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窮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 除卻巫山不是云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車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橋頭自然直
相看兩不厭,唯有敬亭山。
又聞子規(guī)啼夜月,愁空山。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而我樂名山,對之心益閑。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長空雪亂飄,改盡江山舊。
力能排南山,文能絕地紀。
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
山川相繆,郁乎蒼蒼。
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
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
飲酒 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飲酒》是陶淵明棄官歸隱后陸續(xù)寫成的一組五言古詩,為酒后即興之作,大多直抒胸臆,揮灑真情,實際上是借“飲酒”的題目,寫對世事人生的感慨。這組詩共20首,以這一首的格調(diào)最為閑雅有致。
詩人從居住的草廬寫起,反思歸田后自己的生活狀況。他并沒有隱居山林巖穴,也沒有寄身廟宇不食人間煙火,而是身處“人境”。
凡是在有人群的地方,照理也就會有鬧市,也就會人來車往,喧囂不絕于耳,可詩人卻說“而無車馬喧”。這是為什么呢?第三四句的自問自答揭開了謎底。
“問君何能爾”一句轉(zhuǎn)換敘事角度,將抒情主體客體化,仿佛在以第三者的好奇心追問下去,頗富情趣。“心遠地自偏”一句,以極為精練的語言,做出了回答:因為心情閑適,心志高遠,所以居所也顯得偏僻安靜。
詩的前四句構成一個意義“方陣”,通過敘事和議論,定下全篇的基調(diào)。王安石曾贊賞這四句詩為“奇絕不可及之語”,推崇備至。
以下幾句主體隱去,進入“寫景區(qū)”,即王國維在《人間詞話》里所稱道的“無我之境”?!安删諙|籬下,悠然見南山”是妙手偶得之筆,是在不經(jīng)意中道出的“絕妙好辭”,可謂渾然天成,不工而工。
用王國維的話來說就是“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達到了物我合一的化境?!吧綒馊障?,飛鳥相與還”兩句,抒情主體又漸漸浮出,寫眼前景物,脫口而出,不事雕琢,自有神韻。
最后兩句,詩人寫出了面對良辰美景神往而又迷惘的情形。這里暗用了《莊子·外物篇》的說法:“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p>
就是說,再精妙的語言,也不足以傳達人們復雜的感受。語言的盡頭就是音樂,就是舞蹈,就是無聲的沉默。
題西林壁 宋-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大文學家、大藝術家,在詩詞、散文、書法、繪畫等方面都有杰出的成就,對后世影響很深。他的詩詞,揮灑自如,明快豪放,善于運用新鮮的比喻描寫山水景物,善于從常見的事物中提示深刻的哲理。
1.題西林壁——寫在西林寺的墻壁上。西林寺在廬北麓。
2.橫看——從正面看,從山前山后看,山橫在眼前,所以說橫看。廬山總的是南北走向,橫看就是從東面西面看。
3.側——側看,從側面看,從山的一端——南端或北端看。 4.廬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自古以來就是瀏覽勝地。
5.緣——因為。 在眾多的歌詠廬山的作品中,蘇軾的西林寺題壁詩與李白《望廬山瀑布》同樣著名。
但兩首詩的藝術構思卻大不一樣:李白通過香爐峰瀑布一處景色的描寫,烘托廬山的磅礴氣勢,激發(fā)人們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蘇軾則沒有描寫具體景特,而是概括抒寫瀏覽廬山的總印象,從中揭發(fā)一種生活哲理來啟發(fā)讀者的思考和領悟。這首絕句的長處不在于形象或感情,而在于富有理趣。
面對雄偉壯麗的廬山,詩人不勝感嘆地說:從正面看廬山,它是一道橫長的山嶺;從側面看廬山,它是一座高聳的山峰。你再從不同距離、不同高度去看吧,呈現(xiàn)在你眼前的廬山,都是各種互不相同的形象。
我們?yōu)槭裁床荒艽_切完整地把握廬山的真實面貌呢?只因為人在此山里面,眼界受到局限的緣故啊。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自在此山中”,難道詩人所說的只是看山,所指的只是廬山一座山嗎?普天下山山嶺嶺,哪一座不是看山角度不同,山勢互不一樣?宇宙間事事物物,又何嘗不是立腳之點有別,觀察結果各殊呢!對于一切事情,如果隱在它的圈子里面,就會不見全局,不明真相;只有客觀地研究它的各個方面,才能取得正確的認識。
這就是一句格言所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詩寫得巧妙別致,深入淺出,充滿智慧,我們讀過以后,仿佛自己也聰明了一些。
早發(fā)白帝城 作者:【李白】 年代:【唐】 體裁:【七絕】 類別:【羈旅】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盡,輕舟已過萬重山。
【注解】: 1、白帝:今四川省奉節(jié) 2、江陵:今湖北省江寧縣??h。
3、一日還:一天就可以到達。 【韻譯】: 清晨,我告別高入云霄的白帝城; 江陵遠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時間。
兩岸猿聲,還在耳邊不停地啼叫; 不知不覺,輕舟已穿過萬重青山。 【評析】: 詩是寫景的。
唐肅宗乾元二年(759),詩人流放夜郎,行至白帝遇赦,乘舟 東還江陵時而作此詩。詩意在描摹自白帝至江陵一段長江,水急流速,舟行若飛的情 況。
首句寫白帝城之高;二句寫江陵路遙,舟行迅速;三句以山影猿聲烘托行舟飛 進;四句寫行舟輕如無物,點明水勢如瀉。 全詩鋒棱挺拔,一瀉直下,快船快意,令人神遠。
難怪乎明人楊慎贊曰:“驚風 雨而泣鬼神矣!” --引自"超純齋詩詞"bookbest.163.net 翻譯、評析:劉建勛 唐肅宗乾元二年(759)春天,李白因永王璘案,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赴貶地。行至白帝城,忽聞赦書,驚喜交加,旋即放舟東下江陵,故詩題一作“下江陵”。
此詩抒寫了當時喜悅暢快的心情。 首句“彩云間”三字,描寫白帝城地勢之高,為全篇寫下水船。
杜甫:望岳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王維:終南山
太乙近天都,連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靄入看無。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
孟郊:游終南山
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高峰夜留景,深谷晝未明。山中人自正,路險心亦平。長風驅(qū)松柏,聲拂萬壑清。到此悔讀書,朝朝近浮名。
題西林壁
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不見縣門身即樂 王維的山水田園詩 《鹿柴》,祿食出閭里,山中發(fā)紅萼,呼兒登山收橡實。
山中寡婦 唐 杜荀鶴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苧衣衫鬢發(fā)焦。 桑柘廢來猶納稅,田園荒盡尚征苗。
時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帶葉燒。 任是深山更深處,也應無計避征徭。
渭川田家 王維 斜光照墟落。 野老念牧童。
聶夷中 傷田家 二月賣新絲, 五月糶新谷。 醫(yī)得眼前瘡, 剜卻心頭肉。
我愿君王心, 化作光明燭。 不照綺羅筵, 偏照逃亡屋。
觀田家 作者。 野蠶作繭人不取。
即此羨閑逸, 麥花雪白菜花稀。 日長籬落無人過, 唯有蜻蜓蛺蝶飛。
澗戶寂無人! 野老歌 張籍 老農(nóng)家貧在山住,船中養(yǎng)犬長食肉。月出驚山鳥,場圃亦就理,但聞人語響,復照青苔上。
歲暮鋤犁傍空室。 田夫荷鋤至。
田家衣食無厚薄。 倉稟無宿儲:空山不見人,時鳴春澗中。
《渭川田家》一詩:斜光照墟落,窮巷牛羊歸。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
雉雊麥苗秀,蠶眠桑葉稀。田夫荷鋤至,相見語依依。
即此羨閑逸,悵然歌式微。 田家行 作者: 王建 男聲欣欣女顏悅,膏澤且為喜。
四時田園雜興 (二) 晝出耘田夜績麻。 雉鴝麥苗秀,輸入官倉化為土。
《山居秋瞑》: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鳥鳴澗》人閑桂花落,倚杖候荊扉。 苗疏稅多不得食。
饑劬不自苦。 五月雖熱麥風清,一雷驚蟄始:木末芙蓉花,窮巷牛羊歸,葉間撲撲秋蛾生。
《辛夷塢》,的知輸?shù)霉偌易?,夜靜春山空。 方慚不耕者: 韋應物 微雨眾卉新,且免向城賣黃犢。
西江賈客珠百斛,徭役猶未已。 麥收上場絹在軸。
春中田園 王維 屋中春鳩鳴,樹邊杏花白。 持斧伐遠楊,荷鋤覘泉脈。
歸燕識故巢,舊人看新歷。 臨觴忽不御,惆悵遠行客。
過故人莊 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歲晏行 杜甫 歲云暮矣多北風,瀟湘洞庭白雪中。漁父天寒網(wǎng)罟凍, 莫徭射雁鳴桑弓。
去年米貴闕軍食,今年米賤大傷農(nóng)。 高馬達官厭酒肉,此輩杼軸茅茨空。
楚人重魚不重鳥, 汝休枉殺南飛鴻。況聞處處鬻男女,割慈忍愛還租庸。
往日用錢捉私鑄,今許鉛錫和青銅。刻泥為之最易得, 好惡不合長相蒙。
萬國城頭吹畫角,此曲哀怨何時終。 燒歌 溫庭筠 起來望南山,山火燒山田。
微紅夕如滅,短焰復相連。 差差向巖石,冉冉凌青壁。
低隨回風盡,遠照檐茅赤。 鄰翁能楚言,倚插欲潸然。
自言楚越俗,燒畬為早田。 豆苗蟲促促,籬上花當屋。
廢棧豕歸欄,廣場雞啄粟。 新年春雨晴,處處賽神聲。
持錢就人卜,敲瓦隔林鳴。 卜得山上卦,歸來桑棗下。
吹火向白茅,腰鐮映赪蔗。 風驅(qū)槲葉煙,槲樹連平山。
迸星拂霞外,飛燼落階前。 仰面呻復嚏,鴉娘咒豐歲。
誰知蒼翠容,盡作官家稅。 四時田園雜興 (一)范成大 梅子金黃杏子肥。
田家?guī)兹臻e,人家不怨言語別。 丁壯俱在野。
歸來景常晏,耕種從此起,蠶眠桑葉稀。 不望入口復上身,悵然吟式微,檐頭索索繰車鳴。
返景入深林,耕種山田三四畝,相見語依依,紛紛開自落,飲犢西澗水, 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 也傍桑陰學種瓜。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55秒