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出扶桑一丈高,人間萬事細如毛。
——唐·劉叉《偶書》 解釋:每天太陽從東方升起的時候,人世間紛繁復(fù)雜多如牛毛的事便開始一件件發(fā)生。 2、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唐·白居易《憶江南·江南好》 解釋:春天到來時,太陽從江面升起,把江邊的鮮花照得比火紅,碧綠的江水綠得勝過藍草。 3、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唐·劉禹錫《竹枝詞二首·其一》 解釋:東邊日出西邊下起雨,說是無晴但是還有晴。 4、日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樓。
——漢·佚名《陌上?!?解釋:太陽從東南方升起,照到我們秦家的小樓。 5、白日地中出,黃河天外來。
——唐·張蠙《登單于臺》 解釋:白熾的太陽從大地內(nèi)部升起,奔騰的黃河從遠天之外涌來。 6、秦川朝望迥,日出正東峰。
——唐·李欣《望秦川》 解釋:我清晨從長安出發(fā),回頭東望,離秦川已經(jīng)很遠了,太陽從東峰上冉冉升起。 7、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
——宋·歐陽修《醉翁亭記》 解釋:太陽的升起,山林里的霧氣散了;煙云聚攏來,山谷就顯得昏暗了 8、東方日出啼早鴉,城門人開掃落花?!啤だ畎住斗鲲L(fēng)豪士歌》 解釋:旭日東升曙光顯,驚起鳥雀噪一片,開門掃除喜漣漣。
9、荊山已去華山來,日出潼關(guān)四扇開?!啤ろn愈《次潼關(guān)先寄張十二閣老使君》 解釋:荊山剛剛越過華山迎面來,紅日東升潼關(guān)也四門大開。
白日一照,浮云自開(蘇軾《賀端明啟》)
不知東方之既白(蘇軾《前赤壁賦》)
東西升日月,晝夜如轉(zhuǎn)珠(元稹《苦雨》)
旭日銜青嶂,晴云洗綠潭(釋寒山《詩》)
白日地中出,黃河天外來(張賓《登單于臺》)
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歐陽修《醉翁亭記》)
我有送魂招不得,雄雞一聲天下白(李賀《致酒行》)
太陽初出光赫赫,千山萬山如火發(fā)。一輪傾刻上天衢,逐退群星與殘月(趙匡胤《詠初日》)
1、白日地中出,黃河天外來。
出自唐代張蠙的《登單于臺》
邊兵春盡回,獨上單于臺。白日地中出,黃河天外來。
沙翻痕似浪,風(fēng)急響疑雷。欲向陰關(guān)度,陰關(guān)曉不開。
釋義:
春日里無戰(zhàn)事士兵都已返回,我獨自一個人登上了單于臺。白熾的太陽從大地內(nèi)部升起,奔騰的黃河從遠天之外涌來。黃沙翻滾紋痕好似大海波浪,狂風(fēng)呼嘯響聲疑是平地生雷。很想跨越陰山關(guān)隘看個究竟,陰山關(guān)隘雖已天亮門戶不開。
2、鳥飛千白點,日沒半紅輪。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彭蠡湖晚歸》
彭蠡湖天晚,桃花水氣春。鳥飛千白點,日沒半紅輪。
何必為遷客,無勞是病身。但來臨此望,少有不愁人。
釋義:
彭蠡湖的天色已晚,水邊的桃花都透出春意。鳥兒漸漸飛遠,變成很多的白色的點,紅色的落日正好落到剩一半。為什么要做遷徙的客人呢,沒有多少勞作,卻落得一聲病。如果來到這兒眺望,很少有不憂傷愁楚的人。
3、樓頭客子杪秋后,日落君山元氣中。
出自宋代陳與義的《登岳陽樓二首》
其一:
洞庭之東江水西,簾旌不動夕陽遲。登臨吳蜀橫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時。
萬里來游還望遠,三年多難更憑危。白頭吊古風(fēng)霜里,老木滄波無限悲。
其二:
天入平湖晴不風(fēng),夕帆和雁正浮空。樓頭客子杪秋后,日落君山元氣中。
北望可堪回白首,南游聊得看丹楓。翰林物色分留少,詩到巴陵還未工。
釋義:
其一
巍巍岳陽樓矗立在洞庭湖以東長江以西,落日緩緩下沉,無風(fēng)卷起,樓閣上的招牌一動不動。登臨的地方是當(dāng)年吳國和蜀國的分界之處,徘徊在湖光山色中一直到暮色。跋涉萬里來此還要登高望遠,三年輾轉(zhuǎn)歷盡危難還要獨登危樓。登樓憑吊古人,我自己已是兩鬢如霜,看著遠山的古樹、青蒼中,隱含無限的傷悲。
其二:
晴空萬里,湖面風(fēng)平浪靜,天空倒映在平湖中,行駛的帆船和大雁好似都漂浮在空中。晚秋后異鄉(xiāng)旅人登樓望景,落日緩緩落在君山之中。向北看只見稀疏的白色枯草,向南望則看見楓葉紅艷似火。一路只顧觀賞風(fēng)景很少留神思考,結(jié)果到了巴陵還未作出好的詩篇。
4、樹青山日欲斜,長郊草色綠無涯。
出自宋代歐陽修的《豐樂亭游春·其三》
紅樹青山日欲斜,長郊草色綠無涯。
游人不管春將老,來往亭前踏落花。
釋義:
紅花滿樹,青山隱隱,白日西沉。廣漠的郊野,草色青青一望無垠。游春的人們哪管春天將去,腳踏落花在豐樂亭前來來往往。
5、草滿池塘水滿陂,山銜落日浸寒漪。
出自宋代雷震的《村晚》
草滿池塘水滿陂,山銜落日浸寒漪。
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
釋義:
在一個長滿青草的池塘里,池水灌得滿滿的,山銜住落日淹沒了水波。放牛的孩子橫坐在牛背上,隨意地用短笛吹奏著不成調(diào)的的樂曲。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春山暖日和風(fēng),闌桿樓閣簾櫳。
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下,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赤日炎炎似火燒,野田禾稻半枯焦。
塞下秋來風(fēng)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落日五湖游,煙波處處愁。浮沈千古事,誰與問東流?
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百年那得更百年,今日還須愛今日 (明·王世貞)
功名本是無憑事,不及寒江日兩潮 (宋·陸游)
甘作一生拼,盡君今日歡 (五代·牛嶠)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唐·王維)
風(fēng)不定,人初靜,明日落紅應(yīng)滿徑 (宋·張先)
只覺當(dāng)初歡侍日,千金一刻總蹉跎 (清·袁枚)
四時可愛唯春日,一事能狂便少年 (民國·王國維)
從來系日乏長繩 (唐·李商隱)
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 (南北朝·謝眺)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唐·王之渙)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 (唐·杜甫)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 (唐·羅陷)
今日送君須盡醉,明朝相憶路漫漫 (唐·賈至)
今日捉將官里去,這回斷送老頭皮 (宋·楊樸妻)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還有晴 (唐·劉禹錫)
對酒當(dāng)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魏·曹操)
百歲開懷能幾日,一知己不多人 (清·何闌庭)
遠路不須愁日暮,老年終自望河清 (明·顧炎武)
野曠天清無戰(zhàn)聲,四萬義軍同日死 (唐·杜甫)
千山紅樹萬山云,把酒相看日又曛 (唐·韋莊)
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宋·范仲淹)
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 (元·施耐庵)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 (宋·李覯)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唐·白居易)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妨長作嶺南人 (宋·蘇軾)
日照香爐生紫煙//日出江花紅似火//映日荷花別樣紅//海日生殘夜//日暮鄉(xiāng)關(guān)何處是//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山氣日稀佳,飛鳥相與還//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fēng)吹雁雪紛紛//只道花無十日紅,此花無日不春風(fēng)//鋤禾日當(dāng)午,汗滴禾下土//白日依山近,黃河入海流
日出江花紅似火,春蘭江水綠如藍。
或者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明日復(fù)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日暮相關(guān)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遲日江山麗,春風(fēng)花草香
1、曉日唐代:韓偓天際霞光入水中,水中天際一時紅。
直須日觀三更后,首送金烏上碧空。譯文:天邊霞光映入水中,一時水中映出的天際一片通紅。
只要在泰山日觀峰一直等到三更以后,就會看到第一輪紅日被送上蔚藍的天空。2、憶江南·江南好唐代:白居易江南好,風(fēng)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譯文:江南的風(fēng)景多么美好,如畫的風(fēng)景久已熟悉。
春天到來時,太陽從江面升起,把江邊的鮮花照得比火紅,碧綠的江水綠得勝過藍草。怎能叫人不懷念江南?3、竹枝詞二首·其一唐代:劉禹錫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
(踏歌聲 一作:唱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譯文:楊柳青青江水寬又平,聽見情郎江上踏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下起雨,說是無晴但是還有晴。4、望木瓜山唐代:李白早起見日出,暮見棲鳥還。
客心自酸楚,況對木瓜山。譯文:早晨起來看見太陽升起,傍晚時分看見歸鳥還巢。
身在異鄉(xiāng)內(nèi)心本已酸楚,何況還面對著木瓜山。5、望秦川唐代:李頎秦川朝望迥,日出正東峰。
遠近山河凈,逶迤城闕重。秋聲萬戶竹,寒色五陵松。
客有歸歟嘆,凄其霜露濃。譯文:我清晨從長安出發(fā),回頭東望,離秦川已經(jīng)很遠了,太陽從東峰上冉冉升起。
天氣晴朗,遠處的山水明潔清凈,可清清楚楚地看見;長安城蜿蜒曲折,重重疊疊宏偉壯麗。秋風(fēng)吹起,家家戶戶的竹林颯颯作響,五陵一帶的松林蒙上一層寒冷的色彩。
我有歸去的感嘆,這里霜寒露冷,還是回去吧。
日出 1.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白居易 2.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劉禹錫 3.日出扶桑一丈高,人間萬事細如毛 李白 4.秦川朝望迥,日出正東峰 李欣 5.白日地中出,黃河天外來 趙匡胤 6.白日一照,浮云自開(蘇軾《賀端明啟》) 7.不知東方之既白(蘇軾《前赤壁賦》) 8.東西升日月,晝夜如轉(zhuǎn)珠(元稹《苦雨》) 9.旭日銜青嶂,晴云洗綠潭(釋寒山《詩》) 10.白日地中出,黃河天外來(張賓《登單于臺》) 11.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歐陽修《醉翁亭記》) 我有送魂招不得,雄雞一聲天下白(李賀《致酒行》) 太陽初出光赫赫,千山萬山如火發(fā).一輪傾刻上天衢,逐退群星與殘月(趙匡胤《詠初日》)。
1.《凌晨早朝》
虞世南
萬瓦宵光曙,重檐夕霧收。
玉花停夜燭,金壺送曉籌。
日暉青瑣殿,霞生結(jié)綺樓。
重門應(yīng)啟路,通籍引王侯。
2.《晨出郡舍林下》
張九齡
晨興步北林,蕭散一開襟。復(fù)見林上月,娟娟猶未沉。
片云自孤遠,叢筱亦清深。無事由來貴,方知物外心。
3.《詠初日》
宋·趙匡胤
太陽初出光赫赫,
千山萬山如火發(fā)。
一輪頃刻上天衢,
逐退群星與殘月。
4.《憶江南》
唐·白居易
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
怎不憶江南?
5.《登單于臺》
唐·張檳
邊兵春盡回,獨上單于臺。
白日地中出,黃河天外來。
沙翻痕似浪,風(fēng)急響疑雷。
欲向陰關(guān)度,陰關(guān)曉不開。
6.《登泰山》(外三十六首)
清·宋思仁
絕磴千盤近紫穹,最高峰頂獨梯空。
天門依約開金鑰,云路蒼茫掛玉虹。
蔓草久荒秦氏碣,青松多蔭梵王宮。
神州回首斜陽里,九點煙橫一氣中。
7.《乾隆己酉四月登日觀峰看日出》
忽見明霞吐海東,天雞初唱五更中。
未收夜色千山黑,漸發(fā)晨光萬國紅。
本以精誠通肸□,卻來磅礴看曈昽。
追陪端有三生約,手綰麟符躋碧空。
8.《乾隆己酉八月登日觀峰看日出》
夢斷天雞喔,起看旭日升。
遙聞青海沸,瞥見彩云騰。
爛錦飛千丈,金波涌萬棱。
扶桑真有望,放眼快先登。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3.03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