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社歌》
—— 宋 李若川
清曉冬冬鳴杜鼓,前村后村走兒女。
田家醵錢共賽神,謝神時晴復(fù)時雨。
案有肴酒爐有香,老巫禱祝躬案傍。
愿得年年被神福,秋宜稻谷春宜桑。
人淳禮簡酒無數(shù),歌笑喧闐日將暮。
田翁敧側(cè)醉歸來,山頭明月山前路。
《稻花》
——宋 董嗣杲
四海張頤望歲豐,此花不與萬花同。
香分天地生成里,氣應(yīng)陰陽子午中。
頃頃紫芒搖七月,穰穰玉糝杵西風(fēng)。
雨陽時若關(guān)開落,歌壤誰攄畎畝忠。
《稻花》
——宋 連文鳳
紛紛兒女花,為人作顏色。
眼飽聊自慰,饑來不堪食。
此花不入譜,豈是凡花匹。
太陽麗天中,正氣從午得。
開此豐穰瑞,脫彼風(fēng)雨厄。
始華郁而甘,未粲光已白。
我行田野間,舒嘯意自適。
田者告我言,樂歲茲或必。
但期一飽死,百年漫勞役。
《稻花?;ā?
——宋 舒岳祥
稻花花中王,?;ɑㄖ泻?。
余花畢嬪妃,以色媚左右。
稻花吹早香。風(fēng)露千萬畝。
上以奉玉食,粢盛及醴酒。
下以飽蒼生,億兆哺其口。
?;m無華,紅葚映纖手。
皇后首親蠶,六宮承傅姆。
天生眾裸蟲,無羽毛飛走。
匪此皆凍死,性命安得有。
予謂二花者,斯民之父母。
昔予賦麥花,適當(dāng)來牟候。
未及歌二花,三花誰可后。
請續(xù)時夏詩,以為風(fēng)化首。
《刈稻了詠懷》
——唐 杜甫
稻獲空云水,川平對石門。
寒風(fēng)疏落木,旭日散雞豚。
野哭初聞戰(zhàn),樵歌稍出村。
無家問消息,作客信乾坤。
糧食來之不易希望珍惜糧食
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 〔三國時期〕諸葛亮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唐〕李商隱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北宋〕司馬光
節(jié)儉樸素,人之美德。 〔明〕薛瑄
一粥一飯,當(dāng)思來處不地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清]朱用純
勤儉的美德猶如甘霖,能讓貧窮的土盛開富有的花,能讓富有的土地結(jié)下智慧的果。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珍珠為寶,稻米為王
每一食,便念稼墻之艱難;每一衣,則思紡織之辛苦
一.
《送李睢陽》
年代: 唐 作者: 王維
碎碎織練與素絲。
游人賈客信難持。
五谷前熟方可為。
下車閉門君當(dāng)思。
天子當(dāng)?shù)顑耙律选?/p>
大官尚食陳羽觴。
彤庭散綬垂鳴王。
黃紙詔書出東廂。
二.
《臨江仙·水出五谷成一派》
年代: 作者: 曹伯啟
水出五谷成一派,滔滔日夜東流。倦乘鞍馬卻乘舟。向來危處怯,此去險中愁。伊軋數(shù)聲離岸櫓,異鄉(xiāng)身世悠悠。暫教杯酒放眉頭。癡兒官事了,聊作子長游。
三.
《招魂》
年代: 先秦 作者: 屈原
幸而得脫,其外曠宇些。
赤蟻若象,玄蜂若壺些。
五谷不生,叢菅是食些。
其土爛人,求水無所得些。
四.
《大招》
年代: 先秦 作者: 屈原
魂乎歸來!樂不可言只。
五谷六仞,設(shè)菰梁只。
鼎臑盈望,和致芳只。
內(nèi)鸧鴿鵠,味豺羹只。
五.
《漫興 其三》
年代: 元 作者: 王冕
青山隱隱帶灤河,金碧光中望□娑。
五谷不生羊馬盛,二儀殊候雪霜多。
打圍陣合穹廬轉(zhuǎn),警蹕聲傳御駕過。
渺渺黃沙天萬里,壯心未解說風(fēng)波。
六.
《歌》
年代: 魏晉 作者: 曹丕
長安城西雙員闕。
上有一雙銅雀。
一鳴五谷生。
再鳴五谷熟。
七.
《雜詩》
年代: 宋 作者: 李復(fù)
晨炊未登盤,饑腸已戚戚。
欲問堂上人,先聞發(fā)嘆息。
茍念一餉饑,況艱終歲食。
茫茫九州間,幾人悲罄室。
吾欲呼天工,驅(qū)雷駕云龍。
十日一風(fēng)雨,五谷千常豐。
佩刀化為農(nóng),孫哺百歲翁。
完助陰陽功,不顧吾盤空。
八.
《偈頌四十一首》
年代: 宋 作者: 釋普寧
拄杖子,化為龍。
怒氣云攫霧,妙應(yīng)難窮。
霈然洪霔,四海皆通。
五谷結(jié)實,萬物歸功。
鼓腹謳歌忘世事,太陽依舊海門東。
九.
《緣識》
年代: 宋 作者: 宋太宗
元正享從此日,萬物咸新利貞吉。
送舊迎春一夜來,三元為首眾情得。
萬匯潛臻俱是泰,玄化昭彰天作蓋。
氣和玉燭調(diào)陰陽,磨礱整頓智有代。
智有代,歌刑政,
王道恢張千官盛。任土陳儀四遠(yuǎn)來,
衣佩鏘鏘言不盡。拱極之心文與武,
乾坤澄濾煥今古。丹鳳來儀見九重,
我朝丕運還難遇。感通玄貺時無比,
五谷精華從茲始。五色高吞日月明,
百川盡歸朝宗水。
十.
《題耕織圖二十四首奉懿旨撰》
年代: 元 作者: 趙孟頫
大火既西流,涼風(fēng)日凄厲。
古人重稼穡,力田在匪懈。
效行省農(nóng)事,禾黍何旆旆。
碾以他山石,玉粒使人愛。
大祀須粢盛,一一稽古制。
是為五谷長,異彼稊與稗。
炊之香且美,可用享上帝。
豈惟足食人,一飽有所待。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2.60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