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晏殊《蝶戀花》。衣帶
釋義:昨夜秋風凜冽,吹得綠樹凋零,我獨上高樓,憑欄望遠,雖有大路通達,但心上人遠在天涯,望之不見。是表現(xiàn)離情思念的句子。
2.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辛棄疾《青玉案》
釋義:我千百次尋找她,都沒找到她,不經(jīng)意間一回頭,卻看見了她立在燈火零落之處。
3.盛衰各有時,立身苦不早。人生非金石,豈能長壽考?《回車駕言邁》
釋義:人不如金石般的堅固,人的生命是脆弱的,即使長壽也有盡期,豈能長久下去(長生不老)。
4.去此若俯仰,如何似九秋。人生若塵露,天道邈悠悠。阮籍 《詠懷詩》
釋義:我們每一個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就如同塵土就如同朝露,很快地就會消失,而天道呢它是永恒的,天道是永久的
5.人生到處知何似,應(yīng)似飛鴻踏雪泥。蘇軾《和子由澠池懷舊》
釋義:人生所到之處像什么呢?應(yīng)該像是飛鴻踏在雪地上。
6.流離成鄙賤,??謴?fù)捐廢。人生幾何時,懷憂終年歲。蔡琰《悲憤詩》
釋義:自從流離后成為鄙賤之人,常常害怕丈夫廢婚拋棄。想人生能有多少時間,懷著憂傷一年又一年。
7.人生誰能料,堪悲處身落柳陌花叢。陸游《風流子》
釋義:事世難料(無人能預(yù)料),只能陷身于困境中,忍受著悲痛。
8.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飆塵。何不策高足,先據(jù)要路津。無名氏 《古詩十九首·今日良宴會》
釋義:人在這個世界上寄居,就像塵土很快就會被吹散。為什么不想辦法先捷足先登占據(jù)要位呢?
世人求富貴,多為奉嗜欲。
盛衰不自由,得失常相逐。問君少年日,苦學(xué)將干祿。
負笈塵中游,抱書雪前宿。布衾不周體,藜茹才充腹。
三十登宦途,五十被朝服。奴溫己挾纊,馬肥初食粟。
未敢議歡游,尚為名檢束。耳目聾暗后,堂上調(diào)絲竹。
牙齒缺落時,盤中堆酒肉。彼來此已去,外余中不足。
少壯與榮華,相避如寒燠。青云去地遠,白日經(jīng)天速。
從古無奈何,短歌聽一曲。白居易一首《短歌行》描述出了人一生所要經(jīng)歷的所有,白居易是個有抱負,有理想的人。
在被貶為江州司馬時,已44歲,人到中年,世事閱盡,白居易是個正真的人,不是個阿諛諂媚,趨炎附勢的人。這首詩寫的很巧妙,寫到了世人的追求,以及為了完成自己想要的會怎么去做,所有的事情并不是自己能夠左右的,總會有不如意的時候,寫到了少年時的寒窗苦讀為的是什么,擁有怎樣的抱負,可是現(xiàn)實又是怎么樣的,跟我們之初設(shè)想的又有什么不同,之前的所有的努力難道就是為了現(xiàn)在的生活嗎? 是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
兒時別人問你,你的夢想是什么? 你會毫不猶豫的回答,科學(xué)家、醫(yī)生、工程師、解放軍等等;可隨著年齡的增長,少年時的你,如有人在問,你的夢想是什么? 好好學(xué)習、讀一個重點中學(xué)或者不語一笑而過。別人會覺得這孩子不愛說話了,事實是這時的我們已經(jīng)不知該如何回答了。
青年時的你,如有人在問,我想你的答案是,上一個好大學(xué),選一個好專業(yè),找一份好工作;可大學(xué)是你當初想上的嗎?專業(yè)是你喜歡的嗎?工作是你想做的嗎?有人或許會說,這時的我們選擇權(quán)和決定權(quán)不在我們手中,可是參加工作后的你,在不知不覺中你是不是已經(jīng)活成當初你最不想成為那種人,朝九晚五,加班,做著自己不喜歡的事情??蛇@時你已經(jīng)具備了選擇和做決定的權(quán)利。
為什么還會這樣呢?這時在有人問你你的理想是什么? 你又會說什么呢?按揭一套房,有一個幸福的家庭,穩(wěn)定的收入等等。當初的雄云壯志哪里去了呢?是我們丟失了嗎?還是我們在現(xiàn)實面前認慫了呢?或許只是說說給別人聽的吧!白居易這首詩說的很真切,古人都已經(jīng)想明白的事情,今天依舊發(fā)生在我們的身上,為什么幾千年來沒有什么進步呢?因為這就是我們的文化,屬于我們這片土地的文化,有人說我們的文化斷層了,哪里有斷層,只是我們的時代不同了而已。
其實我們都還是一樣的。等到人過半百的時候再回首讀這首詩,也許你會感慨的微微一笑看向遠方:耳目聾暗后,堂上調(diào)絲竹。
牙齒缺落時,盤中堆酒肉。彼來此已去,外余中不足。
少壯與榮華,相避如寒燠。青云去地遠,白日經(jīng)天速。
從古無奈何,短歌聽一曲。這就是人生??!不單單是白居易的一生,同樣也是我們的一生。
一、努力奮斗期:
《登鸛雀樓》
王之渙 唐朝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二、灰心迷茫期:
《蜂》
羅隱 唐朝
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
三、愁苦煩悶期:
《聲聲慢》
李清照 宋朝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四、機遇轉(zhuǎn)折期
《游山西村》
陸游 宋朝
莫笑農(nóng)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fù)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五、功成名就期:
《示僧》
朱元璋 明朝
殺盡江南百萬兵,腰間寶劍血猶腥!
老僧不識英雄漢,只管嘵嘵問姓名。
六、淡泊名利期:
《終南別業(yè)》
王維 唐朝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七、無欲超脫期:
《定風波》
蘇軾 宋朝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八、看破生死期:
《擬古·生者為過客》
李白 唐朝
生者為過客,死者為歸人。
天地一逆旅,同悲萬古塵。
月兔空搗藥,扶桑已成薪。
白骨寂無言,青松豈知春。
前后更嘆息,浮榮何足珍?
若你在努力奮斗,請堅持;若你在灰心迷茫,請樂觀;若你功成名就,請謙虛內(nèi)斂,若你無欲超脫,請享受為霞滿天。
早年 \\--桀驁不馴,當官辭官 南陵別兒童入京 作者:李白 白酒新熟山中歸,黃雞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雞酌白酒,兒女歌笑牽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爭光輝。
游說萬乘苦不早,著鞭跨馬涉遠道。 會稽愚婦輕買臣,余亦辭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中年//--被流放 李白 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
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晚年//漂泊 獻從叔當涂宰陽冰-李白 金鏡霾六國,亡新亂天經(jīng)。
焉知高光起,自有羽翼生。 蕭曹安山兒屼,耿賈摧欃槍。
吾家有季父,杰出圣代英。 雖無三臺位,不借四豪名。
激昂風云氣,終協(xié)龍虎精。 弱冠燕趙來,賢彥多逢迎。
魯連善談笑,季布折公卿。 遙知禮數(shù)絕,??植缓喜ⅰ?/p>
惕想結(jié)宵夢,素心久已冥。 顧慚青云器,謬奉玉樽傾。
山陽五百年,綠竹忽再榮。 高歌振林木,大笑喧雷霆。
落筆灑篆文,崩云使人驚。 吐辭又炳煥,五色羅華星。
秀句滿江國,高才掞天庭。 宰邑艱難時,浮云空古城。
居人若剃草,掃地無纖莖。 惠澤及飛走,農(nóng)夫盡歸耕。
廣漢水萬里,長流玉琴聲。 雅頌播吳越,還如泰階平。
小子別金陵,來時白下亭。 群鳳憐客鳥,差池相哀鳴。
各拔五色毛,意重泰山輕。 贈微所費廣,斗水澆長鯨。
彈劍歌苦寒,嚴風起前楹。 月銜天門曉,霜落牛渚清。
長嘆即歸路,臨川空屏營。
1、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則不復(fù)也。
2.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3.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4. 默而識之,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5. 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 6.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7. 奇文共欣賞,疑義相如析。 8.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9. 書癡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 10. 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11.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jīng)過不知難。 12. 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
辛棄疾出生時北方就已淪陷于金人之手,親眼目睹漢人在金人統(tǒng)治下所受的屈辱與痛苦。這一切使他在青少年時代就立下了恢復(fù)中原、報國雪恥的志向。另一方面,辛棄疾是在金人統(tǒng)治下的北方長大的,身上有一種燕趙奇士的俠義之氣。
辛棄疾二十一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率兩千民眾參加北方抗金義軍,次年奉表歸南宋。一生堅決主張抗擊金兵,收復(fù)失地,曾進奏《美芹十論》,分析敵我形勢,提出強兵復(fù)國的具體規(guī)劃;又上宰相《九議》,進一步闡發(fā)《美芹十論》的思想,都未得到采納和實施。
辛棄疾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在各地上任他認真革除積弊,積極整軍備戰(zhàn),又累遭投降派掣肘,甚至受到革職處分,曾在江西上饒一帶長期閑居。光復(fù)故國的偉大志向得不到施展,一腔忠憤發(fā)而為詞,其獨特的詞作風格被稱為“稼軒體”。
晚年被起用知紹興府兼浙江安撫使、知鎮(zhèn)江府。在鎮(zhèn)江任上,他特別重視伐金的準備工作,但為權(quán)相韓侂胄所忌,落職,一生抱負未得伸展,1207年10月3日,終因憂憤而卒。據(jù)說他臨終時還大呼“殺賊!殺賊!”后贈少師,謚號忠敏。
不同人生階段的詩詞
1、青年時期:《漢宮春·立春日》。
作于宋孝宗隆興元年(1163年)作者寓居京口時,當時作者剛剛成家。此詞可能是作者從金人占領(lǐng)區(qū)南歸的第一首作品。此詞寫民間立春日習俗,表達自己對天時人事的感觸,抒發(fā)自己懷念故國的深情,以及對南宋君臣茍安江南、不思恢復(fù)的不滿,并傳達出時光流逝英雄無用的無限清愁。
2、青壯年時期:《菩薩蠻·賞心亭為葉丞相賦》。
這首詞作于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年),這時辛棄疾被葉衡推薦為江東安撫司參議官,到南宋已十二年。長期奔忙于各地州府,甚至屢遭誹謗打擊,恢復(fù)中原的大志一再受阻,壯志未酬卻被迫閑居。詞人臨亭而立,遠看巍巍青山,胸中思緒不免激蕩,萬般感慨,于是寫下了這首詞。
3、中年時期:《丑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此詞是辛棄疾被彈劾去職、閑居帶湖時所作,創(chuàng)作時間在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年)至宋光宗紹熙三年(1192年)間。辛棄疾在帶湖居住期間,常到博山游覽,博山風景優(yōu)美,他卻無心賞玩。眼看國事日非,自己無能為力,一腔愁緒無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題了這首詞。
4、晚年時期:《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二首》。
此詩作于南宋光宗紹熙三年(1192年)十一月四日。當時詩人已經(jīng)68歲,雖然年邁,但愛國情懷絲毫未減,日夜思念報效祖國。詩人收復(fù)國土的強烈愿望,在現(xiàn)實中已不可能實現(xiàn),于是,在一個“風雨大作”的夜里,觸景生情,由情生思,在夢中實現(xiàn)了自己金戈鐵馬馳騁中原的愿望。
擴展資料
辛棄疾的詞以其內(nèi)容上的愛國思想,藝術(shù)上的創(chuàng)新精神,在文學(xué)史上產(chǎn)生了很大影響。與辛棄疾以詞唱和的陳亮、劉過等,都與他的創(chuàng)作傾向相近,形成了南宋中葉以后聲勢浩大的愛國詞派。
辛棄疾有許多與陸游相似之處:他始終把洗雪國恥、收復(fù)失地作為自己的畢生事業(yè),并在自己的文學(xué)創(chuàng)作中寫出了時代的期望和失望、民族的熱情與憤慨。在文學(xué)創(chuàng)作方面,他不像陸游喜歡寫作詩歌尤其是格式嚴整的七律,而是把全部精力投入詞這一更宜于表達激蕩多變的情緒的體裁。
他在詞史上的一個重大貢獻,就在于內(nèi)容的擴大,題材的拓寬。
他現(xiàn)存的六百多首詞作,寫政治,寫哲理,寫朋友之情、戀人之情,寫田園風光、民俗人情,寫日常生活、讀書感受,可以說,凡當時能寫入其他任何文學(xué)樣式的東西,他都寫入詞中,范圍比蘇詞還要廣泛得多。而隨著內(nèi)容、題材的變化和感情基調(diào)的變化,辛詞的藝術(shù)風格也有各種變化。
辛詞和蘇詞都是以境界闊大、感情豪爽開朗著稱的,但不同的是:蘇軾常以曠達的胸襟與超越的時空觀來體驗人生,常表現(xiàn)出哲理式的感悟,并以這種參透人生的感悟使情感從沖動歸于深沉的平靜。
而辛棄疾總是以熾熱的感情與崇高的理想來擁抱人生,更多地表現(xiàn)出英雄的豪情與英雄的悲憤。因此,主觀情感的濃烈、主觀理念的執(zhí)著,構(gòu)成了辛詞的一大特色。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辛棄疾
學(xué)習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xué)習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xué)習資料、學(xué)習資訊供大家學(xué)習參考,如學(xué)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xué)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39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