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題都城南莊 ---唐 崔護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2. 竹枝詞 --唐 劉禹錫楊柳青青江水準,聞郎江上唱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還有晴。3. 離思 --唐 元稹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4. 贈別(二首) --唐 杜牧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
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知。多情卻似總無情,唯覺尊前笑不成。
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5. 無題 --唐 李商隱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
嗟余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zhuǎn)蓬。6. 錦瑟 --唐 李商隱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7. 金縷衣 --唐 杜秋娘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ㄩ_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8. 鵲橋仙 --北宋 秦觀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9. 雨霖鈴 --北宋 柳永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fā)。
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雨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今宵酒醒何處? 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jīng)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10. 蝶戀花 --北宋 柳永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
草色煙光殘照里,無言誰會憑闌意?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11. 蝶戀花 --北宋 晏殊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
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昨夜西風凋碧樹。
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兼尺素。
山長水闊知何處!12. 蝶戀花 --宋 歐陽修庭院深深深幾許? 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shù)。玉勒雕鞍游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
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13. 生查子 --北宋 歐陽修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滿春衫袖。
14. 謁金門(春已半) --宋 朱淑真春已半,觸目此情無限。十二欄桿閑倚遍,愁來天不管。
好是風和日暖,輸與鶯鶯燕燕。滿院落花簾不卷,斷腸芳草遠。
15. 青玉案(元夕) --南宋 辛棄疾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zhuǎn),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16. 題都城南莊 --唐 崔護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17. 聲聲慢 --南宋 李清照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18. 臨江仙 --北宋 晏幾道夢后樓臺高鎖,酒醒簾幕低垂。
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
當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19. 釵頭鳳 --宋 陸游紅酥手,黃滕酒,滿城春色宮墻柳。
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20. 集杭州俗語集 --清 黃增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里出西施。
有緣千里來相會,三笑徒然當一癡。21. 一翦梅 --宋 李清照紅耦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22. 折桂令 --元 徐再思平生不會相思,才會相思,便害相思。身似浮云,心如飛絮,氣若游絲。
空一縷余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證候來時,正是何時?燈半昏時,月半明時。23. 木蘭花 --宋 晏殊綠楊芳草長亭路,年少拋人容易去;樓頭殘夢五更鐘,花底離愁三月雨。
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24. 卜算子 -宋 李之儀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25. 蝶戀花 --北宋 蘇軾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墻里秋千墻外道,墻外行人,墻里佳人笑。
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君本寂寞誰需記,我是相思自斷腸。
冷冷請清 尋尋覓覓 凄凄慘慘豈豈
憐憫你的人不是朋友,幫助你的人才可能是朋友。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呂氏春秋)
路漫漫其修遠今,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
路遙遙,心漫漫,傷離別,何感嘆;風瀟瀟,夜長長,盼君至,不覺眠。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元曲·爭報恩)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王勃)
你當我是個風箏。要不把我放了,要不然收好帶回家,別用一條看不見的情思拴著我,讓我心傷。
你的難過我來分擔你的快樂我來分享好朋友永遠在你身邊
你若不離,我亦不棄
前世、與子攜手、許諾永生;今世、與子陌路、淡漠回眸
墻里秋千墻外道。墻外行人,墻里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秋雨送相思、梧桐老樹、點點寒芒透竹窗。靜夜撫心動、銅綠深城、處處哀鳴點凄凌
人生不止,寂寞不已。寂寞人生愛無休,寂寞是愛永遠的主題,我和我的影子獨處。它說它有悄悄話想跟我說。它說它很想念你。原來,我和我的影子都在想你。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紫蘇寂寞紅,亭亭發(fā)幾叢。凝露仰宿雨,窈窕舞薰風。宜男不忍配,仙人豈相通。解語朝暮伴,忘憂了殘生.
醉笑陪君三千場,不訴離傷。
次北固山下① 王灣 客路②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③,江春入舊年. 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④洛陽邊. ①北固山,在現(xiàn)在江蘇鎮(zhèn)江北 .②客路:旅途.③殘夜:夜將盡未盡的時候.④歸雁:大雁每年秋天飛往南方,春天返回北方.古代有用大雁傳遞書信的傳說. 1.次:這里是停泊的意思.北固山:在現(xiàn)在江蘇鎮(zhèn)江北,三面臨水,地勢險要,倚長江而立. 2.客路:旅途.潮平:潮水上漲與兩岸齊平.風正:指順風. 4.海日:太陽從海上冉冉升起. 5.殘夜:夜將盡未盡的時候. 6.舊年:過去的一年.指舊年未盡,春之氣息已到,點明節(jié)候已到初春. 7.鄉(xiāng)書:家信.何處達:送到什么地方. 8.歸雁:歸來的大雁.這句是說,希望雁能把我的信捎到故鄉(xiāng)洛陽去. 9.歸雁洛陽邊:希望北歸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陽 譯文: 游客路過蒼蒼的北固山下,船兒泛著湛藍的江水向前. 春潮正漲兩岸江面更寬闊,順風行船恰好把帆兒高懸. 紅日沖破殘夜從海上升起,江上春早年底就春風拂面. 寄去的家書不知何時到達,請問歸雁幾時飛到洛陽邊. 此詩寫冬末春初、作者舟泊北固山下時看到的兩岸春景.先寫青山重疊,小路蜿蜒,碧波蕩漾,小船輕疾.“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描摹長江下游潮漲江闊,波濤滾滾,詩人揚帆東下的壯觀,氣概豪邁.“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為歷來傳誦的名句,描繪了晝夜和冬春交替過程中的景象和心中的喜悅,由此而引動末句的鄉(xiāng)思,以歸雁傳書表達了作者對家鄉(xiāng)的思念,春景和鄉(xiāng)思和諧交融. 王灣是洛陽人,一生中,“嘗往來吳楚間”.“北固山”,在今江蘇鎮(zhèn)江市以北,三面臨江.上引《江南意》中首二句為“南國多新意,東行伺早天.”其“東行”,當是經(jīng)鎮(zhèn)江到江南一帶去.詩人一路行來,當舟次北固山下的時候,潮平岸闊,殘夜歸雁,觸發(fā)了心中的情思,吟成了這一千古名篇.詩以對偶句發(fā)端,既工麗,又跳脫.“客路”,指作者要去的路.“青山”點題中“北固山”.作者乘舟,正朝著展現(xiàn)在眼前的“綠水”前進,駛向“青山”,駛向“青山”之外遙遠的“客路”.這一聯(lián)先寫“客路”而后寫“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馳故里的飄泊羈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間,與末聯(lián)的“鄉(xiāng)書”、“歸雁”,遙相照應. 次聯(lián)的“潮平兩岸闊”,“闊”,是表現(xiàn)“潮平”的結(jié)果.春潮涌漲,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與岸平了,船上人的視野也因之開闊.這一句,寫得恢弘闊大,下一句“風正一帆懸”,便愈見精彩.“懸”是端端直直地高掛著的樣子.詩人不用“風順”而用“風正”,是因為光“風順”還不足以保證“一帆懸”.風雖順,卻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順風,又是和風,帆才能夠“懸”.那個“正”字,兼包“順”與“和”的內(nèi)容.這一句寫小景已相當傳神.但還不僅如此,如王夫之所指出,這句詩的妙處,還在于它“以小景傳大景之神”(《姜齋詩話》卷上). 可以設想,如果在曲曲折折的小河里行船,老要轉(zhuǎn)彎子,這樣的小景是難得出現(xiàn)的.如果在三峽行船,即使風順而風和,卻依然波翻浪涌,這樣的小景也是難得出現(xiàn)的.詩句妙在通過“風正一帆懸”這一小景,把平野開闊、大江直流、波平浪靜等等的大景也表現(xiàn)出來了. 讀到第三聯(lián),就知道作者是于歲暮臘殘,連夜行舟的.潮平而無浪,風順而不猛,近看可見江水碧綠,遠望可見兩岸空闊.這顯然是一個晴明的、處處透露著春天氣息的夜晚,孤舟揚帆,緩行江上,不覺已到殘夜.這第三聯(lián),就是表現(xiàn)江上行舟,即將天亮時的情景.這一聯(lián)歷來膾炙人口,殷璠說:“‘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詩人已來少有此句.張燕公(張說)手題政事堂,每示能文,令為楷式.”(《河岳英靈集》)明代胡應麟在《詩藪.內(nèi)編》里說,“海日”一聯(lián)“形容景物,妙絕千古”. 當殘夜還未消退之時,一輪紅日已從海上升起;當舊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日生殘夜”、“春入舊年”,都表示時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樣匆匆不可待,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詩人頓生思鄉(xiāng)之情呢?這兩句煉字煉句也極見功夫.作者從煉意著眼,把“日”與“春”作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語的位置而加以強調(diào),并且用“生”字和“入”字使之擬人化,賦予它們以人的意志和情思.妙在作者無意說理,卻在描寫景物、節(jié)令之中,蘊含著一種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殘夜,將驅(qū)盡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現(xiàn)的“春意”,闖入舊年,將趕走嚴冬.不僅寫景逼真,敘事確切,而且表現(xiàn)出具有普遍意義的生活真理,給人以樂觀、積極、向上的藝術鼓舞力量. 海日東升,春意萌動,詩人放舟于綠水之上,繼續(xù)向青山之外的客路駛?cè)?這時候,一群北歸的大雁正掠過晴空.雁兒正要經(jīng)過洛陽的??!詩人想起了“雁足傳書”的故事,還是托雁捎個信吧:雁兒啊,煩勞你們飛過洛陽的時候,替我問候一下家里人.這兩句緊承三聯(lián)而來,遙應首聯(lián),全篇籠罩著一層淡淡的鄉(xiāng)思愁緒.這首五律雖然以第三聯(lián)馳譽當時,傳誦后世,但并不是只有兩個佳句而已;從整體看,也是相當和諧,相當優(yōu)美的.。
《靜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月夜憶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望月懷遠》
【唐】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相思王維紅豆①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
愿君多采擷②,此物最相思?!咀⒔狻恳患t豆:又名相思子,一種生在嶺南地區(qū)的植物,結(jié)出的籽象豌豆而稍扁,呈鮮紅色。
二采擷:采摘。三想念【評析】這是借詠物而寄相思的詩。
一題為《江上贈李龜年》,可見是眷懷友人無疑。起句因物起興,語雖單純,卻富于想象;接著以設問寄語,意味深長地寄托情思;第三句暗示珍重友誼,表面似乎囑人相思,背面卻深寓自身相思之重;最后一語雙關,既切中題意,又關合情思,妙筆生花,婉曲動人。
全詩情調(diào)健美高雅,懷思飽滿奔放,語言樸素無華,韻律和諧柔美??芍^絕句的上乘佳品!唐代絕句名篇經(jīng)樂工譜曲而廣為流傳者為數(shù)甚多。
王維《相思》就是梨園弟子愛唱的歌詞之一。據(jù)說天寶之亂后,著名歌者李龜年流落江南,經(jīng)常為人演唱它,聽者無不動容。
紅豆產(chǎn)于南方,結(jié)實鮮紅渾圓,晶瑩如珊瑚,南方人常用以鑲嵌飾物。傳說古代有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邊地,哭于樹下而死,化為紅豆,于是人們又稱呼它為“相思子”。
唐詩中常用它來關合相思之情。而“相思”不限于男女情愛范圍,朋友之間也有相思的,如蘇李詩“行人難久留,各言長相思”即著例。
此詩題一作《江上贈李龜年》,可見詩中抒寫的是眷念朋友的情緒?!澳蠂保戏剑┘词羌t豆產(chǎn)地,又是朋友所在之地。
首句以“紅豆生南國”起興,暗逗后文的相思之情。語極單純,而又富于形象。
次句“春來發(fā)幾枝”輕聲一問,承得自然,寄語設問的口吻顯得分外親切。然而單問紅豆春來發(fā)幾枝,是意味深長的,這是選擇富于情味的事物來寄托情思。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王維《雜詩》)對于梅樹的記憶,反映出了客子深厚的鄉(xiāng)情。同樣,這里的紅豆是赤誠友愛的一種象征。
這樣寫來,便覺語近情遙,令人神遠。第三句緊接著寄意對方“多采擷”紅豆,仍是言在此而意在彼。
以采擷植物來寄托懷思的情緒,是古典詩歌中常見手法,如漢代古詩:“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即著例?!霸妇嗖蓴X”似乎是說:“看見紅豆,想起我的一切吧。”
暗示遠方的友人珍重友誼,語言懇摯動人。這里只用相思囑人,而自己的相思則見于言外。
用這種方式透露情懷,婉曲動人,語意高妙。宋人編《萬首唐人絕句》,此句“多”字作“休”。
用“休”字反襯離情之苦,因相思轉(zhuǎn)怕相思,當然也是某種境況下的人情狀態(tài)。用“多”字則表現(xiàn)了一種熱情飽滿、一往情深的健美情調(diào)。
此詩情高意真而不傷纖巧,與“多”字關系甚大,故“多”字比“ 休”字更好。末句點題,“相思”與首句“紅豆”呼應,既是切“相思子”之名,又關合相思之情,有雙關的妙用。
“此物最相思”就象說:只有這紅豆才最惹人喜愛,最叫人忘不了呢。這是補充解釋何以“愿君多采擷”的理由。
而讀者從話中可以體味到更多的東西。詩人真正不能忘懷的,不言自明。
一個“最”的高級副詞,意味極深長,更增加了雙關語中的含蘊。全詩洋溢著少年的熱情,青春的氣息,滿腹情思始終未曾直接表白,句句話兒不離紅豆,而又“超以象外,得其圜中”,把相思之情表達得入木三分。
它“一氣呵成,亦須一氣讀下”,極為明快,卻又委婉含蓄。在生活中,最情深的話往往樸素無華,自然入妙。
王維很善于提煉這種素樸而典型的語言來表達深厚的思想感情。所以此詩語淺情深,當時就成為流行名歌是毫不奇怪的。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82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