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fēng) 桃花潭池深千尺,不及汪淪送我情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桃花詩 春攜連宵雨,桃花次第開。
花落香碧草,人至疑瑤臺。 夾岸三四里,盡是劉郎栽。
劉郎倚桃樹,佳人帶笑來。 佳人本姓師,相攜連理枝。
貌比桃花艷,態(tài)似柳拂絲。 見郎倚桃樹,嬌嗔吐言辭。
“奴無桃花好?奴無桃花姿? 見奴何不笑,相攜何遲遲?” 郎言花窈窕,人無桃花嬌。 佳人聞言怒,折花向郎拋。
“花若比人好,與花度良宵!” 郎顏羞慚色,相扶攜手搖。 玉手忽抽去,佳人不言語。
桃花最夭斜,發(fā)在水急處。 且伸削蔥手,且跨凌波步。
不知蒼苔滑,一霎水中赴。 桃花水中漂,佳人水中舞。
劉郎懼且驚,拾與桃枝迎。 佳人共桃花,隨水俱飄零。
郎恨無水性,忙發(fā)呼救聲。 此地本偏僻,村人不能聽。
郎急返村頭,遇人苦哀求。 同至桃花處,唯見碧水流。
桃花離桃樹,桃花水上浮。 佳人何處去,伴與桃花休。
郎淚桃花落,哀哀不能收。 本以桃花傲,今以桃花仇。
從此不栽桃,不復(fù)結(jié)鸞儔。 徒留愛與恨,相伴水悠悠。
貫休 【上馮使君五首】 扣舷得新詩,茶煮桃花水?!?shù)片帆,去去殊未已。
聶夷中 【雜曲歌辭·起夜半】 念遠(yuǎn)心如燒,不覺中夜起。桃花帶露泛,立在月明里。
*** 【雜曲歌辭·胡渭州】 楊柳千尋色,桃花一苑芳。風(fēng)吹入簾里,惟有惹衣香。
王維 【菩提寺禁口號又示裴迪】 安得舍羅網(wǎng),拂衣辭世喧。悠然策藜杖,歸向桃花源。
錢起 【梨花】 艷靜如籠月,香寒未逐風(fēng)。桃花徒照地,終被笑妖紅。
錢起 【藍(lán)田溪雜詠二十二首·石井】 片霞照仙井,泉底桃花紅。那知幽石下,不與武陵通。
顧況 【聽山鷓鴣】 誰家無春酒,何處無春鳥。夜宿桃花村,踏歌接天曉。
劉禹錫 【題壽安甘棠館二首】 門前洛陽道,門里桃花路。塵土與煙霞,其間十馀步。
張籍 【和韋開州盛山十二首·桃塢】 春塢桃花發(fā),多將野客游。日西殊未散,看望酒缸頭。
李賀 【馬詩二十三首】 批竹初攢耳,桃花未上身。他時須攪陣,牽去借將軍。
元稹 【桃花】 桃花淺深處,似勻深淺妝。春風(fēng)助腸斷,吹落白衣裳。
張祜 【胡渭州】 楊柳千尋色,桃花一苑芳。風(fēng)吹入簾里,唯有惹衣香。
李群玉 【龍安寺佳人阿最歌八首】 素腕撩金索,輕紅約翠紗。不如欄下水,終日見桃花。
聶夷中 【起夜來】 念遠(yuǎn)心如燒,不覺中夜起。桃花帶露泛,立在月明里。
韓偓 【野釣】 細(xì)雨桃花水,輕鷗逆浪飛。風(fēng)頭阻歸棹,坐睡倚蓑衣。
徐鉉 【題雷公井】 掩靄愚公谷,蕭寥羽客家。俗人知處所,應(yīng)為有桃花。
*** 【白衣女子木葉上詩】 桃花洞口開,香蕊落莓苔。佳景雖堪玩,蕭郎殊未來。
張?jiān)?【詠靜樂縣主】 馬帶桃花錦,裙銜綠草羅。定知幃帽底,儀容似大哥。
李建勛 【句】 桃花流水須長信,不學(xué)劉郎去又來。(見《南唐近事》) 顧況 【句】 崦合桃花水,窗鳴柳谷泉。
(題柳谷泉,見《應(yīng)天府志》) 張?jiān)?【又嘲】 裹頭極草草,掠鬢不菶菶。未見桃花面皮,漫作杏子眼孔。
王維 【田園樂七首(一作輞川六言,第六首一作皇甫曾詩)】 采菱渡頭風(fēng)急,策杖林西日斜。杏樹壇邊漁父,桃花源里人家。
元稹 【櫻桃花】 櫻桃花,一枝兩枝千萬朵?;ùu曾立摘花人,窣破羅裙紅似火。
顧況 【雜曲歌辭·桃花曲】 魏帝宮人舞鳳樓,隋家天子泛龍舟。君王夜醉春眠晏,不覺桃花逐水流。
*** 【雜曲歌辭·涼州歌第一】 漢家宮里柳如絲,上苑桃花連碧池。圣壽已傳千歲酒,天文更賞百僚詩。
劉禹錫 【雜曲歌辭·憶江南】 春過也,共惜艷陽年。猶有桃花流水上,無辭竹葉醉樽前,惟待見青天。
蘇颋 【雜曲歌辭·桃花行】 桃花灼灼有光輝,無數(shù)成蹊點(diǎn)更飛。為見芳林含笑待,遂同溫樹不言歸。
張志和 【雜歌謠辭·漁父歌】 西塞山邊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春江細(xì)雨不須歸。
杜審言 【戲贈趙使君美人】 紅粉青娥映楚云,桃花馬上石榴裙。羅敷獨(dú)向東方去,謾學(xué)他家作使君。
劉憲 【上巳日祓禊渭濱應(yīng)制】 桃花欲落柳條長,沙頭水上足風(fēng)光。此時御蹕來游處,愿奉年年祓禊觴。
蘇颋 【侍宴桃花園詠桃花應(yīng)制】 桃花灼灼有光輝,無數(shù)成蹊點(diǎn)更飛。為見芳林含笑待,遂同溫樹不言歸。
張說 【三月三日定昆池奉和蕭令得潭字韻】 暮春三月日重三,春水桃花滿禊潭。廣樂逶迤天上下,仙舟搖衍鏡中酣。
張旭 【桃花溪】 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
王昌齡 【武陵開元觀黃煉師院三首】 先賢盛說桃花源,塵忝何堪武陵郡。聞道秦時避地人,至今不與人通問。
常建 【三日尋李九莊】 雨歇楊林東渡頭,永和三日蕩輕舟。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門前溪水流。
常建 【戲題湖上】 湖上老人坐磯頭,湖里桃花水卻流。竹竿裊裊波無際,不知何者吞吾鉤。
劉長卿 【時平后春日思?xì)w】 一尉何曾及布衣,時平卻憶臥柴扉。故園柳色催南客,春水桃花待北歸。
李白 【贈汪倫(白游涇縣桃花潭,村人汪倫常醞美酒以待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李白 【山中問答】 問余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閑。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
李白 【東魯門泛。
(一)、自由隱逸之花。
李白的《山中問答》抒發(fā)詩人高蹈塵外,醉心山林的隱逸情懷。“問余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閑。
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币?、二兩句“問”而“不答”,“笑”含懸念,“閑”顯心性,盡見詩人遠(yuǎn)離塵俗,自由自在的浪漫情懷。
第三句特寫桃花流水、睿然遠(yuǎn)逝的景色,渲染一種天然寧靜、淡泊幽深的氛圍。桃花流水,自自然然,清明亮麗,不汲汲于榮,不寂寂于逝,令人聯(lián)想到寵辱不驚,淡泊處世的隱士風(fēng)采。
末句對比議論,滿蓄真情。山中一溪桃花,一脈流水,一山青翠,一心清閑,別有天地而自得其樂。
這份目無雜色,耳無雜音,心無雜念的舒適愜意,哪里是滾滾紅塵、碌碌人間所能相比的呢?全詩借“桃花流水”展示詩人瀟灑出塵之心和歸隱山林之志。李白的另一首詩《訪戴天山道土不遇》則謳歌朋友放浪山林,去留無蹤的隱逸風(fēng)采。
“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露濃。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鐘。
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無人知所去,愁倚兩三松。”
友人生活在一個山青水才、林茂竹修的地方,可以目接飛泉,耳聞鐘聲;可以與麋鹿為伴,與青松為友;可以浪跡山林,心游道院。后面六句環(huán)境兼活動的描寫凸顯友人淡泊高潔的志趣和逍遙自在的風(fēng)采。
一、二兩句展現(xiàn)詩人緣溪而行,穿山進(jìn)林的景象。泉水淙淙,犬吠隱隱;桃花帶露,濃艷耀目。
好一派宜人景致,令人聯(lián)想到友人居住此中,如世外桃源,似人間天堂,超塵拔俗而自由自在。桃花,為環(huán)境添色,為人格增輝。
張旭的《桃花溪》表達(dá)詩人心儀虛無飄渺,神往世外桃源的審美情趣?!半[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起筆畫遠(yuǎn)景,引人入勝:深山野谷,云煙繚繞;山溪之上,長橋橫跨,忽隱忽現(xiàn),似有似無,似飄浮而動,如臨空而飛。
意境幽深神秘,朦朦朧朧。發(fā)問繪近景,涉“目”成趣:水中巖石,如島如嶼(石磯);清溪之上,桃花飄流,源源不盡,綿綿不絕,如紅霞映水,似赤袖拂風(fēng)。
詩意美妙空靈,恍恍惚惚。天真有趣的一“問”引出一溪桃花流水,激活一份飄渺幻想,不言神往而神往自見,直寫桃花而桃花傳情。
詩歌寫得象桃花源一樣撲朔迷離,令人神往,張旭是高手! (二)、悲愁苦恨之花。杜甫的《南征》抒發(fā)詩人老邁多病,漂泊天涯的悲苦之情。
“春岸桃花水,云帆楓樹林。偷生長避地,適遠(yuǎn)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百年歌自苦,未見有知音?!?/p>
詩歌后面六句抒悲情,有顛沛流離、遠(yuǎn)適南國的羈旅悲愁,有年老體衷、疾病纏身的無可奈何,有仕途坎坷、壯志未酬的憤憤不平,還有百年歌苦、知音乏絕的沉痛喟嘆。前面兩句描樂景。
春水方生,桃花夾岸,錦浪浮天;云帆一片,征途千里,極目四眺,楓樹成林。好一派美妙迷人的春江景色!如此歡快明朗的色調(diào),如此生意盎然的景色,如此光艷燦爛的桃花,反襯出詩人光景無多,前途渺茫的憂郁愁苦。
桃花亮人眼目卻傷人魂魄。王建《宮詞一百首》(其一)以花喻人,揭示宮女的悲苦命運(yùn)。
“樹頭樹底覓殘紅,一片西飛一片東。自是桃花貪結(jié)子,錯教人恨五更風(fēng)。”
一、二句以凄清畫面見長。高墻大院之內(nèi),一個暮春的早晨,宮女在桃樹下徘徊,看看“樹頭”,花朵越來越少;瞧瞧“樹底”,“殘紅”越來越多。
春風(fēng)陣陣,桃花飄零,滿地狼籍,“慘”不忍睹。這種傷春惜花的描寫隱含著宮女對自身年華逝去、命薄桃花的嗟傷。
三、四兩句以議論取勝。桃花凋謝,可以結(jié)出豐碩的果實(shí)來,自然自在,不怨風(fēng),不怪雨,可是,宮女的命運(yùn)卻遠(yuǎn)遠(yuǎn)沒有桃花結(jié)子那般幸運(yùn)、自由,滯留深宮,青春不在,幸福無緣,只有老大徒悲的苦嘆。
縱觀全詩,不管是寫宮女惜花恨風(fēng),還是寫宮女羨花妒花,跌宕轉(zhuǎn)換的詩情深深地暗示出宮女凄慘悲苦的命運(yùn),也揭露了封建制度剝奪宮女幸福,扼殺宮女青春的罪惡。賈至的《春思二首》(其一)抒寫流人之愁和逐客之恨。
“草色青青柳色黃,桃花歷亂李花香。東風(fēng)不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長?!?/p>
賈至在唐肅宗時期曾因事被貶為岳州司馬,這首詩大概就是他在貶謫期間所寫的。三、四兩句說愁言恨,上句怨東風(fēng)無情,不為遣愁,以見詩愁重難遣;下句怪春日惹恨,把恨拉長,足見詩人度日如年。
一、二兩句描柳繪花。上句說春草叢生,柳絲飄拂,以顯盎然生機(jī);下句說桃李爭春,芳香四溢,可見明媚春光。
這兩句寫良辰美景反襯詩人無法消除的深愁苦恨。 (三)、愛戀惆悵之花。
崔護(hù)《題都城南莊》寫詩人尋春遇艷的驚喜和重尋不遇的惆悵?!叭ツ杲袢沾碎T中,人而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fēng)?!毕纫浴疤抑藏玻谱破淙A”來比喻城南女子,言其艷若桃花,光彩照人,可見詩人目注神馳、意亂情迷之態(tài)和女子溫婉可人、脈脈含情之姿。
兩句詩文一幅畫,人面桃花相映紅。再說重尋不遇的失落和遺憾,還是春光爛漫、百花吐艷的季節(jié),還是花木扶疏、桃柯掩映的門戶,然而,使這一切都增光添彩的“人面”卻不知去往何處,只剩下門前一樹桃花臨風(fēng)盛開,笑對詩人。
詩人想起了去年今日那位不期而遇的少女,那番凝眸含笑、脈脈含情的風(fēng)流,而今,桃花依舊,人面杳然,除了惆悵和失。
贈汪倫-----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大林寺桃花--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zhuǎn)入此中來。
春游湖—---徐俯
雙飛燕子幾時回,夾岸桃花蘸水開。
春雨斷橋人不度,小舟撐出柳陰來。
白梅———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
忽然一夜清香發(fā),散作乾坤萬里春。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fēng)桃花潭池深千尺,不及汪淪送我情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桃花詩春攜連宵雨,桃花次第開。
花落香碧草,人至疑瑤臺。夾岸三四里,盡是劉郎栽。
劉郎倚桃樹,佳人帶笑來。佳人本姓師,相攜連理枝。
貌比桃花艷,態(tài)似柳拂絲。見郎倚桃樹,嬌嗔吐言辭。
“奴無桃花好?奴無桃花姿?見奴何不笑,相攜何遲遲?”郎言花窈窕,人無桃花嬌。佳人聞言怒,折花向郎拋。
“花若比人好,與花度良宵!”郎顏羞慚色,相扶攜手搖。玉手忽抽去,佳人不言語。
桃花最夭斜,發(fā)在水急處。且伸削蔥手,且跨凌波步。
不知蒼苔滑,一霎水中赴。桃花水中漂,佳人水中舞。
劉郎懼且驚,拾與桃枝迎。佳人共桃花,隨水俱飄零。
郎恨無水性,忙發(fā)呼救聲。此地本偏僻,村人不能聽。
郎急返村頭,遇人苦哀求。同至桃花處,唯見碧水流。
桃花離桃樹,桃花水上浮。佳人何處去,伴與桃花休。
郎淚桃花落,哀哀不能收。本以桃花傲,今以桃花仇。
從此不栽桃,不復(fù)結(jié)鸞儔。徒留愛與恨,相伴水悠悠。
貫休 【上馮使君五首】 扣舷得新詩,茶煮桃花水?!?shù)片帆,去去殊未已。
聶夷中 【雜曲歌辭·起夜半】 念遠(yuǎn)心如燒,不覺中夜起。桃花帶露泛,立在月明里。
*** 【雜曲歌辭·胡渭州】 楊柳千尋色,桃花一苑芳。風(fēng)吹入簾里,惟有惹衣香。
王維 【菩提寺禁口號又示裴迪】 安得舍羅網(wǎng),拂衣辭世喧。悠然策藜杖,歸向桃花源。
錢起 【梨花】 艷靜如籠月,香寒未逐風(fēng)。桃花徒照地,終被笑妖紅。
錢起 【藍(lán)田溪雜詠二十二首·石井】 片霞照仙井,泉底桃花紅。那知幽石下,不與武陵通。
顧況 【聽山鷓鴣】 誰家無春酒,何處無春鳥。夜宿桃花村,踏歌接天曉。
劉禹錫 【題壽安甘棠館二首】 門前洛陽道,門里桃花路。塵土與煙霞,其間十馀步。
張籍 【和韋開州盛山十二首·桃塢】 春塢桃花發(fā),多將野客游。日西殊未散,看望酒缸頭。
李賀 【馬詩二十三首】 批竹初攢耳,桃花未上身。他時須攪陣,牽去借將軍。
元稹 【桃花】 桃花淺深處,似勻深淺妝。春風(fēng)助腸斷,吹落白衣裳。
張祜 【胡渭州】 楊柳千尋色,桃花一苑芳。風(fēng)吹入簾里,唯有惹衣香。
李群玉 【龍安寺佳人阿最歌八首】 素腕撩金索,輕紅約翠紗。不如欄下水,終日見桃花。
聶夷中 【起夜來】 念遠(yuǎn)心如燒,不覺中夜起。桃花帶露泛,立在月明里。
韓偓 【野釣】 細(xì)雨桃花水,輕鷗逆浪飛。風(fēng)頭阻歸棹,坐睡倚蓑衣。
徐鉉 【題雷公井】 掩靄愚公谷,蕭寥羽客家。俗人知處所,應(yīng)為有桃花。
*** 【白衣女子木葉上詩】 桃花洞口開,香蕊落莓苔。佳景雖堪玩,蕭郎殊未來。
張?jiān)?【詠靜樂縣主】 馬帶桃花錦,裙銜綠草羅。定知幃帽底,儀容似大哥。
李建勛 【句】 桃花流水須長信,不學(xué)劉郎去又來。(見《南唐近事》)顧況 【句】 崦合桃花水,窗鳴柳谷泉。
(題柳谷泉,見《應(yīng)天府志》)張?jiān)?【又嘲】 裹頭極草草,掠鬢不菶菶。未見桃花面皮,漫作杏子眼孔。
王維 【田園樂七首(一作輞川六言,第六首一作皇甫曾詩)】 采菱渡頭風(fēng)急,策杖林西日斜。杏樹壇邊漁父,桃花源里人家。
元稹 【櫻桃花】 櫻桃花,一枝兩枝千萬朵?;ùu曾立摘花人,窣破羅裙紅似火。
顧況 【雜曲歌辭·桃花曲】 魏帝宮人舞鳳樓,隋家天子泛龍舟。君王夜醉春眠晏,不覺桃花逐水流。
*** 【雜曲歌辭·涼州歌第一】 漢家宮里柳如絲,上苑桃花連碧池。圣壽已傳千歲酒,天文更賞百僚詩。
劉禹錫 【雜曲歌辭·憶江南】 春過也,共惜艷陽年。猶有桃花流水上,無辭竹葉醉樽前,惟待見青天。
蘇颋 【雜曲歌辭·桃花行】 桃花灼灼有光輝,無數(shù)成蹊點(diǎn)更飛。為見芳林含笑待,遂同溫樹不言歸。
張志和 【雜歌謠辭·漁父歌】 西塞山邊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春江細(xì)雨不須歸。
杜審言 【戲贈趙使君美人】 紅粉青娥映楚云,桃花馬上石榴裙。羅敷獨(dú)向東方去,謾學(xué)他家作使君。
劉憲 【上巳日祓禊渭濱應(yīng)制】 桃花欲落柳條長,沙頭水上足風(fēng)光。此時御蹕來游處,愿奉年年祓禊觴。
蘇颋 【侍宴桃花園詠桃花應(yīng)制】 桃花灼灼有光輝,無數(shù)成蹊點(diǎn)更飛。為見芳林含笑待,遂同溫樹不言歸。
張說 【三月三日定昆池奉和蕭令得潭字韻】 暮春三月日重三,春水桃花滿禊潭。廣樂逶迤天上下,仙舟搖衍鏡中酣。
張旭 【桃花溪】 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
王昌齡 【武陵開元觀黃煉師院三首】 先賢盛說桃花源,塵忝何堪武陵郡。聞道秦時避地人,至今不與人通問。
常建 【三日尋李九莊】 雨歇楊林東渡頭,永和三日蕩輕舟。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門前溪水流。
常建 【戲題湖上】 湖上老人坐磯頭,湖里桃花水卻流。竹竿裊裊波無際,不知何者吞吾鉤。
劉長卿 【時平后春日思?xì)w】 一尉何曾及布衣,時平卻憶臥柴扉。故園柳色催南客,春水桃花待北歸。
李白 【贈汪倫(白游涇縣桃花潭,村人汪倫常醞美酒以待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李白 【山中問答】 問余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閑。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
李白 【東魯門泛舟二首】 水作青龍盤石堤,桃花夾岸魯門。
歷代詩詞中,題詠桃花的傳世佳句多不勝數(shù),如“桃之夭妖,灼灼其華”、“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fēng)”、“桃花亂落如紅雨”等。
(一)“桃之夭妖,灼灼其華”?!疤抑惭?,灼灼其華”語出《詩經(jīng)·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之子于歸, 宜其室家。桃之夭夭, 有蕡其實(shí)。
之子于歸, 宜其家室。桃之夭夭, 其葉蓁蓁。
之子于歸, 宜其家人?!边@是一首賀新娘的詩,詩人看見春天柔嫩的柳枝和鮮艷的桃花,聯(lián)想到新娘的年輕貌美,稱贊這個姑娘嫁過門,定使家庭和順又美滿。
該詩反映了當(dāng)時人民生活的片斷。其中,“桃之夭妖,灼灼其華”即指翠綠繁茂的桃樹,花兒開得紅燦燦的。
(二)“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fēng)”。“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fēng)”語出唐代崔護(hù)的《題城南莊》:“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fēng)。” 該詩的開頭兩句是追憶,“去年今日此門中”,寥寥數(shù)字點(diǎn)出時間和地點(diǎn),寫得非常生動具體,足見這個因素,在詩人心中的地位,使之銘記心中;第二句是描寫佳人,詩人拈出一個人人皆知的桃花形象,春風(fēng)中的桃花是何等的艷麗,而“人面”竟能“映”得桃花分外紅艷,足以烘托“人面”之美;再者,本來已經(jīng)很美的“人面”,在紅艷艷的桃花映照之下定是顯得更加青春美貌,風(fēng)韻襲人。
后兩句寫今年今日此時,與去年今天比,桃花依舊在春風(fēng)中綻開,但已經(jīng)人面不見,人去樓空。此時彼時,這種相互交織、相互影響的心情,越發(fā)加劇了作者眼前的惆悵與寂寞,只是留下美好的回憶在心頭。
(三)“桃花亂落如紅雨”?!疤一▉y落如紅雨”出自唐代詩人李賀的《將進(jìn)酒》:“琉璃鐘,琥珀濃,小槽酒滴真珠紅。
烹龍炮鳳玉脂泣,羅幃繡幕圍香風(fēng)。吹龍笛,擊鼉鼓;皓齒歌,細(xì)腰舞。
況是青春日將暮,桃花亂落如紅雨。勸君終日酩酊醉,酒不到劉伶墳上土!”此詩用大量篇幅烘托及時行樂情景,前五句寫筵宴之華貴豐盛:杯是“琉璃鐘”,酒是“琥珀濃”、“真珠紅”,廚中肴饌是“烹龍炮鳳”,宴庭陳設(shè)為“羅幃繡幕”。
其物象之華美,色澤之瑰麗,令人心醉,無以復(fù)加。以下四個三字句寫宴上歌舞音樂,“吹龍笛”,笛聲之悠揚(yáng)有如瑞龍長吟,“擊鼉鼓”,則鼓聲宏亮如聞;將歌女唱歌寫作“皓齒歌”,將舞女起舞寫作“細(xì)腰舞”,音樂歌舞之美妙盡態(tài)極妍。
如果說前面寫的是行樂,下兩句則提醒人們行樂要及時,莫辜負(fù)好時光。“桃花亂落如紅雨”用形象的語言說明“青春將暮”,桃花紅雨亂落,風(fēng)雨送春,生命沒有給人們多少歡樂的日子,須要及時行樂。
關(guān)于桃花的古詩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人間四月芳菲盡, 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 不知轉(zhuǎn)入此中來。
崔護(hù)《題城南莊》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fēng)。
杜甫《絕句漫興》
腸斷春江欲盡頭,杖立徐步立芳洲。
癲狂柳絮隨風(fēng)去,輕薄桃花逐水流。
吳融《桃花》
滿樹和嬌爛漫紅,萬枝丹彩灼春融。
何當(dāng)結(jié)作千年實(shí),將示人間造化工。
劉敞《桃花》
小桃西望那人家,出樹香梢?guī)讟浠ā?/p>
只恐東風(fēng)能作惡,亂紅如雨墜窗紗。
袁枚《題桃樹》
二月春歸風(fēng)雨天,碧桃花下感流年。
殘紅尚有三千樹,不及初開一朵鮮。
韓愈《題百葉桃花》
百葉雙桃晚更紅,窺窗映竹見珍瓏。
應(yīng)知吏侍歸天上,故伴仙郎宿禁中。
杜甫《風(fēng)雨看舟前落花絕句》
江上人家桃樹枝,春寒細(xì)雨出疏籬。
影遭碧水潛勾引,風(fēng)妒紅花卻倒吹。
楊憑《千葉桃花》
千葉桃花勝百花,孤榮春軟駐年華。
若教避俗秦人見,知向河源舊侶夸。
周樸《桃花》
桃花春色暖先開,明媚誰人不看來。
可惜狂風(fēng)吹落后,殷紅片片點(diǎn)莓苔。
謝枋得《慶全庵桃花》
尋得桃源好避秦,桃紅又見一年春。
花飛莫遣隨流水,怕有漁郎來問津。
陸游《泛舟觀桃花》
桃源只在鏡湖中,影落清波十里紅。
自別西川海棠后,初將爛醉答春風(fēng)。
李白《憶秋浦桃花舊游》
桃花春水生,白石今出沒。
搖蕩女蘿枝,半搖青天月。
元稹《桃花》
桃花淺深處,似勻深淺妝。
春風(fēng)助腸斷,吹落白衣裳。
齊己《桃花》
風(fēng)暖仙源里,春和水國中。
流鶯應(yīng)見落,舞蝶未知空。
蘇軾《桃花》
爭花不待葉,密綴欲無條。
傍沼人窺鑒,驚魚水濺橋。
人間四月芳菲盡, 山寺桃花始盛開。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李白《贈汪倫》) 桃花細(xì)逐楊花落, 黃鳥時兼白鳥飛。 (杜甫《曲江對酒》) 草色青青柳色黃, 桃花歷亂李花香。
(賈至《春思》)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張志和《漁歌子》) 桃花盡日隨流水, 洞在清溪何處邊? (張旭《桃花溪》) 桃紅復(fù)含宿雨,柳綠更帶春煙。
(王維《田園》) 去年今日此門中, 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 桃花依舊笑春風(fēng)。
(崔護(hù)《題都城南莊》) 桃花流水窅(yǎo)然去, 別有天地非人間。 (李白《山中問答》) 凡桃俗李爭芬芳,只有老梅心自常。
(明·王冕《題墨梅圖》) 憑欄人向東風(fēng)倚, 茜裙偷傍桃花立。 桃花落葉亂紛紛, 花綻新紅葉凝碧。
胭脂鮮艷何相類, 花之顏色人之媚。 若將人面比桃花, 面自桃紅花自美。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fēng)。
——唐.崔護(hù):《題城南莊》 腸斷春江欲盡頭,杖立徐步立芳洲。 癲狂柳絮隨風(fēng)去,輕薄桃花逐水流。
——唐.杜甫:《絕句漫興》 滿樹和嬌爛漫紅,萬枝丹彩灼春融。 何當(dāng)結(jié)作千年實(shí),將示人間造化工。
——唐.吳融:《桃花》 小桃西望那人家,出樹香梢?guī)讟浠ā?只恐東風(fēng)能作惡,亂紅如雨墜窗紗。
——宋.劉敞:《桃花》 二月春歸風(fēng)雨天,碧桃花下感流年。 殘紅尚有三千樹,不及初開一朵鮮。
——清.袁枚:《題桃樹》 百葉雙桃晚更紅,窺窗映竹見珍瓏。 應(yīng)知吏侍歸天上,故伴仙郎宿禁中。
唐 韓愈《題百葉桃花》 江上人家桃樹枝,春寒細(xì)雨出疏籬。 影遭碧水潛勾引,風(fēng)妒紅花卻倒吹。
唐 杜甫《風(fēng)雨看舟前落花絕句》 千葉桃花勝百花,孤榮春軟駐年華。 若教避俗秦人見,知向河源舊侶夸。
唐 楊憑《千葉桃花》 桃花春色暖先開,明媚誰人不看來。 可惜狂風(fēng)吹落后,殷紅片片點(diǎn)莓苔。
唐 周樸《桃花》 尋得桃源好避秦,桃紅又見一年春。 花飛莫遣隨流水,怕有漁郎來問津。
宋 謝枋得《慶全庵桃花》 桃源只在鏡湖中,影落清波十里紅。 自別西川海棠后,初將爛醉答春風(fēng)。
宋 陸游《泛舟觀桃花》 桃花春水生,白石今出沒。 搖蕩女蘿枝,半搖青天月。
唐 李白《憶秋浦桃花舊游》 桃花淺深處,似勻深淺妝。 春風(fēng)助腸斷,吹落白衣裳。
唐 元稹《桃花》 風(fēng)暖仙源里,春和水國中。 流鶯應(yīng)見落,舞蝶未知空。
唐 齊己《桃花》 爭花不待葉,密綴欲無條。 傍沼人窺鑒,驚魚水濺橋。
宋 蘇軾《桃花》人間四月芳菲盡, 山寺桃花始盛開。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李白《贈汪倫》) 桃花細(xì)逐楊花落, 黃鳥時兼白鳥飛。
(杜甫《曲江對酒》) 草色青青柳色黃, 桃花歷亂李花香。 (賈至《春思》)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張志和《漁歌子》) 桃花盡日隨流水, 洞在清溪何處邊? (張旭《桃花溪》) 桃紅復(fù)含宿雨,柳綠更帶春煙。(王維《田園》) 去年今日此門中, 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 桃花依舊笑春風(fēng)。 (崔護(hù)《題都城南莊》) 桃花流水窅(yǎo)然去, 別有天地非人間。
(李白《山中問答》)“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p>
(《詩經(jīng)》)這是最早的關(guān)于桃花的詩句,借灼灼其華的桃花,托起對流浪在外的夫君的思念,讀后有一種徹骨的凄涼。 開始讓桃花帶上曖昧色彩的是孔子。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東風(fēng)?!?/p>
"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衣難托。莫。
莫。莫?!?/p>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fēng) ——唐 崔護(hù) 小桃西望那人家,出樹香梢?guī)讟浠ā?/p>
只恐東風(fēng)能作惡,亂紅如雨墜窗紗. ——宋.劉敞:《桃花》 二月春歸風(fēng)雨天,碧桃花下感流年。殘紅尚有三千樹,不及初開一朵鮮。
——清.袁枚:《題桃樹》 滿樹和嬌爛漫紅,萬枝丹彩灼春融。何當(dāng)結(jié)作千年實(shí),將示人間造化工。
——唐.吳融:《桃花》 腸斷春江欲盡頭,杖立徐步立芳洲。癲狂柳絮隨風(fēng)去,輕薄桃花逐水流。
——唐.杜甫:《絕句漫興》 尋得桃源好避秦,桃紅又見一年春?;w莫遣隨流水,怕有漁郎來問津。
——宋. 謝枋:《慶全庵桃花》 桃源只在鏡湖中,影落清波十里紅。自別西川海棠后,初將爛醉答春風(fēng)。
——宋. 陸游:《泛舟觀桃花》 桃花淺深處,似勻深淺妝。春風(fēng)助腸斷,吹落白衣裳。
——唐. 元?。骸短一ā?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李白:《贈汪倫》) 竹外桃花三兩枝, 春江水暖鴨先知。
(蘇軾:《題惠崇{春江晚景}》) 西塞山前白鷺飛, 桃花流水鱖魚肥。 (張志和:《漁歌子》) 桃花一簇開無主, 可愛深紅愛淺紅. (杜甫《江畔獨(dú)步尋花》) 人間四月芳菲盡, 山寺桃花始盛開。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桃花一樹魚三尺, 不醉月明船不歸。 (陳繼儒《春日雨霽泛舟》) 桃花流水窅然去, 別有天地非人間。
(李白 《山中答問》) 雙飛燕子幾時回, 夾岸桃花蘸水開。 (徐俯《春游湖》) 去年今日此門中, 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 桃花依舊笑春風(fēng). (崔護(hù)《題都城南莊》)。
學(xué)習(xí)鳥網(wǎng)站是免費(fèi)的綜合學(xué)習(xí)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xué)習(xí)資料、學(xué)習(xí)資訊供大家學(xué)習(xí)參考,如學(xué)習(xí)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xué)作文/實(shí)用范文實(shí)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hù)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hù)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jiān)谝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0.15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