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賦得古原草送別》唐.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 遠(yuǎn)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注釋】 ①賦得:凡是指定、限定的詩題例在題目上加“賦得”二字。
②離離:形容野草茂盛,長長下垂的葉子隨風(fēng)搖擺的樣子。 ③枯:枯萎。
④榮:繁榮茂盛。 ⑤遠(yuǎn)芳:蔓延到遠(yuǎn)方的野草。
⑥侵:侵占,覆蓋。 ⑦晴翠:晴朗的陽光下的一片野草。
⑧荒城:荒涼、破損的城鎮(zhèn)。 ⑨王孫:貴族子孫、公子,這里指作者的朋友。
⑩萋萋:野草茂盛的樣子,形容野草連綿。[3]【譯文】 草原上的野草長得很旺,每年都會經(jīng)歷枯萎和繁榮的過程。
野火也無法將它燒盡,春風(fēng)一吹,它又生長了出來。芳香在古老的道路上彌漫,陽光下,翠綠的野草通向那荒涼的城鎮(zhèn)。
又送走了親密的好朋友,這繁茂的草兒也充滿著離別之情。 2.《感遇》唐.張九齡 蘭葉春葳蕤,桂花秋皎潔。
欣欣此生意,自爾為佳節(jié)。 誰知林棲者,聞風(fēng)坐相悅。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注解】: 1、葳蕤:枝葉茂盛而紛披。
2、坐:因而。 3、本心:天性。
【韻譯】: 澤蘭逢春茂盛芳馨, 桂花遇秋皎潔清新。 蘭桂欣欣生機(jī)勃發(fā), 春秋自成佳節(jié)良辰。
誰能領(lǐng)悟山中隱士, 聞香深生仰慕之情? 花卉流香原為天性, 何求美人采擷揚(yáng)名。 3.《楊柳枝》唐.白居易 一樹春風(fēng)千萬枝,嫩于金色軟于絲。
永豐南角荒園里,盡日無人屬阿誰? 4.《蟬》唐.虞世南 垂綏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yuǎn),非是藉秋風(fēng)。
注釋: 垂緌:是古代官帽打結(jié)下垂的帶子,也指蟬的下巴上與帽帶相似的細(xì)嘴。 清露:純凈的露水。
古人以為蟬是喝露水生活的,其實是刺吸植物的汁液。 流響:指接連不斷的蟬鳴叫的聲音。
藉 :憑借。 5.《水龍吟》宋.蘇軾 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
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 縈損柔腸,困酣妖眼,欲開還閉。
夢隨風(fēng)萬里,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 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
曉來雨過,遺蹤何在? 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
細(xì)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注釋 1. 這首詞大約是宋神宗元佑四年(公元1081年)春,蘇軾謫居黃州時所作。
次韻:用原作之韻,并按照原作用韻次序進(jìn)行創(chuàng)作,稱為次韻。章質(zhì)夫:名楶,浦城(今福建蒲城縣)人。
當(dāng)時正任荊湖北路提點刑獄,經(jīng)常和蘇軾詩詞酬唱。他的《水龍吟·詠楊花》原文如下:“燕忙鶯懶芳?xì)?,正堤上柳花飄墜。
輕飛亂舞,點畫青林,全無才思。閑趁游絲,靜臨深院,日長門閉。
傍珠簾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風(fēng)扶起。 蘭帳玉人睡覺,怪春衣、雪沾瓊綴。
繡床漸滿,香球無數(shù),才圓卻碎。時見蜂兒,仰粘輕粉,魚吞池水。
望章臺路杳,金鞍游蕩,有盈盈淚?!?2. 從教:任憑。
3. 無情有思:言楊花看似無情,卻自有它的愁思。韓愈《晚春》詩“楊花榆莢無才思,唯解漫天作雪飛?!?/p>
這里反用其意。 思:心緒,情思。
4. 縈:縈繞、牽念。柔腸:柳枝細(xì)長柔軟,故以柔腸為喻。
白居易《楊柳枝》:“人言柳葉似愁眉,更有愁腸如柳枝?!?5. 困酣:困倦之極。
嬌眼:美人嬌媚的眼睛,比喻柳葉。古人詩賦中常稱初生的柳葉為柳眼。
6. “夢隨”三句:化用唐代金昌緒《春怨》詩:“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
7. 落紅:落花。綴:連結(jié)。
8. 萍碎:相傳楊花入水化為浮萍。蘇軾《再次韻曾仲錫荔支》:“楊花著水萬浮萍”。
自注云:“柳至易成,飛絮落水中,經(jīng)宿即為浮萍”。 [譯文] 像花又好像不是花,也無人憐惜任憑它衰零墜地,它拋離家鄉(xiāng)倚路旁,細(xì)思量仿佛無情,卻是含有深情。
受傷的柔腸婉曲,困倦的嬌眼昏迷,欲開又閉。夢魂隨風(fēng)飄萬里,追對情郎去自動了又被黃鶯兒叫起。
不恨此花飄飛落盡,卻恨西園,滿地落紅枯萎難再舊枝重綴。清晨淋過陳雨,何處有落花遺蹤?它飄入池中,化成一池細(xì)碎浮萍。
三分春色姿容,二分化作塵土,一分墜入流水無蹤影。旨看來,那不是楊花呵,點點飄絮是離人淚盈盈!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我家洗硯池旁邊的一棵樹,每一朵梅花都呈現(xiàn)出淡淡的黑色,沒有鮮艷的色彩。
我不需要別人夸它顏色多么漂亮,只要它能在天地之間留下清淡的芳香。 【賞析】梅花,開放在萬花凋零的嚴(yán)寒季節(jié),她傲冰斗雪既有清肌玉骨的仙姿,又能先于眾花報春,寒氣愈重,其清香愈加芬芳。
因此古人常把她作為堅強(qiáng)品格和高貴氣節(jié)的象征。墨梅,指只用水墨不。
形容豁然開朗的詩句
1、“山重水復(fù)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xué)” (豁然開朗后而勸學(xué))
3、“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這是一首有哲理性的小詩。大學(xué)者朱熹在贊美讀書后有所領(lǐng)悟,時常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4、“與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5、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fèi)工夫
會當(dāng)水擊三千里,自信人生二百年
6、卷地風(fēng)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7、春色滿園關(guān)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
描寫天氣的優(yōu)美句子
1、一個寂靜的夜晚,我在細(xì)碎的雨聲中驚醒。沒有披衣服,就站在窗口看外面漆黑的夜,看雨點在風(fēng)中搖曳。然后莫名其妙地惆悵。雨點是如此脆弱而曖昧,像透明的薔薇,盛開在潮濕的沼澤中。沉淪,然后消失。這個詭異的精靈,就這么輕易地來,然后離開,除了下墜,它沒有方向。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的臉頰濕漉漉的。沾一點眼淚放在唇邊,竟然和雨水一樣味道。帶著淡淡的苦澀。
2、秋天的雨,是一把可愛的鑰匙,它帶著清涼和溫柔,輕輕的,輕輕的,趁你沒留意,把秋天的大門打開了。秋雨催熟了火紅的高粱、催熟了燈籠似的梨子、催熟了金黃色的稻田、芳香的桂花,金黃的秋菊,火紅的玫瑰,圣潔的百合 雨后的彩虹、雨后的瓜果飄香 我被這秋雨陶醉了。
3、喜歡陽光明媚的日子。穿過玻璃的陽光能給人明亮的感覺??諝馐乔宄旱?,夾雜著咸咸的大海的味道。會趴在窗臺上看天上的云,想象著它是像兔子還是像飛馬。看樓下來來往往的人群,看陽光班駁地照在他們轉(zhuǎn)瞬即逝的臉上??梢陨瞪档乜匆粋€鐘頭,會不自覺地笑出聲來。像嬰兒般單純而透明的微笑,映出天空明凈的藍(lán)色。
4、氣溫是一迭一迭降下來的,第一次是霧氣彌漫了小城,便有人在清晨上班前打打球。 描寫天氣的優(yōu)美句子
1、一個寂靜的夜晚,我在細(xì)碎的雨聲中驚醒。沒有披衣服,就站在窗口看外面漆黑的夜,看雨點在風(fēng)中搖曳。然后莫名其妙地惆悵。雨點是如此脆弱而曖昧,像透明的薔薇,盛開在潮濕的沼澤中。沉淪,然后消失。這個詭異的精靈,就這么輕易地來,然后離開,除了下墜,它沒有方向。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的臉頰濕漉漉的。沾一點眼淚放在唇邊,竟然和雨水一樣味道。帶著淡淡的苦澀。
2、秋天的雨,是一把可愛的鑰匙,它帶著清涼和溫柔,輕輕的,輕輕的,趁你沒留意,把秋天的大門打開了。秋雨催熟了火紅的高粱、催熟了燈籠似的梨子、催熟了金黃色的稻田、芳香的桂花,金黃的秋菊,火紅的玫瑰,圣潔的百合 雨后的彩虹、雨后的瓜果飄香 我被這秋雨陶醉了。
3、喜歡陽光明媚的日子。穿過玻璃的陽光能給人明亮的感覺??諝馐乔宄旱?,夾雜著咸咸的大海的味道。會趴在窗臺上看天上的云,想象著它是像兔子還是像飛馬??礃窍聛韥硗娜巳海搓柟獍囫g地照在他們轉(zhuǎn)瞬即逝的臉上??梢陨瞪档乜匆粋€鐘頭,會不自覺地笑出聲來。像嬰兒般單純而透明的微笑,映出天空明凈的藍(lán)色。
4、氣溫是一迭一迭降下來的,第一次是霧氣彌漫了小城,便有人在清晨上班前打打球熱身,空中偶爾還有一縷慘淡的陽光掠過。上周末,天色陰沉暗淡,落下一點小雨,寒冷在肌膚上的咬噬更加重了一股氣力。
5、雨天雖然沒有雪那么美,但它給我思想上的啟迪。一面面的雨簾不斷交替,雨點瞬間從天空落下時,速度出奇得快,不假思索的就落下來,或許人有時就得像雨點那樣想做就做,不需要磨磨蹭蹭,不需要想自己是落在地上還是被鮮花、樹葉接住。
6、陰天,連老天爺都黑著臉,人們小心翼翼地行走在人行道上,惟恐惹到了老天爺,下起暴雨,讓你措手不及。散步的小水珠順著玻璃向下走,有時還會湊在一起聊聊天呢!
7、夏天到了,太陽火辣辣地烤著大地。忽然,下起了傾盆大雨,炎熱的天氣終于可以清涼一下了,不過這一瞬間雨又小了起來,天空中出現(xiàn)了一條五彩繽紛的彩虹。
8、只聽一個驚天動地地雷聲,緊接著 嘩啦啦 地下起了大雨。大雨像決了堤的天河從天上倒下來,地上漸起了一個個大水泡。這時風(fēng)也不甘示弱, 呼呼 地咆哮而來,垃圾袋在風(fēng)的幫助下,飛到天上,有的像火箭一樣直沖云霄,有的像看準(zhǔn)獵物的老鷹向下俯沖。
9、夏天的雨,總是那么的瘋狂??偸前殡S這臺風(fēng)呼嘯而來,雷公公和電婆婆是一對夫妻。噼里啪啦的大吵起來。暴雨帶著這對夫妻好像要吞沒整個世界。不過,它又是個紙老虎,看它一副兇巴巴的樣子,其實蹦跶不了幾天。
10、有霧時那就好玩了。所有東西都浮到了空中,仿佛置身于如夢如幻的境界里。許多老爺爺提著兩盞黃燈緩慢地走在馬路上,但是你一定不敢走近它們,因為它們可是龐然大物--汽車。在霧中,你還能聞到陣陣清香呢!
唐詩人李商隱的《錦瑟》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lán)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dāng)時已惘然。賞析 這首《錦瑟》,是李商隱的代表作,愛的無不樂道喜吟,堪稱最享盛名;然而它又是最不易講解的一篇難詩。
自宋元以來,揣測紛紛,莫衷一是。 詩題“錦瑟”,是用了起句的頭二個字。
舊說中,原有認(rèn)為這是詠物詩的,但近來注解家似乎都主張:這首詩與瑟事無關(guān),實是一篇借瑟以隱題的“無題”之作。學(xué)者周汝昌認(rèn)為,它確是不同于一般的詠物體,可也并非只是單純截取首二字以發(fā)端比興而與字面毫無交涉的無題詩。
它所寫的情事分明是與瑟相關(guān)的。 起聯(lián)兩句,從來的注解也多有誤會,以為據(jù)此可以判明此篇作時,詩人已“行年五十”,或“年近五十”,故爾云云。
其實不然?!盁o端”,猶言“沒來由地”、“平白無故地”。
此詩人之癡語也。錦瑟本來就有那么多弦,這并無“不是”或“過錯”;詩人卻硬來埋怨它:錦瑟呀,你干什么要有這么多條弦?瑟,到底原有多少條弦,到李商隱時代又實有多少條弦,其實都不必“考證”,詩人不過借以遣詞見意而已。
據(jù)記載,古瑟五十弦,所以玉溪寫瑟,常用五十之?dāng)?shù),如“雨打湘靈五十弦”,“因令五十絲,中道分宮徵”,都可證明,此在詩人原無特殊用意。 “一弦一柱思華年”,關(guān)鍵在于“華年”二字。
一弦一柱猶言一音一節(jié)。瑟具弦五十,音節(jié)最為繁富可知,其繁音促節(jié),常令聽者難以為懷。
詩人絕沒有讓人去死摳“數(shù)字”的意思。他是說:聆錦瑟之繁弦,思華年之往事;音繁而緒亂,悵惘以難言。
所設(shè)五十弦,正為“制造氣氛”,以見往事之千重,情腸之九曲。要想欣賞玉溪此詩,先宜領(lǐng)會斯旨,正不可膠柱而鼓瑟。
宋詞人賀鑄說:“錦瑟華年誰與度?”(《青玉案》)元詩人元好問說:“佳人錦瑟怨華年!” (《論詩三十首》)華年,正今語所謂美麗的青春。玉溪此詩最要緊的“主眼”端在華年盛景,所以“行年五十”這才追憶“四十九年”之說,實在不過是一種迂見罷了。
起聯(lián)用意既明,且看他下文如何承接。 頷聯(lián)的上句,用了《莊子》的一則寓言典故,說的是莊周夢見自己身化為蝶,栩栩然而飛,渾忘自家是“莊周”其人了;后來夢醒,自家仍然是莊周,不知蝴蝶已經(jīng)何往。
玉溪此句是寫:佳人錦瑟,一曲繁弦,驚醒了詩人的夢景,不復(fù)成寐。迷含迷失、離去、不至等義。
試看他在《秋日晚思》中說:“枕寒莊蝶去”,去即離、逝,亦即他所謂迷者是。曉夢蝴蝶,雖出莊生,但一經(jīng)玉溪運(yùn)用,已經(jīng)不止是一個“栩栩然”的問題了,這里面隱約包涵著美好的情境,卻又是虛緲的夢境。
本聯(lián)下句中的望帝,是傳說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來禪位退隱,不幸國亡身死,死后魂化為鳥,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聲哀怨凄悲,動人心腑,名為杜鵑。
杜宇啼春,這與錦瑟又有什么關(guān)聯(lián)呢?原來,錦瑟繁弦,哀音怨曲,引起詩人無限的悲感,難言的冤憤,如聞杜鵑之凄音,送春歸去。一個“托”字,不但寫了杜宇之托春心于杜鵑,也寫了佳人之托春心于錦瑟,手揮目送之間,花落水流之趣,詩人妙筆奇情,于此已然達(dá)到一個高潮。
看來,玉溪的“春心托杜鵑”,以冤禽托寫恨懷,而“佳人錦瑟怨華年”提出一個“怨”字,正是恰得其真實。玉溪之題詠錦瑟,非同一般閑情瑣緒,其中自有一段奇情深恨在。
寫出二人被迫分別之苦,與分別的戀戀不舍,作者以托王之心暗喻對面對的結(jié)局的憤恨,與此情的戀戀不舍。 律詩一過頷聯(lián),“起”“承”之后,已到“轉(zhuǎn)”筆之時,筆到此間,大抵前面文情已然達(dá)到小小一頓之處,似結(jié)非結(jié),含意待申。
在此下面,點筆落墨,好像重新再“起”似的。其筆勢或如奇峰突起,或如藕斷絲連,或者推筆宕開,或者明緩暗緊。
手法可以不盡相同,而神理脈絡(luò),是有轉(zhuǎn)折而又始終貫注的。當(dāng)此之際,玉溪就寫出了“滄海月明珠有淚”這一名句來。
珠生于蚌,蚌在于海,每當(dāng)月明宵靜,蚌則向月張開,以養(yǎng)其珠,珠得月華,始極光瑩。這是美好的民間傳統(tǒng)之說。
月本天上明珠,珠似水中明月;淚以珠喻,自古為然,鮫人泣淚,顆顆成珠,亦是海中的奇情異景。如此,皎月落于滄海之間,明珠浴于淚波之界,月也,珠也,淚也,三耶一耶?一化三耶?三即一耶?在詩人筆下,已然形成一個難以分辨的妙境。
唐人詩中,一筆而有如此豐富的內(nèi)涵、奇麗的聯(lián)想的,舍玉溪生實不多覯。 那么,海月、淚珠和錦瑟是否也有什么關(guān)聯(lián)可以尋味呢?錢起的詠瑟名句不是早就說“二十五弦彈夜月,不勝清怨卻飛來”嗎?所以,瑟宜月夜,清怨尤深。
如此,滄海月明之境,與瑟之關(guān)聯(lián),不是可以窺探的嗎? 對于詩人玉溪來說,滄海月明這個境界,尤有特殊的深厚感情。有一次,他因病中未能躬與河?xùn)|公的“樂營置酒”之會,就寫出了“只將滄海月,高壓赤城霞”的句子。
如此看來,他對此境,一方面于其高曠皓凈十分愛賞,一方面于其凄寒孤寂又十分感傷:一種復(fù)雜的難言的悵惘之懷,溢于言表。 晚唐詩人司空圖,引過比他早的戴叔倫的一段話:“詩家美景,如藍(lán)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
秋詞-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春日-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閑識得東風(fēng)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fēng)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村居-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xué)歸來早,忙趁東風(fēng)放紙鳶。
1. 王維《鹿柴》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fù)照青苔上。
2. 王維《辛夷塢》
木末芙蓉花,山中發(fā)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自落。
3. 王維《鳥鳴澗》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4. 王維《山居秋瞑》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5. 王維《渭川田家》
斜光照墟落,窮巷牛羊歸。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雉雊麥苗秀,蠶眠桑葉稀。田夫荷鋤至,相見語依依。即此羨閑逸,悵然歌式微。
6. 王建《田家行》
男聲欣欣女顏悅,人家不怨言語別。五月雖熱麥風(fēng)清,檐頭索索繰車鳴。 野蠶作繭人不取,葉間撲撲秋蛾生。麥?zhǔn)丈蠄鼋佋谳S,的知輸?shù)霉偌易?。不望入口?fù)上身,且免向城賣黃犢。田家衣食無厚薄,不見縣門身即樂!
7. 張籍《野老歌》
老農(nóng)家貧在山住,耕種山田三四畝。苗疏稅多不得食,輸入官倉化為土。歲暮鋤犁傍空室,呼兒登山收橡實。西江賈客珠百斛,船中養(yǎng)犬長食肉。
8. 聶夷《傷田家》
二月賣新絲,五月糶新谷。醫(yī)得眼前瘡,剜卻心頭肉。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燭。不照綺羅筵,偏照逃亡屋。
9. 韋應(yīng)物《觀田家》
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田家?guī)兹臻e,耕種從此起。丁壯俱在野,場圃亦就理。歸來景常晏,飲犢西澗水。饑劬不自苦,膏澤且為喜。倉稟無宿儲,徭役猶未已。方慚不耕者,祿食出閭里。
10. 王維《渭川田家》
斜光照墟落,窮巷牛羊歸。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雉鴝麥苗秀,蠶眠桑葉稀。田夫荷鋤至,相見語依依。即此羨閑逸,悵然吟式微。
11. 王維《春中田園》
屋中春鳩鳴,樹邊杏花白。持斧伐遠(yuǎn)楊,荷鋤覘泉脈。歸燕識故巢,舊人看新歷。臨觴忽不御,惆悵遠(yuǎn)行客。
12. 孟浩然《過故人莊》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13. 《歸嵩山作》王維
荒城臨古渡,落日滿秋山。迢遞嵩高下,歸來且閉關(guān)。
14. 《崔濮陽兄季重前山興》王維
秋色有佳興,況君池上閑。悠悠西林下,自識門前山。千里橫黛色,數(shù)峰出云間。
15. 《青溪》王維
言入黃花川,每逐青溪水。隨山將萬轉(zhuǎn),趣途無百里。
聲喧亂石中,色靜深松里。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葦。
我心素已閑,清川澹如此。請留盤石上,垂釣將已矣。
(1)①王詩描繪了一幅恬然自樂的田家晚歸圖,核心是一個“歸”字,牛羊徐徐歸村巷,老人拄杖等候牧童歸,雉雞鳴叫歸巢,蠶兒吐絲作繭,農(nóng)夫荷鋤歸來,萬物皆有所歸。
②看到萬物皆有所歸,唯獨自己的彷徨中路,既羨慕又惆悵,吟詠《式徽》,以表歸隱田園的心情。潘詩寫自己客居他鄉(xiāng),奔波勞碌,異常孤獨,終于得以自異地歸家,一路所見景物,無不表現(xiàn)急切的思?xì)w心情。(意對即可)
(2)①王詩屬田園詩,牛羊、雉雞、桑蠶、是村落中典型的充滿濃郁鄉(xiāng)間氣息的意想,詩人以它們的自然、親切、素樸、表現(xiàn)萬物皆有所歸的安詳、恬靜、閑逸。
②反襯自己混跡官場、歸隱太遲的孤單、惆悵,寄托歸隱田園的志趣。(意對即可)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hù)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hù)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3.37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