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錢塘湖春行》中,借鶯燕表示早春美景的詩句是“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1. 原文:
《錢塘湖春行》
唐代: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2. 釋義:
繞過孤山寺以北漫步賈公亭以西,湖水初漲與岸平齊白云垂得很低。
幾只早出的黃鶯爭棲向陽的暖樹,誰家新飛來的燕子忙著筑巢銜泥。
野花競相開放就要讓人眼花繚亂,春草還沒有長高才剛剛沒過馬蹄。
最喜愛湖東的美景令人流連忘返,楊柳成排綠蔭中穿過一條白沙堤。
3. 背景:
唐穆宗長慶二年(822年)七月,白居易被任命為杭州的刺史,唐敬宗寶歷元年(825年)三月又出任了蘇州刺史,所以這首《錢塘湖春行》寫于長慶三、四年(823、824年)間的春天。
4. 作者: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八山疊翠詩”是寶塔詩的一種類型。
所謂“八山疊翠”,是指詩中有八個“山”字堆疊起來,句式參差,猶如一座山峰,豎立八行,行行有山,高低四層,層層亦有山,亦諧亦莊,甚是有趣。清代龔煒《巢林筆談》載評,“高低寫作四層,壘成山形”,“索轉(zhuǎn)成文,清新可誦”,“巧制也”。
溯其本源,真正以“山”入題的寶塔詩始見于唐代令狐楚《山》,首句為單字,其后每兩句遞增一字,自上而下順讀即可。 山 聳峻 回環(huán) 滄海上 白云間 商者深尋 謝公遠攀 山巖泉滴滴 幽谷鳥關(guān)關(guān) 對島西連隴塞 猿聲南徹荊蠻 世人只向簪裾老 芳草空馀麋鹿閑 至明代嘉靖年間,昆山人鄔景合開創(chuàng)“八山疊翠詩”這一體式,此后數(shù)百年間多有文人墨客為之,但真正傳諸后世的僅有寥寥幾首。
據(jù)史料記載,鄔景合是一怪才,資貌平平,但卻滿腹經(jīng)綸,因而被皇太后相中,以永福公主許之,于是他平步青云,成了嘉靖皇帝的妹夫,官拜駙馬都尉。后于清馥殿在直諸臣俱行祝厘禮,因他不俟禮成而出,且放浪狂言,嘉靖帝怒之,削職歸原籍。
隆慶二年復官。卒贈少保,謚榮簡。
逝者如斯,盈虛如彼,如今能讓我們聊以憑吊的就只有他傾心所作的兩首疊翠詩了?!鞍松蒋B翠詩”是鄔景和游覽蘇州半山寺之時,目睹山之秀美、寺之雄奇、景之清幽之后,詩興蓬發(fā)而創(chuàng)。
此詩形狀如山,讀時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從第一二行連讀,然后從第三行開始,每行拿出一半,向右盤旋而下,讀至末行再向左,再盤旋而上,即成一首完整的七言律詩,而且中間兩聯(lián)對仗工整。 原詩:《八山疊翠詩.游寫蘇州半山寺》 山山 遠隔 山光半山 映百心塘 山峰千樂歸山 里四三忘已世 山近蘇城樓閣擁山 堂廟舊題村苑閬疑 竹禪塔留莊作畫實 絲新醉侑歌漁浪滄 詩解: 山山遠隔半山塘,心樂歸山世已忘。
樓閣擁山疑閬苑,村莊作畫實滄浪。 漁歌侑醉新絲竹,禪塔留題舊廟堂。
山近蘇城三四里,山峰千百映山光。 此詩或?qū)懽銮凹馐?,讀法與上相同。
見下: 山疑實滄 山世擁閬畫浪 山塘歸已閣苑作漁 山隔半心樂忘樓村莊歌 山遠光百千三城題留侑 山映峰四蘇舊榻醉 山里近廟禪新 山堂竹絲 后來鄔景和游覽蘇州吳縣洞庭包山靈光寺時又寫了一首變體山形“疊翠詩”,題為《包山疊翠詩--游西山靈光寺》。 山山 靈異 山鄰有山 擇后四神 山前山季游山 遍訪都春是盡 山外野山山色映山 人至慕山山眼照山 樂因是歸光如鏡鏡 真尋俗世貪不身隨 此詩以九個山字在外,五個山字在內(nèi),暗隱“包”字。
讀法同《八山疊翠詩.游寫蘇州半山寺》,讀詩的“路徑”迂回曲折,沿其吟讀走向,大抵為一“亞”字狀。 詩解: 山山靈異有山神,四季游山盡是春。
山色映山山照眼,山光如鏡鏡隨身。 不貪世俗尋真樂,因是歸山慕至人。
山外野山都訪遍,山前山后擇山鄰。 由于此詩形制特殊,寫之較為難能,故自明朝以降,所見作品不多。
我長期以來搜集到的僅有十數(shù)首,仔細研究后發(fā)現(xiàn)其中竟多有抄襲之作,現(xiàn)摘錄三首,聊博一笑。 第一首是清朝王爾烈所作: 山 角下 山八青山 天到路角 山遠我彎高山 天說都響水流 山間人人潺潺深山 此宿夜行般千語鳥 多艱險曉叫叫得行 涉跋途長難里萬人 詩解: 山下青山路角彎,高山流水響潺潺。
深山百鳥千般叫,叫得行人萬里難。 長途跋涉多艱險,曉行夜宿此山間。
人人都說天山遠,我到天山八角山。 第二首清代某詩人寫的《游霍山》,原詩如下: 山山 外霍 山青是山 路曲講名 山青彎我好山 流水響說道東 山深潺潺人人關(guān)三 百鳥聲聲為夜半定 行上路叫俗客湖江 人萬里難勸君莫作 詩解: 山外青山路曲彎,青山流水響潺潺。
深山百鳥聲聲叫,路上行人萬里難。 勸君莫作江湖客,俗為夜半定三關(guān)。
人人說道東山好,我講名山是霍山。 (注:霍山是中國古代十大名山(五岳五鎮(zhèn))之一。
古時華夏名山有五岳、五鎮(zhèn),五岳為東岳泰山、西岳華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五鎮(zhèn)為東鎮(zhèn)沂山、西鎮(zhèn)吳山、南鎮(zhèn)會稽山、北鎮(zhèn)醫(yī)無閭山、中鎮(zhèn)霍山?!爸墟?zhèn)霍山于霍州”,名排五鎮(zhèn)之首。)
第三首見于江西宜黃縣二都石鞏寺石壁和浙江東康縣一座名山上的一塊詩碑。除所述山名不同,余皆一致。
石鞏寺壁上題為《鐵牛山》詩,抄錄于下: 山 牛下 山鐵青山 獅到曲路 山好我彎高山 獅說盡響水流 山關(guān)人人潺潺深山 守神有夜呀呀鳥百 虧心事半叫路上行 做莫人為難分十人 此詩讀為: 山下青山路曲彎,高山流水響潺潺。 深山百鳥呀呀叫,路上行人十分難。
為人莫做虧心事,半夜有神守山關(guān)。 人人盡說獅山好,我到獅山鐵牛山。
從以上三首可以看出三者皆為因襲而來,由于成詩年代久遠,所出不詳,故也無法判斷究竟誰是第一作者了。 “八山疊翠詩”并非僅限于寫山,寫別的題材也可以。
近代有人就寫過“八柳疊翠詩”和“八梅疊翠詩”等,這里就不贅述了。(完) 附:拙作《八葉疊翠詩》和《包葉疊翠詩》錄于下,謹供諸君雅賞: 一、《八葉疊翠詩》 葉葉 盈柯 葉春翠葉 萬香瓊新 葉底尋棱玉葉 賀相遙塵纖擾 葉投紫電清風生葉 顰游鳳馭美妒云流 液筠心早酒催辰旭 吮龍涵微露月親日 詩解: 葉葉盈柯翠葉新,瓊棱玉葉擾纖塵。
清風生葉流云妒,美酒催辰旭日親。 月露微涵龍吮液,筠心早馭鳳游顰。
葉投紫電遙。
關(guān)于廬山的詩句(一) 《望廬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 山寺桃花始盛開。
常恨春歸無覓處, 不知轉(zhuǎn)入此中來。 《題西林壁》【宋】蘇軾 橫看成嶺側(cè)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生在此山中。 《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唐】李白 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
手持綠玉杖,朝別黃鶴樓。五岳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游。
廬山秀出南斗傍,屏風九疊云錦張,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闕前開二峰長,銀河倒掛三石梁。
香爐瀑布遙相望,回崖沓嶂凌蒼蒼。翠影紅霞映朝日,鳥飛不到吳天長。
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黃云萬里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為廬山謠,興因廬山發(fā)。閑窺石鏡清我心,謝公行處蒼苔沒。
早服還丹無世情,琴心三疊道初成。遙見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盧敖游太清。 《登廬山五老峰》【唐】李白 廬山東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攬結(jié),吾將此地巢云松。 關(guān)于廬山的詩句(二) 《湖上望廬山》【唐】孫魴 輟棹南湖首重回,笑青吟翠向崔嵬。
天應(yīng)不許人全見,長把云藏一半來。 《登廬山》【唐】唐彥謙 五老峰巔望,天涯在目前。
湘潭浮夜雨,巴蜀暝寒煙。泰華根同峙,嵩衡脈共聯(lián)。
憑虛有仙骨,日月看推遷。 《廬山》【唐】王貞白 岳立鎮(zhèn)南楚,雄名天下聞。
五峰高閡日,九疊翠連云。夏谷雪猶在,陰巖晝不分。
唯應(yīng)嵩與華,清峻得為群。 《廬山》【唐】李中 控壓潯陽景,崔嵬古及今。
勢雄超地表,翠盛接天心。湓浦春煙列,星灣晚景沈。
圖經(jīng)宜細覽,題詠卒難任。靖節(jié)門遙對,庾公樓俯臨。
參差含積雪,隱映見歸禽。峭拔推雙劍,清虛數(shù)二林。
白蓮池宛在,翠輦事難尋。天近星河冷,龍歸洞穴深。
谷春攢錦繡,石潤疊瓊琳。玄鶴傳仙拜,青猿伴客吟。
泉通九江遠,云出幾州陰。冬有靈湯溢,夏無炎暑侵。
他年如遂隱,五老是知音。 《和段校書冬夕寄題廬山》【唐】劉得仁 名高身未到,此恨蓄多時。
是夕吟因話,他年必去隨。嘗聞廬岳頂,半入楚江湄。
幾處懸崖上,千尋瀑布垂。爐峰松淅瀝,湓浦柳參差。
日色連湖白,鐘聲拂浪遲。煙梯緣薜荔,岳寺步欹危。
地本饒靈草,林曾出祖師。石樓霞耀壁,猿樹鶴分枝。
細徑縈巖末,高窗見海涯。嵌空寒更極,寂寞夜尤思。
陰谷冰埋術(shù),仙田雪覆芝。亂泉禪客瀨,異跡逸人知。
蘚室新開灶,檉潭未了棋。如何遂閑放,長得在希夷。
空務(wù)漁樵事,方無道路悲。謝公臺尚在,陶令柳潛衰。
塵外難相許,人間貴跡遺。雖懷丹桂影,不忘白云期。
仁者終攜手,今朝預賦詩。 關(guān)于廬山的詩句(三) 《廬山》【唐】李咸用 非岳不言岳,此山通岳言。
高人居亂世,幾處滿前軒。秀作神仙宅,靈為風雨根。
馀陰鋪楚甸,一柱表吳門。靜得八公侶,雄臨九子尊。
對猶青熨眼,到必冷凝魂。勢受重湖讓,形難七澤吞。
黑巖藏晝電,紫霧泛朝暾。蓮墮寧唯華,玉焚堪小昆。
倒松微發(fā)罅,飛瀑遠成痕。疊見云容襯,棱收雪氣昏。
裁詩曾困謝,作賦偶無孫。流礙星光撇,驚沖雁陣翻。
峰奇寒倚劍,泉曲旋如盆。草短分雛雉,林明露擲猿。
秋楓紅葉散,春石谷雷奔。月好虎溪路,煙深栗里源。
醉吟長易醒,夢去亦銷煩。有覺南方重,無疑厚地掀。
輕揚聞舊俗,端用鎮(zhèn)元元。 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常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zhuǎn)入此中來。 《錦繡谷》【原】五律 奇花爭錦秀,怪石競嶸崢。
路險盤松頂,橋高半嶺橫。 疊崖隨霧隱,飛瀑伴云生。
蘭蕙香幽谷,邀春結(jié)伴行。 《游含鄱口》【原】(五律) 飛云渡險脊,走霧隱幽潭。
鳥掠叢林隙,人游松壑巔。 勁風摧細雨,峭壁斷濃嵐。
逶迤至山口,鄱湖一嶺含。 《秀甲東南》【原】(古體) 勁風湮細雨,峭壁曉嵐生。
瀑布懸云際,清泉墮碧汀。 蜿蜒松頂?shù)?,峻險石盤城。
坐愛廬山秀,崖巖也有情。 關(guān)于廬山的詩句(四) 金谷桃花【唐】許渾 《五老峰》【原】(五律) 廬頂接河漢,危崖絕九霄;千峰云弛急,萬壑霧卷濤; 行至三潭瀑,??次謇祥?;舉杯邀同醉,橫空攬云巢。
《江上送客游廬山》 張 繼 楚客自相送,沾裳春水邊。晚來風信好,并發(fā)上江船。
花映新林岸,云開瀑布泉。愜心應(yīng)在此,佳句向誰傳。
《三疊泉》【原】(五律) 飛泉三疊下,龍走碧潭淵。一徑飄寒雨,千林散綠煙。
雷聲震峽谷,玉碎灑磐川。疑入凌霄境,銀河掛九天。
《廬山獨夜》【唐】元稹 寒空五老雪,斜月九江云。鐘聲知何處?蒼蒼樹里聞。
《晚泊潯陽望香爐峰》【唐】孟浩然 掛席幾千里,名山都未逢。泊舟潯陽郭,始見香爐峰。
嘗讀遠公傳,永懷塵外蹤。東林精舍近,日暮空聞鐘。
擴展閱讀:描寫廬山的古詩 游廬山 慧遠 崇巖吐氣清,幽岫棲神跡。 希聲奏群籟,響出山溜滴。
有客獨冥游,逕然忘所適。 揮手撫云門,靈關(guān)安足辟? 流心叩玄扃,感至理弗隔。
孰是騰九霄,不奮沖天翮。 妙同趣自均,一悟超三益。
廬山諸道人游石門詩 慧遠 超興非有本, 理感興自生。 忽聞石門游, 奇唱發(fā)幽情。
褰裳思云駕, 望崖想曾城。 馳步乘長。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5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