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詩是詩人《長信秋詞》五首之一,借描寫班婕妤失寵被貶長信宮的故事,以漢喻唐,表現(xiàn)了唐代被遺棄失寵宮女的幽怨之情。漢成帝時,班婕妤美而善文,初很受漢成帝寵幸,后來成帝偏幸趙飛燕、趙合德姐妹。班婕妤為避趙氏姐妹妒害,隨即求供養(yǎng)太后于長信宮,度過寂寞一生。
詩的首句即寫供奉太后之事;二句寫婕妤曾作“團扇詩”《怨歌行》,自比扇子,恐怕秋涼被棄篋中;表現(xiàn)了班婕妤捧帚打掃宮殿時的偷閑和沉思,表現(xiàn)她孤寂無聊的精神,哀嘆她如同團扇的命運。三、四句以寒鴉作比,寫雖顏美如玉,失寵之后卻不如丑陋的烏鴉。寒鴉尚能從皇帝身邊飛過,分享皇帝恩德,而今處幽冷深宮之人卻不及它,相比之下更見前者命運之悲。以顏色比顏色,雖不同倫類,卻顯得奇特精巧,寫出宮女失寵之后,對其同類的嫉羨之情。全詩構思奇特,怨意悠遠。
相傳班婕妤曾作《團扇詩》:“新制齊紈素,皎潔如霜雪。裁為合歡扇,團團似明月。出入君懷袖,動搖微風發(fā)。??智锕?jié)至,涼飚奪炎熱。棄捐篋笥中,恩情中道絕。”詞詩也借用其典故。
樂府《相和歌·楚調(diào)曲》評曰,這首詩是詩人眾多宮怨詩中最出色的,它借托舊事,對宮中婦女的不幸命運表示了同情,后兩句寫得十分微妙傳神。
這是唐代著名的宮怨詩。詩中前兩句寫班婕妤捧帚打掃宮殿時的偷閑和沉思,表現(xiàn)她孤寂無聊的精神,哀嘆她如同團扇的命運。后兩句以寒鴉作比,寫她貌美卻反不及寒鴉的怨情。寒鴉尚能從皇帝身邊飛過,分享皇帝恩德,而今處幽冷深宮之人卻不及它,相比之下更見前者命運之悲。沈德潛評曰:“寒鴉帶東方日影而來,見己之不如鴉也。優(yōu)柔婉麗,含蘊無窮,使人一唱而三嘆?!比姌嬎计嫣兀挂庥七h。
(收集而來)
王建因百首七絕《宮詞》有宮詞之祖之譽。其前二十首宮詞對帝王生活作了多角度與多側(cè)面的展示,多具廟堂之氣,后八十首宮詞著眼于宮廷婦女的集體形象,將其生活百態(tài)與幽微隱秘的內(nèi)心世界予以全真全景式展現(xiàn),有清新情藐之妙。
就列舉一二吧:
《宮詞》(其二十五)
競渡船頭掉彩旗,
兩邊濺水濕羅衣。
池東爭向池西岸,
先到先書上字歸。
《宮詞》(其四十六)
御池水色春來好,
處處分流白玉渠。
密奏君王知入月,
喚人相伴洗裙裾。
《宮詞》 (其八十三)
教遍宮娥唱遍詞,
暗中頭白沒人知。
樓中日日歌聲好,
不問從初學阿誰。
《宮詞》(其九十一)
樹頭樹底覓殘紅,
一片西飛一片東。
自是桃花貪結(jié)子,
錯教人恨五更風。
你可以去這里找一下
王建&rr=3&page=1
詩意:皇家宮殿的壯觀氣魄,金鑾殿莊嚴巍峨,朝元閣重重疊疊,銅鑄的仙人,手上托著用紅玉磨制的芙蓉狀的承露盤高聳人云。
太平的皇帝在農(nóng)歷正月初一朝拜天帝,天子出行有不凡的氣派,御車雕飾精細,色彩斑斕,六匹駿馬,高大雄壯,氣宇軒昂。唐代王建《宮詞·其一》原文:金殿當頭紫閣重,仙人掌上玉芙蓉。
太平天子朝元日,五色云車駕六龍。譯文:對面是金鑾殿,朝元閣重重疊疊,銅鑄的仙人,手上托著用紅玉磨制的芙蓉狀的承露盤。
太平的皇帝農(nóng)歷正月初一朝拜天帝,皇帝所乘的五彩繽紛的車以六匹馬來駕。擴展資料這首詩通過描繪宮殿樓閣的雄偉壯麗和皇帝鑾駕的肅穆氣派,表達了詩人對太平盛世及帶來太平盛世的天子的歌頌。
該詩筆法細膩,形象生動,把一幅栩栩如生的天子朝拜圖展現(xiàn)在讀者眼前。王建《宮詞》共百首,描寫宮女生活,素材據(jù)說得自一位作內(nèi)侍的宗人王守澄。
《唐詩紀事》記錄了關于《宮詞》一百首的故事:王建作渭南尉的時候,認識了一個太監(jiān)王樞密,兩人談得很投機,就互相認為本家。但是后來大家都有些意見。
王建作宮詞后,有一天和王樞密一起宴飲,王建談起漢代桓帝、靈帝,因為信任太監(jiān),惹起了迫害知識分子的黨錮之禍。王樞密聽了,覺得王建是在諷刺自己,心里很不高興,就對王建說:“老弟所作宮詞,天下人都傳誦于口,皇宮是深邃之地,不知你怎么會知道這許多事情?”王建當時感到無從回答,心中害怕王樞密會給他羅織罪名。
過了一二天,就做了一首詩送給王樞密,其詩曰:先朝行坐鎮(zhèn)相隨,今上春宮見長時。脫下御衣偏得著,進來龍馬每教騎。
常承密旨還家少,獨對邊情出殿遲。不是當家頻向說,九重爭遣外人知?這首詩的意思是說:前代皇帝不論是在行或坐的時候,你總是隨從在左右的,當今的皇帝,住在東宮做太子的時候,你是看他長大起來的。
皇帝脫換下來的御衣,只有你能穿得著,外面進貢來的駿馬,也常常給你試騎。你常常因為接受密令,很少還家,有時被留在殿里獨自報告邊塞軍情,以致出來的時候很遲了。
這一切事情,如果不是你這位本家老哥自己屢次對我講,那么,宮禁森嚴,內(nèi)里的事情怎么會讓外邊人知道呢?這樣,他把宮詞的內(nèi)容都說是王樞密講給他聽的。王樞密一看此詩,怕被他牽累,就不敢告發(fā)他了。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宮詞。
《宮詞》年代:唐 作者: 張祜《宮詞》故國三千里,深宮二十年。
一聲何滿子,雙淚落君前。作品賞析【注釋】:[1]何滿子:曲名。
這首五絕又題作《何滿子》。短短二十字,寫宮人的悲苦,令人一唱三嘆,感慨系之。
詩中每一句都嵌著一個數(shù)字,句與句基本對偶,也是一個特色。 一般以絕句體裁寫的篇幅短小的宮怨詩,總是只揭開生活畫圖的一角,讓讀者從一個片斷場景看到宮人悲慘的一生;同時往往寫得委婉含蓄,一些內(nèi)容留待讀者自己去想象,去玩味。
這首詩卻與眾不同。它展示的是一幅生活全圖,而且是直敘其事,直寫其情。
詩總共只有二十個字。作者在前半首里,以舉重若輕、馭繁如簡的筆力,把一個宮人遠離故鄉(xiāng)、幽閉深宮的整個遭遇濃縮在短短十個字中。
首句「故國三千里」,是從空間著眼,寫去家之遠;次句「深宮二十年」,是從時間下筆,寫入宮之久。這兩句詩,不僅有高度的概括性,而且有強烈的感染力;不僅把詩中女主角的千愁萬恨一下子集中地顯示了出來,而且是加一倍、進一層地表達了她的愁恨。
一個少女不幸被選入宮,與家人分離,與外界隔絕,失去幸福,失去自由,本來已經(jīng)夠悲慘了,何況家鄉(xiāng)又在三千里之外,歲月已有二十年之長,這就使讀者感到其命運更加悲慘,其身世更可同情。與這兩句詩相似的有柳宗元《別舍弟宗一》詩中「一身去國六千里,萬死投荒十二年」一聯(lián),也是以距離的遙遠、時間的久長來表明去國投荒的分外可悲。
這都是以加一倍、進一層的寫法來增加詩句的重量和深度。 后半首詩轉(zhuǎn)入寫怨情,以一聲悲歌、雙淚齊落的事實,直截了當?shù)貙懗隽嗽娭腥寺癫貥O深、蓄積已久的怨情。
這后兩句詩也以強烈取勝,不以含蓄見長。過去一些詩論家有詩貴含蓄、忌直貴曲的說法,其實并不是絕對的。
應當說,一首詩或曲或直,或含蓄或強烈,要服從它的內(nèi)容。這首詩的前半首已經(jīng)把詩中人的處境之悲慘寫到了極點,為逼出怨情蓄足了力量,因而在下半首中就勢必讓詩中人的怨情噴薄而出、一瀉為快了。
這樣才能使整首詩顯得強烈有力,更能收到打動讀者的藝術效果。這里,特別值得拈出的一點是:有些宮怨詩把宮人產(chǎn)生怨情的原因?qū)懗墒怯捎谝姴坏交实刍蚴櫽诨实郏鞘遣豢扇〉?;這首詩反其道而行之,它所寫的怨情是在「君前」、在詩中人的歌舞受到皇帝賞識的時候迸發(fā)出來的。
這個怨情,聯(lián)系前兩句看,決不是由于不得進見或失寵,而是對被奪去了幸福和自由的抗議,正是劉皂在一首《長門怨》中所說,「不是思君是恨君」。 這首詩還有兩個特點。
一是:四句詩中,前三句都是沒有謂語的名詞句。謝榛在《四溟詩話》中曾指出,詩句中「實字多,則意簡而句健」,而他所舉的「皆用實字」的例句,就是名詞句。
這首詩之所以特別簡括凝煉、強烈有力,與運用這種特殊的詩句結(jié)構有關。另一特點是:四句詩中,以「三千里」表明距離,以「二十年」表明時間,以「一聲」寫歌唱,以「雙淚」寫泣下,句句都用了數(shù)目字。
而數(shù)字在詩歌中往往有其特殊作用,它能把一件事情、一個問題表達得更清晰,更準確,給讀者以更深刻的印象,也使詩句特別精煉有力。這首詩的這兩個藝術形式上的特點,與它的內(nèi)容互為表里,相得益彰。
與張祜同時的詩人杜牧非常欣賞這首詩,在一首酬張祜的詩中有「可憐故國三千里,虛唱歌詞滿六宮」句。這說明,張祜的這首詩道出了宮人的辛酸,講出了宮人要講的話,當時傳入宮中,曾為宮人廣泛歌唱。
朱慶余《宮中詞》的詩意:宮中重門緊閉,花開也覺寂寞。華美窗戶之前,美人并肩而立。兩眼合情脈脈,想說宮中故事。學舌鸚鵡在前,不敢輕易開口。
此詩表達宮女幽禁深宮的苦愁思緒,構思獨特,新辟蹊徑。一般的宮怨詩主人公是一位孤凄的宮女,這首詩卻寫兩位宮女。詩從寫景開篇,以景襯情,以熱襯冷。百花盛開的陽春,應是熱鬧非凡,然而宮門卻寂寂鎖閉。宮女賞春,本是歡欣樂事,然而久已失寵,感懷無限,心中郁悶,極愿互吐,卻恐鸚鵡饒舌,竟不敢言。全詩含蓄蘊藉,在極有情趣中留給人們作種種想象去探索宮女們內(nèi)心隱秘的天地和痛苦。
詩是代宮人所作的怨詞,由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作,語言明快自然,感情真摯而多層次,細膩地刻畫了失寵宮女千回百轉(zhuǎn)的心理狀態(tài)。
目錄
基本信息
作品原文
注釋譯文注釋
譯文
韻譯
作品鑒賞
作者簡介
詩的故事基本信息
作品原文
注釋譯文 注釋
譯文
韻譯
作品鑒賞
作者簡介
詩的故事
展開 編輯本段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后宮詞[1] 【創(chuàng)作年代】唐 【作者姓名】白居易 【作品體裁】詩 七言絕句
編輯本段作品原文
淚濕羅巾夢不成, 夜深前殿按歌聲。[2] 紅顏未老恩先斷, 斜倚薰籠坐到明。[3]
編輯本段注釋譯文
注釋
1,宮詞:此詩題又作《后宮詞》。 2,按歌聲:依照歌聲的韻律打拍子。 3,紅顏:此指宮宮女。 4,恩:君恩。 5,熏籠:覆罩香爐的竹籠。香爐用來熏衣被,為宮中用物。
譯文
淚水濕透了羅巾無法入睡好夢難成,深夜時分聽到前殿傳來按著節(jié)拍唱歌的聲音。紅顏尚未老去已經(jīng)失去了君王的恩寵,斜靠著熏籠一直坐到天明。[4]
韻譯
淚水濕透羅巾,好夢卻難做成; 深夜,前殿傳來有節(jié)奏的歌聲。 紅顏尚未衰減,恩寵卻已斷絕; 她獨倚著熏籠,一直坐待天明。
編輯本段作品鑒賞
這首詩是代宮人所作的怨詞。前人曾批評此詩過于淺露,這是不公正的。詩以自然渾成之語,傳層層深入之情,語言明快而感情深沉,一氣貫通而絕不平直。 詩的主人公是一位不幸的宮女。她一心盼望君王的臨幸而終未盼得,時已深夜,只好上床,已是一層怨悵。寵幸不可得,退而求之好夢;輾轉(zhuǎn)反側(cè),竟連夢也難成,見出兩層怨悵。夢既不成,索性攬衣推枕,掙扎坐起。正當她愁苦難忍,淚濕羅巾之時,前殿又傳來陣陣笙歌,原來君王正在那邊尋歡作樂,這就有了三層怨悵。倘使人老珠黃,猶可解說;偏偏她盛鬢堆鴉,紅顏未老,生出四層怨悵。要是君王一直沒有發(fā)現(xiàn)她,那也罷了;事實是她曾受過君王的恩寵,而現(xiàn)在這種恩寵卻無端斷絕,見出五層怨悵。夜已深沉,瀕于絕望,但一轉(zhuǎn)念,猶翼君王在聽歌賞舞之后,會記起她來。于是,斜倚熏籠,濃熏翠袖,以待召幸。不料,一直坐到天明,幻想終歸破滅,見出六層怨悵。一種情思,六層寫來,盡纏綿往復之能事。而全詩卻一氣渾成,如筍破土,苞節(jié)雖在而不露;如繭抽絲,幽怨似縷而不絕。短短四句,細膩地表現(xiàn)了一個失寵宮女復雜矛盾的內(nèi)心世界。夜來不寐,等候君王臨幸,寫其希望;聽到前殿歌聲,君王正在尋歡作樂,寫其失望;君恩已斷,仍斜倚熏籠坐等,寫其苦望;天色大明,君王未來,寫其絕望。淚濕羅巾,寫宮女的現(xiàn)實;求寵于夢境,寫其幻想;恩斷而仍坐等,寫其癡想;坐到天明仍不見君王,再寫其可悲的現(xiàn)實。全詩由希望轉(zhuǎn)到失望,由失望轉(zhuǎn)到苦望,由苦望轉(zhuǎn)到最后絕望;由現(xiàn)實進入幻想,由幻想進入癡想,由癡想再跌入現(xiàn)實,千回百轉(zhuǎn),傾注了詩人對不幸者的深摯同情。
宮 詞 朱慶馀 寂寂花時閉院門, 美人相并立瓊軒。
含情欲說宮中事, 鸚鵡前頭不敢言?!凹偶呕〞r閉院門”,既是以景襯情,又是景中見情。
就以景襯情而言,它是以春花盛開之景從反面來襯托這首詩所要表達的美人幽怨之情,從而收到王夫之在《詩繹》中所說的“以樂景寫哀”、“倍增其哀”的藝術效果。就景中見情而言,它雖然寫的是“花時”,卻在重門深閉的環(huán)境之中,給人以“寂寂”之感,從而在本句中已經(jīng)把哀情注入了樂景,對景中人的處境和心情已經(jīng)作了暗示。
這樣,在第二句中把兩位主角引進場時,就只要展示一幅“美人相并立瓊軒”的畫面,而不必再費筆墨去寫她們被關閉在深宮中的凄涼處境和寂寞愁苦的心情了??戳松习胧自?,也許讀者會猜測:詩人之所以使雙美并立,大概是要讓她們互吐衷曲,從她們口中訴出怨情吧。
可是,接著看下去,詩人卻并沒有讓這兩位女主角開口。讀者從“含情欲說宮中事”這第三句詩中看到的,只是一個含情不吐、欲說還休的場面。
而且,所含之情是什么情,欲說之事是什么事,也沒有去點破它。讀者也許還會猜測:既然“含情”,既然“欲言”,大概最后總要讓她們盡情一吐、暢所欲言吧。
可是,讀到終篇,看了“鸚鵡前頭不敢言”一句,這才知道:原來這幅雙美圖始終是一幅無聲的畫,而這兩位畫中人之始而欲言,終于無言,既不是因為感情微妙到難以言傳,也不是因為事情隱秘到羞于出口,只是有所畏忌而“不敢言”。那么,其所含之情自是怨情,欲言之事決非樂事,就不言而喻了。
詩人留給讀者自己去想象的還不止以上這些。這首詩還有一個言外不盡之意。
它最后說,兩位美人之“不敢言”是因為在“鸚鵡前頭”。而誰都知道,鸚鵡雖會學舌,并不會告密,其實沒有什么可怕。
這顯然是一個托辭。從這一托辭,讀者自會看到:在這幅以“花時”、“瓊軒”、“美人”、“鸚鵡”組成的風光旖旎的畫圖背后,卻是一個羅網(wǎng)密布的恐怖世界,生活在其中的宮人不但被奪去了青春和幸福,就是連說話的自由也沒有的。
這首別開生面的宮怨詩,表達的正是這樣一個重大主題,揭露的正是這樣一幕人間悲劇。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6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