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嶺如屏耀明珠,
一江帶水安北郛。
南北船舶舊航道,
來往車輿新要樞。
征舸高舉云天遠,
玉笛輕揚古調(diào)殊。
潮人自古重拼搏,
鳳城于今展宏圖。
這首詩生動的展現(xiàn)了作者泛舟韓江,飽覽韓江兩岸美景??窜囁R龍,來往易市。一派繁忙的景象,作者不禁抒發(fā)對潮人拼搏奮斗精神的贊嘆和建設美好家園努力的肯定。古時潮汕地區(qū)的真實寫照躍然紙上,讓人身臨其境,更加激發(fā)起對家鄉(xiāng)的熱愛之情。
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陽路八千。
欲為圣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 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 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 這樣可以嗎? 一代文學宗師韓愈因反對迎佛骨之事被貶廣東潮州,家眷也被趕離長安,并失去小女,痛心疾首之余,揮筆寫下了一首著名的七律《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
欲為圣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
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 “一封朝奏九重天”,指的是元和十四年(819)正月,唐憲宗派人從鳳翔(今陜西省鳳翔縣)法門寺迎取佛骨到皇宮供奉,頓時引起轟動,“老少奔波,棄其業(yè)次”,百姓放棄了正常的生業(yè),有的傾家蕩產(chǎn)跑到鳳翔,跪地拜迎,甚至有人砍斷胳臂,或者在頭頂上燒香。
對皇帝這樣一個造成社會混亂的決定,當時沒有人敢說一個不字,惟有刑部侍郎韓愈挺身而出,上了一道《論佛骨表》。這篇奏章,寫得有理有據(jù)、義正詞嚴:先說上古和商周之際,賢王圣君年皆百歲,天下太平,百姓安樂,“然而中國未有佛”,“非因事佛而致然也”;然后對比,漢以后佛法傳入,可是漢明帝在位,才十八年,此后更是“亂亡相繼,運祚不長”,只有一個“梁武帝在位四十八年,前后三度舍身施佛,宗廟之祭,不用牲牢,晝?nèi)找皇?,止于菜果?/p>
其后竟為侯景所逼,餓死臺城,國亦尋滅。事佛求福,乃更得禍?!?/p>
唐憲宗一看,你這不是咒我嗎?勃然大怒,要定韓愈死罪,多虧宰相裴度、大臣崔群等官員求情,總算免掉死罪,但要貶他到離京師七千六百多里外的廣東潮州,當時那里一片蠻荒,瘴氣瘟疫流行,是少有生還希望的地方,這就是“夕貶潮州路八千”。為了替皇帝除掉勞民傷財?shù)幕奶剖?,“欲為圣明除弊事”,這個皇帝再糊涂昏庸,當朝的大臣也得說他圣明,表中就有“圣明”“神圣英武”, “肯將衰朽惜殘年”,怎肯愛惜我衰朽的殘年,這個時候韓愈52歲了。
韓愈一生堅守儒家正統(tǒng),反對佞佛,尤其反對以朝廷政令推廣佛教,而這次更是為了防止社會混亂,讓百姓能安居樂業(yè),他才冒死上疏,所以他對非罪遠謫雖然憤慨,但絲毫無悔。當他走到離京師不遠的藍田縣時,侄孫韓湘趕來同行,為了一路護持他南行。
“雪擁藍關馬不前”,看來當時的山陜高原大雪封山。“馬不前”,出自古樂府“驅馬涉陰山,山高馬不前”,立馬藍關,漫天大雪,韓愈此時既有堅信自己沒有錯,老而彌堅,剛直不屈的氣概,又有為付出慘痛代價的悲憤。
“云橫秦嶺家何在”,秦嶺指鐘南山,回看秦嶺,漠漠云橫,家在哪里,已經(jīng)看不見了。唐代政令,貶詔一下,即刻就得登程,不允許告別家眷,家眷隨后遣逐出京。
韓愈最擔心的是小女兒,只有12歲,體弱多病,能經(jīng)得起惡吏驚嚇和旅途勞頓嗎?果然,這個孩子離開長安不久,就死在陜西商縣的層峰驛,臨死父女都不可能見上一面。老年喪子,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后來韓愈在一篇哭女之作中寫道:“以罪貶潮州刺史,乘驛赴任;其后家亦譴逐,小女道死,殯之層峰驛旁山下”。
云橫雪擁,境界雄闊,大氣磅礴,但它背后竟是如此悲慘的故事。尾聯(lián)“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沉痛而穩(wěn)重,《左傳·僖公三十二年》記老臣蹇叔哭師時有:“必死是間,余收爾骨焉”之語,韓愈活用典故,向侄孫從容交代后事,吐露了凄楚難言的激憤。
此詩與《論佛骨表》,一詩一文,可稱雙璧,集中表現(xiàn)了韓愈憂國愛民的思想和感情。韓愈正月十四啟程,至三月二十五到達潮州,共71天,我們算得出來,平均一天要走100多里,(這在唐代是有制度的,天寶年間規(guī)定的貶官日行三百里,《資治通鑒》說自"流貶者多不全矣",后來放寬了。)
如此漫長的遷謫行程,對于古代一個52歲的老人來講,實在過于沉重和殘酷。據(jù)記載,在將到達潮州府時,因路途勞頓,水土不服,而奄奄一息,在生命垂危之際,幸虧服用了當?shù)氐囊环N草本植物------被稱為人間仙草的鐵皮石斛后而痊愈。
韓愈用詩篇記錄抒寫了一路上的見聞和感情波瀾。行至商洛縣東武關,適逢吐蕃囚犯流配南方,詩人吟道:嗟爾戎人莫慘然,湖南地近保生全。
我今罪重無歸望,直去長安路八千。這里固然有他身不如囚之感,又何嘗不是寬慰那些囚徒呢?過瀧水,詩人從瀧吏之口知道了潮州的險惡:下此三千里,有州始名潮。
惡溪瘴毒聚,雷電常洶洶。鱷魚大于船,牙眼怖殺儂。
他還沒到潮州,就已經(jīng)開始了解那里百姓的疾苦。果然韓愈一到任,著手辦的第一件事,就是驅逐長期危害潮州人民生命財產(chǎn)安全的惡溪中的鱷魚。
此事,不但有韓愈的一篇《祭鱷魚文》傳世,收入《古文觀止》,而且在新舊唐書都有記載,可是我們讀起來,有點象神話:令其屬秦濟以一羊一豚投溪水而祝之曰:“……承天子命以來為吏,固其勢不得不與鱷魚辨。鱷魚有知,其聽刺史。
潮之州,大海在其南,鯨鵬之大,蝦蟹之細,無不容歸,以生以食,鱷魚朝發(fā)而夕至也。今與鱷魚約:盡三日,其率丑類南徙于海,以避天子之命吏。
三日不能,至五日;五日不能,至七日,七日不能,是終不肯徙也……刺史則選材技民,操強弓毒矢,以與鱷魚從事。
【雜曲歌辭·浪淘沙】劉禹錫 八月濤聲吼地來,頭高數(shù)丈觸山回。
須臾卻入海門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錢塘江潮】羅隱 怒聲洶洶勢悠悠,羅剎江邊地欲浮。
漫道往來存大信,也知反覆向平流。 任拋巨浸疑無底,猛過西陵只有頭。
至竟朝昏誰主掌,好騎赪鯉問陽侯。 【秋過錢塘江】貫休 巨浸東隅極,山吞大野平。
因知吳相恨,不盡海濤聲。 黑氣騰蛟窟,秋云入戰(zhàn)城。
游人千萬里,過此白髭生。 錢塘江待潮 全宋詩-胡仲弓 潮至千艘動,濤喧萬鼓鳴。
江翻晴雪卷,海漲石塘平。 帆影林端見,波光屋上明。
青山自吳越,相峙兩含情。 錢塘觀潮 全宋詩-劉黻 此是東南形勝地,子胥祠下步周遭。
不知幾點英雄淚,翻作千年憤怒濤。 雷鼓遠驚江怪蟄,雪車橫駕海門高。
吳兒視命輕猶葉,爭舞潮頭意氣豪。 泉子(十之十) 【潘閬】 長憶觀潮,滿郭人爭江上望。
來疑滄海盡成空。萬面鼓聲中。
弄濤兒向濤頭立。手把紅旗旗不濕。
別來幾向夢中看。夢覺尚心寒。
望海潮(八月十五日錢塘觀潮)【趙鼎】 雙峰遙促,回波奔注,茫茫濺雨飛沙。霜涼劍戈,風生陣馬,如聞萬鼓齊撾。
兒戲笑夫差。謾水犀強弩,一戰(zhàn)魚蝦。
依舊群龍,怒卷銀漢下天涯。 雷驅電熾雄夸。
似云垂鵬背,雪噴鯨牙。須臾變滅,天容水色,瓊田萬頃無瑕。
俗眼但驚嗟。試望中仿佛,三島煙霞。
舊隱依然,幾時歸去泛靈槎。 明 張?zhí)镆皇? 潮去潮來春復秋,錢塘江水通湖頭。
愿郎也似江潮水,暮去朝來不斷流。 【登子胥廟因觀錢塘江潮】明 方行 吳越中分兩岸開,怒濤千古響奔雷。
子胥不作忠臣死,勾踐終非霸主材。 歲月消磨人自老,江山壯麗我重來。
鴟夷鐵箭俱安在,目斷洪波萬里回。 月望后至海寧州登海塘觀潮清 阮元 錢塘江潮秋最巨,未抵鹽官十之五。
我來鹽官塘上立,月初生霸日蹉午。江水忽凝不敢東,??诙邚埛次魍?。
潮不推行直上飛,水不平流自僵豎。海若憑陵日再怒,地中回振千雷鼓。
馬銜高坐蛟鼉舞,拔箭倒發(fā)錢王弩。須臾直撼塘根去,搖動千人萬人股。
如卷黑云旋風雨,如騁陣馬斗貔虎。如陰陽炭海底煮,如決瓠子不能御。
三千水擊徙滄溟,十二城墮倒天柱。氣欲平吞于越天,勢將一洗余杭土。
吁嗟乎,地缺難得媧皇補,大功未畢悲神禹。此是東南不足處,豈為區(qū)區(qū)文與伍。
滄海桑田隔一堤,魚龍黧首相鄰處。我皇功德及環(huán)瀛,親筑長防俾安堵。
全用金錢疊作塘,不使蒼生沐咸鹵。邇來龕赭漲橫沙,卻指尖山作門戶。
雁齒長樁十萬行,魚鱗巨石三層礎。王充論前有古跡,枚乘發(fā)后無奇語。
吁嗟乎,此塘此潮共千古,詞人心樂帝心苦。 晚渡錢塘江清 王蔭槐 羅剎江聲殷似雷,扁舟搖兀怒濤堆。
身從大地孤鷗泛,潮挾群山萬馬來。南渡衣冠秋草寂,西陵鼓角夕陽哀。
古懷牢落真無懶,呼取余杭酒一杯。 錢塘觀潮清 湯金釗 一聲初轉海門雷,萬疊真如雪作堆。
盛氣已吞文種墓,余波猶上子陵臺。底教金寇全師去,合借錢王射手來。
欲寫壯觀愁筆弱,銀山飽看只空回。 錢塘觀潮清 林以寧 氣以三秋肅,江因九折名。
海門環(huán)鳳闕,半曜拱神京。舟楫三都會,魚鹽百貨盈。
涼飆隨舵發(fā),新月傍船行。共指潮生候,爭看霧氣橫。
篙師屏息待,漁子放舟迎。海外千山合,江邊萬谷鳴。
蜃樓驚變幻,鮫室忽晶瑩。魚沫翻珠佩,腥涎噴水精。
玉山高作壘,雪浪儼如城。似有馮夷鼓,長驅掉尾鯨。
前茅從赤鯉,后隊亦青旌。自可吞溟渤,何煩洗甲兵。
蛟宮圖廣袤,蟻垤敢爭衡。久欲尋天漢,頻思訪玉清。
乘槎常不達,浮海竟無成。近睹三江險,方知六宇平。
奇觀書短韻,尺幅海濤生。 k6olove 2009-1-3 18:34:09 125.33.247.* 舉報 宋代大文豪蘇軾就寫過“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
北宋詩人王師道所寫贊美錢塘江潮的詩句《十七日觀潮》也一直被人們傳頌著:“漫漫平沙走白虹,瑤臺失手玉杯空。晴天搖動清江底,晚日浮沉急浪中。”
“日落江湖白,潮來天地清?!边@是唐代王維詠潮的詩句。
它的大意是:夕陽西下了,晚潮涌來,江水猛漲,碧水和藍天連成一片,好像春色充塞著天地。既寫了海潮的巨大氣勢,又寫了它特殊的壯觀美。
更多的還有 范仲淹: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橫。 杜甫:天地黯慘忽異色,波濤萬頃堆琉璃。
王在晉《望江臺》:海闊天空浪若雷,錢塘潮涌自天來。 李廓《憶錢塘》:一千里色中秋月,十萬軍聲半夜潮。
劉禹錫《浪淘沙》:八月濤聲吼地來,頭高數(shù)丈觸山回。須臾卻入海門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孟浩然《與顏錢塘登樟亭望潮作》:百里聞雷震,鳴弦暫輟彈。府中連騎出,江上待潮觀。
照日秋空迥,浮天渤解寬。驚濤來似雪,一座凌生寒。
李白《橫江詞》:海神東過惡風回,浪打天門石壁開。浙江八月何如此,濤如連山噴雪來。
白居易《潮》:早潮才落晚潮來,一月周流六十回。不獨光陰朝復暮,杭州老去被潮催。
徐凝《觀浙江濤》:浙江悠悠海西綠,驚濤日夜兩翻覆。錢塘郭里看潮人,直至白頭看不足。
蘇軾《觀浙江濤》: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鯤鵬水擊三千里,組練長驅十萬夫。
紅旗青蓋互明末,黑沙白浪相吞屠。人生會合古難必,此情此景那兩得。
愿君聞此添蠟燭,門外白袍如立鵠。 楊萬里《浙江觀潮》:“海涌銀為郭,江橫玉系。
①示例:
⑴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覀儜撔貞牙硐?,不斷努力,永不放棄。
⑵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酪老e的深情。
⑶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篮玫淖T?。
……
評分說明:答案符合情景,表達清晰完整即可。但以下答案不符合要求,不給分。⑴“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雹啤罢墙虾蔑L景,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
②示例:
⑴西湖蓮池——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⑵西湖湖邊柳蔭——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⑶龍湫寶塔——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⑷春天鳳凰洲公園觀賞桃花——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竹外挑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⑸游鳳凰山——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⑹黃昏時游濱江長廊——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春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
⑴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我們應該胸懷理想,不斷努力,永不放棄。⑵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依依惜別的深情。⑶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⑴“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雹啤罢墙虾蔑L景,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
②示例:⑴西湖蓮池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⑵西湖湖邊柳蔭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⑶龍湫寶塔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⑷春天鳳凰洲公園觀賞桃花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竹外挑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⑸游鳳凰山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⑹黃昏時游濱江長廊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日春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修。
暖風熏得游人醉,只把杭州作汴州。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蘇軾)
孤蒲無邊水茫茫,荷花夜開風露香
蘇軾《夜泛西湖五絕》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底。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蔭里白沙堤。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楊萬里《曉出靜慈寺送林子方》
春題湖上
(唐)白居易
湖上春來似畫圖,亂峰圍繞水平鋪。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點波心一顆珠。
碧毯線頭抽早稻,青羅裙帶展新蒲。
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明代王瀛《蘇公堤》:蔭濃煙柳藏鶯語,香散風花逐馬蹄。西湖風景六條橋,一株楊柳一株桃。明代張寧《蘇堤春曉》:楊柳滿長堤,花明路不迷。畫船人未起,側枕聽鶯啼。
南宋吳唯信《蘇堤清明即事》: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陸游也有 “花滿蘇堤柳滿煙”的詩句贊同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5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