數(shù)民族統(tǒng)治著大漢民眾以辮子軍統(tǒng)轄平定三番剿滅以大明名義復辟在臺灣島稱王的鄭成功的后人走向咸豐道光后陽衰陰盛老罕王不準葉赫進門亡魂沒能阻止那拉氏的蘭貴人這以老佛爺自居的女性用外強屠戮八大臣紛爭引狼入室讓八國列強進京那火燒圓明園的慘痛不會喚醒老罕王亡靈在滿清無能的恥辱史冊中記載著焚毀大清國基業(yè)的一個名叫慈禧太后的女人而這屈辱的歷史過程卻不是老罕王一族無能。
努爾哈赤(1559~1626) 大金(后金)開國君主,清朝奠基人。
清太祖。滿族。
愛新覺羅氏。早年投到明遼東總兵李成梁部下,屢立戰(zhàn)功。
他勤奮好學,粗通漢文,受漢文化的影響很深。努爾哈赤的先祖許多人受明代冊封,擔任指揮使等官職。
他的祖父覺昌安為建州左衛(wèi)都指揮,父親塔克世為建州左衛(wèi)指揮。但被明軍誤殺。
后努爾哈赤襲父職回建州,任建州左衛(wèi)指揮。于是他打起為祖、父報仇的旗號,以“遺甲十三副”起兵,開始了統(tǒng)一女真各部的事業(yè)。
經(jīng)多次征戰(zhàn),很快成為女真諸部中最強大的力量,他推行遠交近攻之術(shù),一方面拉攏蒙古,團結(jié)朝鮮,與明廷仍然保持臣屬關(guān)系,以取得明廷的信任;另一方面對鄰近的女真各部,采取恩威并行,順者以德服,逆者以兵臨的武力統(tǒng)一辦法。 這些措施推動和加速了女真各部統(tǒng)一的進程。
萬歷十一年(1583),努爾哈赤首先控制整個蘇克素護部。然后用30多年的時間,東伐西討,南征北戰(zhàn),統(tǒng)一了建州女真和海西女真的全部,以及“野人”女真的大部,從而結(jié)束了自元明以來女真社會長期分裂和動亂不安的局面。
沈陽東陵(又稱福陵)清太祖努爾哈赤及皇后的陵墓 萬歷二十七年,他命額爾德尼和噶蓋以蒙古文字母與女真語音創(chuàng)制滿文,稱為老滿文,作為本民族文字開始應用推廣。 四十三年,又在原有女真狩獵的“牛錄”組織的基礎(chǔ)上,建立八旗制度,成為兵民合一的社會組織形式。
接著又置理政聽訟大臣、扎爾固齊,與八旗旗主共同佐理政務(wù)。萬歷四十四年,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稱汗,建立大金(史稱后金),改元天命,三年,努爾哈赤誓師統(tǒng)兵攻陷明撫順、清河等地,后金由防御轉(zhuǎn)入進攻,從此改變了遼東的形勢。
六年二月,率領(lǐng)大軍相繼攻占沈陽、遼陽等70余城,遼河以東盡為后金所有。于是,由薩爾滸城(今遼寧新賓西)遷都遼陽,后又遷至沈陽。
努爾哈赤進入遼沈地區(qū)以后,實行計丁授田,使原來的漢族農(nóng)民淪為農(nóng)奴,又下令實行編丁立莊,把漢民編入汗、貝勒的莊中,使?jié)h人遭到更殘酷的剝削。 天命十一年正月,努爾哈赤統(tǒng)率大軍進攻寧遠(今遼寧興城),被寧遠守將袁崇煥擊敗,損失慘重。
這是努爾哈赤對明戰(zhàn)爭以來第一次遭受挫敗,他滿懷忿恨返回沈陽。七月身患毒疽,八月病死。
初謚武皇帝,后謚高皇帝。
第一節(jié) 金國英明汗
首攻圖倫
明萬歷十一年(1583)二月,年方二十五歲的女真建州左衛(wèi)枝部舍人努爾哈赤,忽然獲悉祖父覺昌安、父親塔克世被明軍殺害的消息,悲憤欲絕。
原來,這一年二月,明朝的寧遠伯、遼東總兵李成梁統(tǒng)軍征討建州右衛(wèi)阿臺,覺昌安雖與阿臺是姻親,為阿臺之妻的祖父,但仍與其子塔克世隨從明軍作戰(zhàn)。不料在攻陷阿臺之古勒寨時,反被明軍誤殺。
殺害父、祖之仇,不共戴天,努爾哈赤本欲向明朝討還血債,但明皇帝擁兵百萬,小小女真頭人怎敢太歲頭上動土,他只好歸罪于圖倫城主尼堪外郎,要求明臣執(zhí)送此人。明朝邊臣先前已因誤殺而送回覺昌安、塔克世尸體,賜予努爾哈赤敕書三十道、馬三十匹,允其承襲父、祖之都指揮使,認為這樣事已了結(jié)。今見努爾哈赤索要仇人,遂勃然大怒,斥之說:“吾即助尼康外郎,筑城于甲板”,令為女真之主。遂使尼康威望劇升,勢力激增,“于是國人信之,皆歸尼康外郎”。連努爾哈赤之大、二、三伯祖及五、六叔祖的子孫,亦“對神立誓”,欲殺努爾哈赤,歸附尼康。尼康又逼努爾哈赤投降。
祖、父慘死,家道中衰,部眾叛離,族人變心,強敵威逼,滅門之禍即在眼前,怎么辦?是屈于威勢,跪地求降,還是奮抗強敵,寧可玉碎,不為瓦全?在這關(guān)鍵時刻,年輕的努爾哈赤果斷決策,以大無畏的英雄氣概,毅然高舉義旗,于當年五月,以遺甲十三副起兵,率領(lǐng)少數(shù)人馬,攻克圖倫城,打響了建立后金國的第一仗。
你去這里看一下吧http://218.24.233.167:8000/Resource/Book/Edu/JXCKS/TS011029/0016_ts011029.htm
學習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4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