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捕魚的詩句“孤舟蓑笠翁,獨(dú)釣寒江雪”。
原文
江雪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dú)釣寒江雪。
2、漁家傲引·子月水寒風(fēng)又烈
朝代:宋代作者:洪適
子月水寒風(fēng)又烈。巨魚漏網(wǎng)成虛設(shè)。圉圉從它歸丙穴。謀自拙??諝w不管旁人說。昨夜醉眠西浦月。今宵獨(dú)釣?zāi)舷?。妻子一船衣百結(jié)。長歡悅。不知人世多離別。
3、題秋江獨(dú)釣圖
朝代:清代作者:王士禎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絲綸一寸鉤。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獨(dú)釣一江秋。
張志和《漁歌子》 賞析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fēng)細(xì)雨不須歸。
[注釋]
1、塞山:在浙江省湖州市西面。
2、白鷺:一種水鳥。
3、桃花流水:桃花盛開的季節(jié)正是春水盛漲的時候,俗稱桃花汛或桃花水。
4、箬笠:竹葉編的笠帽。
5、蓑衣:用草或棕編制成的雨衣。
[簡析]
這首詞描寫了江南水鄉(xiāng)春汛時期捕魚的情景。有鮮明的山光水色,有漁翁的形象,是一幅用詩寫的山水畫。 首句“西塞山前白鷺飛”,“西塞山前”點(diǎn)明地點(diǎn),“白鷺”是閑適的象征,寫白鷺自在地飛翔,襯托漁父的悠閑自得。次句“桃花流水鱖魚肥”意思是說:桃花盛開,江水猛漲,這時節(jié)鱖魚長得正肥。這里桃紅與水綠相映,是表現(xiàn)暮春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渲染了漁父的生活環(huán)境。三四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fēng)細(xì)雨不須歸”,描寫了漁父捕魚的情態(tài)。漁父戴青箬笠,穿綠蓑衣,在斜風(fēng)細(xì)雨中樂而忘歸?!靶憋L(fēng)”指微風(fēng)。全詩著色明麗,用語活潑,生動地表現(xiàn)了漁父悠閑自在的生活情趣。
詩人張志和,唐朝金華人。在朝廷做過小官,后來隱居在江湖上,自稱煙波釣徒。這首詞就借表現(xiàn)漁父生活來表現(xiàn)自己隱居生活的樂趣?!稘O歌子》又名《漁父》或《漁父樂》,大概是民間的漁歌。作者寫了五首《漁歌子》,這是第一首。據(jù)《詞林紀(jì)事》轉(zhuǎn)引的記載說,張志和曾謁見湖州剌史顏真卿,因?yàn)榇婆f了,請顏幫助更換,并作《漁歌子》。
水調(diào)歌頭·游泳(1956年6月)
才飲長江水,
又食武昌魚。
萬里長江橫渡,
極目楚天舒。
不管風(fēng)吹浪打,
勝似閑庭信步,
今日得寬余。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
風(fēng)檣動,
龜蛇靜,
起宏圖。
一橋飛架南北,
天塹變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
截?cái)辔咨皆朴辏?
高峽出平湖。
神女應(yīng)無恙,
當(dāng)驚世界殊。
這首詞最早發(fā)表在《詩刊》一九五七年一月號。
注釋
〔游泳〕一九五六年六月,作者曾由武昌游泳橫渡長江,到達(dá)漢口。
〔長沙水〕作者自注:“民謠:常德德山山有德,長沙沙水水無沙。所謂無沙水,地在長沙城東,有一個有名的‘白沙井’?!?
〔武昌魚〕據(jù)《三國志·吳書·陸凱傳》記載:吳主孫皓要把都城從建業(yè)(故城在今南京市南)遷到武昌,老百姓不愿意,有童謠說:“寧飲建業(yè)水,不食武昌魚?!边@里化用。武昌魚,指古武昌(今鄂城)樊口的鳊(biān編)魚,稱團(tuán)頭鳊或團(tuán)頭魴
沒有什么比夜晚更加潮濕 沒有什么 除了一座瀕臨死亡的教堂 和一條握住鐘聲的魚 蒼白的水星下 魚哭泣著 空虛的鐵錨逆流而行 作為一條呼吸物質(zhì)的魚 除了搖動星云的搖籃 編織波浪的睡衣 他還會在有生之年夢到刀刃 夢到在空曠的街道上奔跑 看著自己在面孔中生長的疲憊 仿佛老去 死在上升的臺階上 那灰色的魚子說過 所有的魚子都是潮汐 所有的 由于魚一個陌生的手勢 女孩在月光下撕毀大海 而魚從海岬的腳踝滑過 低聲吟誦著水草 空氣 和但丁 水星睡去…… 衰敗的搖籃還在抖動 潮濕無比的魚靜駐水下 張開失去溫度的眼睛 他還在詩的黑暗中游著 放棄了生而為水的權(quán)利 對于一條魚而言 海 是沉沒的火柴 擦亮 擦亮這鹽 這面前洶涌的海水 讓結(jié)伴而行的詞語燃燒 讓一些句子靜默著 沉入水中 對于吳芳谷所作的《帶魚圖》,王蘭若在觀畫后題詩一首,詩曰:為問買來海鮮無,生蔥銀帶入畫圖。
惟妙惟肖神韻足,不愧嶺表一名儒 江南曲 [晉]樂府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
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水檻遣心 杜甫 去郭軒楹敞,無村眺望賒。
澄江平少岸,幽樹晚多花。 細(xì)雨魚兒出,微風(fēng)燕子斜。
城中十萬戶,此地兩三家。 江上漁者 宋 范仲淹 江上往來人, 但愛鱸魚美。
君看一葉舟, 出入風(fēng)波里。 觀游魚 (唐)白居易 繞池閑步看魚游,正值兒童弄釣舟。
一種愛魚心各異,我來施食爾垂鉤。 澗中魚 (唐)白居易 海水桑田欲變時,風(fēng)濤翻覆沸天池。
鯨吞蛟斗波成血,深澗游魚樂不知。 送程六 (唐)王昌齡 冬夜傷離在五溪,青魚雪落膾橙薺。
武岡前路看斜月,片片舟中云向西。 江上漁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
君看一葉舟,出沒風(fēng)波里。 長安秋望 (唐)趙嘏 云物凄清拂曙流,漢家宮闕動高秋。
殘星幾點(diǎn)雁橫塞,長笛一聲人倚樓。 紫艷半開籬菊靜,紅衣落盡渚蓮愁。
鱸魚正美不歸去,空戴南冠學(xué)楚囚。 浣溪沙 (唐)杜甫 照日深紅暖見魚,連村綠暗晚藏烏,黃童白叟聚雎盱。
麋鹿逢人雖未慣,猿猱聞鼓不須呼,歸來說與采桑姑。 洛陽女兒行 (唐)王維 洛陽女兒對門居,才可容顏十五余。
良人玉勒乘驄馬,侍女金盤膾鯉魚。 畫閣朱樓盡相望,紅桃綠柳垂檐向。
羅幃送上七香車,寶扇迎歸九華帳。 狂夫富貴在青春,意氣驕奢劇季倫。
自憐碧玉親教舞,不惜珊瑚持與人。 春窗曙滅九微火,九微片片飛花瑣。
戲罷曾無理曲時,妝成只是熏香坐。 城中相識盡繁華,日夜經(jīng)過趙李家。
誰憐越女顏如玉,貧賤江頭自浣紗。 漁歌子 (唐)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fēng)細(xì)雨不須歸。 臨江仙 (宋)辛棄疾 金谷無煙宮樹綠,嫩寒生怕春風(fēng)。
博山微透暖薰籠。 小樓春色里,幽夢雨聲中。
別浦鯉魚何日到,錦書封恨重重。 海棠花下去年逢。
也應(yīng)隨分瘦,忍淚覓殘紅。 水調(diào)歌頭·游泳 (現(xiàn)代)毛澤東 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
萬里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 不管風(fēng)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今日得寬馀。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關(guān)于魚的詩詞
魚龍潛躍水成文《春江花月夜》
霅溪灣里釣魚翁《漁歌子·霅溪灣里釣魚翁》
云溪灣里釣魚翁《漁父·云溪灣里釣魚翁》
桃花流水鱖魚肥《雜歌謠辭·漁父歌》
乘白黿兮逐文魚《九歌 河伯》
魚葺鱗以自別兮《九章之九 悲回風(fēng)》
水搖扇影戲魚驚《浣溪沙》
橫天云浪魚鱗小《霜葉飛·露迷衰草》
曼衍魚龍觸眼新《元夕》
真龍絕水魚鱉散《開元夜游圖》
木魚堂殿下饑鴉《鳳凰臺》
曉開魚鑰朝衣集《春貼子》
怕得魚驚不應(yīng)人《小兒垂釣》
賣魚生怕近城門《鵲橋仙·一竿風(fēng)月》
賣魚沽酒醉還醒《好事近·歲晚喜東歸》
賣魚生怕近城門《鵲橋仙·一竿風(fēng)月》
釣魚每過桐江宿《即事》
小魚游泳綠波心《即事》
魚鰍群出天將雨《即事》
魚市常因施藥留《秋思》
魚復(fù)城邊逢雁飛《秋思》
魚市常因施藥留《秋思》
三三兩兩戲魚行《秋思》
魚枕蕉深浮酒蟻《浣溪沙》
浣紗溪上數(shù)游魚《和徐季功舒蘄道中二十首》
好看游魚翻鬣紅《和魏定父早春十首》
多謝雙魚傳尺素《觀梅和陳天予韻》
釜魚薪蟻何嗷嗷《和劉春卿夏日閔旱次韻》
藿葉俄同夏鱠魚《和趙積中》
卻驚行色逼鐘魚《示隱靜恭老》
彈鋏得魚良不惡《次韻沈元吉兵火后初食羊》
得書何必須雙魚《和徐伯遠(yuǎn)見寄三首》
敢倩雙魚傳尺素《寄孫次聊》
長憶閑了釣魚舟《水調(diào)歌頭·有客抱幽獨(dú)》
不似魚羹飯?zhí)┤弧冻鼋荚儆庙嵸x三解》
觸處鳶魚共此天《出郊再用韻賦三解》
游魚潛伏網(wǎng)應(yīng)疎《四五用喜雪韻四首》
江沱樂意魚夫婦《再用前韻各賦三解》
不怕鱄魚解降殃《再用前韻各賦三解》
東里此時魚蟹秋《三用出郊韻三首》
擬賡周雅魚麗什《再用喜雨韻三首》
仙人藥苗化為魚《和人賦琴高魚》
1、鯉魚浪颯苔花風(fēng)(明·蒲庵禪師·《題米南宮云山圖》)
2、水聲吹雨鯉魚飛(明·錢宰·《分題賦鏡湖送張用中》)
3、鯉魚尾雜猩猩唇(明·沈愚·《大堤曲》)
4、春浦鯉魚風(fēng)(明·宋濂·《簡吳山長》)
5、欲寄相思無鯉魚(明·宋璲·《春夜辭》)
《雜曲歌辭?遠(yuǎn)別離》張籍
蓮葉團(tuán)團(tuán)杏花拆,長江鯉魚鰭鬣赤。
念君少年棄親戚,千里萬里獨(dú)為客。
誰言遠(yuǎn)別心不易,天星墜地能為石。
幾時斷得城南陌,勿使居人有行役。
《遠(yuǎn)別離》張籍
蓮葉團(tuán)團(tuán)杏花拆,長江鯉魚鬐鬣赤。
念君少年棄親戚,千里萬里獨(dú)為客。
誰言遠(yuǎn)別心不易,天星墜地能為石。
幾時斷得城南陌,勿使居人有行役。
《泗水行》張籍
泗水流急石纂纂,鯉魚上下紅尾短。
春冰銷散日華滿,行舟往來浮橋斷。
城邊魚市人早行,水煙漠漠多棹聲。
《相和歌辭?大堤曲》李賀
妾家住橫塘,紅紗滿桂香。
青云教綰頭上髻,明月與作耳邊釭。
蓮風(fēng)起,江畔春。
大堤上,留北人。
郎食鯉魚尾,妾食猩猩唇。
莫指襄陽道,綠浦歸帆少。
今日菖蒲花,明朝楓樹老。
《大堤曲》李賀
妾家住橫塘,紅紗滿桂香。
青云教綰頭上髻,明月與作耳邊珰。
蓮風(fēng)起,江畔春。
大堤上,留北人。
郎食鯉魚尾,妾食猩猩唇。
莫指襄陽道,綠浦歸帆少。
今日菖蒲花,明朝楓樹老。
蝶戀花
煙波萬里扁舟小,靜依孤篷,西施聲音繞。滌慮洗心名利少,閑攀蓼穗蒹葭草。
數(shù)點(diǎn)沙鷗堪樂道,柳岸蘆灣,妻子同歡笑。一覺安眠風(fēng)浪俏,無榮無辱無煩惱。
鷓鴣天
仙鄉(xiāng)云水足生涯,擺櫓橫舟便是家。活剖鮮鱗烹綠鱉,旋蒸紫蟹煮紅蝦。
青蘆筍,水荇芽,菱角雞頭更可夸。嬌藕老蓮芹葉嫩,慈菇茭白鳥英花。
天仙子
一葉小舟隨所寓,萬迭煙波無恐懼。垂鉤撒網(wǎng)捉鮮鱗,沒醬膩,偏有味,老妻稚子團(tuán)圓會。
魚多又貨長安市,換得香醪吃個醉。蓑衣當(dāng)被臥秋江,鼾鼾睡,無憂慮,不戀人間榮與貴。
西江月
紅蓼花繁映月,黃蘆葉亂搖風(fēng)。碧天清遠(yuǎn)楚江空,牽攪一潭星動。
入網(wǎng)大魚作隊(duì),吞鉤小鱖成叢。得來烹煮味偏濃,笑傲江湖打哄。
江雪 唐 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dú)釣寒江雪。
江上漁者 北宋 范仲淹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
君看一葉舟,出沒風(fēng)波里。
放魚 唐 李群玉
早覓為龍去,江湖莫漫游。
須知香餌下,觸口是铦鉤.
與顏錢塘登樟亭望潮作》“百里聞雷震,鳴弦暫輟彈。
府中連騎出,江上待潮觀。照日秋空迥,浮天渤解寬。
驚濤來似雪,一座凜生寒?!?《浪濤沙》“八月濤聲吼地來,頭高數(shù)丈觸山回。
須臾卻入海門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潮》“早潮才落晚潮來,一月周流六十回。
不獨(dú)光陰朝復(fù)暮,杭州老去被潮催?!?《催試官考較戲作》“八月十五夜, 月色隨處好。
不擇茅屋與市樓, 況我官居似蓬島。 風(fēng)味堂前野桔香, 劍潭橋畔秋荷老。
八月十八潮, 壯觀天下無。 鯤鵬水擊三千里, 組練長驅(qū)十萬夫; 紅旗青蓋互明滅, 黑沙白浪相吞屠。
人生會合古難必。 此景此行那兩得? 愿君聞此添蠟燭, 門外白袍如立鵠。
" 《錢塘江潮》“怒聲洶洶勢悠悠,羅剎江邊地欲浮。 漫道往來存大信,也知反覆向平流。
任拋巨浸疑無底,猛過西陵只有頭。 至竟朝昏誰主掌,好騎赪鯉問陽侯。
” 《七絕·觀潮》“千里波濤滾滾來,雪花飛向釣魚臺。人山紛贊陣容闊,鐵馬從容殺敵回。
” 《觀浙江濤》“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鯤鵬水擊三千里,組練長驅(qū)十萬夫。
紅旗青蓋互明末,黑沙白浪相吞屠。人生會合古難必,此情此景那兩得。
愿君聞此添蠟燭,門外白袍如立鵠。 ”。
1、《太常引·桃花流水鱖魚肥》
[元] 劉秉忠
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笠,綠蓑衣。風(fēng)雨不須歸。管甚做、人間是非。
兩肩云衲,一枝筇杖,盡日可忘機(jī)。之子欲何為。歸去來、山猿怪遲。
釋義:
江水中,肥美的鱖魚歡快地游著,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樣的鮮艷而飽滿。
青*笠,披著綠色的蓑衣。風(fēng)雨不需要回。管很干、人之間是不是。
兩肩說鈉,一枝竹子拐杖,一整天可以忘記機(jī)。的兒子想做什么?;貋怼⑸皆彻致?。
2、《曲江漁者得鱖魚棄之目為師婆魚》
[宋] 朱翌
溪友漁翁忍棄捐,卻應(yīng)游泳得長年。
遐方未識珍羞貴,不道楊憑已得仙。
釋義:
溪朋友漁翁忍心拋棄,但應(yīng)得到長時間游泳。
遠(yuǎn)方不懂得珍饉貴,沒想到楊憑已經(jīng)成仙。
3、《徐招干請吃鱖魚桐皮》
[宋] 趙萬年
檐外桃花片片飛,垂涎漢水鱖魚肥。
桐皮一作饑腸飽,似得精兵解虜圍。
釋義:
檐外桃花片片飛,垂涎漢水鱖魚肥。
桐皮作一次饑腸飽,似乎得到精兵解除敵人包圍。
4、《鱖魚圖為掌教謝先生作》
[明] 李東陽
泮池雨過新水長,江南鱖魚大如掌。
沙邊細(xì)荇時吐吞,水底行云遞來往。
其間種類多莫辨,短者如針細(xì)如線。
三年養(yǎng)得鱗甲成,萬里空嗟畫圖見。
一官薊北復(fù)巴西,丹青不改鬢成絲。
遙憐天路飛騰地,長記春風(fēng)長養(yǎng)時。
宦途萍水紛無跡,再見此圖三嘆息。
遠(yuǎn)行珍重寄雙魚,魚中定有長相憶。
釋義:
泮池下過雨新水長,江南鱖魚大如手掌。
沙邊細(xì)荇時吐吞,水底行云傳遞往來。
其中種類多分辨不出來,短的像針細(xì)如線。
三年養(yǎng)得鱗甲成,萬里空嗟嘆圖畫見。
一官薊北又巴西,顏料不改成鬢絲。
遙憐天路飛騰地,長記春風(fēng)成長時。
仕途萍水糾紛沒有跡象,再次看到這個圖三嘆息。
遠(yuǎn)行珍重寄雙魚,魚中定有長相憶。
5、《出市得鱖魚成六言》
[宋] 鄭清之
長鋏歸來有魚,狀似松江之鱸。
為向東坡偉語,醉臥黃公酒壚。
釋義:
從長鋏歸來的魚,形狀像松江的鱸魚。
為向蘇東坡偉告訴,醉躺在黃公的酒坊。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hù)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hù)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jiān)谝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2.98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