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唐.崔護:《題城南莊》 腸斷春江欲盡頭,杖立徐步立芳洲。
癲狂柳絮隨風去,輕薄桃花逐水流。 ——唐.杜甫:《絕句漫興》 滿樹和嬌爛漫紅,萬枝丹彩灼春融。
何當結作千年實,將示人間造化工。 ——唐.吳融:《桃花》 百葉雙桃晚更紅,窺窗映竹見珍瓏。
應知吏侍歸天上,故伴仙郎宿禁中。 唐 韓愈《題百葉桃花》 江上人家桃樹枝,春寒細雨出疏籬。
影遭碧水潛勾引,風妒紅花卻倒吹。 唐 杜甫《風雨看舟前落花絕句》 千葉桃花勝百花,孤榮春軟駐年華。
若教避俗秦人見,知向河源舊侶夸。 唐 楊憑《千葉桃花》 桃花春色暖先開,明媚誰人不看來。
可惜狂風吹落后,殷紅片片點莓苔。 唐 周樸《桃花》 桃花春水生,白石今出沒。
搖蕩女蘿枝,半搖青天月。 唐 李白《憶秋浦桃花舊游》 桃花淺深處,似勻深淺妝。
春風助腸斷,吹落白衣裳。 唐 元稹《桃花》 風暖仙源里,春和水國中。
流鶯應見落,舞蝶未知空。 唐 齊己《桃花》。
1、《惠崇春江晚景》【宋】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2、《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
春風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3、《春日》【宋】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4、《絕句》【宋】僧志南
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5、《游園不值》【宋】葉紹翁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6、《玉樓春》【宋】宋祁
東城漸覺風光好,縠皺波紋迎客棹。
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
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
7、《早春南征寄洛中諸友》【宋】歐陽修
楚色窮千里,行人何苦賒。
芳林逢旅雁,候館噪山鴉。
春入河邊草,花開水上槎。
東風一樽酒,新歲獨思家。
8、《玉樓春》【宋】辛棄疾
風前欲勸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路。
未隨流落水邊花,且作飄零泥上絮。
鏡中已覺星星誤,人不負春春自負。
夢回人遠許多愁,只在梨花風雨處。
9、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10、絕 句【唐】杜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11、詠 柳【唐】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12、憶江南【唐】白居易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游?
江南憶,其次是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唐.崔護:《題城南莊》 腸斷春江欲盡頭,杖立徐步立芳洲。
癲狂柳絮隨風去,輕薄桃花逐水流。 ——唐.杜甫:《絕句漫興》 滿樹和嬌爛漫紅,萬枝丹彩灼春融。
何當結作千年實,將示人間造化工。 ——唐.吳融:《桃花》 百葉雙桃晚更紅,窺窗映竹見珍瓏。
應知吏侍歸天上,故伴仙郎宿禁中。 唐 韓愈《題百葉桃花》 江上人家桃樹枝,春寒細雨出疏籬。
影遭碧水潛勾引,風妒紅花卻倒吹。 唐 杜甫《風雨看舟前落花絕句》 千葉桃花勝百花,孤榮春軟駐年華。
若教避俗秦人見,知向河源舊侶夸。 唐 楊憑《千葉桃花》 桃花春色暖先開,明媚誰人不看來。
可惜狂風吹落后,殷紅片片點莓苔。 唐 周樸《桃花》 桃花春水生,白石今出沒。
搖蕩女蘿枝,半搖青天月。 唐 李白《憶秋浦桃花舊游》 桃花淺深處,似勻深淺妝。
春風助腸斷,吹落白衣裳。 唐 元稹《桃花》 風暖仙源里,春和水國中。
流鶯應見落,舞蝶未知空。 唐 齊己《桃花》。
序言 “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
桃花,在我國古代唐詩宋詞中經常出現(xiàn),而其也因此被越來越多的文人墨客所贊美?!耙怀罕M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那么唐詩宋詞中的桃花有什么特別的含義呢?它之所以常在詩詞中出現(xiàn)的原因又是什么呢?而它又通常被詩人賦與什么樣的情感呢? 桃花,一般在春季開放。三月至四月是桃花盛開的時期。
花瓣較小,但有許多層,花瓣與花瓣之間相互重疊?;ㄩ_時呈粉紅色,花蕊為金黃色,遠遠望去一片粉紅,倒映在三月的溪水里,滿眼里只有一個字“艷”。
一、桃花在唐詩宋詞中多次出現(xiàn)的原因 大家都應該知道“盛唐”這個詞。的確,在唐朝時,文學藝術達到鼎盛時期。
唐詩百花齊放,流派紛呈,尤以“山水田園詩派”和“邊塞詩派”最為著名。其中著名的“山水田園詩派”中就有許多贊美桃花的詩。
俗話說:三月桃花,桃花一般在春季開放而花姿美麗,通??梢宰鳛榇禾靵砼R時的標志。結合當時的社會背景來談,唐朝同其它的朝代相比更加和平安定,當時的制度也十分民主。
老百姓衣食無憂后需要的更是精神食糧。文人們都可以隨意地發(fā)表自己的觀點,當然,在“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這段時期,文學之風盛行,朝廷正在用人時期因而廣招賢才。
人們?yōu)榱烁桧灝敃r良好的社會風氣,將這段時期比為文學上的“春天”。當然,作為春天來臨時的標志——桃花也就經常在詩中出現(xiàn)。
第二個原因是桃花的顏色為粉紅色,讓人一看就有一種清新、明快的感覺。用它來暗指當時的老百姓幸福、快樂的生活也是再恰當不過了。
第三個原因是桃花多生長在郊外,它當然也是山水田園風景中的一個代表。因而,在眾多描寫自然風光的詩中也不缺少它的身影。
時至宋朝,戰(zhàn)亂紛紛,老百姓的生活不再安定。然而,桃花在宋詞中出現(xiàn)的次數(shù)也不少,這又是為什么呢?桃花開于春季,而初春時又多雨,特別是在梅雨時節(jié)的三、四月份,幾乎天天下雨。
所以,也許你今天看到的盛開的桃花,一夜風雨過后就只剩下遍地粉紅的花瓣了,其狀甚慘。再結合宋朝的社會背景來說,天災人禍,老百姓沒幾天好日子過,“食不飽腹”哪還管什么“春天”啊。
只有那些落泊的文人,將自己的遭遇比作雨后的桃花,感嘆著自己懷才不遇,在國家面臨危難時無能為力。相反當時的朝廷卻腐敗無能,皇上,大臣與貴人們過著一種奢侈的生活,整天花天酒地,吃的是山珍海味,表面上是歌舞生平的好景象,其實這些國家的“蛀蟲”從內部破壞,把好好的一個大宋朝搞的烏煙瘴氣,氣數(shù)已盡。
而某些描寫這類昏庸生活的“艷詞”也經常用到桃花。 由此一來,雖然桃花在兩個朝代的文學作品中含義大不相同,但其多次出現(xiàn)被人們“借物抒情”的原因就很顯而易見了。
二、桃花所被寄托的幾種情感 1、相思之情——愛情 由于桃花開時艷麗動人,所以經常被比作美麗的少女來寄托相思之情。如唐代詩人崔護的《題都城南莊》中“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本捅磉_了詩人重游故地卻不見當年美貌少女時的惆悵,而桃花所代指的正是那位美貌的少女,因此可見,作者借桃花抒發(fā)了自己的相思之情。
后來,“人面桃花”也通常被用作形容美麗的少女。又如宋代詞人晏幾道的一句“舞你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影風”表達的也是一種相思之情。
2、抑郁惆悵之情 當然,在唐詩中通常也會讀到這樣的意境。作者借桃花盛開的景象表現(xiàn)了世事繁華來對比自身懷才不遇的抑郁惆悵的心情。
例如,唐代詩人賈至的《春思》“草色青青柳色黃,桃花歷亂李花香。東風不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長?!?/p>
這里的“歷亂”就是指桃花開得極為茂盛,全詩表達了詩人一種失落的心境。 3、珍惜時光之情 正如上述所說,桃花是春天來臨時的標志,因而,有不少詩同借桃花來表達自己珍惜春天的感情。
例如,宋代的詞人蕭泰來的《桃花》“雨后桃花作片飛,風前桃絮點人衣,春歸不用怨風雨,無雨無風春亦歸”全詩表達了詞人希望珍惜春天的大好時光的感情,對自然景物的贊美。當然的也寫出了詞人感嘆時間匆匆,希望珍惜時光的感情。
某些詞人也接桃花的艷麗來粉飾當時所謂的“太平”,以掩飾文人思想的空虛。
后記 當然,“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葉。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p>
隨著時間的推移,對“桃花”的理解也會有所變化。不過,桃花年年都會開,年年也都會有更好的“桃花詩”、“桃花詞 桃 花 令 桃花簾外春意暖, 桃花簾內晨妝懶。
簾外桃花簾內人, 人與桃花隔不遠。 桃花簾外開依舊, 簾中人比桃花秀。
花解憐人弄清柔, 隔簾折枝風吹透。 風透湘簾花滿庭, 庭前春色自多情。
閑苔院落門空掩, 斜日欄桿人自憑。 憑欄人向東風倚, 茜裙偷傍桃花立。
桃花落葉亂紛紛, 花綻新紅葉凝碧。 胭脂鮮艷何相類, 花之顏色人之媚。
若將人面比桃花, 面自桃紅花自美。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唐.崔護:《題城南莊》 腸斷春江欲盡頭,杖立徐步立芳洲。
癲狂柳絮隨風去,輕薄桃花逐水流。 ——唐.杜甫:《絕句漫興》 滿樹和嬌。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 崔護《題都城南莊》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 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 崔護《題都城南莊》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 張志和《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南國有佳人,容華若桃李。 —— 曹植《雜詩·南國有佳人》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 王安石《元日》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 黃庭堅《寄黃幾復》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 蔣捷《一剪梅·舟過吳江》桃紅復含宿雨,柳綠更帶朝煙。 —— 王維《田園樂七首·其六》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 黃巢《題菊花》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 —— 晏幾道《鷓鴣天·彩袖殷勤捧玉鐘》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
—— 杜甫《江畔獨步尋花·其五》雙飛燕子幾時回?夾岸桃花蘸水開。 —— 徐俯《春游湖》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 —— 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一》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
—— 王冕《白梅》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 —— 辛棄疾《鷓鴣天·陌上柔桑破嫩芽》。
1、《大林寺桃花》
唐代: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譯文:
在人間四月里百花凋零已盡,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剛剛盛開。
我常為春光逝去無處尋覓而悵恨,卻不知它已經轉到這里來。
2、《江畔獨步尋花·其五》
唐代:杜甫
黃師塔前江水東,春光懶困倚微風。
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
譯文:
黃師塔前的江水向東流去,溫暖的春天使人懶洋洋地發(fā)困,我倚著和煦的春風緩步前行。
一叢叢盛開的桃花好像沒人經管,你喜歡深紅色,還是淺紅色的桃花?
3、《竹枝詞·山桃紅花滿上頭》
唐代:劉禹錫
山桃紅花滿上頭,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紅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儂愁。
譯文:
春天,山上的野桃花紅艷艷的開的正旺,蜀江的江水拍著旁邊的懸崖峭壁。
一位姑娘看見了,認為丈夫的喜愛如同這桃花轉瞬即逝,而無限的憂愁就如這源源不斷的江水。
4、《桃花溪》
唐代:張旭
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
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
譯文:
一座高橋隔著云煙出現(xiàn),在巖石的西畔詢問漁船。
桃花整天隨著流水流淌,桃源洞口在清溪的哪邊?
5、《春居雜興·兩株桃杏映籬斜》
宋代:王禹偁
兩株桃杏映籬斜,妝點商州副使家。
何事春風容不得?和鶯吹折數(shù)枝花。
譯文:
兩株桃樹和杏樹斜映著籬笆,點綴著商山團練副使的家。
為什么春風竟然容不得這些,驚走了鶯黃又吹折數(shù)枝花。
6、《桃花》
唐代:周樸
桃花春色暖先開,明媚誰人不看來。
可惜狂風吹落后,殷紅片片點莓苔。
譯文:
桃花在漸暖的春色里先于百花綻放,誰能忍住不去看那明媚美麗的顏色?
可惜初春的狂風地吹過以后,那美麗的花瓣卻只化成片片血紅的顏色點綴在青苔之上。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jù)《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5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