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島。
一天,賈島在京城長安,騎著毛驢在街上行走,隨口吟成一首詩,其中兩句是:
“鳥宿池中樹,僧推月下門?!?/p>
賈島覺得詩中的“推”字,用得不夠恰當,想把“推”字改為“敲”字,但一時不知哪個字好。于是,一面思考,一面用手反復做著推門和敲門兩種動作。街上行人看到賈島這種神情,感到十分驚訝。
韓愈看到,十分生氣地對賈島說:“你騎驢子怎么低著頭,也不朝前面看看?”
賈島一驚,慌忙下驢,向韓愈賠禮,并將自己剛才驢上所得詩句,因斟酌“推”“敲”二字,專心思考,不及回避的情形講了一遍。
韓愈聽后,轉怒為喜,深思片刻后便說:“敲字好!在萬物入睡、沉靜得沒有一點聲息的時候,敲門聲更是顯得夜深人靜?!?/p>
賈島連連拜謝,把詩句定為“僧敲月下門”。
“推敲”一詞是根據(jù)唐朝詩人賈島錘煉詩句的故事引申出來的,意為反復琢磨。
世間萬物都有一個新陳代謝,推陳才能出新,唐代劉禹錫的《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中有“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的名句,借用自然景物的變化暗示社會的發(fā)展,現(xiàn)多指新生事物必然戰(zhàn)勝舊事物.無獨有偶,唐代山水詩人孟浩然《與諸子登峴山》中寫道: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說的是一個道理.\x0d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推陳出新的例子不勝枚舉,現(xiàn)列舉一二.\x0d初唐四杰王勃的《滕王閣序》中有“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名句句,歷來認為源自庾信《華林園馬射賦》中“落花與芝蓋齊飛,楊柳共春旗一色”.誠然,這句為王勃借鑒前人的詩句而來,但卻點石成金而出神入化,完全是王勃的一種創(chuàng)造.\x0d建安文學的代表人物、三曹之一的曹植的《贈白馬王彪·其五》中有“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的詩句,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有“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名句,歷來傳誦.\x0d李白的《渡荊門送別》中有“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的詩句,杜甫的《旅夜抒懷》中有“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想必也是兩位大詩人惺惺相惜的結果.\x0d眾所周知,杜甫的《望岳》名句“一覽眾山小”亦從《孟子·盡心上》“登太山而小天下”鍛化而來.\x0d南唐后主李煜《虞美人》中有“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即來自于李白《金陵酒肆留別》“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和《宣州謝胱樓餞別校書叔云》“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作者略加融點,更覺精采.\x0d王維《積雨輞川莊作》中有兩句“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這兩句詩還生發(fā)過不少筆墨官司,與王維同時代的詩人李嘉佑有詩句“水田飛白鷺,夏木囀黃鸝”,是誰襲用誰的詩句,實在不好說.宋代葉夢得認為:“此兩句好處,正在添“漠漠、陰陰”.清代沈德潛在《唐詩別裁》也認為:“不知本句之妙,全在“漠漠、‘陰陰”,去上二字,乃死句也.”我們仔細體味,“漠漠水田”、“陰陰夏木”確實比“水田”、“夏木”更生動更形象.因為漠漠有廣闊之意,陰陰有幽深之義,突出了積雨天氣空蒙迷茫的色調和氛圍.\x0d其它如文體、題材、構思、立意的推陳出新、不勝枚舉,數(shù)不勝數(shù),與前代相比,后人更精于點化、鍛化熔鑄,從而充分體現(xiàn)了“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長江后浪推前浪”和“沉舟千帆過,病樹萬木春”的推陳出新精神,讓我們得以饕餮精美的文學大餐.。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8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